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 家 傲 李清照(1084—約1155),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章丘(今屬山東)人。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慨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漁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有感情地朗讀本詞,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shù)的船只在舞動風帆。云濤:如波濤翻滾的云。一說指海濤。 星河欲轉:銀河流轉,指天快亮了。星河,銀河。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夢里魂魄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說話。他情意懇切地問我:“你打算到何處去?”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懇切。請反復朗讀本詞,用自己的話說說詞句的意思。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我回答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學,卻毫無用處。報:回答。 嗟:嘆息,慨嘆。 謾:同“漫”,空、徒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風?。∏f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舉:高飛。 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描繪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圖。用“接”“連”兩個字巧妙地將“天”“云濤”“曉霧”組合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面,寫出了動態(tài)和氣勢。詞的開頭,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詞人夢見了什么?夢里聽到了什么? 詞人仿佛夢見天帝殷切地問她打算到哪兒去。看似平常一問,卻同現(xiàn)實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敵如虎狼、只顧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鮮明的比照。面對天帝的提問,詞人是如何回答的? 下闋開頭寫詞人回答天帝的問話,也是上下闋之間的過渡語。“路長”“日暮”是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班怠弊指袊@自己空有才華,卻無處施展,傾訴了生不逢時的苦悶。 賞析詞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人化用莊子關于“鵬”的典故,足見其想要脫離塵世的決心。她想要借助風力,去往理想的神仙境地。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中的“嗟”“謾”二字值得品味。請根據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tài),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謾”字流露出詞人心中的哀怨惆悵:一是空有詩情詩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憤懣。 本詞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請結合詞中寫景的語句,簡析本詞在意境和風格上的特色。 開頭兩句寫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景象極為壯麗;“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大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下闋虛實結合,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詞作中對開闊壯美的境界的描述富有浪漫主義的想象,表現(xiàn)了作者剛健昂揚的氣概,詞風豪放。 詞人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夢游的方式,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實現(xiàn)了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的有機結合,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漁家傲詞人夢中所見所聞詞人的理想和抱負海天相接、瑰奇雄偉辛苦求索、未見光明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