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
課題
第一節(jié) 大洲和大洋(第2課時)
教學目標和要求
1.閱讀世界地圖,描述世界海陸分布狀況,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要求學生運用地圖和數(shù)據(jù),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根據(jù)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識別七大洲和四大洋。
2.結合實例,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要求學生結合日常生產生活的例子,說出海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內容要點說明
【四大洋】
1.教材圖3.10展示了四大洋的面積、形狀輪廓及與大洲的相互位置關系。
2.關于海與海峽的概念,教材沒有直接解釋,而是通過教材圖3.11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在地圖上認識海和海峽。
3.海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本次課程標準新增加的內容,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海洋意識。教材課文主要通過實例,重在說明海洋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憽!盎顒印痹O計的主題也圍繞“認識海洋對人類的意義”展開,目的是讓學生結合身邊的實例,說明海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
新課導入
【展示】鄭和寶船模型圖及鄭和遠航繪制的局部航海圖。
【承轉】我國古人對浩瀚無際的海洋充滿了幻想和向往,留下了無數(shù)動人的傳說和詩賦。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稱得上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yè)的頂峰,寫下了世界航海史上輝煌的一頁。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近海洋,了解海洋。
新課學習
【展示】教材圖3.11。
【提問】海洋是海和洋的總稱,海和洋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活動】說出海是洋的邊緣部分且靠近大陸,常常由半島或島嶼與大洋隔開。它和鄰近的海洋大多以海峽相連。
【提問】圖中有哪些海、洋和海灣?海有哪些類型?
【學生活動】
1.讀教材圖3.11,圈出圖中的海、洋和海灣。
2.嘗試將海進行分類。
【講述】波羅的海、亞德里亞海、黑海等深入大陸的內部,被稱為內海。地中海則介于大陸之間,被稱為陸間海。北海位于大陸和大洋的邊緣,稱為邊緣海,還有挪威海、巴倫支海也屬于邊緣海。比斯開灣和波的尼亞灣是海灣,海灣是海洋伸入陸地的部分,是一片三面環(huán)陸的海洋。
【承轉】地球上廣大而連續(xù)的海洋,被陸地大致分隔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
【展示】教材圖3.10。
【提問】全球有哪四個大洋?將它們按面積由大到小進行排序。
【學生活動】
1.讀教材圖3.10,圈出四大洋名稱。
2.讀教材圖3.10,說出太平洋是面積最大的大洋,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講述】我們還可以通過形狀特征及大洲和大洋的相對位置辨識四大洋,如大西洋的形狀呈“S”形,位于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提問】請同學們說出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與七大洲的相對位置關系,并在教材圖3.9中的適當位置填寫四大洋的名稱。
【學生活動】
1.讀教材圖3.10,結合世界地圖,說出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位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北冰洋被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環(huán)抱,主要位于北極圈內,大部分地區(qū)終年冰封。
2.在教材圖3.9中填寫四大洋的名稱。
【展示】不同類型的世界地圖。
【學生活動】同桌合作,根據(jù)面積、輪廓、相對位置等信息在地圖中辨識大洲和大洋,總結識圖方法。
【承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fā)和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海洋就給人類提供魚鹽之利、舟楫之便。
【播放】馬六甲海峽簡介視頻。
【提問】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哪幾個大洋?海峽、運河為什么被稱為海上交通線的“咽喉”?
【學生活動】
1.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教材表3.1中所列海峽和運河,并完成教材表3.1。
2.通過討論,認識海峽和運河是海洋運輸線中的必經之地,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因此被稱為海上交通線的“咽喉”。
【展示】教材圖3.12。
【提問】你是如何理解海洋的這些稱謂的?
【學生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包括圖片、數(shù)據(jù)、文字材料等。
2.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展示,通過實例說明對海洋有關稱謂的理解。
【承轉】海洋與人類息息相關,海洋對人類的影響體現(xiàn)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示】教材圖3.13。
【提問】你能結合自身經驗,談談海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嗎?
【學生活動】通過實例說明海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如提供海產品、旅游資源、生活空間、能源等。
【承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海洋的價值也越來越被人類重視,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開發(fā)和利用,但也出現(xiàn)了令人擔憂的情況。
【播放】海洋環(huán)境和資源遭到破壞的視頻。
【提問】人類是應加大力度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fā),還是應限制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fā)?
【學生活動】辯論,以交替發(fā)言的形式開展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認識海洋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保護好海洋環(huán)境和海洋資源。)
【小結】海洋孕育了生命、促進了發(fā)展、聯(lián)通了世界,人類活動也對海洋環(huán)境產生著重要影響。我們在開發(fā)利用海洋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利用資源,實現(xiàn)人海共濟。
課堂總結
【講述】回顧本節(jié)內容,我們從全球的視角認識了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同學們用數(shù)據(jù)說明了世界的海陸比例,并歸納了世界海陸分布特點;通過觀察地球儀和世界地圖等,認識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結合實例認識了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意義。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狀況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演變而成的,關于海陸變遷的有關內容將會在之后的課堂中繼續(xù)探索。
板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二節(jié) 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優(yōu)秀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變化,學生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七年級上冊(2024)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精品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氣候與人類活動,學生活動,布置任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節(jié) 海陸的變遷優(yōu)質課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板塊的運動,學生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