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特色)。2.賞析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
考向一 賞析語言特色(風格)
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個性,是詩人的獨特氣質(zhì)、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jié),是具有恒定性的、區(qū)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shù)特色。1.不同題材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
2.常見詩(詞)人作品的語言風格
3.解題步驟(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概括出語言風格特色。(2)列例證,結(jié)合詩歌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語言風格特點,可從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開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蘊含其中的感情,可點明這一特點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
[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登 高杜 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兜歉摺愤@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步:沉郁頓挫,含蓄深沉。(特色)第二、三步:“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分析)這首詩將詩人萬里漂泊、身體多病、客居異鄉(xiāng)、孤獨無依的悲傷之情一起傾瀉出來。(效果)“頓挫”則包括語言的剛健遒勁、音調(diào)的鏗鏘有力、章法的曲折變化等。(分析)這首詩不僅語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對、句中自對,更顯得節(jié)奏鏗鏘,富有音樂美感。(效果)
[邊練邊悟] 1.(2021·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咨尺h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br/>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
考向二 賞析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
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風格有時也不盡相同。詩歌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詞)人、同一詩(詞)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需要注意的是,給某些詩(詞)人冠以“婉約派”或“豪放派”的頭銜,這只是說明這位詩(詞)人的作品整體上呈現(xiàn)某種風格,并非這位詩(詞)人的全部作品都是這一種風格。
[教考銜接] 2.分析《蜀道難》的創(chuàng)作風格。
答案?、僭娙艘岳寺髁x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的特點,字詞中流露出詩人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②全詩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③本詩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浪漫氣質(zhì)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解析 從語言上看,注意從句式的選用等角度分析,如“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等句式的選用,顯現(xiàn)出“散文化”的特征。使用設(shè)問、感嘆句和排比句式,語勢參差錯落有致,又極其酣暢。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大量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夸張手法,充滿神奇色彩;選材上,運用神話傳說和故事,增加了故事性。情感上,體現(xiàn)了作者的浪漫主義色彩。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2~3題。雨余小步王夫之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竹籜①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②恰恰向人啼?!咀ⅰ?①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鵓鳩:即斑鳩。
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解析 C項,“頷聯(lián)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xiàn)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理解錯誤?!爸窕X冠輕容雪鬢”,竹籜冠,是用竹筍皮制成的帽子。這句詩的意思是花白的頭發(fā)上戴著竹籜冠。
