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_Tc16452" 【題型1 光的色散現(xiàn)象】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題型2 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7
\l "_Tc31833" 【題型3 物體的顏色】10
\l "_Tc31833" 【題型4 紅外線】16
\l "_Tc5338" 【題型5 紫外線】18
\l "_Tc16452" 【題型1 光的色散現(xiàn)象】
1.(2023?莆田一模)下列四幅圖是常見的光現(xiàn)象,有關它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中,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乙圖中,彩虹的形成與光的色散現(xiàn)象有關
C.丙圖中,放入水中的湯勺被“折斷”,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D.丁圖中,太陽光穿過樹葉間的小孔在樹蔭下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
【答案】D
【分析】(1)當光照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2)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4)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解答】解:
A、水里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確;
B、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B正確;
C、放入水中的湯勺被“折斷”,這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造成的,故C正確;
D、太陽光穿過樹葉間的小孔在樹蔭下形成光斑,這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故D錯誤。
故選:D。
2.(2023春?豐臺區(qū)期末)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線是真實存在的
B.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108m/s
C.雨后彩虹現(xiàn)象說明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D.光照到粗糙墻面上發(fā)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分析】(1)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的直線,實際不存在;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
(3)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太陽光是復色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組成;
(4)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光線是利用模型法建立起來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故A錯誤;
B、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故B錯誤;
C、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xiàn)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色光,說明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故C正確;
D、光照射到粗糙的墻面上發(fā)生漫反射,漫反射同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故選:C。
3.(2023?金平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四個實驗是八年級物理教科書中探究光現(xiàn)象的四幅插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如圖所示實驗中,當入射光線順時針轉動時,反射光線也順時針轉動
B.?如圖所示,平面鏡成像時進入眼睛的光是從像發(fā)出的
C.?如圖所示實驗表示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
D.?如圖所示實驗在光的漫反射現(xiàn)象中,應該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分析】(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做出判斷;
(2)平面鏡成像的實質是光的反射,據(jù)此判斷;
(3)太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發(fā)生色散,紫色光線偏折程度最大,紅色光線偏折程度最??;
(4)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實驗中法線位置不動,使入射光線順時針方向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線逆時針方向轉動,反射角始終等于入射角,故A錯誤;
B.平面鏡成虛像,虛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不會發(fā)出光線,故B錯誤;
C.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紫光的偏折程度應最大,應在下方,紅光偏折程度最小,應在上方,故C錯誤;
D.漫反射也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同樣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確。
故選:D。
4.(2023?青山區(qū)校級模擬)2023年5月13日武漢上空驚現(xiàn)日暈奇觀如圖,不少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曬圖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奇觀,請大家欣賞“戴了彩色美瞳”的太陽。下列四個實驗能蘊含日暈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太陽光照射著層云中的冰晶時會發(fā)生折射,陽光便被分解成了紅、黃、綠、紫等多種顏色,這樣太陽周圍就會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huán),稱為日暈。
【解答】解:日暈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合題意;
B、看清物體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不合題意;
C、日晷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故C不合題意;
