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界條件與相遇條件
(1)要抓住一個條件,兩個關(guān)系: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兩個關(guān)系是時間關(guān)系和位移關(guān)系.通過畫草圖找兩物體的位移關(guān)系是解題的突破口,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jīng)停止運動.
2.追及相遇問題常見情況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二:考點題型歸納
題型一:勻變速追勻速物體
1.(2023秋·山東德州·高一統(tǒng)考期末)揮桿套馬是我國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烈馬從騎手身邊奔馳而過時,騎手持6m長的套馬桿,由靜止開始催馬追趕,最終套住烈馬。整個過程二者的v-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騎手追趕烈馬過程中二者之間的最大距離為40m
B.t=9s時騎手剛好追上烈馬
C.騎手在t=8s時揮桿,能套到烈馬
D.8-9s內(nèi)烈馬的加速度小于0-6s內(nèi)騎手的加速度
【答案】C
【詳解】A.當(dāng)騎手和烈馬速度相同時二者間距最大,由v-t圖像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得
A錯誤;
B.由圖形所圍的面積可以算出0~9s內(nèi),烈馬的位移為
騎手0~9s內(nèi)位移

x1> x2
因此t=9s時騎手未追上烈馬,B錯誤;
C.由圖形所圍的面積可以算出0~8s內(nèi),烈馬的位移為
騎手的位移為
套馬桿長l=6m
x4+l>x3
所以騎手在8s時刻揮桿,能套到烈馬,故C正確;
D.由加速度定義式
知8~9s內(nèi)烈馬加速度
0~6s內(nèi)騎手的加速度
故D錯誤。
故選C。
2.(2023秋·福建莆田·高一??计谀┘住⒁覂晌矬w在同一直線上,同時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B.開始階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C.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率相等
D.40s末乙追上甲
【答案】D
【詳解】A.由圖可知,甲做勻速運動,乙做勻加速運動,故A錯誤;
B.開始階段甲跑在的乙前面,20s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甲仍在乙的前面,直到乙追上甲兩者相遇,故B錯誤;
C.兩圖線的交點表示速度相等。在第20s末兩物體速度相等,由圖線的“面積”看出,這段時間內(nèi)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乙還沒有追上甲,故C錯誤;
D.兩物體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當(dāng)位移相等時兩物體相遇,由圖線的“面積”看出,所以40s末乙追上甲,兩物體相遇,故D正確。
故選D。
3.(2023秋·四川涼山·高一統(tǒng)考期末)大霧天氣會影響駕駛員安全駕駛,因此開車在路。上時如遇大霧應(yīng)該保持車距、控制車速。某大霧天,一輛小汽車在水平直線公路上以速度勻速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一貨車正以速度勻速行駛。小汽車駕駛員經(jīng)過反應(yīng)時間后開始剎車(假設(shè)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的車速不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小汽車恰好沒撞上貨車,那么小汽車駕駛員剛發(fā)現(xiàn)貨車時距貨車的距離為( )
A.B.C.D.
【答案】B
【詳解】根據(jù)題意可知,小汽車恰好沒撞上貨車,即小汽車與貨車速度相等時,恰好追上貨車,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得,小汽車剎車的位移為
有運動學(xué)公式可得,小汽車的剎車時間為
其中
解得
小汽車勻速運動的位移為
貨車運動的位移為
設(shè)小汽車駕駛員剛發(fā)現(xiàn)貨車時距貨車的距離為,則有
解得
故選B。
題型二:勻變速追勻變速物體
4.(2023春·浙江溫州·高一樂清市知臨中學(xué)??计谥校┰谄街惫飞闲旭偟募?、乙兩車某時刻剛好并排行駛,從該時刻開始計時,兩車運動的位移x和時間t的比值與時間t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兩車可視為質(zhì)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B.時刻兩車再次相遇前相距最遠
C.兩車在時再次相遇D.兩車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離為6m
【答案】C
【詳解】A.由圖像對于甲車有
可得
即甲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結(jié)合勻變速公式可知,甲車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別為

即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故A錯誤;
C.由圖像對于乙車有
可得
即乙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別為
,
當(dāng)時
即當(dāng)時兩車再次相遇,故C正確;
BD.當(dāng)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之間的距離最大,即
解得
即時兩車再次相遇前相距最遠。
可得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離為
故BD錯誤。
故選C。
5.(2023秋·廣東江門·高一江門市第一中學(xué)??计谀┘住⒁覂绍囋谝黄街惫飞涎赝环较蜃鲋本€運動,20s時相遇。它們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乙車啟動時,甲車在其前方100m處B.0~20s內(nèi),乙車落后甲車的最大距離為50m
C.甲車啟動10s后正好追上乙車D.乙車超過甲車后,兩車還會再相遇
【答案】C
【詳解】AC.根據(jù)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包圍的面積表示位移,10-20s時間內(nèi),兩車的位移大小相等,20s時相遇,則10s時也相遇即甲車啟動10s后正好追上乙車,乙車啟動時,甲乙兩車相遇,A錯誤,C正確;
B.15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乙車落后甲車距離最遠,最大距離為
B錯誤;
D.乙車超過甲車后,由于乙的速度大,所以不可能再相遇,D錯誤。
故選C。
6.(2022秋·陜西咸陽·高一統(tǒng)考期末)霧霾天氣中能見度較低,車輛行駛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以保證安全。甲、乙兩車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同向勻速行駛。甲車在前,乙車在后,兩車間距為。某時刻兩車同時剎車,甲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乙車在前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然后再以大小為的加速度繼續(xù)剎車,直至停止。則兩車之間的最大距離為( )
A.B.C.D.
