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上冊(2024)5.3 二氧化碳背景圖課件ppt,文件包含53二氧化碳第2課時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對人類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pptx、碳達峰碳中和mp4、自然界的氧循環(huán)mp4、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1.初步學會制取CO2,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2.學生通過學習知道溫室效應,增強環(huán)保意識,增強學生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責任感;3.認識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
我們知道,碳燃燒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但是這種方法難以收集到純凈的二氧化碳。
我們在實驗室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收集到純凈的CO2呢?
探究點一 實驗室怎樣制取二氧化碳
碳酸鈉、稀硫酸也是實驗室中常見的試劑,可以用碳酸鈉和稀鹽酸或者是碳酸鈣和稀硫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嗎?實驗室還有粉末狀的碳酸鈣試劑,用它來制取二氧化碳,效果會怎么樣呢?
實驗1:不同試劑反應制備二氧化碳
1. 制取二氧化碳試劑的選擇
經過分析可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最理想的藥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大量氣泡,反應速度適中
少量氣泡,反應一會就停止
制取二氧化碳要選用什么裝置呢?
實驗室常用稀鹽酸與塊狀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常溫下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這個反應實際上包含了連續(xù)發(fā)生的兩個反應。
首先,碳酸鈣與鹽酸發(fā)生反應:
CaCO3+2HCl=CaCl2+H2CO3
然后,碳酸不穩(wěn)定,分解產生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依據: 根據 、 。
2. 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的選擇
氣體收集裝置取決于氣體的 和 。
3. 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裝置的選擇
根據前面的分析,在圖中所列儀器中,選擇適當的儀器(也可另選儀器),組裝成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你能畫出不同的裝置方案圖嗎?
CaCO3+2HCl=CaCl2+H2O+CO2↑
長頸漏斗下端應浸入液面以下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有利于排盡集氣瓶內的空氣
導管應剛露出橡皮塞即可
如圖所示,組裝好儀器后,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然后用手掌緊貼容器外壁,如果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或者松開手,導氣管口浸水的一端形成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CO2已滿。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集滿,否則未集滿。
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往氣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CO2。
如何檢驗收集到的氣體是CO2?
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注意觀察實驗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及驗滿方法。
比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與制取氧氣的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不同?
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為固體加熱型或固液常溫型,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因為反應所需的試劑和反應條件不同。
嘗試總結制取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
①確定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與試劑
實驗過程是否會產生污染
②設計制取氣體的實驗裝置
實驗室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實驗室常見氣體的收集裝置:
與某些試劑反應有沉淀生成
二氧化碳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探究點二 二氧化碳對人類生活和環(huán)境有何影響
二氧化碳無毒,但它不能供給呼吸,所以人在二氧化碳濃度偏高的環(huán)境中,會感到氣悶、頭痛乃至窒息死亡。
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應先做燈火試驗,估計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為什么要做燈火實驗呢?
2. 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沿海地帶氣候反常,土地沙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差,生物物種減少,人類健康受到損害
3. 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開發(fā)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開發(fā)、普及節(jié)能產品和技術。
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用物理或化學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發(fā)展“低碳經濟”,提倡低碳生活。
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在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動植物的呼吸、含碳燃料的燃燒都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和水中的藻類則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探究點三 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
實驗試劑: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1.下列反應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碳在空氣中燃燒B.高溫煅燒石灰石C.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D.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2.國家規(guī)定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15%。下列是某學習小組對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測和相應結果處理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從教室不同位置多點采集空氣樣品B.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置于教室一段時間進行測定C.測得二氧化碳濃度為0.28%,說明二氧化碳濃度超標D.為避免二氧化碳濃度超標,教室應多通風換氣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上冊(2024)5.3 二氧化碳教課課件ppt,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液體,二氧化碳固體,人工降雨,實驗與證據,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軟質塑料瓶變癟,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表達與交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粵版(2024)5.3 二氧化碳集體備課課件ppt,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3實驗裝置,實驗裝置圖,實驗記錄,A檢查氣密性,B制氣,C收集,D驗滿,二氧化碳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粵版5.3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授課ppt課件,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3實驗裝置,實驗裝置圖,實驗記錄,A檢查氣密性,B制氣,C收集,D驗滿,二氧化碳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