A.首句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出對美景的喜愛。B.第二句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C.頷聯(lián)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xiàn)了春天的生機勃勃。D.詩歌緊扣“雨余”著筆,選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
3.本詩風格清新,其“清新”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解析 解答此類題目,要清楚詩歌風格體現(xiàn)在語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本詩用語清新,不引經(jīng)據(jù)典,不古奧,不事雕琢,有輕快自然之感?!扒逍隆敝盖逅迈r,可從語言、形象、思想內(nèi)容等方面進行分析。語言方面,本詩遣詞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義;形象方面,本詩選取的“蓮”“柳”“垂虹”“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內(nèi)容方面,詩人寫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時的所見所聞,情感輕松愉悅。全詩緊扣“雨余”著筆,柳塘蓮葉、彩虹飲水、砌草柔美等景物清新自然。詩人雨后出行雖被困春泥,卻
陶醉于美景的輕松愉悅。如首聯(lián)“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了對美景的喜愛。又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對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語言清爽,不事雕琢,明白曉暢;描寫的景物又清新自然;頷聯(lián)“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選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于雨余散步之時,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的感情。
答案?、僬Z言清爽。用語不事雕琢,明白曉暢,如“蓮花蓮葉”“疏雨疏風”“垂虹疑飲雙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蓮葉、砌草柔美、彩虹飲水等描繪出雨后風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輕松。雨余散步,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
測 評 練 案(滿分:54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其一)杜 甫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歌以“遠送”發(fā)端,又借山言人,情致婉曲,意深而情長,表達詩人不忍相別又無可奈何之情。B.古人云“詩用倒挽,方見曲折”。頷聯(lián)先寫憧憬重逢,再言昨夜歡宴之景,增添了別樣的情趣韻致。C.頸聯(lián)敘寫嚴武榮居高位,離任時受到百姓贊美,表達了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D.尾聯(lián)“獨”字見別后的孤單無依,“殘”字含風燭余年的悲涼凄切,道盡知己遠去的冷落和惆悵。
解析 C項,“表達了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錯誤,頸聯(lián)主要是謳歌嚴武,沒有表達“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頸聯(lián)中詩人想到,像嚴武這樣知遇至深的官員恐怕將來也難得遇到,于是離愁之中又添一層凄楚。關(guān)于嚴武,詩人沒有正面頌其政績,而說“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說他于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處朝廷,都榮居高位。離任時東西兩川屬邑的人們謳歌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2.與詩人的《望岳》相比,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解析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其一)》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送好友嚴武的詩作。此詩既贊美嚴武,也發(fā)出他自己“寂寞養(yǎng)殘生”的嘆息。詩意在送嚴武奉召還朝。詩人曾任嚴武幕僚,深得嚴武關(guān)懷,所以心中那種依依不舍的別離之情,不必再用言語解釋。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含情,章法謹嚴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淺易中見沉郁,情真意摯,凄楚感人。前四句倒裝,增添了詩的情趣韻致。首聯(lián)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會顯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頷聯(lián)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會顯得直白而缺少情致?,F(xiàn)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這正是此詩平中見奇的地方。最后兩句抒寫詩人送別后的心境?!敖濯殮w處,寂寞養(yǎng)殘生?!薄蔼殹弊忠婋x別之后的孤單無依;“殘”字含風燭余年的悲涼凄切;“寂寞”則道出知遇遠去的冷落和惆悵。