【答案】A
【詳解】根據(jù)題意,由運動情況可知,當(dāng)甲、乙兩車速度相同時距離最遠,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知,剎車1s后乙車的速度為
位移為
甲的速度為
位移為
設(shè)再經(jīng)過時間,甲乙兩車速度相等,則有
解得
在時間內(nèi),甲的位移為
乙的位移為
則最大距離為
故選A。
題型三:勻速追勻變速物體:
7.(2023秋·廣東廣州·高一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中學(xué)統(tǒng)考期末)車從靜止開始以的加速度前進,在車開始運動的同時,車后20m處某人騎自行車開始以6m/s的速度勻速追趕。以車啟動時刻開始計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經(jīng)過t=4s車的速度和人的速度相等B.經(jīng)過t=6s車的速度和人的速度相等
C.經(jīng)過t=10s人追上車D.最后人能追上車
【答案】B
【詳解】A.由運動學(xué)公式,當(dāng)t=4s時的速度,對車分析
又人騎自行車開始以6m/s的速度勻速運動,所以速度不相等,故A錯誤;
B.由運動學(xué)公式,當(dāng)t=6s時的速度,對車分析
又人騎自行車開始以6m/s的速度勻速運動,所以速度相等,故B正確;
C.經(jīng)過t=10s,車的位移為
人騎自行車的位移為
所以
因此經(jīng)過t=10s人未追上車,故C錯誤;
D.當(dāng)t=6s時,兩者速度相等,速度相等時能否追上的臨界條件,此時車的位移
人騎自行車的位移為
所以
6s后車的速度大于人騎自行車的速度,距離會越來越大,因此,人不能追上車,故D錯誤。
故選B。
8.(2022秋·河南洛陽·高一??计谀┤鐖D所示,水平地面上A、B兩物體相距,A在水平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在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正以的初速度向右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4m/s2,則A追上B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 )
A.5sB.6s
C.7sD.8s
【答案】A
【詳解】當(dāng)B停止運動時運動的距離為
則當(dāng)A追上B時,則
解得
t=5s
故選A。
9.(2022秋·寧夏銀川·高一銀川唐徠回民中學(xué)??计谥校┤鐖D所示為A、B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A質(zhì)點的圖像為直線,B質(zhì)點的圖像為過原點的拋物線,兩圖像交點C、D坐標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時間內(nèi)A比B少走了的距離
B.時間段內(nèi)A在前B在后,時間段內(nèi)B在前A在后
C.A在B前面且離B最遠時,A的位移為
D.兩物體速度相等的時刻為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
【答案】C
【詳解】A.由圖可知,時間內(nèi),A、B兩質(zhì)點走過的距離均為x2,故A錯誤;
B.有圖可知,時間段內(nèi)B的縱坐標比A的縱坐標大,所以B在前A在后,時間段內(nèi),A的縱坐標比B的縱坐標大,所以A在前B在后,故B錯誤;
CD.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可知兩圖線斜率相等的時刻一定在t1~t2時間段內(nèi)。因為B質(zhì)點的圖像為過原點的拋物線,根據(jù)
可知B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B質(zhì)點在t1~t2時間段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又因為t1~t2時間段內(nèi)B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與A質(zhì)點勻速運動的速度相等,均為
所以兩物體速度相等的時刻一定在t1~t2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而不是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t1~t2時間段內(nèi),A在B前面,且A的速度先大于B的速度,后小于B的速度,當(dāng)兩者速度相同,即在t1~t2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距離最遠,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此時A的位移等于,故C正確,故D錯誤。
故選C。
題型四:避免相撞物體類問題
10.(2023秋·山東臨沂·高一臨沂第四中學(xué)??计谀〢、B兩輛列車在能見度很低的霧天里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A車在前,速度,B車在后,速度。當(dāng)B車發(fā)現(xiàn)A車時就立刻剎車。已知B車在進行剎車測試時發(fā)現(xiàn),若車以的速度行駛時,剎車后至少要前進才能停下,假設(shè)B車剎車過程中加速度恒定。為保證兩輛列車不相撞,則能見度至少要達到( )
A.B.C.D.
【答案】B
【詳解】由于B車以的速度行駛時,剎車后至少要前進才能停下,則
設(shè)經(jīng)歷時間t0,當(dāng)B車減速至與A車速度相等,則有
為保證兩輛列車不相撞,則能見度至少要達到
解得
故選B。
11.(2023秋·重慶合川·高一重慶市合川中學(xué)??计谀┘?、乙兩汽車在一條平直的單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駛。某時刻兩車司機聽到前方有事故發(fā)生的警笛提示,同時開始剎車,兩車剎車后的v—t圖像如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4s時,兩車的速度為10m/s
B.若t=24s時兩車未發(fā)生碰撞,則此時兩車相距最遠
C.若兩車發(fā)生碰撞,則碰撞時間可能發(fā)生在24s之后的某時刻
D.若兩車并未發(fā)生碰撞,則開始剎車時兩車之間的間距一定大于48m
【答案】D
【詳解】A.由圖可知24s時,兩車的速度相同,由汽車甲的速度時間圖像可得24s時,兩車的速度為
故A錯誤;
B.開始時,甲在前、乙在后,在0-24s內(nèi),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大,兩車間的距離逐漸減小。24s后,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小,兩車間的距離逐漸增大,所以t=24s時兩車相距最近,故B錯誤;
C.若兩車速度相等時沒有相撞,則速度相等后,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大,兩車不可能再相撞,所以若兩車發(fā)生碰撞,則可能是在開始剎車24s以前的某時刻發(fā)生的,故C錯誤;
D.t=24s時甲車的位移為
t=24s時乙車的位移為
兩者位移之差為
若兩車并未發(fā)生碰撞,則開始剎車時兩車之間的間距一定大于48m,故D正確。
故選D。
12.(2022秋·湖北十堰·高一校聯(lián)考期中)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司機從發(fā)現(xiàn)前方異常情況到緊急剎車,汽車仍將前進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要保持安全,這段距離內(nèi)不能有車輛和行人,因此把它稱為安全距離。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yīng)時間和汽車系統(tǒng)的反應(yīng)時間之和為1s(這段時間汽車仍保持原速)。汽車在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30m處有一障礙物,為使汽車不撞上障礙物,駕駛員立刻剎車。人和車的反應(yīng)時間之和為1s,為使汽車不撞上障礙物,剎車的加速度大小至少為( )
A.B.C.D.
