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下列溫度中,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
A.餃子煮熟即將出鍋時溫度為70℃B.洗澡時的熱水溫度80℃
C.冰箱冷藏室的溫度3℃左右D.人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的溫度37℃
2.探秘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存冰技術:在冰塊底下鋪一層隔熱布,再將由隔熱塑膠布、黑色防曬網(wǎng)、巖棉板、草席等保溫材料組成的“被子”蓋在冰塊上,其目的是減緩冰塊( )
A.液化B.熔化C.升華D.凝固
3.為響應國家教育要求,某中學開辦了廚藝課程,學生煮完煲仔飯后掀起鍋蓋,發(fā)現(xiàn)水從鍋蓋上流下,鍋蓋上的水經(jīng)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先升華后凝華B.先凝固后熔化
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4.下列有關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判斷正確的是( )
A.電風扇吹風,人感到?jīng)鏊?,是因為電風扇降低了空氣的溫度
B.干冰給食品保鮮,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
C.冬天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xiàn)冰花是低溫時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
D.北方的冬天,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華放熱
5.水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tài)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huán)。海水變成水蒸氣上升到高空;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后變成了小水滴;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從而變成微小的冰晶。這三個過程中所對應的物態(tài)變化依次是( )
A.汽化、液化、升華B.汽化、液化、凝華
C.液化、汽化、凝華D.液化、凝固、凝華
6.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點火出發(fā)。圖甲是火箭升空過程中與月球的合影,圖乙是“神舟十三”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的場景。下列對火箭發(fā)射和交會對接過程中的分析正確的是( )
A.以火箭為參照物,月球是靜止的B.以月球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C.以“天和”為參照物,“神舟十三”是靜止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和”是靜止的
7.對于1.7×106μm左右的尺寸,下列哪一物體比較符合( )
A.乒乓球的直徑B.一層樓的高度C.某同學的身高D.物理課本的寬
二、課內填空
8.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甲溫度計是 ,乙溫度計是 ,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相差 。
9.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塊的長度為 cm。
10.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是 cm。
三、填空題
11.如圖所示,新型汽車在研制過程中,將汽車模型放在風洞中不動,以流動的風為參照物,汽車模型是運動的,這是運動和靜止的 在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
12.AB是一條平直公路邊上的兩塊路牌,一只小鳥和一輛小車同時分別由A、B兩路牌相向運動,小鳥飛到小車正上方立即以同樣大小的速度折返飛回A并停留在路牌處;再過一段時間,小車也行駛到A。它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t2=2t1。則
(1)小鳥飛到小車正上方所用時間為 (用所給物理量的字母式表示);
(2)相遇前后,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
(3)小鳥與汽車通過的總路程之比為 。
13.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是 。甲、乙兩位同學用該實驗器材做實驗時打出的紙帶分別如圖(甲)、(乙)所示,甲同學的紙帶中從A點到F點記錄的時間為 秒。乙紙帶上A、C兩點的時間間隔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E兩點的時間間隔。通過比較可以知道,甲紙帶記錄的時間比乙紙帶記錄的時間 (選填“長”、“短”或“一樣”)。 同學的紙帶拉得快些。
14.甲、乙兩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的速度是 m/s,可見,運動和靜止是 。
四、綜合題
15.堅持鍛煉,增強體魄。小聰堅持每天早晨跑步20min鍛煉身體。某天,小聰先以3m/s的速度慢跑了5min,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13min,最后步行120m回到家中。
(1)小聰晨跑時看到路旁的樹木在向后倒退,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
(2)小聰前5min跑步的路程是多少?