兩句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對嚴武的真誠感激和深摯友誼,依戀惜別之情溢于言表?!锻馈肥翘?br/>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別致,詩人用“岱宗”直言泰山為五岳之宗,用“齊魯”大地襯托泰山之雄闊;三、四句寫泰山雄峻磅礴,詩人用“割”字寫泰山割斷陰陽充滿雄渾之力量;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云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尾聯(lián),“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體現(xiàn)其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豪情。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shù)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語言用語新奇,雄渾豪放。
答案 《望岳》語言用語新奇,雄渾豪放。如詩以問句開頭,把常見于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別致。又如詩人用“岱宗”直言泰山為五岳之宗,用“齊魯”大地襯托泰山之雄闊,用“割”字寫泰山割斷陰陽充滿雄渾之力量?;蛉缥猜?lián),“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體現(xiàn)其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豪情。本詩語言平中見奇,奇中見沉郁。如詩人直切送別,把“遠送從此別”“幾時杯重把”前置,突出不舍之意及再相遇的艱難,增添別樣奇趣。又如尾聯(lián)選用“獨歸”“寂寞”“殘生”等有極強主觀色彩的詞語,暗含對自己余生孤苦無依的沉郁之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9分)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杜 甫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①美,池②上于今有鳳毛③?!咀ⅰ?①世掌絲綸:世代都在中書省代皇帝草擬詔旨。②池:鳳凰池,禁苑中池沼,中書省所在地。③有鳳毛:南朝時謝鳳和謝超宗父子文章風格和成就很出眾,梁武帝稱贊說,“超宗殊有鳳毛”。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先用漏壺滴水聲急點明早朝時間,再用“醉仙桃”點出皇宮院內(nèi)春色醉人爛漫。B.頷聯(lián)描寫儀仗旌旗上龍蛇騰躍,和風輕拂下燕雀高飛,盛贊大明宮中氣象沖融和悅。C.頸聯(lián)寫到了退朝后,大臣們帶著滿袖熏香,聚在一起揮毫寫就華美詩詞篇章的場景。D.尾聯(lián)表示賈至的文章風格和成就承襲父親,稱頌賈氏世代執(zhí)掌帝王詔書的恩寵殊榮。解析 C項,“聚在一起揮毫寫就華美詩詞篇章的場景”是錯誤的。由詩題可知,頸聯(lián)后半句應是詩人對賈至的贊美,突出了賈至的風流文采。
★4.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比,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解析 本題是一道比較閱讀題,首先明確兩首詩從詩歌體裁上是不同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歌行體,句式相對比較自由,而本詩是律詩,句式比較嚴格,并且中間兩聯(lián)要求對仗工整。本詩首聯(lián)描寫了宮中景色,用“醉仙桃”點出了皇宮院內(nèi)純色醉人爛漫;而頷聯(lián)對朝見時儀仗的描寫也寫出了皇宮中氣象沖融和悅的景象,頸聯(lián)對賈至的贊美,體現(xiàn)了賈至的風流倜儻,這些語言清麗典雅,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卻是樸素自然、通俗易懂的。從修辭上來說,這首詩的尾聯(lián)運用了謝鳳和謝超宗父子的典故,語言含蓄,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非常的直白。
答案?、龠@首詩采用格律詩的寫法,句式嚴整,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整;《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歌行體,句式自由。②這首詩語言清麗典雅(如對于宮中景色氣氛及朝見時儀仗的描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樸素自然。③這首詩運用典故,語言含蓄(恰當稱頌了賈至及其家世文采與榮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平直。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5~6題。(9分)閶門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楊萬里步下新船試水初,打頭攬載適逢予。一椽板屋才經(jīng)雨,兩面油窗好讀書。剩買春風紅芍藥,亂篸①棐幾竹籧篨②。清溪浮取松亭子,賞遍千山不要驢?!咀ⅰ?①篸(zān):通“簪”,插入。②籧篨(qú chú):用竹或葦編的席。
5.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中,“試水初”指剛剛試水,“打頭攬載”指才開始招攬船客,由這兩處就可見溪船之新。B.頷聯(lián)對仗工整,“一椽”“兩面”寫出溪船之簡小,“才”“好”則抒發(fā)了詩人對溪船的喜愛之情。C.頸聯(lián)中,詩人想用盛開的芍藥裝點溪船,但溪船太簡陋,只能將芍藥胡亂地擺放或插在棐幾和席上。D.尾聯(lián)先描寫了乘舟所見的青松山亭伴水而來的景象,后以夸張手法感嘆了水路溪行的方便。解析 C項,“只能將芍藥胡亂地擺放……”錯誤。從詩中來看,頸聯(lián)中的“亂”字意在描寫詩人隨心隨意的狀態(tài),體現(xiàn)輕松愉悅的感覺,而非“胡亂”之意。