【答案】C
【詳解】汽車勻速行駛的速度
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做勻速運動
減速過程位移為
則汽車行駛必要的安全距離為
解得
故選C。
題型五:相遇次數(shù)問題
13.(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计谀┤鐖D所示是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的甲、乙兩汽車的圖像,時兩車恰好并排行駛,則( )
A.時刻,甲在乙前方處B.時刻,甲在乙的前方
C.時刻,乙在甲前方處D.時刻,兩車再次并排行駛
【答案】A
【詳解】A.時兩車恰好并排行駛,時刻,兩車間距為
即甲在乙前方處,A正確;
B.時刻,兩車間距為
兩車并排行駛,B錯誤;
C.時刻,兩車間距為
乙在甲前方處,C錯誤;
D.到,甲車始終大于乙車速度,則時刻,甲車在乙車前,D錯誤。
故選A。
14.(2020秋·天津濱海新·高一??计谥校┘住⒁覂绍囋谄街钡墓飞贤蛐旭?,二者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t=0時刻,甲在前,乙在后,二者之間的距離為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s=20m,甲、乙能相遇一次
B.若s=20m,甲、乙能相遇二次
C.若s=24m,甲、乙能相遇二次
D.若s=12m,甲、乙能相遇一次
【答案】A
【詳解】設(shè)0?4s內(nèi),甲車位移為s1,乙車位移為s2,乙車追上甲車時,若甲、乙兩車速度相同,即此時
t=4s

此后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全程甲、乙僅相遇一次,若s20m,則兩車不相遇。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5.(2023秋·四川南充·高一校考期末)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圖中△OPQ和△OQT的面積分別為s1和s2(s2>s1),計時開始時,甲、乙兩車相距s0,在兩車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車在乙車前方且s0=s1+s2,兩車相遇1次
B.若甲車在乙車前方且s0T時會相遇;當(dāng)s0=s1時,有s1+s2=s0+s2,兩車恰在T時刻相遇。選項CD錯誤。
故選B。
題型六:追及和相遇的綜合問題
16.(2023秋·山東臨沂·高一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在一次接力訓(xùn)練中,已知甲、乙兩運動員經(jīng)短距離加速后都能達到并保持的速度跑完全程。設(shè)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乙在接力區(qū)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在甲、乙相遇時完成交接棒。在這次練習(xí)中,甲以的速度跑到接力區(qū)前端處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區(qū)的長度為。
(1)求此次練習(xí)中交接棒處離接力區(qū)前端(即乙出發(fā)的位置)的距離;
(2)為了達到理想成績,需要乙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則甲應(yīng)在接力區(qū)前端多遠時對乙發(fā)出起跑口令?
(3)在(2)中,求乙經(jīng)過接力區(qū)的時間是多少?
【答案】(1);(2);(3)
【詳解】(1)根據(jù)題意,由公式可得,乙的最大加速時間為
設(shè)乙加速到交接棒處時運動時間為t,則在甲追及乙過程中有
代入數(shù)據(jù)得
(舍去)
則此次練習(xí)中交接棒處,離接力區(qū)前端的距離為
(2)根據(jù)題意可知,乙加速時間為最大加速時間,設(shè)甲在距離接力區(qū)前端為時對乙發(fā)出起跑口令,則在甲追及乙過程中有
代入數(shù)據(jù)得
(3)根據(jù)題意,在(2)情形下,由公式可得,乙加速運動的距離為
則乙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則乙經(jīng)過接力區(qū)的時間是
17.(2023秋·廣東廣州·高一統(tǒng)考期末)車輛在行駛中強行超車存在安全隱患,如下圖所示公交車在一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正后方的甲車以6m/s的速度勻速行駛。當(dāng)甲車與公交車相距60m時,開始計時。此時,甲車司機開始加速要從公交車左側(cè)超車,加速度大小為1.5m/s2,公交車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是(m),剛好到站牌停下。不計車輛變道的時間及車輛的大小。求:
(1)從計時開始,公交車的運動時間;
(2)甲車完成超車(即相遇)需多長時間,以及甲車剛完成超車時的速度大小;
(3)若甲車開始超車時,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車迎面駛來,此時二者相距320m。乙車速度為15m/s,甲車超車時乙車速度保持不變,請通過計算分析,甲車能否安全超車。
【答案】(1)20s;(2)10s,21m/s;(3)甲車能安全超車,見解析
【詳解】(1)根據(jù)
可知公交車的初速度大小為
加速度大小為
則公交車的剎車時間為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得甲車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是
甲車與公交車相遇時滿足
解得
因此甲車完成超車需要10s。甲車剛完成超車時的速度大小
(3)在甲車超車過程中甲車行駛的距離為
乙車行駛的距離為

所以甲車能安全超車。
18.(2023秋·山東棗莊·高一統(tǒng)考期末)我國的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交通路口當(dāng)綠燈熄滅、黃燈亮起時,車頭已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車頭未越過停車線的若繼續(xù)前行超越停車線則屬于交通違章行為。某一平直公路路口綠燈熄滅,黃燈變亮之前,綠燈有3s的閃爍時間。一輛轎車以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在車頭距離停車線54m處時看到綠燈開始閃爍,經(jīng)過的反應(yīng)時間后才能做出讓車勻加速通過或勻減速停下的操作,已知該轎車加速運動時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
(1)若轎車司機采用勻加速通過的方式通過該路口,判斷該司機是否違章;
(2)若轎車司機采取勻減速停下,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剎車才能保證車頭不越線;
(3)在滿足第(2)問的條件下,若在轎車后方有一貨車以的速度同向行駛,看到轎車剎車,貨車司機立即剎車,剎車加速度大小為,不考慮貨車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為保證兩車不相撞,兩車剎車前的最小距離為多大?
