TOC \ "1-3" \h \u \l "_Tc15143" PAGEREF _Tc15143 \h 2
\l "_Tc21476" 題型01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PAGEREF _Tc21476 \h 2
\l "_Tc28756" 題型02 慣性 PAGEREF _Tc28756 \h 5
\l "_Tc23867" 題型03 平衡力和平衡狀態(tài) PAGEREF _Tc23867 \h 7
\l "_Tc11597" 題型04 探究二力的平衡條件 PAGEREF _Tc11597 \h 10
\l "_Tc8309" 題型05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PAGEREF _Tc8309 \h 13
\l "_Tc26069" 題型06 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 PAGEREF _Tc26069 \h 16
\l "_Tc7774" 題型07 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 PAGEREF _Tc7774 \h 20
\l "_Tc27446" PAGEREF _Tc27446 \h 22
\l "_Tc12291" PAGEREF _Tc12291 \h 32
題型01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種情況下,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研究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 ___________由靜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初速度大小 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 ___________來實現(xiàn)的;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yuǎn);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yuǎn)。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____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直到變?yōu)榱悖鼘⒆?___________;
(5)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以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但是通過符合邏輯的 ___________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
(6)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 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 ___________不變的性質(zhì)。
【答案】同一高度;相等;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慢;勻速直線運動;推理;不需要;運動狀態(tài)。
【解析】(1)[1][2]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讓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控制小車每次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3]從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故在實驗中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3)[4]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yuǎn),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yuǎn),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4)[5]因受到的阻力越小,物體滑行的越遠(yuǎn),據(jù)此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直到變?yōu)榱悖鼘⑦\動的無限遠(yuǎn),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5)[6]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以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卻是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
(6)[7][8]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2.如圖當(dāng)足球運動到最高點C時,若所有外力作用都消失,則足球?qū)ⅲ? )。
A.靜止不動B.豎直下落
C.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D.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C。
【解析】足球運動到最高處時仍然處于運動狀態(tài)(其水平方向的速度不為零),若所有的力全部都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足球?qū)⑾蛴易鰟蛩僦本€運動。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如圖所示,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
A.彎道上沿曲線滑行的運動員 B.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
C.地上勻速直線行駛的小車 D.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
【答案】A。
【解析】A.彎道上沿曲線滑行的運動員,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A符合題意;
B.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都沒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地上勻速直線行駛的小車,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都沒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
D.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4.如圖所示,將小車從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會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依據(jù)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靜止在斜面上時沒有能量;
B.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C.小車在水平面上能繼續(xù)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由該斜面小車實驗進(jìn)一步推理可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答案】D。
【解析】A.小球靜止在斜面上時有一定的高度,具有重力勢能,故A錯誤;
B.小車在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錯誤;
C.當(dāng)小車下滑到水平面上時,由于慣性,將會繼續(xù)運動一段距離;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這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錯誤;
D.實驗中需要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小車在三種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初速度相同,通過科學(xué)推理可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從而得到牛頓第一定律,故D正確。
故選D。
5.下圖為天宮課堂中的太空拋物實驗。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航天員王亞平將物體沿水平方向向左拋出。圖中能表示物體被拋出(O為拋出點)后的運動軌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將物體沿水平方向向左拋出,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6.為了探究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先后三次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分別滑到毛巾、木板和棉布水平面上,現(xiàn)象:小車在木板表面速度減小得最________,推理:如果進(jìn)入水平面的小車所受的阻力為零,小車將___________(選填“靜止”、“逐漸停下來”或“做勻速直線運動”)。轎車“頭枕”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緊急剎車”“左右轉(zhuǎn)彎”“前方碰撞”“后方追尾”)對人體造成傷害。
【答案】慢;做勻速直線運動;后方追尾。
【解析】[1]木板表面最光滑,實驗中小車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yuǎn),速度減小得最慢。
[2]由實驗推理可知,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所受阻力為0,小車的速度不會減小,可以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所以小車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3]當(dāng)后方追尾時,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頭會突然后仰,這時較軟的頭枕會保護(hù)頭頸不被撞傷。
題型02 慣性
1.人從行駛的汽車上跳下來之后容易( )。
A.穩(wěn)定站立 B.向汽車行駛的方向跌倒
C.向汽車行駛的反方向跌倒 D.向汽車的一側(cè)跌倒
【答案】B。
【解析】人在行駛的車中跳下來,因為慣性人保持與車相同的速度,腳受阻力很快就會停下來,而上身繼續(xù)前沖而摔倒,所以人會向車行駛的方向跌倒。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同學(xué)們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身邊個別司機開車時不喜歡系安全帶。對于交通規(guī)則中要求系安全帶的理由,你認(rèn)為正確的是( )。
A.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的慣性 B.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車內(nèi)人員的慣性
C.系安全帶可以減小由于慣性造成的傷害 D.系安全帶可以比較美觀
【答案】C。
【解析】AB.慣性大小只和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系安全帶不會改變小汽車和車內(nèi)人員的慣性,故AB錯誤;