D、圖用放大鏡看清物體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2秋?夏邑縣校級期末)(多選)有了光,自然界才絢麗多彩。下列有關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的色散和光的漫反射實質是一樣的
B.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非常廣泛,額溫槍是利用紅外線熱效應工作的
C.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黃、藍三種色條合成的
D.白光是復色光,主要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BD
【分析】(1)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
(2)紅外線具有熱效應;
(3)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白光可以色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解答】解:A、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漫反射是光的反射,故A錯誤;
B、額溫槍是利用紅外線熱效應工作的,故B正確;
C、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故C錯誤;
D、白光可以色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故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故D正確。
故選:BD。
6.(2023?臨汾一模)夏日雨后初晴,我們常會看到美麗的彩虹,這一現(xiàn)象屬于光的 色散 。英國物理學家 牛頓 用玻璃三棱鏡分解了太陽光,從此揭開了顏色之謎。
【答案】色散;牛頓。
【分析】(1)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虹的出現(xiàn)是由于光的色散;
(2)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分解了太陽光,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解答】解:(1)夏日雨后初晴,天空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2)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分解了太陽光,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故答案為:色散;牛頓。
7.(2022秋?莆田期末)炎熱的夏天,莆田城市的街道上霧炮車向空中噴水。如圖所示,霧炮車噴水時常會出現(xiàn)“彩虹”,這是光的 色散 現(xiàn)象。樹蔭下的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縫隙所形成的 實像 (選填“實”或“虛”)像。
【答案】色散;實像。
【分析】(1)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其實質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所成的像是實像。
【解答】解:(1)霧炮車噴水時常會出現(xiàn)“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是光經過懸浮在空中的小水珠折射形成的;
(2)圓形光斑是太陽通過小孔所成的實像,光斑的大小與孔到地面距離不同有關。
故答案為:色散;實像。
8.(2023?集美區(qū)模擬)中國古代有很多光學成就。漢代,劉安就在《淮南萬畢術》中談到:“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其下,則見四鄰矣”(如圖所示),是簡易的 潛望鏡 的雛形。唐代的張志和在《玄真子》中記載“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說明當時人們已經完成了日光通過雨滴的 色散 實驗。
【答案】潛望鏡;色散。
【分析】(1)首先明白“取大鏡高懸,置水盆與其下,則見四鄰”的意思,然后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即可解答此題;
(2)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或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方向發(fā)生變化,屬于光的折射;
【解答】解:(1)水盆的水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叭〈箸R高懸,置水盆與其下,則見四鄰”,這是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來觀察周圍事物的情況,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原理,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其裝置類似與現(xiàn)代的潛望鏡裝置;
(2)“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日光經過空氣中的小水滴發(fā)生的的色散現(xiàn)象。
故答案為:潛望鏡;色散。
9.(2023春?無錫月考)小雨在進行光的色散實驗時,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光屏上。
(1)實驗時應選用 白 色光屏,理由是這種顏色的物體可以 反射所有色光 ;
(2)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說明太陽光是 復色光 ;光帶的范圍為AB之間,位于光屏B點處的色光顏色為 紫 色(選填“紅”或“紫”);將溫度計放在A點 外側 (選填“內側”或“外側”)能觀察到示數(shù)明顯上升;
(3)若三棱鏡摔壞了后,把三棱鏡的頂角摔掉了, 能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以上實驗。
【答案】(1)白;反射所有色光;(2)復色光;紫;外側;(3)能。
【分析】(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2)光的色散現(xiàn)象表明,太陽光是復色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強,紅光的偏折能力最弱;
(3)若把三棱鏡的頂角摔掉了,棱鏡的折射能力不變,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1)白色不透明物體可以反射所有顏色的色光,因此實驗時應選用白色光屏。
(2)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說明太陽光由多種色光組成,因此太陽光是復色光。
因為紫光的波長最短,最容易偏折,故位于光屏B點處的色光顏色為紫光。
位于光屏A點處的色光顏色為紅光,紅光外側為紅外線,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因此將溫度計放在A點外側能觀察到示數(shù)明顯上升。
(3)若把三棱鏡的頂角摔掉了,棱鏡的折射能力不變,仍能完成以上實驗。
故答案為:(1)白;反射所有色光;(2)復色光;紫;外側;(3)能。