【答案】(1)該司機違章;(2);(3)
【詳解】(1)若轎車司機采用勻加速通過的方式通過該路口,則轎車在通過的最大位移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說明黃燈變亮?xí)r,車頭未越過停車線,則該司機違章。
(2)設(shè)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車頭剛好不越線,則有

聯(lián)立解得
可知至少以的加速度剎車才能保證車頭不越線。
(3)設(shè)兩車速度相等時,剛好不相撞,以開始剎車為時刻,則有

聯(lián)立解得
,
此過程轎車通過的位移為
貨車通過的位移為
根據(jù)位移關(guān)系可得
解得
專題強化
一、單選題
19.(2023秋·福建龍巖·高一統(tǒng)考期末)獵豹追捕獵物時運動的最大加速度可達9m/s2,最大速度可達30m/s。羚羊被獵豹追捕時的最大加速度可達12.5m/s2,最大速度可達25m/s,當(dāng)獵豹潛伏距羚羊20m時會被羚羊發(fā)現(xiàn)。設(shè)從此時開始兩者同時由靜止在同一直線上一追一逃,盡力奔跑,達各自最大速度后開始勻速,則( )
A.兩動物加速運動的時間相等
B.在羚羊達最大速度之前,兩動物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C.在獵豹達最大速度之前,兩動物間的距離越來越小
D.獵豹速度達最大速度30m/s時,兩動物相距最遠
【答案】B
【詳解】A.兩動物加速運動的時間分別為
,
A錯誤;
BC.因為羚羊的最大加速度大,所以在羚羊達最大速度之前,羚羊的速度一直大于獵豹的速度,所以兩動物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因為羚羊的速度先達到最大,所以在獵豹達最大速度之前,兩動物間的距離先變大后又減小,B正確,C錯誤;
D.根據(jù)運動規(guī)律可知,當(dāng)獵豹與羚羊最大速度相同即達到25m/s時,兩動物相距最遠,之后獵豹的速度大于羚羊的速度,兩動物距離會越來越近,D錯誤。
故選B。
20.(2023秋·河南南陽·高一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為甲、乙兩輛汽車運動的v-t圖像。t=0時刻,兩汽車位于同一起跑線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車起跑時,甲車運動了1mB.兩車相遇之前的最大距離為4m
C.t=4s時兩車相遇D.t=3s時兩車相遇
【答案】A
【詳解】A.根據(jù)圖像與橫軸圍成面積表示位移,時乙車起跑,甲車已經(jīng)運動的位移為
故A正確;
BD.由圖像可知,時兩車速度相等,此時兩車距離是相遇之前的最大距離,根據(jù)圖像與橫軸圍成面積表示位移可得
故BD錯誤;
C.根據(jù)圖像與橫軸圍成面積表示位移,前內(nèi)兩車的位移分別為
由于
可知時兩車不相遇,故C錯誤。
故選A。
21.(2023秋·重慶·高一校聯(lián)考期末)在一條平直道路上,汽車甲從靜止開始啟動做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汽車甲剛開始啟動時,汽車乙恰好從汽車甲旁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兩車同向運動,則甲車追上乙車所經(jīng)過的時間為( )
A.2sB.4sC.5sD.10s
【答案】B
【詳解】由題意可知,同時同地出發(fā),再次相遇即位移相等,則
解得
t=4s
故選B。
22.(2023秋·河北保定·高一統(tǒng)考期末)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某段時間的位置—時間(x-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體的速度大小為2m/s
B.圖像交點P,代表甲乙兩物體此時速度相同
C.0~2s時間內(nèi)甲乙兩物體位移相同
D. 時,乙物體追上甲物體
【答案】D
【詳解】A.位置—時間(x-t)圖線的斜率等于速度,甲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故A錯誤;
B. 圖像交點P,乙圖像的斜率比甲大,故乙車的速度較大,故B錯誤;
C.0~2s時間內(nèi)甲乙兩物體位移分別為
故C錯誤;
D.時,甲乙兩物體此時的位置相同,即乙物體追上甲物體,故D正確。
故選D。
23.(2023秋·河北唐山·高一唐山市第十中學(xué)統(tǒng)考期末)均視為質(zhì)點的甲、乙兩輛賽車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駛,如圖所示是兩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v-t圖像,則關(guān)于兩車運動狀況的描述,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乙車在第5s末改變運動方向
B.甲、乙兩車在第5s末相距90m
C.在第10s末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
D.若開始時甲車在前,則兩車只可能相遇一次
【答案】D
【詳解】A.乙車始終朝正方向運動,只是5s末速度恰好為零,A錯誤;
B.由于兩車初始位置關(guān)系位置,無法確定甲、乙兩車在第5s末的距離,B錯誤;
C.在第10s末甲車速度等于乙車速度,C錯誤;
D.若開始時甲車在前,10s內(nèi)兩車距離增大,10s后兩車距離減小,最后乙車追上甲車相遇一次,以后不會再相遇,D正確。
故選D。
24.(2023秋·重慶南岸·高一重慶市第十一中學(xué)校??计谀┮惠v長L0=1.5m的自行車正以v=3m/s的速度向前行駛,在其車尾后方s0=20m遠處的另一條車道上有一輛長L=3m的小轎車正以v0=10m/s同向行駛。由于小轎車要在前方50m站點處停車接受檢查,便在此時開始剎車使之做勻減速運動,結(jié)果車頭恰停在站點處。不考慮小轎車的再次啟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轎車剎車的加速度為2m/s2
B.從小轎車開始剎車計,小轎車(車頭)從后方追至自行車車尾所需的時間為3s
C.兩車第一次錯車所需時間為3s
D.兩車第二次錯車時間為
【答案】C
【詳解】A.根據(jù)
加速度
故A錯誤;
B.小轎車相對自行車做初速度
=(10-3)m/s=7m/s
加速度
a=-1m/s2
的勻減速運動,小轎車(車頭)從后方追至自行車車尾所需的時間,有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此為第二次小轎車(車頭)與自行車車尾相遇所需的時間,故B錯誤;
C.小轎車車尾到達自行車車頭歷時為,則有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則第一次錯車時間為
故C正確;
D.第二次小轎車(車頭)與自行車車尾相遇所需的時間,此時小轎車速度為零,采取逆向思維,小轎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兩車第二次錯車時間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故D錯誤。
故選C。
25.(2023秋·北京東城·高一統(tǒng)考期末)一輛汽車停在路口等紅燈,綠燈亮?xí)r,汽車開始以的加速度沿平直公路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達到20m/s后,保持此速度勻速前進。汽車啟動時,一輛自行車剛好經(jīng)過汽車旁,與汽車同向且以8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速度達到20m/s前追不上自行車
B.汽車在4s時追上自行車
C.汽車在8s時追上自行車
D.汽車追上自行車前,8s時汽車與自行車的距離最大
【答案】C
【詳解】ABC.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汽車追上自行車,則有
解得
則汽車追上自行車時的速度為
故AB錯誤,C正確;
D.汽車追上自行車前,汽車與自行車同速時,兩者距離最大,則
可得距離最大時對應(yīng)的時刻為
故D錯誤。
故選C。
26.(2023秋·甘肅武威·高一??计谀┘住⒁覂蓹C器人(可視為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乙對應(yīng)的圖線是拋物線的一部分,以甲的出發(fā)點為原點,出發(fā)時刻為計時起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同時出發(fā)
B.甲、乙的速度方向始終相同
C.出發(fā)后兩機器人相遇一次
D.出發(fā)后兩機器人相遇兩次
【答案】D
【詳解】A.通過圖像可知甲比乙先出發(fā),A錯誤;
B.由x-t圖線切線的斜率表示瞬時速度可知,甲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變速運動,且運動方向在t2時刻發(fā)生改變,B錯誤;