★6.楊萬里的詩被稱作“誠齋體”,風格純樸風趣。請結(jié)合本詩簡要談談你的理解。(6分)
解析 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具體的設(shè)題方向,如本題“楊萬里的詩被稱作‘誠齋體’,風格純樸風趣。請結(jié)合本詩簡要談談你的理解”,針對詩歌的語言風格設(shè)題,且題干中已經(jīng)給出了本詩的風格,即“純樸風趣”。作答時,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分析這一風格即可。如從寫景的角度看,“一椽板屋才經(jīng)雨,兩面油窗好讀書”“剩買春風紅芍藥,亂篸棐幾竹籧篨”,主要寫了經(jīng)雨的板屋、兩面油窗、芍藥、棐幾和席等物品,這些東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描寫樸實自然;從寫事的角度看,“步下新船試水初”“清溪浮取松亭子”,詩人乘坐小船,沿著溪水前行,這是水鄉(xiāng)常見的事情;從用語的角度看,“打頭”“適逢予”“剩買”“不要驢”等均是口語,通俗易懂,讓詩歌有了詼諧幽默之趣??忌Y(jié)合這些內(nèi)容作答即可。
答案 ①描寫事物、敘述事件,富有生活氣息,透出樸實自然的風格。板屋、油窗、芍藥、棐幾和席,均為日常之物,既不華貴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鄉(xiāng)常見之事,這些為詩作增添了濃濃的生活氣息。②口語入詩,直白風趣。“打頭”“適逢予”“剩買”“不要驢”這些口語通俗易懂,為詩作增添了詼諧幽默之趣。
四、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7~8題。(9分)水龍吟·過黃河許有壬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經(jīng)天亙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粗性蝿?,千年王氣,雄壯勢、隆今昔?! 」臇っCHf里。棹歌聲、響凝空碧。壯游汗漫①,山川綿邈,飄飄吟跡。我欲乘槎②,直窮銀漢,問津深入。喚君平一笑,誰夸漢客,取支機石③?!咀ⅰ?①汗漫:廣闊無邊。②槎:竹、木筏。③傳說漢代張騫乘槎尋河源,見婦人浣紗,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君平,云:“此支機石也?!?br/>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詞的開頭兩句從大處著筆,從時空角度寫黃河氣勢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詞基調(diào)。B.黃河浪濤激越飛騰,氣勢磅礴,聲響如震天之雷,讓游賞者心生驚恐,徘徊不前。C.“棹歌聲、響凝空碧”的描寫手法和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纖歌凝而白云遏”相似。D.全詞把黃河雄壯的氣勢和自己的豪邁胸襟互相滲透,妙合無隙,風格雄渾閎肆。解析 B.“讓游賞者心生驚恐,徘徊不前”理解錯誤?!吧窭丝耧j,奔騰觸裂,轟雷沃日”寫黃河浪濤氣勢磅礴,給人一種豪壯之感。
★8.前人認為本詞風格豪放,請結(jié)合“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作簡要分析。(6分)
解析 “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詞人由黃河之壯美聯(lián)想到祖國山河之壯麗,激發(fā)了詞人想要歷盡祖國名山大川、飽覽天下勝境、隨處吟詠的愿望,寫出詩人壯游天下的雄壯,塑造了豪邁狂放、灑脫不羈的詞人形象。“壯”寫出游覽的氣勢,具有力量感,“汗漫”指廣闊無邊,“綿邈”指廣泛無邊、廣遠,“汗漫”“綿邈”讓畫面開闊,“飄飄”疊詞的運用增加了節(jié)奏感,寫出了詞人漫游的灑脫,用詞雄壯豪放,營造出雄渾遼闊的語境。
答案 ①從意境角度,用詞雄壯,意境開闊?!皦选庇辛α扛?,“汗漫”“綿邈”等詞有開闊感,“飄飄”有灑脫感,營造出雄渾遼闊的意境。②從詩人形象角度,詩人形象豪邁狂放,灑脫不羈。詩人胸懷壯志,游覽祖國壯麗河山,并希望能夠詠唱吟頌。③從情感角度,表達了作者壯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豪情。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9~10題。(9分)采桑子(其八)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注】,人在舟中便是仙?!咀ⅰ?驂鸞:仙人駕馭鸞鳥云游登仙。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西湖夜色中,管弦聲聲,鷗鷺習以為常,依然安睡,游人極盡游樂之興,一切都和諧美好。B.天光水色融為一體,好似一片瓊田,這種境界使人有遠離塵囂、心曠神怡之感。C.詞人陶醉在月光皎潔、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時行樂的想法,勝似神仙。D.這首詞景中寓情,圍繞詞人泛舟西湖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來寫,表達對西湖的由衷贊美。
解析 C項,“油然生出及時行樂的想法”錯誤,此詞描寫西湖的天光水色,著意刻畫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西湖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深深熱愛和眷戀,反映了歐公晚年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不是“及時行樂”。
★10.這首詞寫得十分清新,請從內(nèi)容和語言兩方面簡要分析。(6分)