CD.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在突然減速時由于慣性人員繼續(xù)向前運動,從而減小因汽車突然減速對對人員造成的傷害,不是為了美觀,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3.如圖所示,一輛拉竹子的拖拉機剎車,超長的竹子向前滑落,插入前方轎車車內(nèi),造成小轎車損壞,所幸無人傷亡。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
A.這是一個超自然事件,一切都是天意;
B.剎車時有一個力推著竹子向前運動;
C.拖拉機行駛的速度再快些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D.這是由于慣性造成的
【答案】D。
【解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guān),拖拉機突然剎車,竹子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滑落,不是超自然事件,也不是有一個力推著竹子向前運動,拖拉機行駛的速度再快些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故D正確。故選D。
4.下列事例中,需要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 )。
A.將水從桶中潑出 B.汽車駕駛員系上安全帶
C.人蹬冰面后可繼續(xù)滑行 D.洗手后用力甩干
【答案】B。
【解析】A.將水從桶中潑出,是利用了水的慣性,使水向前潑出,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駕駛員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當(dāng)汽車緊急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向前運動撞到擋風(fēng)玻璃而造成傷害,故B符合題意;
C.人蹬冰面后可繼續(xù)滑行,是利用了人的慣性,故C不符合題意;
D.洗手后用力甩干,是利用了水的慣性,使水脫離人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無鏈條電動自行車是城市中一種理想的交通工具,如圖所示為一種在售的無鏈條電動自行車,與汽車相比,電動車啟動較快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其質(zhì)量小,具有的 _____較小。
【答案】慣性。
【解析】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電動車與汽車相比,電動車質(zhì)量小,具有的慣性小,所以啟動較快。
6.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不相等的實心鐵球甲和乙(m甲>m乙)相距s,在無限長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運動(空氣阻力不計),則_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球的慣性大,隨著時間的延長,甲球___________(選填“可能”或“不可能”)撞上乙球。
【答案】甲;不可能。
【解析】[1]慣性只與物體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由于m甲>m乙,則甲球慣性大。
[2]光滑水平面對物體沒有阻力作用,兩球在無限長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兩球?qū)⒁恢北3謩蛩僦本€運動,因此甲乙之間的距離不會變,兩球不可能相撞。
7.回答下列問題。
(1)某同學(xué)拉著豎直放置有一長木塊的小車(小車本身無動力裝置)在水平桌面上運動,圖為某瞬間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的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圖甲可能是小車向右勻速運動時,突然加速;
B.圖乙可能是小車向左勻速運動時,突然減速;
C.圖甲可能是小車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突然碰到障得物;
D.圖乙可能是小車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突然加速。
(2)在上一題中,小車某瞬間發(fā)生哪些情況還會出現(xiàn)圖甲所示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
【答案】A;小車向左勻速運動,突然減速或者碰到障礙物。
【解析】(1)[1]AC.圖甲中:若長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加速時,木塊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左傾倒;若長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碰到障得物時,木塊下端隨車停下來,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右傾倒,故A正確,C錯誤;
BD.圖乙中:若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左勻速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減速時,木塊下端隨車減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左傾倒;若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加速時,木塊下端隨車加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左傾倒,故BD錯誤。
故選A。
(2)[2]當(dāng)長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加速時,木塊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左傾倒;或者當(dāng)長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左勻速運動,小車突然減速或者碰到障礙物時,木塊下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使得木塊向左傾倒。
題型03 平衡力和平衡狀態(tài)
1.如圖甲所示,四旋翼無人機下方用細(xì)繩懸掛一個重物,當(dāng)無人機帶著重物勻速直線上升時,無人機和重物的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FA和GA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FB和GB是一對平衡力;
C.若無人機斜45°勻速飛行時,懸掛重物的細(xì)繩不會偏離豎直方向;
D.若無人機豎直上升時細(xì)繩突然斷裂,重物會立即豎直下落
【答案】C。
【解析】A.當(dāng)無人機帶著重物勻速直線上升時,重物處于平衡狀態(tài),細(xì)線對重物的拉力FA和重物受到的重力G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當(dāng)無人機帶著重物勻速直線上升時,由圖知無人機受到的FB和GB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若無人機斜45°勻速飛行時,細(xì)繩受到重物的重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懸掛重物的細(xì)繩不會偏離豎直方向,故C正確;
D.若細(xì)線突然斷了,重物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故D錯誤。故選C。
2.如圖是北京冬奧會可愛的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此刻正站在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墩墩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冰墩墩所受重力和冰墩墩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冰墩墩所受重力和地面對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冰墩墩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D.冰墩墩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冰墩墩的支持力大小相等,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D錯誤;
B.冰墩墩受到的重力和冰墩墩對地面的壓力的方向都向下,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C.冰墩墩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冰墩墩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故選A。
3.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
B.汽車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
C.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汽車的重力;
D.汽車的牽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
【答案】D。
【解析】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的受力物體是地面,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汽車,兩個受力物體,不符合平衡力的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阻力沿水平方向,兩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
C.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汽車的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且受力物體不同,不符合平衡力的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汽車的牽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且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符合平衡力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
4.如圖所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屬于平衡力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平衡力。
A.圖中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兩個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兩個力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符合題意;
D.圖中兩個力同時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故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5.(多選)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的阻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D。
【解析】A.木塊受到的阻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沒有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
C.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
