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及其一般規(guī)律。2.掌握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3.了解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4.了解鹽類水解的應用。5.能利用水解常數(shù)(Kh)進行相關計算。
考點二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及應用
答題規(guī)范 5 利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問題
考點一 鹽類水解及其規(guī)律
微專題23 水解常數(shù)(Kh)與電離常數(shù)的關系及應用
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
2.鹽類水解規(guī)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3.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1)由于水解是微弱的反應,因而反應物與生成物用“ ”連接,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不標“↑”,難溶物不標“↓”,易分解的物質(zhì)不拆開書寫(相互促進水解者除外)。如NaHCO3(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Cl(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元弱酸鹽的水解分步寫:如Na2S(aq):第一步:S2-+H2O HS-+OH-;第二步:HS-+H2O H2S+OH-,水解以第一步水解為主。
(3)金屬陽離子(弱堿的陽離子)水解一步寫到底:如AlCl3(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互促進水解時,由于反應徹底,故生成物中出現(xiàn)的不溶于水的________或________均要注明狀態(tài),即寫上“↓”或“↑”符號,中間用“===”連接。如NaHCO3與Al2(SO4)3混合反應: +Al3+===Al(OH)3↓+3CO2↑。
(1)溶液呈中性的鹽一定是強酸、強堿生成的鹽( )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式鹽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 )錯因: 。(3)pH相同的鹽酸和氯化銨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相同( )錯因: 。
發(fā)生水解的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堿性,也可能呈中性,如
酸抑制水的電離,鹽類水解促進水的電離
(4)Na2CO3溶液中 ( )錯因: 。(5)FeCl3溶液與NaHCO3溶液混合:Fe3++ ===Fe(OH)3↓+3CO2↑( )錯因: 。
水解微弱,應該用可逆號
1.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區(qū)別NaCl溶液、氯化銨溶液和碳酸鈉溶液?答案 三種溶液各取少許分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不變色的為NaCl溶液,變紅色的為氯化銨溶液,變藍色的為碳酸鈉溶液。
2.常溫下,同濃度的①Na2CO3,②CH3COONa,③NaHCO3溶液,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
3.已知常溫下三種物質(zhì)的電離常數(shù),CH3COOH(Ka),NH3·H2O(Kb),H2CO3(Ka1)其關系為____________則CH3COONH4溶液顯____性(填“酸”“堿”或“中”,下同),NH4HCO3溶液顯____性。
題組一 鹽類水解的實質(zhì)及規(guī)律1.常溫下,濃度均為0.1 ml·L-1的下列四種鹽溶液,其pH測定如表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①>②>④>③B.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粒子種類相同C.將等濃度的CH3COOH和HClO溶液比較,pH小的是HClOD.Na2CO3溶液中,
解析 這幾種鹽都是強堿弱酸鹽,弱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反應使溶液顯堿性,當鹽的濃度相同時,酸的酸性越弱,酸根離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水的電離程度就越大,溶液的堿性就越強。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四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①HC
解析 在鹽類水解中,遵循“有弱就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的規(guī)律,C項錯誤,D項正確;AD為強酸弱堿鹽,顯酸性,A項正確;由物料守恒可知,B項正確。
題組二 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與判斷4.下列物質(zhì)在常溫時發(fā)生水解,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Na2CO3:B.CuSO4:Cu2++2H2O===Cu(OH)2+2H+C.NaAlO2: +2H2O Al(OH)3+OH-D.NaF:F-+H2O===HF+OH-
5.寫出下列物質(zhì)常溫下溶于水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判斷指定溶液的酸堿性。(1)明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____7。(2) 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___7。(3) Al2S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2S3+6H2O===2Al(OH)3↓+3H2S↑