解析 內(nèi)容上,詩歌表現(xiàn)西湖的恬靜脫俗,贊美西湖美景?!霸莆锞沲r”一句,一個“鮮”字寫出西湖景物的新鮮美好,表達詞人內(nèi)心的喜悅?!帮L清月白”二句營造了清風徐徐、月光皎潔,湖水在月色中瑩碧如玉的美好意境,寫景新鮮;詞人用鷗鷺閑眠來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靜謐,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脫俗,沒有功利之心:盡管游人往來、管弦聲聲,但是鷗鷺毫不戒備,依然安睡?!罢l羨”兩句在描繪西湖晝夜美景的基礎(chǔ)上,抒發(fā)詞人厭棄紅塵、飄然出世的情懷。情感脫俗。語言上,“天容水色”“云物俱鮮”“風清月白”“瓊田”“閑眠”等語言清麗雅致,讀來滿口生香,令人耳目一新。
答案 內(nèi)容:①寫景新鮮。天光水色融為一體,鷗鷺安睡,風清月白,瓊田一片,如詩如畫。②情感脫俗。詞人置身西湖美景,產(chǎn)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神清氣爽。語言:清麗雅致,令人耳目一新。
六、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種柳戲題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②,慚無惠化傳。【注】 ①此詩是詩人出任柳州刺史時所作。②思人樹:出自《史記·燕召公世家》,古代燕召公有惠化(德政與教化)于民,他死后,人們自覺地愛護他生前親手種的甘棠樹,還作了詩篇歌詠他,以表示對他的懷念。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詩應是柳宗元現(xiàn)存詩歌中別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時嚴肅風格,緊緊扣住詩題中的“戲”字而作,基調(diào)輕松。B.首聯(lián)十個字嵌入了四個“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點,既照應了詩題“種柳戲題”,又使讀者感到新穎別致。C.頷聯(lián)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會成為人們將來談笑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會變成歷史上的一段佳話。D.尾聯(lián)中,詩歌運用了“思人樹”這一典故,并以議論的口吻,表達詩人種柳也是為了追念古代燕召公的深摯情懷。解析 D項,“表達詩人種柳也是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摯情懷”說法錯誤,借用這個典故,主要是為了表達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
★12.這首詩語言風格鮮明,請概括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特點,并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分析這種語言風格和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的關(guān)系。(6分)
解析 從語言風格的角度分析,“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兩句十個字,連用四個“柳”字,既照應了詩題中的“戲題”二字,又使讀者感到極度新穎,極度別致,自然而然地調(diào)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也可以說這兩句展現(xiàn)出柳姓人種柳樹的一種巧妙的形式,柳宗元通過對自己姓氏與所種柳樹同字的巧合,展現(xiàn)出“繞口”的特點,呈現(xiàn)出的是自我嘲諷的態(tài)度,語言別致詼諧,充滿輕松的語氣。思想感情方面,頸聯(lián)“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中,詩人想象碩大的樹冠應當能遮蔽住驕陽,覆蓋著大地。高聳的樹干一定能長大成材高入云天,堅信自己今天種樹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聯(lián)“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
傳”中,作者用燕召公“思人樹”這一典故,表達后人懷念時,自己只感到慚愧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語。通過以上兩聯(lián)可以看出,作者在柳州刺史的任上,大量栽種柳樹,想更多地施惠于當?shù)匕傩铡1磉_了作者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強烈愿望與做官準則。
答案 (1)語言風格:幽默詼諧、輕松活潑。開頭有意運用“繞口”句式,連用四個“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邊種柳樹的絕妙巧合,來自嘲自勉,詼諧而開朗。(2)思想感情:在戲謔幽默的語言背后實則表達詩人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強烈愿望與做官準則;在自嘲自戲的文字中也表達了詩人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的憂慮和慚愧,并以此自勵自勉。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專題復習: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 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詩歌語言的個人風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 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真題再現(xiàn),知識儲備,針對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 課件,共2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