D.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CD。
6.(多選)某次演練中,直升飛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0~t1 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 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在t2~t3內(nèi),傘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D.在t2~t3內(nèi),傘兵受到的阻力在不斷減小
【答案】BC。
【解析】A.由圖象可知,在0~t1內(nèi),傘兵的速度在增大,則他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錯誤;
B.在t1~t2內(nèi),傘兵的速度在減小,則他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故B正確;
CD.在t2~t3內(nèi),傘兵的速度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他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重力大小不變,所以他受到的阻力大小不變,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
題型04 探究二力的平衡條件
1.如圖甲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實驗中(圖甲)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當(dāng)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卡片________(選填“翻轉(zhuǎn)”或“旋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xué)們認(rèn)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B.小書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zhuǎn)
(4)小明同學(xué)也對同一問題進(jìn)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你認(rèn)為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裝置進(jìn)行實驗;
(5)圖乙中,若左邊掛2N的鉤碼,右邊掛5N鉤碼時,木塊保持靜止,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若再在右邊增加3N的鉤碼時,恰好木塊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在此基礎(chǔ)上若要使木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則在左邊所掛鉤碼的總重力為______N。
【答案】減小重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旋轉(zhuǎn);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A;能;3;14。
【解析】(1)[1]小卡片質(zhì)量小,實驗時選擇小卡片,可以忽略重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2)[2][3][4]為了探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可將小卡片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保持靜止,則說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使物體平衡。
(3)[5]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進(jìn)行實驗,由于木塊和桌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可能會影響得出正確結(jié)論,故選擇小卡片進(jìn)行實驗,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故選A。
(4)[6]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但物體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對實驗沒有影響,能進(jìn)行實驗。
(5)[7]物體受向右5N的拉力,向左的2N的拉力和摩擦力保持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此時的摩擦力
[8]再在右邊增加3N的鉤碼,此時物體受向右8N的拉力,向左的2N的拉力和摩擦力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此時的摩擦力
如果物體要向左勻速滑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水平向右,物體受到的力仍是平衡力,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大小不變,即有:F右′+f′=F左′
所以左盤中鉤碼的重力:G=F左′+f′=3N+5N+6N=14N。
2.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掛在墻上,用50N的力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20cm,如果改為兩個人分別拉彈簧的兩端,把它也拉長了20cm,則每個人分別用力為( )。
A.50N、50NB.0N、50NC.50N、0ND.25N、25N
【答案】A。
【解析】由題知,一根彈簧一端掛在墻上,用50N的力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20cm;改為兩人拉彈簧后,其中一人跟墻一樣起到了固定彈簧的作用,所以,在彈簧伸長不變均為20cm時,所用拉力也不變,還是50N;因彈簧最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兩人所用的拉力相同,均為50N。
故選A。
3.如圖所示,小車停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當(dāng)在盤中放一個砝碼時,小車在繩子拉力作用下,將由靜止變?yōu)開__________,并且其速度越來越___________。這個實驗說明了 ___________。
【答案】向右運動;大;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析】[1][2][3]小車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不受阻力,在盤中放一個砝碼,小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小車由靜止變?yōu)橄蛴疫\動,并且其速度越來越大,實驗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4.如圖小明正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當(dāng)手放開硬紙板前,應(yīng)使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_____,兩細(xì)線對硬紙板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在放手一剎那,觀察硬紙板是否會由靜止變?yōu)檫\動。此操作是為了得出“使物體平衡的兩個力必須___________”這一結(jié)論。
【答案】相等;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線。
【解析】[1][2][3]圖中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故該實驗探究的是“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
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應(yīng)使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兩細(xì)線對硬紙板拉力的方向應(yīng)相反,兩個力大小相等,即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等。在放手一剎那觀察硬紙板是否會由靜止變?yōu)檫\動,從而驗證使物體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xì)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計,物重G1=5N、G2=10N,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______N,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為______N,彈簧測力計C的示數(shù)為______N。
【答案】5;5;5。
【解析】[1][2]因為物重,所以A彈簧測力計受到向右5N的拉力,測力計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向左受到的拉力也是5N,示數(shù)也為5N;同理,B測力計兩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數(shù)也為5N。
[3]C中的彈簧測力計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的重力,為5N,所以示數(shù)也為5N。
6.有一質(zhì)量為15千克的物體,在大小為20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4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取g=10N/kg,求:
(1)該物體在A、B間通過的路程;
(2)物體受到的重力;
(3)當(dāng)物體受到的拉力方向不變、且增大到30牛時,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
【答案】(1)12m;(2)150N;(3)10N。
【解析】(1)已知物體的運動速度v=4m/s,則物體在A、B間通過的路程為s=vt=4m/s×(5s-2s)=12m
(2)物體受到的重力為G=mg=15kg×10N/kg=150N
(3)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作用,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F=20N
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和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有關(guān),因此拉力改變,摩擦力不變;則拉力變?yōu)镕'=30N后,物體所受的合力為F合= F'-f=30N-20N=10N。
答:(1)該物體在A、B間通過的路程為12m;(2)物體受到的重力為150N;(3)當(dāng)物體受到的拉力方向不變、且增大到30牛時,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為10N。
題型05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1.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利用長木板、毛巾、木塊、砝碼及彈簧測力計進(jìn)行實驗。圖中甲、乙、丙是三次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規(guī)范操作的情景。
(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______的知識,圖甲中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