CD.圖像的交點的意義是在相同時刻的位置相同,故出發(fā)后兩機器人相遇兩次,C錯誤,D正確。
故選D。
27.(2022秋·廣東廣州·高一廣州市第五中學(xué)??计谀┠撑d趣小組舉行機器人跑步比賽,甲、乙兩機器人均做直線運動。兩機器人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其中機器人乙的x-t圖線是關(guān)于x軸對稱的拋物線的一部分,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甲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B.機器人甲在0~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5m/s
C.機器人乙一定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D.在0~10s內(nèi)甲、乙機器人相遇兩次,且相遇時速度可能相等
【答案】C
【詳解】A.x-t圖線切線的斜率表示瞬時速度,由圖可知甲先沿負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后保持靜止,A錯誤;
B.甲在0~10s內(nèi)的位移為
則平均速度為
B錯誤;
C.乙的x-t圖線是關(guān)于x軸對稱的拋物線的一部分,t=0時斜率為零,說明其運動性質(zhì)是初速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C正確;
D.在0~10s內(nèi)甲、乙機器人的x-t圖線相交兩次,表示相遇兩次,相遇時由于斜率不同,速度不同,D錯誤。
故選C。
28.(2022秋·遼寧·高一校聯(lián)考期末)某無線藍牙耳機可以在一定距離內(nèi)實現(xiàn)手機與設(shè)備的無線鏈接,已知該耳機的實際最遠鏈接距離為10m,甲乙兩人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如圖(a)所示,甲乙兩人一人持手機,另一人佩戴藍牙耳機,同時分別沿兩條平行直線軌道的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運動,已知兩條軌道間距為8m,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從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b)所示,若忽略藍牙耳機鏈接和斷開所需要的時間,甲乙兩人可視為質(zhì)點,則在運動過程中手機檢測到藍牙耳機能被鏈接的時間為( )
A.4sB.sC.sD.6s
【答案】D
【詳解】如圖所示,0~4s內(nèi)乙的加速度為
當(dāng)甲、乙相距10m時,根據(jù)勾股定理,甲乙位移差為6m,2s時甲乙兩人速度相同,此時相距
此后乙速度大于甲,4s時甲乙相距
當(dāng)乙比甲多走6m時,是最后接收到信號的時刻,設(shè)從開始到該時刻的時間為t,有
解得
故選D。
29.(2022秋·湖南邵陽·高一統(tǒng)考期中)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x—t圖像如圖①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v—t圖像如圖②所示.根據(jù)圖像做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和B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A的加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A運動的位移為10m
C.t=3s時,物體C追上物體D
D.t=3s時,CD第一次相遇前,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最大間距
【答案】D
【詳解】A.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像可知物體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錯誤;
B.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B運動的位移為
xB=x2-x1=10m-0=10m
而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所以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A運動的位移大于10m,B錯誤;
C.根據(jù)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0~3s內(nèi),C的位移為
D的位移為
物體C的位移小于D的位移,又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t=3s時,物體C沒有追上D物體。C錯誤;
D.t=3s時CD速度相等,t=3s前物體C的速度小于物體D的速度,兩者距離越來越大。t=3s后到CD第一次相遇前,物體C的速度大于物體D的速度,兩者距離越來越小。因此t=3s時,CD第一次相遇前,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最大間距。D正確。
故選D。
二、多選題
30.(2023秋·黑龍江哈爾濱·高一統(tǒng)考期末)一只氣球以10m/s的速度勻速上升,某時刻在氣球正下方距氣球6m處有一小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若g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氣球
B.若氣球和石子相距s=5m,石子一定能追上氣球
C.若氣球上升速度等于9m/s,其余條件不變,則石子在拋出后1s末追上氣球
D.若氣球上升速度等于7m/s,其余條件不變,則石子一定能追上氣球
【答案】BCD
【詳解】A.設(shè)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石子的初速度,加速度,氣球的速度,石子經(jīng)過時間后速度與氣球的速度相等,則有
1s時間內(nèi)氣球上升的位移為
石子上升的位移為
由于
所以石子一定追不上氣球,故A錯誤;
B.若氣球和石子相距,根據(jù)A選項分析可知,石子與氣球速度相等時剛好追上氣球,故B正確;
C.若氣球上升速度等于,在石子在拋出后1s末,氣球上升的位移為
石子上升的位移為
因為
所以1s末石子恰好追上氣球,故C正確;
D.由C選項分析可知,當(dāng)氣球上升速度等于,在1s末恰好追上氣球,所以當(dāng)氣球上升速度等于時,石子一定能追上氣球,故D正確。
故選BCD。
31.(2023秋·黑龍江哈爾濱·高一哈爾濱德強學(xué)校??计谀┘?、乙兩車在同一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時刻,在前面以速度為10m/s行駛的甲車突然做加速度大小為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在后面以20m/s速度行駛的乙車司機看到甲車減速立馬踩下剎車(司機反應(yīng)時間忽路不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 )
A.若兩車不相撞,甲車在前6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25m
B.若兩車剎車前相距12m,乙車以加速度剎車,可能在時撞上甲車
C.若兩車剎車前相距25m,則乙車的加速度至少才能避免兩車相撞
D.若兩車剎車前相距37.5m,則乙車的加速度至少才能避免兩車相撞
【答案】AC
【詳解】A.若兩車不相撞,甲車停止運動的時間為
則在前6s內(nèi)的位移大小等于5s的位移,大小為
選項A正確;
B.若兩車剎車前相距12m,乙車以加速度剎車,則兩車共速時
解得
t=2.5s
v=5m/s
則此時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可知此時乙車沒撞上甲車,以后乙車的速度小于甲車,則t=3s時兩車不可能相碰,選項B錯誤;
C.若兩車剎車前相距25m,則兩車恰能相撞時,則
解得乙車的加速度
選項C正確;
D.若兩車剎車前相距37.5m,甲車停止運動時位移為25m,若使兩車不相碰,則乙的加速度
選項D錯誤;
故選AC。
32.(2023秋·河北保定·高一統(tǒng)考期末)A、B兩輛摩托車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t=5s之后,B車圖線與時間軸平行。已知t=0時A、B兩摩托車恰好并排經(jīng)過同一路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車在0~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B.B車在0~5s內(nèi)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