6.解答下列問題(1)NaHS溶液呈堿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于易溶于水的正鹽MnRm溶液,已知只有一種離子可能水解,若pH>7,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說明,下同);若pHc(H+),溶液顯堿性。同理NaHS溶液、Na2HPO4溶液顯堿性。
②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如NaHSO3溶液中: (主要) (次要)使c(H+)>c(OH-),溶液顯酸性。同理NaH2PO4溶液顯酸性。2. 等在水解時相互促進,其水解程度比單一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但水解程度仍然比較弱,不能進行完全,在書寫水解方程式時用“ ”。
1.影響鹽類水解平衡的因素(1)內(nèi)因:生成鹽的弱酸或弱堿越弱,其對應的弱酸酸根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的水解程度 ,溶液的堿性或酸性 。如水解程度:Na2CO3 Na2SO3,Na2CO3 NaHCO3。
溶液的濃度:濃度越小水解程度_____溫度:溫度越高水解程度_____
酸: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 ,弱堿陽離子的水解程度_____堿: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 ,弱堿陽離子的水解程度______
(3)以FeCl3水解為例:Fe3++3H2O Fe(OH)3+3H+,分析外界條件對水解平衡的影響。
生成紅褐色沉淀,放出氣體
2.鹽類水解的應用(1)判斷溶液的酸堿性Na2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
(2)配制或貯存易水解的鹽溶液如配制FeCl3溶液時,先將它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至指定濃度;配制CuSO4溶液時,加入少量的H2SO4,以抑制Cu2+水解。(3)判斷鹽溶液蒸干灼燒時所得的產(chǎn)物如將AlCl3、FeCl3溶液蒸干后得到Al(OH)3、Fe(OH)3,灼燒得到Al2O3、Fe2O3;CuSO4溶液蒸干后得到CuSO4固體。
(5)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明礬凈水、熱純堿溶液除油污,草木灰不能與銨鹽混用、泡沫滅火器工作原理等。(6)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如碳酸氫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Na+)>c( )>c(OH-)>c(H+)。
(7)物質(zhì)的提純(水解除雜)如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3+雜質(zhì)時,因Fe3+的水解程度比Mg2+的水解程度大,可加入MgO或Mg(OH)2等,使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在酸性較強的環(huán)境中Fe3+比Al3+、Mg2+、Cu2+更易發(fā)生水解,可采用加入CuO、Cu(OH)2等調(diào)節(jié)pH的方法生成Fe(OH)3沉淀除去,但不能用會引入雜質(zhì)離子的物質(zhì)。
(1)稀溶液中,鹽的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酸性(或堿性)也越強( )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加熱0.1 ml·L-1 Na2CO3溶液, 減小( )錯因: 。
鹽的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生成的H+(或OH-)的物質(zhì)的量越多,但H+(或OH-)的濃度是減小的
(3)通入適量的HCl氣體使FeCl3溶液中 增大( )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共存( )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入HCl抑制了Fe3+的水解,F(xiàn)e3+濃度增大的很少,Cl-濃度增大
水解相互促進沒有沉淀和氣體生成的離子可以共存,例如:銨根和醋酸根
題組一 水解平衡移動及結果分析1.向三份0.1 ml·L-1的CH3COONa溶液中分別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2固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則CH3COO-濃度的變化依次為 A.減小、增大、減小 B.增大、減小、減小C.減小、增大、增大 D.增大、減小、增大
解析 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加入的NH4NO3和FeCl2水解顯酸性,故促進其平衡正向移動,則CH3COO-濃度減小;加入的Na2SO3水解顯堿性,對水解有抑制作用,故CH3COO-濃度增大。
2.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NH3,B.將0.1 ml·L-1的K2C2O4溶液從25 ℃升溫至35 ℃,C.向0.1 m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D.向0.1 ml·L-1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3.(2020·長沙模擬)在一定條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 HS-+O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稀釋溶液,水解平衡常數(shù)增大B.加入CuSO4固體,HS-濃度減小C.升高溫度, D.加入NaOH固體,溶液pH減小
解析 水解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A錯誤;Cu2++S2-===CuS↓,平衡左移,HS-濃度減小,B正確;水解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右移,因而 增大,C錯誤;加入NaOH固體,溶液pH增大,D錯誤。