(3)小聰本次晨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6.閱讀短文完成填空。
(一)生活中的物態(tài)
生活中處處都有物態(tài)變化的現(xiàn)象。廚房的爐子上正架著一口裝了水的鍋,蓋上鍋蓋,加熱鍋里的水。幾分鐘后就可以聽到“咕嚕咕?!钡乃晱腻伬飩鱽?;揭開鍋蓋,“一股白氣”迅速冒出來。打開冰箱,上層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有時蔬菜上浮著一些“小冰?!薄0咽卟四贸霰湟粫汉?,那些“小冰?!本蜁?,只剩下蔬菜葉上的水珠。
(1)“一股白氣”迅速冒出來,“白氣”的形成是 (選填“熱鍋”或“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珠;
(2)有時蔬菜上浮著一些“小冰?!??!靶”!钡男纬墒撬春笫卟松系男∷?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把蔬菜拿出冰箱一會兒后,那些“小冰粒”就會消失,只剩下蔬菜葉上的水珠?!靶”!钡南且驗樾”?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變成了小水珠;
(3)下列事例中,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的是 ;
A.冰凍食品可以保鮮B.將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將水箱中的水放掉D.高熱病人利用冰袋降溫
(4)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同質量的100℃的水燙傷厲害,是因為水蒸氣 的緣故。炎熱的夏天吃冰棒時,常會看到冰棒周圍冒“冷氣”,“冷氣”實際上是 (選填“水蒸氣”或“小水滴”),泡方便面時時碗里冒“熱氣”,“冷氣”和“熱氣”成因是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
17.2023年10月28日,秋風和煦,彩旗飄揚。
(1)入場式結束后,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升國旗儀式,全體師生奏唱國歌,幾位同學對完整播放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需的時間進行了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___________;
A.20sB.50sC.3minD.5min
(2)小剛同學注意到,學校的國旗旗桿大約有四層樓高,因此對旗桿高度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___________;
A.6mB.12mC.20mD.30m
(3)小智同學擔任男子200米比賽的計時員,他用停表測量了3號選手所用的時間,如圖1所示,則3號選手的成績是 s;
(4)田賽賽場同樣精彩紛呈,裁判老師使用皮卷尺來測量運動員們的跳遠成績,如圖3所示,將零刻線固定在起跳線處,然后將卷尺拉出,筆直地鋪在沙坑上。在試跳階段,幾位同學讀出了運動員的成績,并用不同的形式記錄下來,其中肯定有誤的是___________;
A.3.425mB.36.85dmC.415cmD.4375mm
(5)跳遠比賽中,一名運動員落地后,身體碰到了放在一旁的皮卷尺,卷尺彎曲了一些,如果不及時調整,則測得的成績(跳遠距離)將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五、實驗題
18.蕭紅物理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測量實驗,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小組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將粗細均勻的細銅絲在筆桿上緊密纏繞30圈,如圖所示,30圈細銅絲直徑的總長度是 cm,細銅絲的直徑是 mm;
②如在將細銅絲纏繞在鉛筆上的過程中。中間留有空隙,則測出的細銅絲的直徑將偏 (選填“大”、“小”或“不變”);
(2)小華小組利用刻度尺進行“物理教科書的長與寬測量”時:
①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刻度尺 的下一位,估讀值有時偏大,有時偏小,為了減小由于估讀引起的誤差,應該 ;
②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測量是是實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設計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請設計一個記錄物理教科書長與寬數(shù)據(jù)的表格 。
19.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方法,小明進行了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小明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記錄了兩個測量結果,其中一個為2.4cm,則該結果是用刻度尺 (選填“A”或“B”,下同)測量得出的, 刻度尺測量結果更精確;
(2)為了測出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的厚度,小明把紙帶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huán)內,如圖乙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是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料做成的,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影響變化很明顯(熱脹冷縮),那么在嚴冬季節(jié)的室外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0.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小康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小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時間是小車到達A、B、C三點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1)該實驗原理是 。
(2)AC段的路程sAC= cm ,對斜面坡度要求是 (選填“較小”或“較大”),
(3)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若過了C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 (選填“小”或“大”)。