(2)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比較______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可得出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由此實驗結(jié)果說明,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yīng)選體重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同學(xué)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______(選填“(a)”、“(b)”或“(c)”)類型的鞋子;
(4)若圖丙中的拉力為6N,則木塊加速運動,則此時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
【答案】二力平衡;;壓力大小;甲、丙;大;(a);。
【解析】(1)[1][2]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yīng)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可知,此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圖甲中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6N。
(2)[3]比較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測力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4]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故比較甲、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5]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yīng)選體重大的。
[6]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a)、(b)兩圖相比,(a)鞋子花紋較深,接觸面比較粗糙;(c)旱冰鞋變滑動為滾動可減小摩擦,故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類型的鞋。
(4)[7]若圖丙中的拉力為6N,木塊加速運動,但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不變,仍為5.6N。
2.小軍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懸掛好已調(diào)零的彈簧測力計,用細(xì)線繞過固定在實驗桌上的定滑輪,水平連接正方體物塊,將其放在長木板上,物塊的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實驗時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長木板使其水平運動,直到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長木板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
B.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拉力F是一對平衡力;
C.當(dāng)拉動長木板的速度變大時,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也變大;
D.若將物塊上下顛倒,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guān)
【答案】D。
【解析】A.實驗過程中,物塊要受力平衡,水平拉動長木板,使物塊相對地面靜止,則物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長木板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長木板剛開始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穩(wěn)定,物塊受力不平衡,所以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當(dāng)物塊受力平衡時,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拉動長木板的速度變大時,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故C錯誤;
D.物塊的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上下顛倒,物塊對長木板的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guān),故D正確。故選D。
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zhì)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xì)繩與桌面上質(zhì)量為0.4kg的木塊相連,當(dāng)小盤內(nèi)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時木塊未被拉動,這時木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_____N;當(dāng)小盤內(nèi)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木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________N;當(dāng)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xù)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合力方向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
【答案】0;0;左。
【解析】[1]當(dāng)小盤內(nèi)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時木塊未被拉動,木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這時木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零。
[2]當(dāng)小盤內(nèi)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這時木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零。
[3]當(dāng)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xù)運動,木塊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豎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合力等于摩擦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左。
4.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 ___________向左拉動木塊,使其做 ___________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根據(jù) ___________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 ___________N。
【答案】水平;勻速;二力平衡;2.8。
【解析】[1][2][3]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木塊,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滑動摩擦力等于拉力。
[4]彈簧測力計的每一個大格代表1N,每一個小格代表0.1N,所以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2.8N。
6.用如圖所示裝置測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右,不計彈簧測力計自重,所用彈簧測力計已調(diào)零。請完成下列問題:
(1)當(dāng)F=5N時,物體A保持靜止,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零,此時B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N;
(2)當(dāng)F=20N時,物體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N且保持不變,此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_N,若增大F,此時B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0;3;不變。
【解析】(1)[1]由于物體A保持靜止,則疊放在A上的物體B也保持靜止,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零,即彈簧測力計對物體B沒有產(chǎn)生拉力,因此物體B相對于A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物體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為零。
(2)[2][3]由于物體B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所以B受力平衡;B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為3N,若增大F,但壓力沒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變,此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不變,還是3N。
題型06 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
1.小明在操場進(jìn)行爬桿鍛煉,在豎直桿上攀爬,勻速向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勻速向下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若小明所受重力為G,則( )。
A.B.
C.D.
【答案】C。
【解析】小明在豎直桿上攀爬,勻速向上運動或勻速向下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G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一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小光畫出了該物體的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對于圖中的受力分析,畫法均正確的一組是( )。
A.G和F支B.F壓和fC.F支和F壓D.G和f
【答案】D。
【解析】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知道,物體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G,方向豎直向下;還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F支,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物體對斜面的壓力是作用在斜面上的,不是作用在物體上,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3.如圖所示,小明用大小為10N的水平力F將重為2N的長方形黑板擦靜止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上靜止不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黑板擦受合力為0N B.增大壓力,黑板受到摩擦力變大
