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下列事例中,不能說明分子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 )
A.墻內開花墻外香B.酒香不怕巷子深
C.塵土飛揚D.衛(wèi)生球氣味難聞
2.下面是小文同學“物理學習筆記”中的摘錄,其中正確的是( )
A.給自行車打氣時,氣筒壁會發(fā)熱,是由于壓縮空氣做功,將其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B.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C.生活中常用水作為發(fā)動機冷卻液,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小
D.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質量有關
3.以下實驗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的是( )
A.用肉眼觀察海綿,發(fā)現海綿內部有許多空隙
B.將等體積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C.用鉛筆畫出連續(xù)直線,用放大鏡觀察到碳粒間有空隙
D.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血細胞涂片,發(fā)現細胞間有間隙
4.近年來許多家庭使用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瓶中的炭纖維棒將瓶內的殺蟲劑吸到棒的頂端,而發(fā)熱電阻傳遞的熱會使棒的上端溫度達到50°C左右,此時殺蟲劑蒸發(fā)得更快從而提高了驅蚊效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蒸發(fā)是液化的一種方式
B.在常溫下,炭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不會運動
C.殺蟲劑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高低有關,50°C時殺蟲劑分子運動得最慢
D.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汽化的速度會加快
5.下列事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古人鉆木取火B(yǎng).冬天雙手摩擦取暖
C.一杯熱水慢慢變涼D.人從滑梯滑下臀部發(fā)熱
6.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水,用橡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一段時間后,橡膠塞被推出,管口出現大量“白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管口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
B.水蒸氣推出橡膠塞導致水蒸氣內能增加
C.水被加熱的過程中,其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
D.水蒸氣推出橡膠塞的過程中,橡膠塞的動能是由水蒸氣的內能轉化來的
7.如圖所示的實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
A. 給水加熱B. 壓縮空氣
C.搓手取暖D. 鉆木取火
8.下列生活實例中,利用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暖手寶暖手B.棉被被曬熱
C.燒水水溫升高D.搓手取暖
9.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氣體膨脹對外做功,自身內能會減少
D.熱傳遞過程中,溫度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
10.以下關于同一物體的內能、熱量、溫度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
D.物體內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熱量
1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塊內能為0B.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C.汽油機做功沖程汽缸內燃氣的內能增加D.兩個發(fā)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
12.如圖所示,熾熱的巖漿從覆蓋著皚皚白雪的火山上噴涌而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雪溫度低,內能小B.巖漿溫度高,內能大
C.白雪溫度低,分子熱運動停止D.巖漿溫度高,分子熱運動劇烈
13.城市中修建人工湖和濕地公園,可以調節(jié)氣溫,這主要是利用水的( )
A.密度較大B.沸點較高C.比熱容大D.流動性好
14.在沿海地區(qū),炎熱、晴朗的天氣里常常出現“海陸風”,當出現如圖所示風向時,通常( )

A.發(fā)生在白天,且陸地溫度較高
B.發(fā)生在白天,且海水溫度較高
C.發(fā)生在夜晚,且陸地溫度較高
D.發(fā)生在夜晚,且海水溫度較高
15.以下過程不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初溫相同的兩塊金屬甲、乙吸收了相同熱量,甲的末溫比乙的低,那么初溫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熱量( )
A.甲的末溫比乙的低,但無法判斷甲、乙比熱容哪一個大
B.甲的末溫比乙的高,但無法判斷甲、乙比熱容哪一個大
C.甲的末溫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斷甲、乙比熱容哪一個大
D.無法判斷甲、乙的末溫哪一個高,且無法判斷甲、乙比熱容哪一個大
16.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單位J/(kg·℃)],根據表中數據和生活現象,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不同種類的物質,比熱容一定不同
B.比熱容與物質物質的狀態(tài)無關
C.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鋁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塊的末溫更低
D.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17.2023年5月30日,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如圖)?;鸺褂靡环N叫做偏二甲肼的液體燃料,是因為該燃料具有較大的( )