題組二 水解原理的應用4.下列有關問題與鹽的水解有關的是 ①NH4Cl與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屬時的除銹劑②NaHCO3與Al2(SO4)3兩種溶液可作泡沫滅火劑③草木灰與銨態(tài)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實驗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加熱蒸干CuCl2溶液得到Cu(OH)2固體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先通入氧化劑Cl2,再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解析?、貼H4Cl和ZnCl2均為強酸弱堿鹽,溶液中 與Zn2+均發(fā)生水解反應,溶液顯酸性,可以除去金屬表面的銹;② 與Al3+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產(chǎn)生CO2,可作滅火劑;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為K2CO3,水解顯堿性,而銨態(tài)氮肥水解顯酸性,因而二者不能混合施用;④Na2CO3溶液水解顯堿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會與堿反應生成Na2SiO3,將瓶塞與瓶口黏合在一起,因此實驗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橡膠塞;⑤CuCl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2+2H2O Cu(OH)2+2HCl,加熱時,HCl揮發(fā)使平衡不斷右移,最終得到Cu(OH)2固體;⑥Cl2能將Fe2+氧化成Fe3+,且沒有引入雜質(zhì),與鹽的水解無關。
5.下列根據(jù)反應原理設計的應用,不正確的是 A. 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油污B.Al3++3H2O Al(OH)3(膠體)+3H+ 明礬凈水C.TiCl4+(x+2)H2O(過量) 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備TiO2D.SnCl2+H2O Sn(OH)Cl↓+HCl 配制氯化亞錫溶液時加入NaOH 固體
解析 升高溫度,促使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溶液中c(OH-)增大,堿性增強,有利于油污的水解及清洗,A正確;明礬是KAl(SO4)2·12H2O,Al3+發(fā)生水解生成Al(OH)3膠體,可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zhì),起到凈水作用,B正確;TiCl4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TiO2·xH2O沉淀,經(jīng)脫水制備TiO2,C正確;SnCl2易發(fā)生水解反應,而配制其溶液時,加入NaOH固體,消耗HCl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動,生成Sn(OH)Cl沉淀,故應加入HCl溶液抑制其水解,D錯誤。
6.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在空氣中小心加熱蒸干至質(zhì)量不再減少為止,能得到較純凈的原溶質(zhì)的是 ①CuSO4?、贔eSO4 ③K2CO3?、蹸a(HCO3)2 ⑤NH4HCO3?、轐MnO4?、逨eCl3A.全部都可以 B.僅①②③C.僅①③⑥ D.僅①③
解析 FeSO4溶液加熱過程中生成Fe(OH)2和H2SO4,又由于Fe(OH)2會被氧化生成Fe(OH)3,故蒸干后得到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Ca(HCO3)2受熱會分解生成CaCO3;NH3HCO3受熱分解生成NH3、H2O、CO2;KMnO4受熱分解生成K2MnO4和MnO2;FeCl3受熱促進水解生成Fe(OH)3和鹽酸,而鹽酸揮發(fā)進一步促進其水解,最終水解徹底,受熱分解得到的固體物質(zhì)是Fe2O3。
題組三 平衡移動與實驗探究7.已知:[FeCl4(H2O)2]-為黃色,溶液中可以存在可逆反應:Fe3++4Cl-+2H2O [FeCl4(H2O)2]-,下列實驗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注:加熱為微熱,忽略體積變化。A.實驗①中,F(xiàn)e2(SO4)3溶液顯淺黃色原因是Fe3+水解產(chǎn)生了少量Fe(OH)3B.實驗②中,酸化對Fe3+水解的影響程度大于溫度的影響C.實驗③中,加熱,可逆反應:Fe3++4Cl-+2H2O [FeCl4(H2O)2]- 正向移動D.實驗④,可證明升高溫度,顏色變深一定是因為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動
解析 加熱促進水解,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則實驗①中,F(xiàn)e2(SO4)3溶液顯淺黃色原因是Fe3+水解產(chǎn)生了少量Fe(OH)3,故A項正確;由Fe3++3H2O Fe(OH)3+3H+可知,酸化后加熱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氫離子抑制水解,則實驗②中酸化對Fe3+水解的影響程度大于溫度的影響,故B項正確;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變?yōu)辄S色,發(fā)生反應:Fe3++4Cl-+2H2O [FeCl4(H2O)2]-,[FeCl4(H2O)2]-為黃色,加熱時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深,故C項正確;實驗④中存在Fe3++4Cl-+2H2O [FeCl4(H2O)2]-,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深,不能證明對Fe3+水解平衡的影響,故D項錯誤。