C.黑板擦受摩擦力為8N D.黑板擦受摩擦力為12N
【答案】A。
【解析】A.黑板擦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為平衡態(tài),所以黑板擦受到的合力為零,故A正確;
BCD.黑板擦在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摩擦力等于重力等于2N。增大壓力,黑板擦仍然靜止,受到的摩擦力不變,還是等于重力。故 BCD錯誤。
故選A。
4.如圖,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木塊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小車的壓力是由木塊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
D.如果小車與木塊的接觸面光滑,當(dāng)小車突然停止運動時,木塊將傾倒
【答案】C。
【解析】A.木塊隨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與小車相對靜止,木塊與車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不存在摩擦力,故A錯誤;
B.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guān),故B錯誤;
C.木塊放在小車上,對小車的壓力是由木塊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故C正確;
D.當(dāng)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如果木塊與小車接觸面光滑,木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慣性木塊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會傾倒,故D錯誤。故選C。
5.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疊放著甲、乙兩個木塊,甲木塊用一根細(xì)繩固定在左邊的豎直墻面上。現(xiàn)用力把乙木塊從右端勻速地拉出來,所用的力,則甲、乙兩個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為零,乙受到向右的的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的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的力;
D.甲、乙均受力,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答案】D。
【解析】由題干中木塊乙向右端勻速運動可以得知,木塊乙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甲對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可以判斷,乙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0N,方向水平向左。木塊甲靜止,木塊甲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細(xì)繩對其向左的拉力與乙對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為20N;綜上所述,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6.(多選)如圖甲所示,物體位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體上,拉力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6 s,物體沒有被拉動,是因為它受到的拉力小于摩擦力;
B.6-8 s,物體所受摩擦力為12 N;
C.6-8 s,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
D.8-12 s,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10 N
【答案】CD。
【解析】A.由圖丙知,0~6s,物體處于靜止,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力為平衡力,所以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
BCD.由圖丙知,6~8s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而增大,做加速運動,不是平衡狀態(tài);8~12s物體的速度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為10N,拉力與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也為10N,6~8s,壓力和接觸面積與8~12s的相同,所以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也為10N,故B錯誤,CD正確。故選CD。
7.如圖所示,一物體重為10N,對它施加一個20N的水平推力使其靜止在墻上,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摩擦力的大小______N。若水平推力增大兩倍,物體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豎直向上;10;不變。
【解析】[1][2]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屬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的重力的大小為10N,所以摩擦力也是10N,方向豎直向上。
[3]若水平推力增大兩倍,物體在豎直方向上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不變,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8.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將A、B緊靠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甲圖中,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乙圖中,水平推力F2是___________N。
【答案】10;10。
【解析】[1]如圖甲所示,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整體處在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為10N。
[2]A、B完全相同,兩種情況下木塊與桌面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也相同,則兩種情況下,木塊受到桌面的滑動摩擦力相等為10N。A、B在推力F2的作用下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推力F2和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為10N。
9.質(zhì)量為20kg的物體在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g取10N/kg。
(1)求物體受到的拉力大??;
(2)若物體速度增加到0.4m/s并勻速運動,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3)若水平拉力增大到120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答案】(1)40N;(2)40N;(3)40N。
【解析】(1)物體受到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根據(jù)題意可得: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物體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物體受到的拉力
F=f=40N
(2)速度為0.4m/s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摩擦力f=40N。
(3)拉力增大為120N,物體的水平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摩擦力f=40N。
答:(1)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是40N;(2)若物體速度增大為0.4m/s并勻速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40N;(3)若水平拉力增大為120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40N。
題型07 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
1.鹽城市區(qū)支付寶共享單車幾乎遍布了每個小區(qū),極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車上為了減小摩擦的地方是( )。
A.自行車把手為橡膠材質(zhì)B.自行車輪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紋
C.在自行車輪軸處加潤滑油D.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
【答案】C。
【解析】A.自行車的車把為橡膠材質(zhì),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這是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C.在自行車的軸承中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可以減小摩擦,故本選項符合題意;
D.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2.下列措施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鎖生銹了不好打開,可以向鎖孔中滴入潤滑油;
B.當(dāng)夾克衫的拉鏈不能流暢地拉動時,可在拉鏈上抹一點蠟;
C.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D.自行車的車軸上安裝了滾動軸承
【答案】C。
【解析】A.鎖生銹了不好打開,可以向鎖孔中滴入潤滑油是減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題意;
B.當(dāng)夾克衫的拉鏈不能流暢地拉動時,可在拉鏈上抹一點石蠟是減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題意;
C.膠鞋的鞋底上刻有花紋,目的是保持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題意;
D.自行車的車軸上安裝了滾動軸承是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題意;故選C。
3.在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汽車輪胎表面刻有花紋 B.車軸承內(nèi)部裝有滾珠
C.氣墊船與水之間形成空氣層 D.磁懸浮列車行駛時不接觸軌道
【答案】A。
【解析】A.汽車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
B.車軸承內(nèi)部裝有滾珠,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