A.熱值B.比熱容C.密度D.體積
18.關于燃料及其熱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沒有燃燒的燃料,熱值等于零
B.燃料完全燃燒時,它的熱值最大
C.燃料的熱值與質量和燃燒狀態(tài)無關
D.燃料燃燒時溫度越高,放出的熱量越多
19.四沖程內燃機工作時,將內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沖程是( )
A.吸氣沖程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D.排氣沖程
20.喜歡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礦泉水瓶子進行了如下游戲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蓋上瓶蓋(如圖甲);扭轉瓶子(如圖乙);輕輕擾動瓶蓋,瓶蓋被瓶內的氣體沖出,同時瓶內出現白霧(如圖丙)。圖乙和圖丙所示的過程,分別與四沖程內燃機連續(xù)的兩個沖程相似,這兩個沖程是( )
A.吸氣沖程和壓縮沖程B.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
C.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D.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
21.質量均為0.5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下列說法中( )

①甲物質是水
②0~12min乙溫度降低了20℃
③0~12min甲放出了的熱量
④乙物質的比熱容為
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①④正確
二、填空題
22.端午節(jié)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端午食粽的風俗由來已久。煮粽子時,聞到粽子的香味是 現象,改變粽子內能的方式是 。
23.把兩滴墨水分別同時滴入盛有冷水和熱水的兩個玻璃杯中,實驗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分析可知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 。若將冷水倒掉一些,對比原來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內能 。

24.如圖所示,把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 。
25.(1)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 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2)如圖丁所示,兩個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對,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上面的瓶中裝有空氣,下面的瓶中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 ,這屬于擴散現象。
26.熱愛勞動的津津學做天津特色菜“貼餑餑熬魚”。烹飪時主要是通過 的方式來增大食材的內能(選填“做功”或“熱傳遞”);鍋內冒出的大量“白氣”是水蒸氣 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27.如圖所示,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用力將活塞迅速下壓,棉花會立即燃燒,下壓過程中活塞對筒內空氣 ,空氣的 能增大,該能量轉化過程與汽油機的 沖程相同。

28.火,能帶來溫暖和光明。鉆木取火,是將 能轉化為內能,這是人類第一次學會使用自然力量;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做功和 兩種方法,人們利用內能做功制成了熱機;在設計和制造熱機時,要不斷提高效率,其積極意義有 (列舉一條即可)。
29.塑料瓶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許多物理小實驗。在安全情況下,小明用高壓打氣筒往封閉空塑料瓶內打入空氣,如圖所示。隨著瓶內氣壓增加,氣體內能增大,這是通過 方式改變瓶內氣體內能。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瓶蓋飛出,這一過程與內燃機 沖程的能量轉化情況相同;瓶蓋飛出的同時,瓶口冒“白霧”,其物態(tài)變化是 。

30.如圖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 沖程,該沖程活塞移動時,汽缸內燃料混合氣體的壓強變 。若該汽油機轉速為2400r/min,則它每分鐘完成 個如圖所示的沖程。
31.如圖是我國古代發(fā)明的取火器模型圖,把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套筒內空氣被壓縮,推桿前端的艾絨立刻燃燒起來,此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 能,內燃機工作的 沖程原理與該過程相同。

32.圖表示四沖程汽油機處于 沖程。汽車尾氣帶走的能量 (選填“能”或“不能”)自動匯集回來轉化成燃料的化學能,這反映了能量的轉化具有 。
33.如圖所示,圖A、B、C、D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圖E、F是演示實驗的示意圖,B圖是 沖程,與它原理相同的是 圖所示的演示實驗。

34.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飛輪每分鐘轉3000轉,則每秒對外做功 次,每次對外做功115J,該汽油機的效率為25%,連續(xù)工作1小時需消耗汽油 kg(q汽油=4.6×107J/kg)。
35.某燃氣熱水器將20L的水從20℃加熱到70℃,完全燃燒了0.21m3的煤氣,水吸收的熱量是 J,該燃氣熱水器燒水的效率是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水的密度為,煤氣的熱值為]
36.校車在某段平直路面上以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10min,通過的路程為 km;若在此過程中消耗1kg柴油,發(fā)動機輸出有用的機械功為1.72×107J,校車發(fā)動機的效率為 %。(柴油熱值為4.3×107J/kg)
37.在標準大氣壓下,使用煤氣灶將2kg的水從20℃加熱到100℃,水吸收的熱量是 J,若不計熱量損失,此過程需要完全燃燒 kg的煤氣,這是通過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內能。未使用完的煤氣的熱值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水的比熱容,煤氣的熱值]
三、計算題
38.高能聚合油是一種安全、清潔、可再生的新型環(huán)保燃料。某次用高能聚合油灶具將10kg的水從25℃加熱到100℃。已知水的比熱容是,高能聚合油的熱值約為。求:
(1)這些水吸收的熱量;
(2)若該高能聚合油灶具燒水的熱效率為75%,則燃燒了多少千克高能聚合油。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鐵、鋼
0.46×103
砂石
約0.92×103