8.某同學在實驗室探究NaHCO3的性質(zhì):常溫下,配制0.10 ml·L-1 NaHCO3溶液,測得其pH為9.7;取少量該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過程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但無氣體放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H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 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B.加入CaCl2促進了 的水解C.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 +Ca2+===CaCO3↓+H2CO3D.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
解析 NaHCO3既能電離又能水解,水解出OH-,電離出H+,NaH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A項正確;
鹽溶液蒸干灼燒時所得產(chǎn)物的幾種判斷類型(1)鹽溶液水解生成難揮發(fā)性酸時,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質(zhì),如CuSO4(aq) CuSO4(s);鹽溶液水解生成易揮發(fā)性酸時,蒸干灼燒后一般得對應的氧化物,如AlCl3(aq)Al(OH)3 Al2O3。(2)酸根離子易水解的強堿鹽,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質(zhì)。(3)考慮鹽受熱時是否分解。(4)還原性鹽在蒸干時會被O2氧化,如Na2SO3(aq)Na2SO4(s)。
(1)解答此類題的思維過程①找出存在的平衡體系(即可逆反應或可逆過程)②找出影響平衡的條件③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④分析平衡移動的結果及移動結果與所解答問題的聯(lián)系(2)答題模板……存在……平衡,……(條件)……(變化),使平衡向……(方向)移動,……(結論)。
1.為探究鹽類水解是一個吸熱過程,請用Na2CO3溶液和其他必要試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Na2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然后分成兩份,加熱其中一份,若紅色變深,則鹽類水解吸熱
2.常溫下,0.1 ml·L-1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則溶液中c(H2CO3) (填“>”“=”或“<”)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
3.(1)若在空氣中加熱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或 。(2)在干燥的HCl氣流中加熱MgCl2·6H2O時,能得到無水MgC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干燥的HCl氣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guī)ё進gCl2·6H2O受熱產(chǎn)生的水蒸氣,故能得到無水MgCl2
4.(1)把Al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是什么?為什么?如何操作溶質(zhì)不變?(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說明)。
答案 在AlCl3溶液中存在著如下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熱時水解平衡右移,HCl濃度增大,蒸干時HCl揮發(fā),使平衡進一步向右移動得到Al(OH)3,在灼燒時發(fā)生反應2Al(OH)3 Al2O3+3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體是Al2O3;在HCl氣流中加熱蒸發(fā)溶質(zhì)不變。
(2)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H2O Fe(OH)3+3H+,加入MgO,MgO和H+反應,使c(H+)減小,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除去
1.(2020·天津,7)常溫下,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A.相同濃度的HCOONa和NaF兩溶液,前者的pH較大,則Ka(HCOOH)> Ka(HF)B.相同濃度的CH3COOH和CH3COONa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約為4.7, 則溶液中c(CH3COO-)>c(Na+)>c(H+)>c(OH-)C.FeS溶于稀硫酸,而CuS不溶于稀硫酸,則Ksp(FeS)>Ksp(CuS)D.在1 ml·L-1 Na2S溶液中,c(S2-)+c(HS-)+c(H2S)=1 ml·L-1
解析 HCOONa和NaF均屬于強堿弱酸鹽,越弱越水解,HCOONa的pH較大,所以Ka(HCOOH)<Ka(HF),A項錯誤;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說明溶液顯酸性,c(H+)>c(OH-),醋酸的電離程度大于醋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則c(CH3COO-)>c(Na+)>c(H+)>c(OH-),B項正確;硫化亞鐵溶于稀硫酸,而硫化銅不溶于稀硫酸,可得Ksp(FeS)>Ksp(CuS),C項正確;在1 ml·L-1的Na2S溶液中,根據(jù)物料守恒可得c(S2-)+c(HS-)+c(H2S)=1 ml·L-1,D項正確。
2.(2019·上海,20)常溫下0.1 ml·L-1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中c(CH3COOH)>c(CH3COO-)>c(H+)>c(OH-)B.①②等體積混合后,醋酸根離子濃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C.①③等體積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則c(Na+)>c(CH3COO-)>c(H+)D.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小