C.氣墊船行駛時,在船體與水之間形成高壓空氣層,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磁懸浮列車行駛時不接觸軌道,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4.(多選)冰壺運動員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膠的。他滑行時,橡膠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圖所示,他用b腳蹬冰面后,只用a腳向右滑行,可以確定的是( )。
A.滑行時冰對a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時冰對b鞋的摩擦力向右
C.a(chǎn)鞋底是橡膠會滑得更近 D.a(chǎn)鞋底是塑料會滑得更遠(yuǎn)
【答案】BD。
【解析】A.只用a腳向右滑行時,a鞋相對于冰面向右運動,冰對a鞋的摩擦力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故冰對a鞋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不符合題意;
B.用b腳蹬冰時,b鞋相對于冰面有向左運動的趨勢,冰對b鞋的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所以,冰對b鞋的摩擦力向右,故B符合題意;
CD.橡膠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若a鞋底是橡膠,則受到的摩擦較大,會滑得更近,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BD。
5.天氣炎熱,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方式拿著瓶裝礦泉水進(jìn)入考場,使瓶裝礦泉水不下滑的力是手對瓶子的________ ;若該同學(xué)松開手,瓶裝礦泉水就會在_______ 作用下落向地面;該同學(xué)想打開瓶蓋喝水,見瓶蓋上有豎直凸起的條紋,這是通過增大_______來增大摩擦。
【答案】摩擦力;重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礦泉水瓶靜止,受力平衡,即水瓶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對水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這兩個力平衡,所以使瓶裝礦泉水不下滑的力是手對瓶子的摩擦力;
地面附近的物體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當(dāng)松手后,瓶裝礦泉水就會在重力作用下落向地面;
瓶蓋上有豎直凸起的條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6.行駛的自行車急剎車時,車輪已停止轉(zhuǎn)動,但自行車仍會繼續(xù)向前滑行,這是因為自行車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質(zhì),該性質(zhì)與車速的大小___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自行車在上述滑行階段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按產(chǎn)生原因分屬于_________(選填“滑動”或“滾動”)摩擦,按所起作用分屬于_________(選填“有益”或“有害”)摩擦。
【答案】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無關(guān);滑動;有益。
【解析】行駛的自行車急剎車時,車輪停止轉(zhuǎn)動,但自行車仍會繼續(xù)向前滑行,這是因為自行車具有慣性,即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該性質(zhì)與車速的大小無關(guān);
剎車時,車輪已停止轉(zhuǎn)動,輪胎是在地面上滑動,因此兩者之間是滑動摩擦;
按所起作用來說,輪胎與地面摩擦是有益摩擦。
1. (2023·南京)以下情境中,關(guān)于力與運動關(guān)系的認(rèn)識正確的是( )。

A. 甲圖中,直開機上升時所受升力和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 乙圖中,回形針受到細(xì)線的拉力和磁鐵對它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C. 丙圖中,用剪刀將細(xì)線剪斷,小球下落,說明物體只有受力才能運動;
D. 丁圖中,擺球擺到最高處B時,若它所受力都消失,擺球?qū)㈧o止在B處
【答案】D。
【解析】A.升力和重力都是直升機受到的,而相互作用力是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因此直開機上升時所受升力和重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回形針受到磁鐵對它向上的吸引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回形針受到細(xì)線的拉力和磁鐵對它的吸引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用剪刀將細(xì)線剪斷,小球只受到重力作用,小球下落,說明力可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C錯誤
D.當(dāng)擺球擺到右側(cè)最高點B時,此時小球的動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速度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將保持靜止?fàn)顟B(tài)不變,故D正確。故選D。
2. (2023·永州)今年永州市組織了中小學(xué)生足球賽,有關(guān)足球受力和運動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空中運動的足球不受重力作用;
B. 運動的足球具有慣性,靜止在草地的足球不具有慣性;
C. 在草地上運動的足球慢慢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 靜止在水平草地的足球,草地對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在地球表面的物體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空中運動的足球受重力作用,故A錯誤;
B.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因此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也具有慣性,故B錯誤;
C.在草地上運動的足球慢慢停下來,足球在阻力的作用下運動速度變小,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因此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C錯誤;
D.靜止在水平草地的足球,草地對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足球)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因此兩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
3. (2023·恩施)如圖所示,迅速向下撞擊斧子的木柄,斧頭能套緊在木柄上,是由于( )。
A. 斧頭具有慣性B. 木柄具有慣性
C. 柄對斧頭做功D. 斧頭沒受力
【答案】A。
【解析】斧頭松了,將木柄向下撞擊地面時,木柄靜止,斧頭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結(jié)果就可以使斧頭套緊在木柄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4. (2023·株洲)如圖,電動車正在勻速直線行駛。當(dāng)突然剎車時,乘客會( )。
A. 左傾B. 右傾C. 前傾D. 后仰
【答案】C。
【解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的下部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隨車停止,上部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仍向前運動,所以會向前傾倒。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5. (2023·齊齊哈爾)今年六月份,體育賽事精彩紛呈,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劃水前進(jìn),說明運動需要用力維持;
B. 足球比賽中,守門員將球撲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 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跑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止,說明運動員受到慣性;
D. 籃球比賽中,球落地后能夠彈起,說明籃球具有塑性
【答案】B。
【解析】A.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劃水前進(jìn),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A錯誤;
B.足球比賽中,守門員將球撲出,足球受到力的作用,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
C.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跑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止,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zhì),不能說受到慣性,故C錯誤;
D.籃球比賽中,球落地后能夠彈起,說明籃球具有彈性,故D錯誤。故選B。
6. (2023·金昌)自行車是人們“綠色出行”的首選工具。騎自行車時,下列摩擦應(yīng)設(shè)法減小的是( )。
A. 手與車把手之間的摩擦B. 腳與腳蹬之間的摩擦
C. 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D. 車輪的軸與軸承之間的摩擦
【答案】D。
【解析】A.手與車把手之間的摩擦,便于人握緊車把,是有益摩擦,應(yīng)設(shè)法增大,故A不符合題意;
B. 腳與腳蹬之間的摩擦,使人能蹬住腳蹬,是有益摩擦,應(yīng)設(shè)法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
C.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使自行車不打滑,是有益摩擦,應(yīng)設(shè)法增大,故C不符合題意;
D.車輪的軸與軸承之間的摩擦,使自行車蹬起來費力,是有害摩擦,應(yīng)設(shè)法減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 (2023·日照)書法教育是對中小學(xué)生進(jìn)行書法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書法藝術(shù)欣賞,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如圖所示,在某次書法課上,小明同學(xué)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然后在白紙的左側(cè)靠近邊緣處放鎮(zhèn)紙,防止書寫過程中白紙在桌面上打滑。書寫“一”字時,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鎮(zhèn)紙和白紙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 )。
A. 毛筆受到白紙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 鎮(zhèn)紙受到白紙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 白紙受到毛筆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 白紙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A.書寫“一”字向右行筆的過程中,毛筆相對白紙向右運動,故毛筆受到白紙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