\l "_Tc5338" 【題型2 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
10.(2023?嘉定區(qū)一模)以下各種單色光中,屬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藍光B.橙光C.黃光D.紫光
【答案】A
【分析】彩色電視機熒屏上呈現(xiàn)各種顏色是由紅綠藍三色色光合成的,紅、綠、藍三種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可以發(fā)現(xiàn)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紅、綠、藍被稱為色光的三原色。
故選:A。
11.(2023?廣饒縣校級模擬)有關光現(xiàn)象及其應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上的光斑是虛像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紅、綠、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D.空中的鳥越飛越高,它在湖面的倒影也越來越小
【答案】C
【分析】(1)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光現(xiàn)象: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3)我們把紅、綠、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4)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解答】解:A.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是倒立的實像,故A錯誤;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從水中通過空氣斜射入人的眼睛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而形成的虛像,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錯誤;
C.我們把紅、綠、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故C正確;
D.空中的鳥越飛越高,它在湖面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倒影與鳥的大小相同,所以倒影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2.(2023?丹東校級二模)如圖是微信啟動背景圖,該圖片是由我國氣象衛(wèi)星“風云四號”利用紅外探測儀拍攝而成,關于該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的影子是因為光的反射形成的
B.手機屏幕顯示的彩色由紅、綠、藍三原色構成
C.同種介質中紅外線傳播速度比紫外線快
D.衛(wèi)星能拍攝到地球,是因為地球是光源
【答案】B
【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在相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3)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4)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解答】解:A、人的影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手機屏幕顯示的彩色由紅、綠、藍三原色構成,故B正確;
C、光在相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所以同種介質紅外線傳播速度和紫外線傳播速度相同,故C錯誤;
D、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地球自身都不發(fā)光,不是光源,故D錯誤。
故選:B。
13.(2023?綏中縣二模)如圖為一款人工語音智能電視盒,人直接對著遙控器發(fā)出指令,比如說出“遼寧衛(wèi)視”,電視機就自動切換到遼寧衛(wèi)視頻道。人的聲音是通過 空氣 傳入遙控器的,智能電視盒能識別人說話的內容,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電視屏幕上的畫面是由紅、綠、 藍 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空氣;信息;藍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紅、綠、藍被稱為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由題意知,人可以通過語音與遙控器進行語音交流,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遙控器的,智能電視盒能識別人說話的內容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電視屏幕上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合成的。
故答案為:空氣;信息;藍。
14.(2023?唐河縣三模)許多人跑步健身時佩戴智能手環(huán)(圖),它可以顯示“配速”等信息,“配速”表示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時間。某人跑步結束時其佩戴的智能手環(huán)顯示配速為6min40s,由此可以計算出他跑步的平均速度為 2.5m/s ;手環(huán)屏幕上的彩色畫面是由紅、 綠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2.5m/s;綠
【分析】1公里等于1000m,根據(jù)v=計算平均速度。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解答】解:某人跑步的路程s=1公里=1km=1000m,
所用時間為t=6min40s=400s,
平均速度為v===2.5m/s。
手環(huán)屏幕上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為:2.5m/s;綠。
15.(2022秋?石阡縣期末)同學們在電視上觀看了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07秒,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飛船又“進化”了!軌道艙殼體結構使用質量輕、超塑性、超韌性和超強耐腐蝕鋁合金材料,還給飛船穿了套“溫控外衣”—一低吸收、低發(fā)射型熱控涂層,別看它薄,它可以保護飛船減少溫度變化的影響,再大的溫差也不怕,并且十分耐高溫,它主要是應用在飛船的軌道艙和推進艙上。返回艙上的隔熱層主要依賴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其外面還有一層防燒蝕涂層,能抵御返回艙闖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
如圖所示,火箭點火升空時,降溫系統(tǒng)向發(fā)射塔噴灑大量的水,頓時周圍“白氣”滾滾。請根據(jù)以上信息,請你回答:
(1)電視機屏幕的彩色畫面是由哪三種色光混合成的?
(2)周圍“白氣”滾滾是怎樣形成的?