0.39×103
參考答案:
1.C
【詳解】A.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酒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C符合題意;
D.衣箱中的衛(wèi)生球變小了,衣服上充滿了衛(wèi)生球的氣味,說明衛(wèi)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B
【詳解】A.用打氣筒打氣時氣筒發(fā)熱,一是壓縮氣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二是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分子間的距離不同時,表現出來的引力或斥力的情況不同,故B正確;
C.用水作為發(fā)動機冷卻液,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情況下,冷卻效果好,故C錯誤;
D.熱值只跟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3.B
【詳解】A.用肉眼觀察海綿,發(fā)現海綿內部有許多空隙,是物體間有間隙,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故A錯誤;
B.體積相等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故B正確;
C.鉛筆畫出的線我們可以看到,它肯定是由無數個分子構成的,而分子非常小我們看不到,因此用放大鏡觀察到碳粒間有空隙也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故C錯誤;
D.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血細胞涂片,發(fā)現細胞間有間隙,由于分子是很微小的,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有限,不能觀察到分子、分子間有間隙,故D錯誤。
故選B。
4.D
【詳解】A.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fā)和沸騰,故A錯誤;
B.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所以在常溫下,炭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在做運動,故B錯誤;
C.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熱運動越慢,50攝氏度時,分子的運動不是最慢的,故C錯誤;
D.加快液體蒸發(fā)的方法有:提高液體的溫度、加快液體表面空氣的流速、增大液體的表面積,所以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汽化的速度會加快,故D正確。
故選D。
5.C
【詳解】A.古人鉆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屬于用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
B.冬天雙手摩擦取暖,克服摩擦做功,屬于用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
C.一杯熱水慢慢變涼,熱水放出熱量,溫度降低,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符合題意;
D.人從滑梯滑下臀部發(fā)熱,克服摩擦做功,屬于用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D
【詳解】A.管口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
BD.水蒸氣推出橡膠塞,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橡膠塞的機械能,水蒸氣內能減小,故B錯誤,D正確;
C.水被火焰加熱的過程中,其內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的,故C錯誤。
故選D。
7.A
【詳解】A.給水加熱是內能從鍋傳遞給水,是利用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
B.壓縮空氣做功,使內部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CD.搓手取暖、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綜上,A選項改變物體內能方式和其它不同,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D
【詳解】A.暖手寶暖手,手通過暖手寶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
B.棉被被曬熱,棉被從陽光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
C.燒水水溫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
D.用雙手互相摩擦取暖,該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C
【詳解】A.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的熱量多,故A錯誤;
B.物體吸收熱量過程中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
C.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則物體內能減小,故C正確;
D.在發(fā)生熱傳遞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內能總是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故D錯誤。
故選C。
10.C
【詳解】A.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不變,故A錯誤;
B.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體對它做了功,故B錯誤;
C.同一物體,質量不變,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C正確;
D.物體內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體對它做了功,故D錯誤。
故選C。
11.D
【詳解】A.一切的物體都有內能,0℃的冰塊內能不為0,故A錯誤;
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B錯誤;
C.汽油機做功沖程汽缸內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少,故C錯誤;
D.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兩個發(fā)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故D正確。
故選D。
12.D
【詳解】A.內能和質量溫度都有關,白雪溫度低,內能不一定小,故A錯誤;
B.內能和質量溫度都有關,巖漿溫度高,內能不一定大,故B錯誤;
C.白雪溫度低,分子熱運動的不劇烈,不是停止,故C錯誤;
D.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的越劇烈,巖漿溫度高,分子熱運動劇烈,故D正確。
故選D。
13.C
【詳解】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土壤、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升高得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水的溫度降低得少,使得晝夜的溫差小,所以修建人工湖和濕地公園可以有效調節(jié)周圍環(huán)境的氣溫,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4.D