B.鎮(zhèn)紙與白紙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鎮(zhèn)紙相對白紙沒有相對運動或運動的趨勢,故鎮(zhèn)紙沒有受到白紙的摩擦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
C.毛筆受到白紙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由力的相互性,白紙受到毛筆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C不符合題意;
D.根據(jù)選項C可知,白紙還受到毛筆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 (2023·天津)體育運動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運動現(xiàn)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①由于慣性不是力,所以不存在慣力,故①錯誤;
②穿滑雪板滑雪,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②錯誤;
③游泳時,人向后劃水,水對人有向前的作用力,人向前運動,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③正確;
④跳遠(yuǎn)運動員越過橫桿下落,高度降低,質(zhì)量不變,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故④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只有③,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 (2023·齊齊哈爾)小榮站在水平放置的體重計上測量體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榮對體重計的壓力就是小榮受到的重力;
B. 小榮對體重計的壓力與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 地面對體重計的支持力與體重計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小榮受到的重力與體重計對她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壓力和重力是兩個不同性質(zhì)的力,因此壓力不是重力,故A錯誤;
B.小榮對體重計的壓力與她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地面對體重計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榮和體重計的總重力,地面對體重計的支持力與體重計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小榮受到的重力與體重計對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10. (2023·宜昌)小浩站在滑板車上不斷蹬地讓車沿水平方向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不斷蹬地說明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才能運動;
B. 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 停止蹬地后車不會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 運動中的車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A.沿水平方向運動的滑板車,如果我們不再蹬地,由于阻力滑板車會停止運動,因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不能說明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才能運動,故A錯誤;
B.如果我們不再蹬地,由于阻力滑板車會停止運動,因此滑板車在做減速運動,不是平衡狀態(tài),因此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C錯誤;
D.運動中的車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的速度將不會改變,因此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11. (2023·衡陽)如圖所示,磁性黑板帖吸在豎直懸掛的黑板上,黑板由鐵質(zhì)材料制成。不計黑板帖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黑板帖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帖時,黑板帖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黑板帖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帖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D. 黑板帖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帖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黑板帖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在黑板帖上,黑板帖由于在重力的作用具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豎直向上的摩擦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故A正確;
B.黑板帖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不是滑動摩擦力,所以增大對黑板貼的壓力,黑板帖受到的摩擦力不會增大,故B錯誤;
C.在水平方上,黑板帖對黑板的吸引力,作用點在黑板上,而黑板對黑板帖的吸引力作用點卻在黑板貼上,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不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黑板帖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帖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故C錯誤;
D.黑板帖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黑板對黑板帖的吸引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
12. (2023·郴州)下列有關(guān)摩擦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走路時鞋底與路面間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B. 自行車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剎車膠皮與鋼圈之間的壓力來增大摩擦力;
C.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D.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A.走路時,腳向后蹬地,地面對鞋底產(chǎn)生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獲得前進(jìn)的動力,是有益摩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拉手閘,使得剎車膠皮與鋼圈之間的壓力增大從而增大摩擦來剎車,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比如人行走時地面對鞋底的摩擦力,或者汽車驅(qū)動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都是使物體前進(jìn)的動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前進(jìn)時,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與人運動的方向相同,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3. (2023·龍東)小明向前行走時,他發(fā)現(xiàn)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__(選填“前”或“后”)。他還發(fā)現(xiàn)盲道上有凸起,這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來增大壓強。
【答案】①前;②減小受力面積。
【解析】[1]人向前行走時,鞋底相對于地面有向后的運動趨勢,故摩擦力方向與之相反,是向前的。
[2]盲道有凸棱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使盲人更好的感覺到路。
14. (2023·武威)駕駛員的頭枕和安全帶在安全駕駛中起著重要作用。如圖所示,頭枕是為了減小汽車在___________(選填“追尾前車”或“被后車追尾”)時由于慣性造成的傷害,轎車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_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力。
【答案】①被后車追尾;②小于。
【解析】[1]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裝“頭枕”,當(dāng)轎車被后面的車撞擊時,轎車速度加快,乘客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此時頭枕可以起到防止乘客頸椎受傷的作用。
[2]在路面上靜止的轎車,轎車對路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轎車的重力,當(dāng)轎車在路面上高速行駛時,車頂?shù)目諝饬魉俅笥谲嚨椎目諝饬魉?,車上方的壓強小于下方的壓強,會產(chǎn)生向上的壓強差、壓力差,從而產(chǎn)生一定大小的向上的升力,使轎車對路面的壓力小于汽車所受的重力,故轎車對路面的壓力與靜止使相比變小,即轎車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小于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力。
15. (2023·武漢)2022年2月5日,中國隊獲得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比賽冠軍,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的首枚金牌。短道速滑的接力與田徑比賽的接力不同,運動員只需要在到達(dá)接力地點的時候推送下一個隊友出發(fā)就是完成了接力。如圖所示,決賽中,“接棒”的運動員甲在“交棒”的運動員乙前面滑行,當(dāng)追上時,乙猛推甲一把,使甲獲得更大的速度向前滑行,這說明了___________;乙由于___________,不蹬冰也能繼續(xù)向前滑行;此后乙的速度逐漸減小,是因為受到___________作用。
【答案】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②慣性;③摩擦力。
【解析】[1]運動員乙推運動員甲,對其施加了推力,使其運動速度變快,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運動員乙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
[3]交接棒后,運動員乙速度逐漸減小,是因為受到了地面對其的摩擦力作用。
