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
1.孔子一生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學。(2)30—50歲,欲仕不能。(3)50—55歲,在魯從政。(4)55—68歲,周游列國,歷盡艱辛。(5)65—73歲,安居魯國,辦教育,理六經(jīng)。
(1)政治思想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政治上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闶┯谌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2)教育思想重視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鬃拥乃枷爰皩W說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后學弟子的門人所記,所以書中的稱謂、體例及文章風格都不一致。班固說:“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孔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br/> 三、課文分析講解 “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說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
重點字詞:時、習、說、朋、知、慍、君子
(1)學習的方法 (2)學習的樂趣 (3)個人的修養(yǎng)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每天從哪三個方面反省自己?
為別人辦事 與朋友交往 溫習知識
曾子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盡心力)信(誠實)習(溫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改之?!?br/>這兩句話告訴我們應該有什么樣的學習態(tài)度?
隨時隨地向任何人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借鑒別人的短處。
四、研習與思考結合選文,并閱讀《論語》,歸納孔子的教育思想。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論語十二章教學演示ppt課件,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時目標,熟讀課文梳理文意,悟讀課文感受魅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品德修養(yǎng)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2024)論語十二章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時目標,知人論世,走近作者,了解《論語》,基礎梳理,初讀感知,朗讀課文,初讀思考,理清結構,當堂檢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論語十二章教課內(nèi)容課件ppt,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堂導入,孔府一角,二堂內(nèi)景,三堂內(nèi)景,后堂樓內(nèi)景,圣府大門,知識積累,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知識儲備,翻譯指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