解析 A項,0.1 ml·L-1 CH3COOH發(fā)生部分電離產(chǎn)生CH3COO-和H+,水發(fā)生微弱電離產(chǎn)生H+和OH-,故①中c(CH3COOH)>c(H+)>c(CH3COO-)>c(OH-),錯誤;B項,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反應生成CH3COONa,且c(CH3COONa)=0.05 ml·L-1,由于①②混合后c(CH3COONa)小于③,則混合液中CH3COO-的水解程度比③大,故混合液中c(CH3COO-)小于③中 c(CH3COO-),正確;
C項,①③等體積混合后為等物質(zhì)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溶液顯酸性說明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則c(CH3COO-)>c(Na+)>c(H+),錯誤;D項,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促進水的電離,①③等體積混合后,由于CH3COOH電離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水的電離被抑制,故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大,錯誤。
3.(2016·全國卷Ⅲ,13)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向0.1 m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B.將CH3COONa溶液從20 ℃升溫至30 ℃,溶液中C.向鹽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向AgCl、AgBr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
4.(2019·北京,12)實驗測得0.5 ml·L-1CH3COONa溶液、0.5 ml·L-1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溫度升高,純水中c(H+)>c(OH-)B.隨溫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減小C.隨溫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變化是Kw改變與水解 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D.隨溫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 pH均降低,是因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動方向不同
解析 任何溫度時,純水中H+濃度與OH-濃度始終相等,A項錯誤;隨溫度升高,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OH-)增大,且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c(OH-)也增大,B項錯誤;
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c(H+)增大,又CuSO4水解使溶液顯酸性,溫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故c(H+)增大,C項正確;溫度升高,能使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動,而CH3COONa溶液隨溫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得多,而CuSO4溶液隨溫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Cu2+水解程度增大得多,D項錯誤。
實驗過程中,取①④時刻的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對比實驗,④產(chǎn)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④的pH與①不同,是由 濃度減小造成的C.①→③的過程中,溫度和濃度對水解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一致D.①與④的Kw值相等
5.(2018·北京,11)測定0.1 ml·L-1Na2SO3溶液先升溫再降溫過程中的pH,數(shù)據(jù)如下。
Kw只與溫度有關,D對。
1.(2019·懷化高三期末)常溫下,某NH4Cl溶液的pH=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溶液中c(H+)>c(OH-)②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約為10-10 ml·L-1③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為c(Cl-)>c( )>c(H+)>c(OH-)④在純水中加入該NH4Cl溶液,水的電離被抑制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室溫下,將0.05 ml Na2CO3固體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D項,加入0.1 ml NaHSO4固體與0.05 ml Na2CO3恰好反應生成0.1 ml Na2SO4,溶液呈中性,故溶液pH減小,加入NaHSO4,引入Na+,所以c(Na+)增大,錯誤
3.下列溶液中,操作和現(xiàn)象對應正確的是