【答案】(1)電視機屏幕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火箭點火發(fā)射時,水池中的水吸收熱量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水池周圍冒出大量的“白氣”
【分析】(1)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2)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會形成“白氣”。
【解答】答:(1)電視機屏幕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火箭點火發(fā)射時,水池中的水吸收熱量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水池周圍冒出大量的“白氣”。
\l "_Tc31833" 【題型3 物體的顏色】
16.(2023春?沭陽縣校級期中)因為有了光,世界才會如此絢麗多彩,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黃色光
B.我們在電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說明屏幕是光源
C.光任何時候都沿直線傳播
D.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短后變長
【答案】D
【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2)本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4)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解答】解:A、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故A錯誤;
B、在電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是屏幕反射的投影機的光,屏幕不是光源,故B錯誤;
C、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或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故C錯誤;
D、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短后變長,故D正確。
故選:D。
17.(2023?武侯區(qū)校級三模)“千年古都,常來長安”如圖是西安大雁塔廣場的夜景,炫麗的燈光使古樸的大雁塔煥發(fā)出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的獨特魅力,今年春節(jié)期間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大雁塔觀光旅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看到的光束是光源
B.人們看到金碧輝煌的大雁塔是因為大雁塔反射金黃色的光
C.人們看到五顏六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D.大雁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B
【分析】(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3)混合光分散為單色光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4)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解答】解:A、夜空中的光束是光經傳播介質反射形成的,不是光源,故A錯誤;
B、大雁塔是不透明的,在金黃色燈光照射下,大雁塔因為反射金黃色的光,所以看起來是金碧輝煌,故B正確;
C、彩燈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是由于光源發(fā)出的光是五顏六色的,不是白光色散形成的,故C錯誤;
D、大雁塔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B。
18.(2023?常德模擬)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發(fā)展中,古人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記載。下列有關記載和相應科學本質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紅的原因是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B.“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山頂上氣壓較低,泉水沸點較高,水不容易沸騰
C.“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空氣(氣體)和水(液體)都能傳聲
D.“坐井觀天,所見甚少”——光在傳播過程中沿直線傳播
【答案】B
【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
(2)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水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增大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4)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解答】解:A、“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一一人面紅的原因是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決定的,故A正確;
B、“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山頂上氣壓較低,泉水沸點較低,水容易沸騰,但米煮不熟,故B錯誤;
C、“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一一空氣(氣體)和水(液體)都能傳聲,故C正確;
D、“坐井觀天,所見甚少”一一光在傳播過程中沿直線傳播,故D正確。
故選:B。
19.(2022秋?東港區(qū)校級期末)(多選)透過藍色玻璃觀察,結果是( )
A.黃色物體,呈現(xiàn)綠色B.白色物體,呈現(xiàn)藍色
C.紅色物體,呈現(xiàn)黑色D.任何物體,都呈現(xiàn)藍色
【答案】BC
【分析】彩色透明的物體只能透過和物體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被透明物體吸收。
【解答】解:A、黃色物體只能反射黃光,反射的黃光不能通過藍色透光玻璃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黃色物體是黑色的,故A錯誤;
B、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白色物體反射的藍光,能通過藍色透光玻璃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白色物體是藍色的,故B正確;
C、紅色物體只能反射的紅光,紅色物體反射的紅光不能通過藍色透光玻璃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紅色物體是黑色的,故C正確;
D、通過藍色的透光玻璃看藍色物體、白色物體看到的是藍色的,看其它顏色的物體都是黑色的,故D錯誤。
故選:BC。