【詳解】水的比熱容較大,同樣質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熱量(接受相同的太陽輻射能),沙石的溫度升高得多,陸面上空空氣迅速增溫而上升,海面上空的氣溫相對較冷,冷空氣下沉并在近地面流向附近較熱的陸面,補充那兒因熱空氣上升而造成的空缺,形成風。同理,在晚上相同受冷的情況下,陸地的溫度低于海洋的溫度,從而形成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故這樣形成了海陸風。由圖可知,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則應發(fā)生在夜晚,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5.B
【詳解】依題意初溫相同的兩塊金屬甲、乙吸收了相同熱量,甲的末溫比乙的低,說明吸收相同的熱量,甲溫度變化比乙溫度變化慢,由此可知,初溫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熱量,甲乙溫度都降低,由于甲溫度變化比乙溫度變化慢,所以甲的末溫比乙的末溫高,但由于不知道甲乙兩塊金屬的質量關系,所以無法判斷甲、乙比熱容哪一個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6.D
【詳解】A.煤油和冰是不同的物質,但它們的比熱容是相同的,故A錯誤;
B.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tài)有關,如水和冰的比熱容不同,故B錯誤;
C.由
知,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鋁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的比熱容小,銅塊的末溫更高;
D.沿海地區(qū)水多,內陸地區(qū)水少、沙石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由
可知,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qū)晝夜的溫差小,故D正確。
故選D。
17.A
【詳解】火箭升空過程中,是將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運載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要求燃料的熱值越大越好,這樣它在燃燒時就會給火箭提供更多的能量,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18.C
【詳解】ABC.熱值是燃料自身的一種屬性,大小與燃料的質量、溫度、燃燒情況無關,故AB錯誤,C正確;
D.根據公式Q=mq可知,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多少與燃料的熱值、燃料的質量有關,與燃燒時的溫度無關,故D錯誤。
故選C。
19.C
【詳解】四沖程內燃機包括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其中有兩個沖程存在能量轉化:壓縮沖程中活塞壓縮氣體對其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0.B
【詳解】扭轉瓶子(如圖乙),對氣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相當于為壓縮沖程;如圖丙,膨脹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相當于熱機的做功沖程,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1.D
【詳解】①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像可知,乙液體的溫度降低的快,甲液體溫度降低慢;根據Q放=cmΔt可知,在質量相等、放熱也相同的情況下,誰的溫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熱容??;所以,甲液體的比熱容大,若A、B兩種液體中,一種物質是水,則一定是甲物質,故①正確;
②由圖可知,0~12min乙的溫度從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溫度降低
Δt乙=60℃-20℃=40℃
故②錯誤;
③0~12min甲放出的熱量
Q水放=c水m水Δt甲=4.2×103J/(kg?℃)×0.5kg×(60℃-40℃)=4.2×104J
故③錯誤;
④由題知,而水和液體的質量相同,即m水=m乙,而水和另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即Q水放=Q乙放,則
c水m水Δt甲=c乙m乙Δt乙
結合圖像可得,0~12min水放出的熱量,即另一種液體放出的熱量
Q水放=Q乙放=4.2×104J
則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
故④正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2. 擴散 熱傳遞
【詳解】[1]能聞到粽子的香味,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2]煮粽子的過程是利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粽子的內能。
23. 劇烈(快) 減小(變?。?br>【詳解】[1]由于熱水的溫度高,所以墨水在熱水中擴散的快,這表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與溫度有關,且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2]內能與質量、溫度和狀態(tài)有關,若將冷水倒掉一些,冷水的質量減小,對比原來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內能減小。
24. 變大 分子間有引力
【詳解】[1][2]如圖,當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再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時,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即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間距較小時,會受到分子間引力的作用,所以測力計的示數會變大。
25. 丙 兩個瓶子內的氣體逐漸混合,顏色變得均勻
【詳解】(1)[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在溫度較低的水中液體的體積會變小,細管中液面會下降,所以圖丙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2)[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兩個瓶子內的氣體逐漸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這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是擴散現象。
26. 熱傳遞 液化
【詳解】[1]烹飪時鍋下有燃料燃燒釋放熱量,鍋中食物吸收熱量,所以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增大食材的內能。
[2]鍋內冒出的大量“白氣”是水蒸氣變成的小水滴,由氣體變成液體,所以是液化現象。
27. 做功 內 壓縮
【詳解】[1][2]將活塞迅速下壓,活塞對壓縮引火儀內的空氣做功,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的著火點而燃燒。