解析 明礬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熱,Al3+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強,無顏色變化,A項錯誤;加入NH4Cl固體,氨水的電離程度減小,堿性減弱,溶液顏色變淺,B項正確;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會使CH3COO-+H2O CH3COOH+OH-平衡向右移動,c(OH-)增大,顏色變深,C項錯誤;加熱氯化鐵溶液時促進FeCl3水解為紅褐色的Fe(OH)3,顏色加深,D項錯誤。
4.常溫下,HF的電離常數(shù)Ka=6.61×10-4,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b=1.78×10-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4F溶液中B.NH4F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于純水的電離程度C.NH4F溶液中F-的水解平衡常數(shù)Kh(F-)≈1.51×10-11D.NH4F與NH4Cl的混合溶液中有下列關系:
解析 HF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大于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所以氟離子的水解程度小于銨根離子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的比值的對數(shù)應小于0,故A項錯誤;銨根離子和氟離子的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所以NH4F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于純水的電離程度,故B項錯誤;NH4F溶液中F-的水解平衡常數(shù)= ≈1.51×10-11,故C項正確;
5.下列有關電解質(zhì)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將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質(zhì)B.保存氯化亞鐵溶液時,在溶液中放少量鐵粉,以防止Fe2+水解C.室溫下,向0.1 m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顯堿性的 物質(zhì),CH3COOH的電離程度一定增大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顯中性,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解析 Ca(ClO)2在水中發(fā)生水解:Ca(ClO)2+2H2O Ca(OH)2+2HClO,HClO不穩(wěn)定,受熱會分解:2HClO 2HCl+O2↑,生成的HCl會和Ca(OH)2反應生成CaCl2和H2O,故加熱蒸干Ca(ClO)2溶液得不到Ca(ClO)2固體;加熱Na2SO3溶液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2Na2SO3+O2===2Na2SO4,蒸干會得到Na2SO4固體,加熱FeCl3溶液,F(xiàn)eCl3發(fā)生水解反應:FeCl3+3H2O===Fe(OH)3+3HCl,HCl揮發(fā),故加熱蒸干會得到Fe(OH)3固體,A項正確;保存氯化亞鐵溶液時,在溶液中放少量鐵粉,可防止Fe2+被氧化為Fe3+,B項錯誤;
水溶液顯堿性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堿,如強堿弱酸鹽CH3COONa,其水溶液顯堿性,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CH3COO-濃度增大,會抑制CH3COOH的電離,使CH3COOH的電離程度減小,C項錯誤;CH3COONH4能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CH3COO-、 的水解均會促進水的電離,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越大,但溶液中的H+濃度與OH-濃度相等,故溶液呈中性,D項錯誤。
6.已知常溫下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H2CO3:Ka1=4.3×10-7,Ka2=5.6×10-11;HClO:Ka=2.95×10-8;H2SO3:Ka1=1.54×10-2,Ka2=1.02×10-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同濃度NaHCO3、NaClO、NaHSO3溶液的pH關系:NaClO>NaHCO3 >NaHSO3B.將足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ClO-+H2O ===HClO+C.NaHSO3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D.NaHCO3稀溶液中存在:
解析 SO2和NaCl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O2+H2O+ClO-=== +Cl-+2H+,故B錯誤;由K值可知 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正確;根據(jù)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推出D正確。
7.(2019·宜昌第一中學模擬)廣義的水解觀認為水解的物質(zhì)和水分別離解成兩部分,然后兩兩重新結合成新的物質(zhì),不出現(xiàn)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物質(zhì)水解后的產(chǎn)物錯誤的是 A.BaO2的水解產(chǎn)物是Ba(OH)2和H2O2B.BrCl水解的產(chǎn)物是HClO和HBrC.Mg2C3水解的產(chǎn)物是Mg(OH)2和C3H4D.Al2S3水解的產(chǎn)物是Al(OH)3和H2S
解析 A項,BaO2的水解產(chǎn)物是Ba(OH)2和H2O2,該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符合水解原理;B項,該反應中氯元素化合價從-1變?yōu)椋?,溴元素的化合價從+1變?yōu)椋?,有電子轉移,不符合水解原理;C項,Mg2C3水解生成Mg(OH)2和C3H4,該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符合水解原理;D項,Al2S3水解為Al(OH)3和H2S,沒有化合價變化,符合水解原理。