(5)AC段平均速度vAC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平均速度vBC。
21.彤彤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由下表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測溫物質為 的溫度計;
(2)安裝實驗器材時,彤彤同學應按照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實驗時,老師要求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用冷水,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 ;
(3)開始時,彤彤同學用的是如圖甲所示裝置,她測出的水溫將偏 (選填“高”或“低”);
(4)如圖乙所示,調整好實驗裝置后,實驗中彤彤同學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較慢,為了使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得快些,她應該 ;
(5)為了方便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彤彤同學將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進行觀察讀數(shù),則會導致所測溫度偏 (選填“高”或“低”);
(6)從85 ℃開始,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為止。如圖丙所示的是1 min時的溫度計示數(shù),則此時燒杯中水的溫度為 ;
(7)彤彤同學的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彤彤由于粗心大意記錯了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你認為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
(8)彤彤同學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后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圖丁所示,則圖 [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
(9)彤彤同學發(fā)現(xiàn)水沸騰時,杯口不斷地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由于水蒸氣遇冷后 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測溫物質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9
357
酒精
-117
78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88
93
97
99
99
95
99
99
參考答案
1.C
【詳解】A.餃子煮熟即將出鍋時溫度約為100℃,故A不符合題意;
B.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在40℃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
C.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不低于0℃,為3℃左右,故C符合題意;
D.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2.B
【詳解】物質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熱,由題意可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為了減緩冰塊從外界吸收熱量,從而減緩冰塊熔化。
故選B。
3.D
【詳解】學生煮完煲仔飯后提起鍋蓋,水吸收熱量變?yōu)闅鈶B(tài)的水蒸氣,稱為汽化,汽化后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從鍋蓋上流下。
故選D。
4.C
【詳解】A.電風扇吹風,人感到?jīng)鏊且驗檎舭l(fā)吸熱,風速加快了汗液的蒸發(fā),故A錯誤;
B.利用干冰降溫防止食品變質,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故B錯誤;
C.寒冬,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xiàn)“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粒,凝華放出熱量,故C正確;
D.冬天在菜窖中放幾桶水,水受冷就會凝固,凝固要放出熱量,使菜窖的溫度不至于過低而將菜凍壞,故D錯誤。
故選C。
5.B
【詳解】海水在陽光下,發(fā)生汽化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下來變成雨;雨在下落過程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就會凝固成小冰珠,變成冰雹;冬天,水蒸氣在高空中溫度急劇下降,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下落下來就是雪花,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B
【詳解】A.以火箭為參照物,月球相對于火箭的位置發(fā)生變化,以火箭為參照物,月球是運動的,故A錯誤;
B.以月球為參照物,火箭相對月球的位置發(fā)生變化,以月球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故B正確;
C.“神舟十三”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的過程中,以“天和”為參照物,“神舟十三”相對“天和”的位置是變化的,以“天和”為參照物,“神舟十三”是運動的,故C錯誤;
D.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和”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和”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D。
7.C
【詳解】單位換算為
A.乒乓球的直徑約為4cm,故A不符合題意;
B.一層樓的高度約為3m,故B不符合題意;
C.某同學的身高約為1.7m,故C符合題意;
D.物理課本的寬約為1.8dm,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 36 53