20.(2023?廈門模擬)如圖是本次期末考試答題卡中用來識別考生信息的條形碼(樣碼)。當條形碼掃描器照射它時,黑條紋將光 吸收 (選填“反射”或“吸收”),白條紋將光 反射 (選填“反射”或“吸收”),再通過電腦解碼就可以獲取考生相關信息。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
【解答】解:當條形碼掃描器照射答題卡時,黑條紋將光吸收,白條紋將光反射,再通過電腦解碼就可以獲取考生相關信息。
故答案為:吸收;反射。
21.(2022秋?嶧城區(qū)期末)唐代高駢的詩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中蘊含著一些物理知識:看到“綠樹”是樹葉 反射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綠光;“倒影”是正立、 等大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虛 像。此時一只小鳥在離池塘5m的上空飛翔,若池塘深為3m,則小鳥在湖里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 10m 。
【答案】反射;等大;虛;10m。
【分析】(1)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其顏色相同的色光,吸收與其顏色不同的色光;
(2)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物體在平面鏡中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解答】解: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其顏色相同的色光,吸收與其顏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們看到“綠樹”之所以呈現(xiàn)綠色,是因為它們反射綠光的緣故;樓臺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小鳥在離池塘5m的上空飛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小鳥的像到湖面的距離為5m,小鳥在湖里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5m+5m=10m。
故答案為:反射;等大;虛;10m。
22.(2023?沂南縣二模)春日看桃花,花呈紅色,是因為桃花 反射 (填“吸收”或“反射”)了紅色光。公園內,魚翔淺底,看到水中的魚兒是光的 折射 形成的虛像。
【答案】反射;折射。
【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2)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會發(fā)生光的折射。
【解答】解:(1)桃花是不透明的物體,看桃花時,桃花只反射紅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所以看到桃花呈紅色。
(2)魚在水中,人在岸上,魚“射出”的光線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覺折射光線從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故答案為:反射;折射。
23.(2022秋?惠城區(qū)校級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黑匣子”是飛機專用的電子記錄設備之一,名為航空飛行記錄器。里面裝有飛行數(shù)據(jù)記錄器和艙聲錄音器,飛機各機械部位和電子儀器儀表都裝有傳感器與之相連。它能把飛機停止工作或失事墜毀前半小時的有關技術參數(shù)和駕駛艙內的聲音記錄下來,供飛行實驗、事故分析之用。黑匣子并非是黑的,而是被漆成明亮的桔紅色,主要是為了便于尋找.外觀為長方體,外殼堅實。黑匣子具有極強的抗火、耐壓、耐沖擊振動、耐海水(或煤油)浸泡等能力,夠抵受2.25噸的撞擊力,在1100℃高溫下10小時仍不會受損.即便飛機已完全損壞,黑匣子里的記錄數(shù)據(jù)也能完好保存。
世界上大部分的空難原因都是通過黑匣子找出來的。黑匣子都裝有水下定位信標,通過水浸泡信標觸發(fā);大多數(shù)發(fā)出37.5千赫的每秒一次聲波脈沖。它通過聲波水下定位信標,在黑匣子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動連續(xù)30天發(fā)出聲波信號.這種響聲即使是在水下,距它8千米的地方也清晰可辨。
(1)黑匣子被漆成明亮的桔紅色是因為它能 反射 橙紅色的光,黑色的物體不易被發(fā)現(xiàn)是因為它能 吸收 各種色光;(選填“吸收”“反射”“折射”)
(2)幾種可供選擇的金屬材料部分性能如表格所示,從表格中給出的信息看,最適合做黑匣子外殼材料的是 B ;(選填“A”“B”“C”)
(3)關于黑匣子水下信標發(fā)出的37.5kHz的脈沖信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這種信號是超聲波信號
B、這種信號在只能在水中傳播
C、這種信號的方向性較好
D、這種信號具有能量
(4)小胡對黑匣子的大小很好奇,以下是她五次測量黑匣子寬度的數(shù)據(jù):20.25cm、20.28cm、22.27cm、20.24cm、20.26cm,她測得寬度最終應記為 20.26 cm。
【答案】(1)反射;吸收;(2)B;(3)B;(4)20.26。
【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色光。
(2)制作黑匣子外殼的材料是高熔點、耐壓的物質。
(3)黑匣子產生的超聲波的方向性好、響度大、傳播得遠。
(4)長度測量取平均值作為待測物體的長度。
【解答】解:(1)黑匣子被漆成明亮的桔紅色是因為它能反射橙紅色的光,黑色物體不易被發(fā)現(xiàn)是因為它能吸收各種色光。
(2)制作黑匣子外殼應選用熔點高、抗壓能力的材料,從給出的信息看最適合做黑匣子外殼材料的是高強度鈦合金,故選:B;
(3)A、37.5kHz=37500Hz,大于20000Hz,這種信號是超聲波信號,故A正確;
B、超聲波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都能傳播,故B錯誤;
C、這種信號的方向性較好,故C正確;
D、超聲波具有能量,故D正確。
故選:B。
(4)第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層22.27cm很顯然是錯誤的,取剩下的四次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作為黑匣子的寬度為:≈20.26cm;
故答案為:(1)反射;吸收;(2)B;(3)B;(4)20.26。
\l "_Tc31833" 【題型4 紅外線】
24.(2023?唐山模擬)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等大的實像
C.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守光的反射 定律
D.電視畫面色彩多樣,都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D
【分析】(1)紅外線的主要作用是熱作用,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2)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解答】解:A.紫外線能夠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紅外線不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故A錯誤;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錯誤;
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錯誤;
