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道原子的構成,以及構成粒子之間的關系;
(2)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是一種模型化的方法。
(3)知道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并學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4)了解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氣體、金屬和非金屬)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點。
(5)以氯化鈉為例,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知道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6)了解化學在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途徑和特點。
二、教學重點
(1)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
(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化學性質的關系。
(3)離子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
(1)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化學性質的關系、知道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2)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學生預習上課內容。
五、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引入】播放有關原子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
2.合作探究
探究點① 原子的構成
播放提前準備的原子結構的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原子的結構,并提問。
【提問】原子這么小,還能不能再分呢?
【投影】原子的結構模型。
可見,原子內部還有更小的粒子。那么,原子的結構空間是怎樣的呢?
【提問】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個什么樣的結構呢?
【講解】原子核(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
【深入探究】原子顯中性的原因。
【提出問題】原子中有帶電粒子嗎?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
【歸納提升】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由于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相等,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投影】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我們知道,分子、原子都在不斷地運動著,那么,你們能否想象一下:構成原子的原子核和電子是如何運動的呢?
【展示】播放動畫:原子內部的運動。
請同學們看教材第65頁圖3-9,誰能概括一下原子的結構?(提示:可從位置、電性、數量、所占體積等不同角度描述)
【投影】教材第65頁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的電性、質量如何?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帶電的粒子,那么整個原子是否帶電?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內部都有中子?
4.同種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和中子數有何特點?
5.不同種類原子的內部結構有何不同?
【歸納總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原子核內也不一定有中子,如氫原子核內無中子。
探究點② 相對原子質量
【展示】原子雖小,但也有質量和體積,如一個碳原子的質量:1.993×10-26 kg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 kg
一個鐵原子的質量:9.288×10-26 kg
【提出問題】原子質量的數值太小,書寫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想一想,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歸納總結】就像用“噸”做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的質量一樣,國際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而采用原子的相對質量。以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即相對原子質量= eq \f(原子的實際質量,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f(1,12))。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
【投影展示】構成原子的粒子的質量:1個質子1.6726×10-27 kg,1個中子1.6749×10-27 kg,1個電子的質量相當于質子質量的1/1836。
【總結】
1.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1個質子的質量≈1個中子的質量。
【投影展示、提問】通過下表,能總結出什么規(guī)律?
【歸納總結】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閱讀感知】下面讓我們來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并記住張青蓮教授對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
【交流討論】閱讀教材第68頁內容,了解相對原子質量。
【歸納總結】
(1)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Ar)。
(2)表達式:相對原子質量= eq \f(該電子的實際質量,一種碳原子的質量×\f(1,12))。
(3)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實際質量的關系:①相對原子質量不等于原子的實際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個比值;②原子實際質量越大,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數值越大;③原子實際質量的單位是千克。
(4)跟質子和中子相比,電子質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探究點③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引入】原子核對這些電子的吸引力是否相同?這些電子的排布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呢?
【提問】那么,電子究竟是怎樣分層排布的呢?
1.原子核外第一層最多有幾個電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層最多有幾個電子?
3.原子核外第三層最多有幾個電子?
【交流討論】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歸納,了解核外電子的排布。
【結論】
1.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有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運動,有的則較遠。為了形象說明,通常用電子層表示。
2.離核最遠的電子層叫作最外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一層的,電子數不超過2個。
【講解】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
2.原子種類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
【總結】
1.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所占體積很小,原子核外有一個很大的空間,電子在空間內做高速運動。
(2)科學研究表明,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中,核外電子具有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離核近的電子能量較低,離核越遠,電子的能量越高。離核最近的電子層為第一層,次之為第二層,依次類推為三、四、五、六、七層,離核最遠的也叫最外層。
(3)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
①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
②作為最外層,不超過8個電子(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次外層不得超過18個電子。
2.原子結構示意圖。
(1)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簡潔、方便地表示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2)畫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講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畫法和含義。
【過渡】我們知道了原子核外電子是在一定的軌道中繞著原子核高速運動的,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幾種特殊的原子結構(稀有氣體原子):氦、氖、氬、氪、氙、氡,看看它們的原子結構有什么特點。
【提出問題】投影展示上述稀有氣體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歸納稀有氣體原子的結構有哪些特點?
【歸納總結】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都有8個電子(第一層為最外層時為2個電子),這樣的結構被認為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
【拓展延伸】①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②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獲得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
【過渡】我們學習了稀有氣體原子、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的結構特點,閱讀教材P67第一段內容并總結規(guī)律。
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易失去電子。
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個,易得到電子。
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個(氦為2個)。
探究點④ 離子
【提出問題】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未排滿,要趨向穩(wěn)定,怎樣才能達到穩(wěn)定呢?
【投影展示】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
【提出問題】根據所提供的情境,你能說出離子是如何形成的嗎?
【歸納總結】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原子得到電子變?yōu)殛庪x子(帶負電),原子失去電子變?yōu)殛栯x子(帶正電)。
【提出問題】判斷下列粒子是屬于原子、陽離子還是陰離子。
【歸納提升】離子是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原子得到電子變?yōu)殛庪x子,失去電子變?yōu)殛栯x子。
離子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提出問題】化學中,我們如何用符號來表示陰、陽離子呢?
【歸納總結】離子符號的書寫及其表示的意義。
六、板書設計
課題2 原子結構
一、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構成
eq \a\vs4\al\c1(原子,(不顯,電性)) eq \b\lc\{\rc\ (\a\vs4\al\c1(\a\vs4\al\c1(原子核,(中心))\b\lc\{\rc\ (\a\vs4\al\c1(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2.原子構成特點
①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電子數不同。
②同一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③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二、相對原子質量
1.定義式: eq \f(原子的實際質量,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f(1,12))。
2.近似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三、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電子是分層排布的,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
2.原子結構示意圖。
四、離子的形成
1.定義:帶電的原子。
2.分類:陰離子和陽離子。
3.離子符號的書寫及其意義。
4.離子與原子的關系:
陽離子 eq \(?==?,\s\up7(失電子),\s\d5(得電子))原子 eq \(?==?,\s\up7(得電子),\s\d5(失電子))陰離子
教學反思
本堂課分析和討論原子的結構,提高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們領略了神奇的微觀世界,使微觀變直觀,抽象變形象,初步知道獲得實證的途徑,從而突破難點。但是本節(jié)課知識抽象,部分學生缺乏對微觀世界的想象力,學起來枯燥無味,有部分同學在課堂上發(fā)言少,很少參與交流活動,需教師不斷反思并探討。并且講得太多,學生的探究活動偏少。提出問題后,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有些問題也沒有徹底地放手給學生。
原子名稱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
0
1
1
氧
8
8
8
16
鈉
11
12
11
23
硫
16
16
16
32
鐵
26
30
26
56
粒子種類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區(qū)別
粒子
結構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粒子
電性
不顯電性
顯正電
顯負電
聯(lián)系
陽離子 eq \(?==?,\s\up7(失電子),\s\d5(得電子))原子 eq \(?==?,\s\up7(得電子),\s\d5(失電子))陰離子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2 原子結構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2 原子結構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教材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滬教版 (上海)3.2 溶液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