C.t=5s時,A、B兩車恰好相遇
D.t=10s時,A、B兩車相距最遠
【答案】AB
【詳解】A.A車0~10s內(nèi)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平均速度大小為
故A選項正確;
B.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B車在0~5s內(nèi)v-t圖像的斜率逐漸變小,即B車在0~5s內(nèi)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故B正確;
C.v-t圖像與t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t=5s時,A、B兩車恰好速度相同,但是A車圖像與t軸圍成的面積大于B車圖像與t軸圍成的面積,由于t=0時A、B兩摩托車恰好并排經(jīng)過同一路標,則t=5s時,A車行駛到在B車前方,故C選項錯誤;
D.由于t=0時A、B兩摩托車恰好并排經(jīng)過同一路標,t=0時刻開始A車以較大速度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車開始加速,當(dāng)兩車速度相同時間距最大,故t=5s時,A、B兩車相距最遠,t=5s后兩車距離開始變小,故D選項錯誤。
故選AB。
33.(2023秋·天津西青·高一天津市西青區(qū)楊柳青第一中學(xué)??计谀┏暡y速是一種常用的測速手段。如圖所示,有超聲波發(fā)射和接受裝置的測速儀固定在道路某處,其正前方有一輛小汽車B正沿直線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兩者相距為。此時小汽車B的速度大小為,同時測速儀向小汽車B發(fā)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經(jīng)過,超聲波脈沖剛好追上小汽車B,然后立即被反射回來,已知超聲波勻速傳播且速度大小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車加速度大小為
B.脈沖追上B車時,B車前進了
C.當(dāng)測速儀接收到被B車反射回來的脈沖時,A、B相距為
D.當(dāng)測速儀接收到被B車反射回來的脈沖時,B車的速度大小為
【答案】BD
【詳解】AB.根據(jù)題意,設(shè)B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脈沖追上B車時,B車前進的距離為
又有
解得
故A錯誤,B正確;
CD.當(dāng)測速儀接收到被B車反射回來的脈沖時,即B車運動了,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得,此時B車的速度大小為
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得,此時B車前進的距離為
則A、B相距為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34.(2023秋·廣東汕尾·高一統(tǒng)考期末)已知國產(chǎn)越野車和自動駕駛車都在同一公路上向東行駛,自動駕駛車由靜止開始運動時,越野車剛好以速度從旁邊加速駛過,如圖所示的粗折線和細折線分別是越野車和自動駕駛車的圖線,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判斷( )
A.5s末兩車速度均為9m/sB.0時刻之后,兩車只會相遇一次
C.20s末兩車相遇D.加速階段自動駕駛車的加速度是越野車的3倍
【答案】AD
【詳解】A.由v-t圖象可以看出,5s末兩車的速度相等,均為
A正確;
BC.0至10s,兩圖線與坐標軸圍成圖形的面積相等,由v-t圖象的物理意義可知,10s末兩車相遇,兩車間距變大20s之后兩車間距變小,25s后會再相遇一次,BC錯誤;
D.由v-t圖象可知,5s末兩車的速度均為9m/s,由9m/s增加到18m/s,越野車所花的時間是自動駕駛車的3倍,根據(jù)可知,自動駕駛車的加速度是越野車的3倍,D正確。
故選AD。
35.(2023秋·遼寧本溪·高一??计谀┯兴膫€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圖像如圖①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圖像如圖②所示。根據(jù)圖像做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和B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且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B.物體C和D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且C的加速度比D的加速度大
C.AB第一次相遇前,時物體A與物體B之間有最大間距
D.CD第一次相遇前,時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最大間距
【答案】BD
【詳解】A.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像可知物體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A錯誤;
B.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物體C和D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像可知物體C的加速度比D的加速度大,故B正確;
C.根據(jù)圖像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A和B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故C錯誤;
D.時CD速度相等,前物體C的速度小于物體D的速度,兩者距離越來越大;后到CD第一次相遇前,物體C的速度大于物體D的速度,兩者距離越來越小,因此時,CD第一次相遇前,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最大間距,故D正確。
故選BD。
36.(2023秋·甘肅武威·高一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xué)??计谀┯幸惠v汽車在能見度較低的霧霾天氣里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輛靜止的故障車,該司機剎車的反應(yīng)時間為,剎車后汽車勻減速前進,剎車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最后停在故障車后處,避免了一場事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司機發(fā)現(xiàn)故障車后,汽車經(jīng)過停下
B.司機發(fā)現(xiàn)故障車時,汽車與故障車的距離為
C.從司機發(fā)現(xiàn)故障車到停下來的過程,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D.要想避免相撞,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不能超過
【答案】BD
【詳解】因為
v0=54km/h=15m/s
A.汽車剎車時間
t2==3s
故汽車運動總時間
t=t1+t2=0.4s+3s=3.4s
故A錯誤;
B.司機發(fā)現(xiàn)故障車時,汽車與故障車的距離為
x=v0t1+t2+1.5m=15×0.4m+×3m+1.5m=30m
故B正確;
C.汽車的平均速度
故C錯誤;
D.從司機發(fā)現(xiàn)故障車到停下來的過程,剎車時間和距離保持不變,汽車與故障車的距離為,則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運動的距離最多為
所以反應(yīng)時間最大為
故D正確。
故選BD。
37.(2023秋·重慶九龍坡·高一重慶市楊家坪中學(xué)??计谀┰趦蓷l相鄰平行的直公路上,分別有一輛自行車與汽車同向行駛,自行車在前,汽車在后,相距10米時汽車開始剎車,它們的位移x(m)隨時間t(s)變化的規(guī)律為:汽車為,自行車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8m/s,加速度為2m/s2
B.汽車能追上自行車,且兩車共速時,汽車在自行車前面8m的地方
C.剎車后汽車和自行車第一次相遇時,汽車的速度為14m/s
D.剎車后汽車和自行車兩次相遇的時間分別是1s和5s