16. (2023·廣東)如題圖所示,書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請在O點畫出書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圖。
【解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保持靜止?fàn)顟B(tài),重力從重心豎直向下畫,標(biāo)出符號G,支持力從重心豎直向上畫,標(biāo)出符號F,注意兩個力大小相等,所畫線段的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17. (2023·隨州)生活中常用“磁塊”這種小物件,把它吸在鐵質(zhì)板上可以固定圖紙或卡片等。如圖一個磁塊吸在水平放置的鐵板下表面,已知鐵板對磁塊的吸引力大約是磁塊重力的3倍。請畫出磁塊受力的示意圖并用漢字標(biāo)出各力的名稱(O點為各力的作用點)。
【解析】磁塊吸附在鐵板上時,受到豎直向上的吸引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鐵板對磁塊的支持力作用,如圖所示:
18. (2023·吉林)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1)甲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N,根據(jù)______原理可得,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通過比較______兩圖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
【答案】①2.6;②二力平衡;③壓力;④乙、丙。
【解析】(1)[1] [2]如圖甲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測力計示數(shù)為2.6N,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3] 比較甲、乙兩圖,兩次實驗的接觸面相同,乙圖中木塊對木板的壓力較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較大;這說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4] 比較乙、丙兩圖,兩次實驗的壓力相同,乙圖木塊在光滑的木板上滑動,丙圖木塊在粗糙的毛巾上滑動,丙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這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
19. (2023·日照)小明“五一”假期到游樂場體驗了一項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過山車”,滿載游客的“過山車”從軌道的最高端飛馳而下,到達(dá)大回環(huán)的頂端,再疾馳而下、體驗了“過山車”的驚險刺激后,小明做了以下的實驗探究。
(1)小明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右側(cè)斜面上可以鋪設(shè)不同材質(zhì)的面料,右側(cè)的斜面傾角可以調(diào)節(jié):
①保持右側(cè)斜面傾角不變,在斜面鋪上毛巾,讓小球從左端等高線A處自由下滑,小球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到達(dá)右側(cè)等高線處;
②更換較光滑的棉布面,重復(fù)剛才的操作,發(fā)現(xiàn)滑到右側(cè)斜面最高點比第一次距離等高線______(選填“遠(yuǎn)”或“近”);
③繼續(xù)更換成更光滑的面料,重復(fù)上述操作……;
通過以上實驗現(xiàn)象,小明進(jìn)一步推理得出:當(dāng)右側(cè)斜面______時,小球?qū)⒌竭_(dá)右側(cè)等高線處;
(2)小明在上述第①次實驗中,取下毛巾,其他條件不變,只減小了右側(cè)斜面的傾角。他發(fā)現(xiàn)傾角越小,小球在右側(cè)斜面上運行的距離越大;
進(jìn)一步推理得出:當(dāng)傾角為0°時,如圖乙,如果小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為0,則小球?qū)⒆鯻_____運動。英國科學(xué)家牛頓在此類研究成果上,概括總結(jié)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
(3)通過以上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物體接觸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一,為了驗證是否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小明進(jìn)一步設(shè)計了以下實驗進(jìn)行探究。如圖丙、丁、戊所示,A、B是完全相同的兩個物塊,與木板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①實驗要求拉動物塊時均需要保持物塊做______運動,此時物塊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物塊受到滑動摩擦力大??;
②由圖丙、圖丁兩次實驗測得(物塊AB一起運動),可得出結(jié)論:當(dāng)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③由圖丁和圖戊兩次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guān)系(物塊AB一起運動),實驗測得??傻贸鼋Y(jié)論:______。
【答案】①不能;②近;③絕對光滑;④勻速直線;⑤勻速直線;⑥壓力;⑦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guān)。
【解析】(1)①[1]由于右側(cè)斜面鋪有毛巾,小球在其上面運動時,會受到阻力作用,故在小球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小球的機械能減小,小球不能到達(dá)右側(cè)等高線處。
②[2]更換較光滑的棉布面,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變少,機械能減小的少,故小球滑到右側(cè)斜面最高點更接近等高線,即比第一次距離等高線近。
③[3]根據(jù)以上分析可推理出:當(dāng)左側(cè)斜面絕對光滑時,小球在運動的過程中,不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小球?qū)⒌竭_(dá)右側(cè)等高線處。
(2)[4]由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如果小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為0,因此沒有力改變運動的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小球?qū)⒆鰟蛩僦本€運動。
(3)①[5]當(dāng)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的是平衡力作用。因此該實驗中,拉動物塊時均需要保持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②[6]由圖丙、圖丁兩次實驗可知,圖丁物塊對木板的壓力大于圖丙物塊對木板的壓力,物塊與木板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實驗測得,故圖丁中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圖丙中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故可得出結(jié)論:當(dāng)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③[7]由圖丁和圖戊所示實驗可知,物體間的壓力相等、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摩擦力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guān)。
1.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O點兩側(cè)表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釋放裝有石塊的小桶(已知小桶與石塊總重為0.8N),物體在AD段一直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B點時小桶再加入石塊,總重變?yōu)?N,物體運動到C點時小桶著地,它繼續(xù)滑行到D點后停下不動。其中,物體在AO、BC段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忽略空氣阻力、滑輪摩擦及繩重)。
(1)物體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______物體在BC段受到的摩擦力(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物體在OB段運動時,受力是否平衡?______,物體做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
(3)物體在CD段滑行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N,方向向______。
【答案】小于;不平衡;減速;2;左。
【解析】(1)[1]由圖乙可知,物體在段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則摩擦力為
物體在段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則此段的摩擦力為
f

相關(guān)試卷

中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xí))(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xí))(解析版),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圖為天宮課堂中的太空拋物實驗,回答下列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 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 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 電與磁(11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 電與磁(11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電與磁測試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電與磁11題型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6  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6 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1  浮力(7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1 浮力(7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0  壓強(8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0 壓強(8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練與測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xí))(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練與測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xí))(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