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詩是詩人任黃州刺史時所作。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是對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其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孫吳軍統(tǒng)帥周瑜,是這次戰(zhàn)役的關(guān)鍵人物。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鼻磯時,有感于這些英雄成敗而寫下的。此詩雖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
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南岸)。后杜牧經(jīng)過黃州(今湖北黃岡)赤鼻磯,有感于這些英雄的成敗,于是借相同的地名作此詩,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寫自己的感慨。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文學(xué)家。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其為“杜樊川”。杜牧是宰相之孫,自視甚高,喜好談兵,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十分自負,懷抱用世之心,卻始終抑郁不得志。其作品多諷喻時政,有《樊川文集》傳世。代表作有詩《泊秦淮》,文《阿房宮賦》等。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跟律詩一樣,講究平仄,押韻嚴格。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赤 壁 [唐]杜 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誦讀指導(dǎo)】前兩句敘事,語調(diào)宜平緩;后兩句議論,語調(diào)應(yīng)低沉。本詩的朗讀節(jié)奏可劃分為“四三”式。
赤 壁 [唐]杜 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辨認出是前朝遺物。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孫策、孫權(quán)手下的重要將領(lǐng)。他曾利用東風(fēng)之勢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即銅雀臺。曹操建于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因樓頂鑄有大銅雀而得名。
即江東喬公的兩個女兒,東吳美女,被稱為大喬、小喬。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將”“磨”“洗”“認”一系列動詞生動表現(xiàn)出詩人對前朝古物的興趣和對歷史的思索。
點出此地有過歷史風(fēng)云。
暗寓歲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東風(fēng)”除了實指外,也可指周瑜取勝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條件,特別是孫權(quán)的信任所帶來的機遇。
賞析詩歌后兩句的妙處。
這兩句不直接敘寫政治軍事情勢的變化,而間接地通過東吳兩個美女的命運來反映這種變化,以小見大,形象生動,給詩歌增添了無限情致,可謂別出心裁。
細讀《赤壁》,想一想: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身才華、命運的哪些認識?查閱相關(guān)資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本詩借對三國史事的遐想,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
這首詠史抒懷詩,借赤壁之戰(zhàn)抒發(fā)了詩人對歷史成敗的深刻感悟,含蓄地反映出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1.根據(jù)提示默寫古詩名句。(1)《赤壁》中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赤壁》中詩人慨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同時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赤壁》,選出鑒賞有誤的一項( )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中的“前朝”,指東漢末年的戰(zhàn)亂時代;“銅雀”即銅雀臺,是曹操的休閑行樂之處。詩歌由“折戟”這一小物引發(fā)思古之幽情,用“二喬”的命運來折射曹魏命運,體現(xiàn)了“大中取小,小中見大”的寫法。三、四句假設(shè)東風(fēng)不助周瑜,二喬定會被曹操鎖進銅雀臺,由此表達了作者的歷史興亡之感。整首詩尺幅之中有歷史的大氣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時還蘊含著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不平。
【解析】“用‘二喬’的命運來折射曹魏命運”表述有誤,詩人以“二喬”命運折射的是東吳命運。
1.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杜牧《題烏江亭》
【譯文】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yù)料。能夠忍受失敗和恥辱的才是真正男兒。
2.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別》(其二)
【譯文】案頭蠟燭有心它還會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直流到天明。
3.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譯文】青山隱隱起伏,江水遙遠悠長。秋時已盡,江南的草木還未凋落。
4.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譯文】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臥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描寫古跡來抒發(fā)詩人的興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諷今。
①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汴京。②發(fā)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淮水。③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晚唐、南唐、后蜀等。
①感慨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②感慨國運衰微,物是人非,喟嘆朝代興亡變化。③借古諷今,警告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xùn)。④追慕古賢,表達敬仰之情或建功立業(yè)之愿。
李商隱《賈生》、杜牧《赤壁》、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含有生機勃勃和喜春之意。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象征秋之肅殺,包含凝重的悲涼色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fēng)行》)
象征冬之寒苦,寄寓幽怨、凄苦情懷。
《赤壁》《題烏江亭》對比閱讀
下面兩首詩都是懷古詩,都涉及議論戰(zhàn)爭成敗之理。仔細閱讀,體會詩中的情感。
赤 壁 杜 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題烏江亭杜 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八年級上冊赤壁教學(xué)課件ppt,文件包含26赤壁課件ppt、26赤壁朗讀mp3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1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赤壁教學(xué)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借古諷今警策世人,戟未銷任前朝,非風(fēng)便史將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赤壁說課ppt課件,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折戟沉沙鐵未銷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