【詳解】[1][2][3]由圖甲乙可知,甲乙兩溫度計上一大格都是,一大格又都分為10小格,所以甲乙兩溫度計的最小分度值都是;甲溫度計的刻度從上到下是變大的,所以甲溫度計的在上方,所以此時的溫度為零下,即其示數(shù)為;乙溫度計的刻度從上到下是變小的,所以乙溫度計的在下方,所以此時的溫度為零上,即其示數(shù)為;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相差為
9. 0.1 1.35
【詳解】[1][2]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木塊左側與3.0cm刻度線對齊,讀作3.00cm,右側與在4.3cm和4.4cm刻度線之間,讀作4.35cm,木塊的長度為
10. 分度值 2.80
【詳解】[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
[2]圖中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左側和零刻線對齊,右側在2.80cm處,故長度為2.80cm。
11.相對性
【詳解】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讓風高速迎面吹來,汽車模型相對地面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汽車模型相對于流動空氣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所以說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12.(1)
(2)1∶3
(3)3∶2
【詳解】(1)小鳥經(jīng)過t1時間,從路牌A飛到小車正上方又返回至路牌A,小鳥的速度不變,故小鳥飛到小車正上方所用時間為。
(2)設小車的速度為v2,從開始到相遇,經(jīng)過的時間為,這段時間小車經(jīng)過的距離為,相遇后,小車又行駛的時間為
相遇后,小車又行駛的距離為,則相遇前后,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3)設小鳥的速度為v1,小車的速度為v2,故小鳥與小車經(jīng)過的時間行駛全程的距離,而小車經(jīng)過t2的時間也行駛完全程,故存在如下關系式
而又因為t2=2t1,解得v1=3v2,即小鳥的速度與小車的速度之比為3∶1,小鳥與汽車通過的總路程之比為
13. 打點計時器 0.1 等于 長 乙
【詳解】[1]圖中所示中實驗器材的名稱是打點計時器它是一種很有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打點周期為0.02s。
[2]從A點到F點所用的時間為
[3]乙紙帶上A、C兩點的時間間隔為
C、E兩點的時間間隔為
故乙紙帶上A、C兩點的時間間隔等于C、E兩點的時間間隔。
[4]甲紙帶記錄的時間間隔為
乙紙帶記錄的時間間隔為
故甲紙帶記錄的時間比乙紙帶記錄的時間長。
[5]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乙運動的路程大于甲運動的路程,因此乙同學的紙帶拉得快些。
14. 20 相對的
【詳解】[1]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相對于地面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且乙車的速度是
[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是否位置發(fā)生改變,若改變,則是運動的,若不改變,則是靜止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5.(1)相對
(2)900m
(3)4.1m/s
【詳解】(1)小聰晨跑時,以自身為參照物,路旁的樹木相對于自己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樹木是運動的,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已知小聰前5min以3m/s的速度慢跑,根據(jù)路程的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小聰前5min跑步的路程
(3)小聰以5m/s的速度跑了13min的路程為
小聰步行120m回到家中,所以全程的總路程為
小聰本次晨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16.(1) 熱鍋 液化
(2) 凝華 熔化
(3)C
(4) 液化放熱 小水滴 相同
【詳解】(1)[1]揭開鍋蓋,“一股白氣”迅速冒出來,白氣是熱鍋內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2]汽化形成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即白氣。
(2)[1]打開冰箱,上層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有時蔬菜上浮著一些“小冰?!保撬魵庥隼淠A形成的。
[2]小冰粒的消失是因為小冰粒由固態(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是熔化現(xiàn)象。
(3)A.冰凍食品可以保鮮,利用低溫減慢水的蒸發(fā),故A不符合題意;
B.將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是利用了凝固,故B不符合題意;
C.冬天將水箱中的水放掉,避免水凝固成冰,從而損壞冰箱,故C符合題意;
D.高熱病人利用冰袋降溫,是凝固熔化吸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1]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同質量的100℃的水燙傷厲害,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需要放出大量的熱量。
[2]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白氣,冷氣都是小水珠。
[3]白氣、冷氣都是小水珠,都是水蒸氣越冷液化形成的。
17.(1)B
(2)B
(3)40
(4)C
(5)偏大
【詳解】(1)根據(jù)我國相關法規(guī),完整播放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需的時間大約是48s,所以最接近實際的是50s。
故選B。
(2)一層樓高約為3m,四層樓高約為
4×3m=12m
故選B。
(3)由圖可知,秒表的分針指向0min,超過半格,秒針指向40s,時間是40s,此時3號選手的成績?yōu)?0s。
(4)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長度的測量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據(jù)ABD的數(shù)據(jù)可知,這三次數(shù)據(jù)都進行了估讀, C選項中數(shù)據(jù)沒有估讀。
故選C。