[3]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活塞壓縮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做功,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混合氣體的內能,所以與該過程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相同。
28. 機械 熱傳遞 節(jié)能環(huán)保
【詳解】[1][2]改變內能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做功,屬于能量的轉化,另一種是熱傳遞,屬于能量的轉移,鉆木取火,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改變內能。
[3]效率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不斷提高效率,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同時可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起到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
29. 做功 做功 液化
【詳解】[1]小明用高壓打氣筒往封閉空塑料瓶內打入空氣,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瓶內氣壓增加,氣體內能增大,這是做功的發(fā)生改變瓶內氣體的內能。
[2]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瓶蓋飛出,這是瓶內氣體對瓶蓋做功,把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蓋的機械能,內燃機的做功沖程中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所以這一過程與內燃機的中國沖程的能量轉化情況相同。
[3]瓶蓋飛出的同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瓶口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30. 壓縮 大 1200
【詳解】[1][2]內燃機的四個沖程有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判斷沖程名稱可用口訣:“先看氣門開關情,再看活塞上下行;開下吸氣開上排,關上壓縮關下功”,由圖可知活塞向上運動,兩氣門關閉,因此是壓縮沖程;壓縮沖程過程中,汽缸內部體積變小,壓強變大。
[3]熱機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飛輪轉動2圈,完成壓縮沖程1個,若該汽油機轉速是2400r/min,表示每分鐘飛輪轉動2400圈,它每分鐘完成1200個壓縮沖程。
31. 內 壓縮
【詳解】[1][2]把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套筒內空氣被壓縮,推桿前端的艾絨立刻燃燒起來,此過程中壓縮套筒內空氣做功,使套筒內氣體的內能增加,達到艾絨的著火點。在該實驗中,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筒內空氣的內能,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
32. 排氣 不能 方向性
【詳解】[1]由圖示知,汽缸的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是排氣沖程。
[2][3]燃料燃燒放出的能量中有部分熱散失,被尾氣帶走,而尾氣帶走的能量不會再自動變成燃料的化學能,這是因為能量的轉化具有方向性。
33. 壓縮 E
【詳解】[1]B圖汽油機兩個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是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2]圖E中活塞向下運動,壓縮玻璃筒內的氣體,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原理相同。
34. 25 0.9
【詳解】[1]飛輪每轉動兩轉,完成四個沖程,對外做功一次。飛輪每秒的轉速
每秒對外做功25次。
[2]工作1h時,飛輪對外做功
消耗汽油放出的熱量
消耗汽油的質量
35. 50%
【詳解】[1]水的質量為
水吸收的熱量是
[2]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該燃氣熱水器燒水的效率是
36. 6 40
【詳解】[1]校車的速度
v=36km/h
行駛的時間
根據可得,校車通過的路程
[2]1kg柴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放=mq柴油=1kg×4.3×107J/kg=4.3×107J
則校車發(fā)動機的效率為
37. 熱傳遞 不變
【詳解】[1]由題意知,根據得,將2kg水從20℃加熱到100℃,水吸收的熱量為
[2]由題意可知,若不計熱量損失,則
由可得,需要完全燃燒的煤氣質量為
[3]水變熱,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4]燃料的熱值是燃料自身的一種性質,與它是否完全燃燒沒有關系,若煤氣燃燒不充分,其熱值不變。
38.(1)3.15×106J;(2)0.1kg
【詳解】解:(1)水吸收的熱量
Q吸=cm(t-t0)=4.2×103J/(kg·℃)×10kg×(100℃-25℃)=3.15×106J
(2)高能聚合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完全燃燒高能聚合油的質量
答:(1)這些水吸收的熱量為3.15×106J;
(2)若該高能聚合油灶具燒水的熱效率為75%,則燃燒了多少千克高能聚合油為0.1kg。

相關試卷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5力與運動的關系試題含解析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5力與運動的關系試題含解析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4 力的作圖試題含解析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4 力的作圖試題含解析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作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1機械運動試題含解析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11機械運動試題含解析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7 光現象相關實驗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7 光現象相關實驗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6 光現象作圖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6 光現象作圖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5 光現象辨析及應用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5 光現象辨析及應用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3聲的利用與噪聲控制試題含解析答案

中考物理二輪復習重難點題型分類匯編與專項突破專題03聲的利用與噪聲控制試題含解析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