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八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物態(tài)變化 溫度習題課件ppt,文件包含第1節(jié)物態(tài)變化溫度pptx、第1節(jié)物態(tài)變化溫度doc、補充習題第1節(jié)物態(tài)變化溫度doc、第1節(jié)物態(tài)變化溫度課前練doc、冰的熔化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1.知道溫度的概念,知道溫度的常用單位和國際單位制單位;?
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體會對溫度進行準確測量的必要性,養(yǎng)成采集科學準確數據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吉林霧凇是(如圖)儀態(tài)萬方、獨具風韻的奇觀,讓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贊不絕口。每當霧凇來臨,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
這一切奇觀都與溫度有關,你知道什么是溫度嗎?霧凇需要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可以形成?
物質可以分為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 。
思考:物質的不同狀態(tài)有什么特點?
【實驗探究】 我們先來看一個視頻
【實驗目的】探究物質存在的狀態(tài)是否可以變化【實驗器材】冰塊、燒杯、石棉網、支架、酒精燈【實驗步驟】(1)如右圖所示,將器材組裝起來; (2)用酒精燈對燒杯不斷加熱,觀察加熱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在加熱過程中會看到燒杯中的冰塊逐漸變成水;繼續(xù)加熱,可以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并且越來越少,變成了水蒸氣?!緦嶒灲Y論】冰可以變成水,水可以變成水蒸氣,說明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存在的狀態(tài)可以發(fā)生變化。
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的過程稱為物態(tài)變化。物態(tài)變化是需要條件的,比如冬天的夜晚,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會變成美麗的冰花,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固態(tài)的冰花又變?yōu)橐簯B(tài)的水。
“冬暖夏涼”“寒風刺骨”“溫暖如春”等都是我們對溫度的感受,可是到底什么是溫度呢?溫度的單位是什么呢?
(1)溫度:表示物體或環(huán)境的冷熱程度。(2)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也就是攝氏溫標,是由瑞典物理學家攝爾修斯首先規(guī)定的。(3)攝氏溫標規(guī)定:在大氣壓為1.01×105 Pa(帕)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攝氏度,而把水沸騰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攝氏度,把0攝氏度到100攝氏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記為1 ℃。攝氏溫度用符號t表示。
有人生病時要特別關注病人體溫的變化。那么,用什么去測量溫度呢?又該怎樣測量溫度呢?
實驗室溫度計的使用方法:①如下圖所示,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可測量出的溫度值的范圍)和分度值(一個小格所代表的溫度值);
②如圖所示,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碰到被測物體以外的物體(如杯底、杯壁和空氣等);
③如圖所示,當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物體(體溫計因有特殊的結構,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④如圖所示,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溫度計的使用規(guī)則:會選:首先估計待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及分度值合適的溫度計;會拿:用手握住溫度計上端,不能用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會放: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要使玻璃泡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的底部或容器的側壁;
會讀:待溫度計玻璃管中的液柱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垂直,且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如下圖所示;會記:把觀測到的溫度值記錄下來,不要忘記寫單位。
最初的體溫計跟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結構相同且不能離開人體,這給觀測體溫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后來制造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fā)明了現(xiàn)在的體溫計。
(1)體溫計的結構:如圖所示,測量體溫時,玻璃泡中的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上升到玻璃管中,指示出人體的溫度。
(2)使用方法:①由于縮口的存在,使用體溫計之前,應將體溫計向下甩幾下,以確保測體溫前體溫計的讀數低于待測人體的溫度;②讀數時,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取出來,應注意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 ℃,讀數時要讀到0.1 ℃。
體溫計為何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體溫計的水銀泡上方有一個非常細且彎曲的縮口。水銀受熱膨脹可以通過縮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當水銀遇冷收縮時水銀柱就會在縮口處斷開,停留在玻璃管里無法自動回到水銀泡里。
(3)實驗室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區(qū)別如下表所示:
在大氣壓為1.01×105帕時: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 水沸騰時的溫度為100度; 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這種規(guī)定下的溫度稱為攝氏溫度。
南極的最低氣溫:-94.5 ℃
我國東北漠河最低氣溫:-52.3 ℃
正常人的體溫:約37 ℃
普通火爐內可達到的溫度:約1 100 ℃
太陽表面溫度:約6 000 ℃
1.水具有流動性,水是 體,它有一定的 ,但是沒有一定的 。
2.護士用體溫計測量一個病人后,體溫計示數為“38.5℃”,僅用酒精消毒后就去給一個正常人測量體溫,體溫計示數是 (? ? ) A.37℃???? B.38.5℃??? C.無法判斷
3.某同學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得結果為35℃,所測溫度低于實際溫度的原因可能是(? )A.使用前未將水銀甩回玻璃泡里 B.體溫計置于腋下的時間不夠長C.體溫計未與身體直接接觸 D.沒有及時讀出體溫計顯示的數值
4.給體溫計消毒的正確方法是( ?。〢.放在沸水中煮幾分鐘B.用自來水加以沖洗C.用酒精燈烘烤 D.用醫(yī)用酒精擦拭
伽利略最早試圖利用氣體體積變化來探測溫度變化。1603年,他在一盆水里倒豎起一根充滿熱空氣的玻璃管,當管里的空氣冷卻到室溫時,空氣的體積縮小,便將水吸入管中,伽利略就這樣制成了他的“驗溫器”。室溫改變時,管里的水位也隨著改變。如果房間變暖,玻璃管里的空氣就膨脹,將水位壓低;如果變冷,空氣就收縮,使水位升高。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物態(tài)變化1 物態(tài)變化與溫度教學演示課件ppt,文件包含第一節(jié)物態(tài)變化與溫度pptx、1物態(tài)變化與溫度doc、1物態(tài)變化與溫度習題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節(jié) 物態(tài)變化 溫度評課課件ppt,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點1,物態(tài)及其變化,DEG,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固定的形狀,知識點2,溫度和攝氏溫度,知識點3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一 物態(tài)變化 溫度課文內容ppt課件,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yè)提升,課時講解,課時流程,知識點,物態(tài)及其變化,DEG,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