D.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電視畫面色彩多樣都是由三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確。
故選:D。
25.(2023?雨山區(qū)校級二模)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分析與描述,正確的是( )
A.平面鏡成像大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無關,物體距平面鏡近或遠,所成的像大小不變
B.我們站在湖水邊,看到“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動,實際看到的是魚兒的實像
C.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進行遙控的
D.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A
【分析】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與物距遠近無關,平面鏡成虛像;
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
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解答】解:A.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與物距遠近無關,所以物距改變,物體的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也不變,故A正確;
B.在湖邊看到水中的魚兒,是魚兒的身上的光線斜射向空氣中時發(fā)生偏折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
C.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故C錯誤;
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D錯誤。
故選:A。
26.(2023?碑林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夜幕下的大唐芙蓉園內,霓虹燈裝飾的紫云樓倒映在芙蓉湖中形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五彩繽紛的燈光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
B.紫云樓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霓虹燈發(fā)出的紅光是紅外線
D.燈光在平靜的湖面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
【答案】A
【分析】(1)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紅光是可見光;
(4)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
【解答】解:A、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所以五彩繽紛的燈光都是由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確;
B、水中紫云樓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
C、霓虹燈發(fā)出的紅光不是紅外線,因為紅外線是不可見光,故C錯誤;
D、燈光在平靜湖面上,湖面平而且光滑,所以會發(fā)生鏡面反射,故D錯誤。
故選:A。
27.(2023?工業(yè)園區(qū)校級二模)如圖所示是一種常見的紅外感應水龍頭,當手對著紅外線感應窗時,水會自動流出,使用該水龍頭時,感應窗發(fā)出的紅外線照射到手上發(fā)生了 漫反射 (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感應窗內的紅外線接收管接收到信號后控制出水。紅外線的傳播 不需要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
【答案】(1)漫反射;(2)不需要。
【分析】(1)平行光照射在光滑平面上將平行射出,照射在粗糙表面上將向各個方向射出;
(2)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解答】解:(1)感應窗發(fā)出的紅外線照射到手上,由于手的表面粗糙,將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感應窗內的紅外線接收管接收到信號后控制出水。
(2)紅外線屬于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故答案為:(1)漫反射;(2)不需要。
28.(2023?新吳區(qū)二模)幸福小區(qū)電梯內壁是拋光的不銹鋼板。電梯門打開時,小吳看到“自己”,這是由于光發(fā)生 反射 而形成的 虛 像;走進電梯,“像”會 靠近 (選填“靠近”或“遠離”)她。門上的傳感器通過 紅外線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感知乘客,確定是否關門。
【答案】反射;虛;靠近;紅外線。
【分析】不銹鋼板成像原理與平面鏡相同,像與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與物距無關;
一切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自動門的傳感器就是通過接收到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工作的。
【解答】解:拋光的不銹鋼板相當于平面鏡。小玉看到不銹鋼板“里面”的“自己”,這是由于光發(fā)生反射而形成的虛像;
走進電梯,物距減小,由于平面鏡成像時,像距等于物距,像距也會減小,此時“像”會靠近自己;
門上的傳感器通過紅外線感知乘客是否關門。
故答案為:反射;虛;靠近;紅外線。
\l "_Tc5338" 【題型5 紫外線】
29.(2022秋?文登區(qū)期末)如圖中不屬于紫外線應用與防護的是( )
A.夜視儀B.驗鈔機
C.滅菌燈D.太陽帽
【答案】A
【分析】(1)紅外線是紅光以外的光線,紅外線的熱效應和穿透力比較強,利用紅外線制成熱譜儀、夜視儀、電視遙控器等。
(2)紫外線是紫光以外的光線,具有化學作用強、生理作用強、熒光效應強的特點。
【解答】解:A、紅外線熱作用強,一切物質不停地輻射紅外線,高溫物質輻射紅外線強,因此制成紅外線夜視儀,可以用在軍事上,不屬于紫外線的應用。故A符合題意。
B、紫外線有熒光效應,使熒光物質發(fā)出熒光,可以做成驗鈔機,檢驗錢的真?zhèn)?。故B不符合題意。
C、紫外線化學作用強,可以殺死微生物,用紫外線等可以殺菌。故C不符合題意。
D、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輕則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可以用遮陽帽防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0.(2023?邯鄲二模)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在平靜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臉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B.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改變
C.路燈下的人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驗鈔機利用紅外線的穿透能力來辨別鈔票的真?zhèn)?br>【答案】A