8.25 ℃時,下列各組數(shù)據(jù)中比值為2∶1的是 A.0.2 ml·L-1的CH3COONa溶液與0.1 ml·L-1的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之比B.pH=7的氨水與(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等質(zhì)量的碳酸鈉固體和碳酸氫鈉固體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消耗鹽酸 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D.pH均為2的H2SO4溶液與鹽酸中c(H+)之比
解析 前者c(CH3COO-)和后者c(CH3COO-)的比值大于2∶1,A項錯誤;
根據(jù)反應Na2CO3+2HCl===2NaCl+CO2↑+H2O和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等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消耗鹽酸物質(zhì)的量之比不等于2∶1,C項錯誤;因為兩溶液pH均為2,因此兩酸中c(H+)相等,D項錯誤。
9.已知常溫下濃度均為0.1 ml·L-1的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如表得出三種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 HF>HClO>H2CO3(一級電離平衡常數(shù))B.加熱0.1 ml·L-1 NaClO溶液,其pH將小于=2的HF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以等體積混合,則有c(Na+)= c(F-)>c(H+)=c(OH-)D.0.1 ml·L-1 Na2CO3溶液中:c(OH-)-c(H+)=c( )+2c(H2CO3)
解析 相同溫度下,相同濃度的鈉鹽溶液中,弱酸酸根離子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pH越大。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離子水解程度:F-<ClO-< ,則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HF>HClO> A項錯誤;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鹽類水解,故加熱NaClO溶液,Cl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堿性增強,pH增大,B項錯誤;常溫下,NaF溶液的pH=7.5>7,說明NaF是強堿弱酸鹽,則HF是弱酸,pH=2的HF濃度大于pH=12的NaOH溶液濃度,二者等體積混合,HF有剩余,溶液呈酸性,則c(H+)>c(OH-),結合電荷守恒得c(Na+)<c(F-),酸的電離程度較小,則溶液中離子濃度c(F-)>c(Na+)>c(H+)>c(OH-),C項錯誤;
10.(2020·淮安模擬)已知NaHSO3溶液常溫時顯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①②
11.在NaCN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N-+H2O HCN+OH-,水解常數(shù)Kh(NaCN)=[c0(NaCN)是NaCN溶液的起始濃度]。25 ℃時,向1 ml·L-1的NaCN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NaCN溶液濃度的對數(shù)值lgc0與2pOH[pOH=-lgc(O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25 ℃時,Kh(NaCN)的值為10-4.7B.升高溫度,可使曲線上a點變到b點C.25 ℃,向a點對應的溶液中加入固體NaCN, CN-的水解程度減小D.c點對應溶液中的c(OH-)大于a點
升高溫度,促進CN-的水解,OH-濃度增大,則2pOH的值減小,B項錯誤;加入NaCN固體,CN-濃度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但CN-水解的程度減小,C項正確;pOH是OH-濃度的負對數(shù),因c點的pOH小于a點,所以c點OH-的濃度大于a點,D項正確。
12.(2020·沈陽模擬)常溫下,向1 L 0.1 ml·L-1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Na2A的水解離子方程式為A2-+H2O HA- +OH-,HA-+H2O H2A+OH-B.室溫下,Na2A水解平衡常數(shù)Kh=10-11
C.0.1 ml·L-1 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
這是一份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課件 第8章 第40講 鹽類水解,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復習目標,內(nèi)容索引,真題演練明確考向,課時精練鞏固提高,知識梳理·夯基礎,鹽類的水解,pH=7,pH<7,pH7,錯誤的寫明原因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課件第8章 第25講 鹽類的水解,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25講鹽類的水解,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考點清單,pH=7,pH<7,pH>7,小題自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課件第12章第55講 鹽類水解原理的應用、水解常數(shù)(含解析),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鹽類水解原理的應用,水解常數(shù)及應用,練真題明考向,課時精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