【答案】BC
【詳解】A. 由公式
可得,汽車初速度為18m/s,加速度大小為4m/,A錯誤:
B. 當(dāng)汽車與自行車速度相等時,是能否相遇的臨界條件,故汽車與自行車的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時間為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3s內(nèi)汽車的位移為
3s內(nèi)自行車的位移為
因為
所以,共速時汽車在自行車前面
36—28 =8
的地方,所以B正確;
CD. 當(dāng)汽車追上自行時,滿足
即有
解得
汽車停止運動的時間為
s
說明5s時汽車早已停止運動,汽車停止運動的位移為
因此第二次相遇時間為
s
可得汽車與自行車可以相遇兩次,當(dāng)汽車與自行車第一次相遇時,則有
C正確D錯誤。
故選BC。
三、解答題
38.(2023秋·河南漯河·高一統(tǒng)考期末)在兩長直的并行賽道上,有一輛F1賽車前方處有一安全車正以的速度勻速前進,這時賽車從靜止出發(fā)以的加速度追趕安全車。試求:
(1)追上之前賽車和安全車的最遠距離;
(2)當(dāng)賽車剛追上安全車時,賽車手立即剎車,使賽車以的加速度大小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停止,求賽車運動的總位移。
【答案】(1);(2)
【詳解】(1)當(dāng)兩車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則有
則相距的最遠距離為
(2)設(shè)賽車追上安全車時速度為v,加速時間為,則追上時有
解得

則賽車加速位移
賽車減速位移
故賽車運動總位移
39.(2023秋·陜西渭南·高一統(tǒng)考期末)冬季霧大,交通事故頻發(fā),為了安全,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用了的時間達到的速度,然后以這個速度在平直公路勻速行駛,突然司機發(fā)現(xiàn)前方有一輛貨車以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于是立即剎車,剎車過程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已知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是。求:
(1)汽車做勻加速時加速度的大小;
(2)通過計算判斷,是否發(fā)生交通事故。
【答案】(1)2m/s2;(2)會發(fā)生,見解析
【詳解】(1)汽車行駛速度,貨車的速度。汽車加速度的大小
(2)司機反應(yīng)時間,設(shè)汽車經(jīng)過時間和貨車速度相等,有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則汽車從發(fā)現(xiàn)貨車到與貨車速度相等時間內(nèi),汽車的位移為
貨車的位移為
由于,故會發(fā)生交通事故。
40.(2023秋·云南昆明·高一統(tǒng)考期末)在足球比賽中,經(jīng)常使用“邊路突破,下底傳中”的戰(zhàn)術(shù),某足球場長,寬,如圖所示。前鋒甲在越過中線4.5m處的A位置將足球以沿邊線內(nèi)側(cè)向前踢出,傳給運動在邊線且距底線20m的隊友乙,設(shè)隨后足球以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足球經(jīng)過隊友乙旁邊B點時,乙以的初速度加速追趕,已知乙的加速度,試求
(1)足球運動到隊友乙處時的速度大小
(2)隊友乙在追趕中與足球的最大間距是多少?
(3)隊友乙是否能在足球出底線以前追上球?
【答案】(1);(2)3m;(3)乙恰好在底線處追上足球
【詳解】(1)開始甲乙之間的距離
足球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由
足球運動到隊友乙處時的速度大小
(2)設(shè)經(jīng)過t1s的追趕,乙與足球有最大間距,有
在t1s內(nèi)足球的位移為
在t1s內(nèi)乙的位移為
最大間距
(3)設(shè)經(jīng)過t2s足球從B點到達底線
t2s乙運動的位移
因為
則乙恰好在底線處追上足球。
41.(2023秋·陜西西安·高一??计谀┩砩闲浖拥睾团笥岩黄鹂词澜绫肆_地亞VS巴西的比賽緊緊扣住了他的心弦??赐昵蛸惡笏麑c球大戰(zhàn)中守門員撲不住球的原因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查到了以下數(shù)據(jù):點球點到球門線的距離為,球門寬度為,。
(1)假設(shè)進攻球員沿水平方向朝球門邊緣Р點踢出足球,球的速度達到了且做勻速直線運動。守門員站在球門中間(身體所占位置不計),他從看到球射出到身體做出反應(yīng)需要的時間最短極限為0.2s。守門員做出反應(yīng)后勻速直線向旁邊跑去撲球,速度與博爾特百米賽跑的最快爆發(fā)速度相等為,通過計算說明守門員在看到球射出后再作出反應(yīng),能否成功撲到足球?
(2)克羅地亞勝利之后球員激動地在場上奔跑歡呼。10號球員從點球點出發(fā),以的速度向中線勻速奔跑,守門員在他正后方球門線處同時由靜止開始以的加速度開始追,世界杯足球場長度為105m,守門員能否在到達足球場邊緣前追上10號球員?
【答案】(1)不能,見詳解;(2)不能,見詳解
【詳解】(1)設(shè)足球到達P點所用的時間為,守門員的反應(yīng)時間為,反應(yīng)后撲到P點的時間為,有題可知
因此可知守門員從反應(yīng)到撲到P點共需,大于足球運動到P點的時間,因此,守門員不能撲到足球。
(2)設(shè)守門員的加速度為,10號球員運動到球場邊緣所用的時間為,守門員追上10號球員的時間為,球場的長度為根據(jù)題意,當(dāng)守門員恰好追上10號球員時有
解的
而10號運動員運動到球場邊界的時間為
由于
因此守門員不能在到達足球場邊緣前追上10號球員。
42.(2023秋·陜西榆林·高一統(tǒng)考期末)疲勞駕駛是一種危險的駕駛行為,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一轎車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在它正前方處有一貨車以的速度同向勻速行駛,貨車由于故障而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由于疲勞導(dǎo)致反應(yīng)遲鈍,轎車司機在貨車減速后才發(fā)現(xiàn)危險,轎車司機經(jīng)反應(yīng)時間后,立即采取緊急制動措施,使轎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貨車從故障開始,需向前滑行才能停下。
(1)求貨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2)求當(dāng)轎車開始剎車時,兩車之間的距離;
(3)若轎車和貨車不發(fā)生追尾,求轎車剎車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1);(2);(3)
【詳解】(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有
解得
(2)從貨車開始減速到轎車開始剎車的過程中,這段時間內(nèi)貨車運動的位移大小
解得
轎車運動的位移大小
解得
當(dāng)轎車開始剎車時,兩車之間的距離
解得
(3)轎車開始剎車時,貨車的速度大小
解得
設(shè)再經(jīng)時間兩者速度相等,恰好不相碰,有
由位移關(guān)系有
解得
43.(2023秋·天津?qū)氎妗じ咭惶旖蚴袑氎鎱^(qū)第一中學(xué)??计谀﹪H足聯(lián)世界杯(FIFA Wrld Cup)簡稱“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guī)格、最高競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并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影響力和轉(zhuǎn)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爾舉行,同時也是第一屆在冬季舉行的世界杯。一次訓(xùn)練中,攻方前鋒1、2和守方后衛(wèi)隊員在場中位置如圖所示,前鋒1控球。某時刻前鋒1將足球踢出,足球在草地以的初速度沿偏離中線37°的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前鋒2看到球被踢出后經(jīng)過(反應(yīng)時間)后沿圖中虛線從靜止開始向?qū)Ψ角蜷T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他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前鋒2恰好能截獲足球。(,)
(1)求前鋒2截獲足球時足球的速度大小?