(5)由于卷尺彎曲,且零刻線已經(jīng)固定在起跳點,若不及時調整會因為卷尺彎曲使讀出的數(shù)值偏大。
18.(1) 2.70 0.9 大
(2) 分度值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見解析
【詳解】(1)①[1][2]由題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30圈細銅絲左端與10.00cm對齊,右端與12.70cm對齊,所以,30圈細銅絲直徑的總長度是
L=12.70cm-10.00cm=2.70cm
細銅絲的直徑是
②[3]在將細銅絲纏繞在鉛筆上的過程中,中間留有空隙,會導致線圈寬度測量結果偏大,所以計算的直徑偏大。
(2)①[1][2]根據(jù)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規(guī)則可知,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讀值有時偏大,有時偏小,為了減小由于估讀引起的誤差,應該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②[3]為了減小測量誤差,應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所以,設計一個記錄物理教科書長與寬數(shù)據(jù)的表格如下:
19.(1) A B
(2)
(3)偏大
【詳解】(1)[1][2]如圖甲,A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B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所以B刻度尺測量結果更精確;而小明記錄的數(shù)據(jù)2.4cm對應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所以該結果使用刻度尺A測量得出的。
(2)n圈紙帶的厚度為
則紙帶厚度為
(3)該刻度尺在嚴冬季節(jié)的室外會收縮,尺子實際長度收縮變小,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導致測量結果偏大。
20.(1)v=
(2) 6.00 較小
(3)0.02
(4)小
(5)小于
【詳解】(1)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需要用刻度測出小車的路程,電子表測出小車運動的時間,故其實驗原理是。
(2)[1]圖中AC段的路程
[2]實驗中,斜面應選擇較緩的坡度,這樣設計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
(3)由圖知,A到C所用的時間
所以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4)若過了C點才停止計時,測量的時間偏大,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在通過路程不變時,所用時間越長,速度越小,因此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小。
(5)易得BC段平均速度,所以AC段平均速度vAC 小于BC段平均速度vBC。
21. 水銀 自下而上 縮短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 高 加大火力 低 89 第6min的95℃ b 液化
【詳解】(1)[1]溫度計里面的液體的沸點需要超過水的沸點才可以用來測將水加熱至沸騰的實驗,酒精的沸點沒有超過水的沸點,而水銀的沸點超過了水的沸點,故選水銀溫度計。
(2)[2]實驗中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溫度計玻璃泡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但不能碰觸容器底和壁,所以安裝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3]實驗時,老師要求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用冷水,提高水的初始溫度,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縮短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
(3)[4]開始時,彤彤同學用的是如圖甲所示裝置,可以看到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因為容器底部的溫度較高,所以她測出的水溫將偏高。
(4)[5]調整好實驗裝置后,無法再更換水的質量和換初始溫度更高的水,所以為了使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得快些,她應該加大火力,避免再調整器材。
(5)[6]為了方便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彤彤同學將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進行觀察讀數(shù),玻璃泡受冷,則會導致所測溫度偏低。
(6)[7]由圖丙得,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shù)為89℃,即此時燒杯中水的溫度為89℃。
(7)[8]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第6min記錄的95℃。
(8)[9]b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由大變小,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
(9)[10]“白氣”是由于水蒸氣遇冷后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D
C
B
B
C
測量次數(shù)
1
2
3
平均值
長/cm
寬/cm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北師大版(2024新教材)期中素養(yǎng)測評卷(全國通用),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課內填空,填空題,綜合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北師大版(2024新教材)期中素養(yǎng)提升卷,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課內填空,填空題,綜合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蘇科版(2024新教材)期中素養(yǎng)提升卷,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課內填空,填空題,綜合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