【分析】(1)當光照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2)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當光線垂直射入時,傳播方向不變;
(3)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4)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解答】解:A.人能通過平靜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臉,是光的反射成像,故A正確;
B.當光從空氣垂直進入水中時,光的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
C.路燈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驗鈔機利用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來辨別鈔票的真?zhèn)危蔇錯誤。
故選:A。
31.(2023?連山區(qū)一模)下列四幅圖所對應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 )
A.甲圖:空間站內彈古箏——真空能傳聲
B.乙圖:“B超”查身體——聲能傳遞能量
C.丙圖:驗鈔——紅外線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D.丁圖:安裝消聲器——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D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3)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4)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A、甲圖:空間站內彈古箏——空間站內部有空氣,空氣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故A錯誤;
B、乙圖:“B超”查身體——聲能傳遞信息,故B錯誤;
C、丙圖:驗鈔——紫外線使熒光物質發(fā)光,故C錯誤;
D、丁圖:安裝消聲器——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正確。
故選:D。
32.(2023春?平橋區(qū)校級期末)(多選)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自制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規(guī)律制成的
B.乙: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C.丙:驗鈔機利用紅外線使鈔票上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br>D.?。涸跓康撞繚怖渌雇V狗序v的水重新沸騰,說明液體的沸點跟液面上方的氣壓有關
【答案】ABD
【分析】(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3)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使鈔票上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模?br>(4)液體的沸點隨大氣壓強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A、利用自制溫度計測量室溫時,室溫升高,容器內液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自制溫度計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即自制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規(guī)律制成的,故A正確;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
C、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使鈔票上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故C錯誤;
D、在燒瓶底部澆冷水,燒瓶內氣體遇冷收縮,壓強變小,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說明液體的沸點跟液面上方氣壓有關,故D正確。
故選:ABD。
33.(2023春?蓬萊區(qū)期中)晴天曬被子能殺菌,這是利用太陽光中的 紫外線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曬過太陽后的被子暖熱,這是利用太陽光中的 紅外線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
【答案】紫外線;紅外線。
【分析】(1)紫外線的主要特點是化學作用,可以用來殺菌消毒、熒光防偽等。
(2)紅外線的主要特點是熱作用,可以用來紅外加熱、紅外遙控、紅外夜視等。
【解答】解:晴天曬被子能殺菌,這是利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曬過太陽后的被子暖熱,這是利用太陽光中的紅外線。
故答案為:紫外線;紅外線。
34.(2022秋?廣陵區(qū)期末)(1)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能吸收絕大部分來自太陽的 紫外線 (紅外線/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傷害。
(2)如圖所示是發(fā)生“日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圖,圖中的A處是 月 球,“日全食”現(xiàn)象可用光的 直線傳播 來解釋。
【答案】(1)紫外線;(2)月;直線傳播。
【分析】(1)臭氧層可以吸收紫外線;
(2)當太陽、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線上,月球位于太陽與地球間時,不透明的月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太陽時,便形成日全食。
【解答】解:(1)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能吸收絕大多數(shù)來自太陽的紫外線;
(2)當不透明的月球位于太陽與地球之間,月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太陽的現(xiàn)象是日全食,由圖示可知:A是月球,B是地球。
故答案為:(1)紫外線;(2)月;直線傳播。
材料類型
熔點/℃
抗壓能力
A超硬鋁合金
1668
較弱
B高強度鈦合金
1678
強
C高強度結構鋼
1500
中等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光的折射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文件包含44光的折射專題訓練五大題型解析版docx、44光的折射專題訓練五大題型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溫度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文件包含31溫度專題訓練五大題型解析版docx、31溫度專題訓練五大題型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聲的利用優(yōu)秀隨堂練習題,文件包含23聲的利用專題訓練五大題型解析版docx、23聲的利用專題訓練五大題型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