(2)求前鋒2的反應(yīng)時間?
(3)前鋒2接球后與球一起以的速度沿虛線勻速沖向?qū)Ψ角蜷T,同時處于邊線的守方后衛(wèi)從靜止開始沿平行于中線的方向先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繼續(xù)勻速向前堵截前鋒2。守方后衛(wèi)要想截停足球,加速階段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答案】(1);(2);(3)
【詳解】(1)設(shè)足球場長為,寬為。前鋒2截獲足球時,足球恰好運動到虛線處,此過程中足球運動的位移為
由速度位移公式
得足球到達邊界,即前鋒2截獲足球時足球的速度大小為
(2)前鋒2截獲足球時運動的位移為
前鋒2勻加速的時間為
加速過程中的位移為
勻速階段位移為
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前鋒2追上足球時用總時間(包括反應(yīng)時間)為
則前鋒2的反應(yīng)時間為
(3)設(shè)后衛(wèi)距底線距離為,后衛(wèi)截停足球時,運動員帶足球運動的距離為
所用時間為
設(shè)后衛(wèi)加速度為,則有
解得
44.(2022秋·江蘇連云港·高一統(tǒng)考期中)高速公路應(yīng)急車道是為工程搶險、醫(yī)療救護等應(yīng)急車輛設(shè)置的專用通道,是一條“生命通道”。然而隨意占用應(yīng)急車道的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由此釀成了許多嚴重的后果。國慶期間,成渝高速公路擁堵,一救護車執(zhí)行急救任務(wù),沿應(yīng)急車道行駛,在某收費站停車繳費后以2.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到30m/s,之后以此速度勻速行駛了2分鐘,發(fā)現(xiàn)前方80m處有車輛違規(guī)占用應(yīng)急車道,該違規(guī)車輛勻速行駛,速度大小為10m/s,為了避免和該違規(guī)車輛相撞,救護車被迫開始剎車,(設(shè)高速路面平直)
(1)求救護車從收費站由靜止勻加速到速度為30m/s所行駛的距離以及此勻加速過程的時間;
(2)為了避免和該違規(guī)車輛相撞,救護車剎車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
(3)假設(shè)救護車以(2)所求的加速度勻減速剎車,恰在兩車速度相等時,違規(guī)車輛變道離開了應(yīng)急車道,之后救護車繼續(xù)勻加速至30m/s的速度后勻速行駛5分鐘到達目的地處,救護車勻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始終為2.5m/s2,如果應(yīng)急車道暢通,求救護車在收費站和目的地之間行駛(最高行駛速度30m/s)可比上述過程縮短的時間是多少。
【答案】(1)180m,;(2);(3)
【詳解】(1)由題意救護車從靜止加速到的位移
救護車從靜止加速到的時間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2)設(shè)剎車時間時兩車速度恰好相等且相遇,設(shè)救護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兩車速度相等時
解得
(3)救護車剎車過程的距離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若應(yīng)急車道暢通,行駛救護車所用時間
若應(yīng)急車道暢通,可縮短的時間
45.(2022秋·四川眉山·高一??计谥校?021年10月6日,山西蒲縣蒲城鎮(zhèn)荊坡村發(fā)生山體滑坡災(zāi)害。如圖,假設(shè)在發(fā)生山體滑坡時,一交警(可視為質(zhì)點)在C處執(zhí)勤,C處與山坡底部B處在同一水平面上,距離為。此時距坡底B處的山腰A處有一圓形石頭(可視為質(zhì)點)與山體脫離,由靜止開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交警經(jīng)過的反應(yīng)時間,立即由靜止開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石頭滑到B處前后速度大小不變,并開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交警奔跑的最大速度為,且只能維持這個速度的時間,接著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停止,交警的運動和圓形石頭的運動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
(1)求石頭從A處到B處滑動的時間及滑到坡底B處時的速度大小?
(2)若石頭運動到B點時,求交警距離石頭有多遠?
(3)通過計算來判斷說明交警是否能夠脫險?
【答案】(1),;(2);(3)會撞上,見解析
【詳解】(1)設(shè)石頭從A處到B處滑動的時間為,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
解得
石頭滑到坡底B處時的速度大小為
(2)交警勻加速運動的時間為
交警勻加速運動的距離為
交警以最大速度奔跑的時間
距離為
交警距離石頭
(3)以石頭運動到B點時為計時零點,此時交警和石頭之間的距離為,設(shè)再經(jīng)過時間t,石頭與交警達到共同速度,此時二者距離最近
解得
根位移關(guān)系可得石頭運動的距離
交警運動的距離
解得
所以會撞上。類型
圖像
說明
勻加速
追勻速
a.t=t0以前,后面物體與前面物體間距離增大;
b.t=t0時,兩物體相距最遠為x0+Δx;
c.t=t0以后,后面物體與前面物體間距離減小;
d.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注:x0為開始時兩物體間的距離
勻速追
勻減速
勻加速追
勻減速
類型
圖像
說明
勻減速
追勻速
開始追時,后面物體與前面物體間距離在減小,當(dāng)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即t=t0時刻:
a.若Δx=x0,則恰能追上,兩物體只能相遇一次,這也是避免相撞的臨界條件;
b.若Δxx0,則相遇兩次,設(shè)t1時刻Δx1=x0兩物體第一次相遇,則t2時刻兩物體第二次相遇.
注:x0為開始時兩物體間的距離
勻速追
勻加速
勻減速
追勻
加速

相關(guān)試卷

第17講:超重和失重(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這是一份第17講:超重和失重(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文件包含第17講超重和失重原卷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第17講超重和失重解析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15講:牛頓第二定律 (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這是一份第15講:牛頓第二定律 (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文件包含第15講牛頓第二定律原卷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第15講牛頓第二定律解析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9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10講:摩擦力(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這是一份第10講:摩擦力(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文件包含第10講摩擦力原卷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第10講摩擦力解析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第09講:重力與彈力(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第09講:重力與彈力(含答案)[初升高銜接]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

專題強化二:追及、相遇問題-2023-2024學(xué)年新高一物理【贏在暑假】同步精講精練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暑假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