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點滴事小,節(jié)約為大。我國約有14億人,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10克米飯,那么全國每天可節(jié)約( )噸米飯。
A. 1400000B. 140000C. 14000D. 1400
【答案】C
【解析】
【分析】1噸=1000千克=1000000克,先求14億人節(jié)約的總克數(shù),再換算成噸即可。
【詳解】14億=1400000000
1400000000×10=14000000000克
14000000000克=14000噸
故答案為:C
【點睛】主要考查乘法的應用以及噸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鍵是明確求幾個幾是多少時,用乘法計算。
2. “天宮”飛行器上用到一種精密零件,長5毫米,畫在圖紙上它的長8厘米,這張圖紙的比例尺是( )。
A. 5∶8B. 8∶5C. 1∶16D. 16∶1
【答案】D
【解析】
【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根據(jù)題意代入數(shù)據(jù)可求出這張圖紙的比例尺。
【詳解】8厘米=80毫米
80∶5=16∶1
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考查了比例尺的意義及求法,注意單位要統(tǒng)一。
3. 小東看到一瓶墨水的包裝盒上印有“凈含量:120ml”字樣,這個“120ml”指( )
A. 包裝盒的體積B. 墨水瓶的體積
C. 瓶內(nèi)所裝墨水的體積D. 瓶內(nèi)所裝墨水的質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東看到一瓶墨水的包裝盒上印有“凈含量:120ml”字樣,這個“120ml”指的墨水的體積是120ml。
【詳解】小東看到一瓶墨水的包裝盒上印有“凈含量:120ml”字樣,這個“120ml”指這個瓶內(nèi)所裝墨水的體積;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主要是考查容積的實際應用問題,包裝盒上印有“凈含量:120ml”字樣,這個“120ml”是指這個瓶內(nèi)所裝墨水的體積,即這個墨水瓶的容積。
4. 幸福小區(qū)有16幢樓,平均每幢住128戶,幸福小區(qū)一共住了多少戶?如圖算式中用虛線框住的這一步計算的是( )。
A. 10幢樓住1280戶B. 10幢樓住128戶
C. 1幢樓住128戶D. 1幢樓住1280戶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l乘三位數(shù)128,表示1個十乘128,得到128個十,即1280;表示10幢樓住了1280戶。
【詳解】根據(jù)分析,箭頭所指的這步表示10幢樓住1280戶。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考查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實際應用,關鍵是明確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
5. 如圖的紙片可以折成一個正方體,“前”字和( )字在折成的正方體中是相對的。
A. 祝B. 你C. 程D. 錦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據(jù)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特征,本圖屬于正方體展開圖的“1-3-2”型,折成正方體后,“祝”的對面是“似”,“你”的對面是“程”,“前”的對面是“錦”。
【詳解】如圖:
根據(jù)分析可知,“前”字和“錦”字在折成的正方體中是相對的。
故答案為D
【點睛】熟記正方體展開圖的特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6. 商場舉行促銷活動,一件服裝第一次降價20%,第二次又降價20%,這件衣服的價格比原來降低了( )。
A. 40%B. 16%C. 64%D. 36%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原價看作單位“1”,則第一次降價后的價格=原價×(1-20%),再把第一次降價后的價格看作單位“1”,則第二次降價的價格=第一次降價的價格×(1-20%)。用1減去兩次降價后的價格占原價的百分率,除以1,即可求出這批貨物的價格比原來降低了百分之幾。
【詳解】[1-(1-20%)×(1-20%)]÷1×100%
=[1-0.8×0.8]÷1×100%
=[1-0.64]÷1×100%
=0.36×100%
=36%
這批貨物的價格比原來降低了36%。
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百分數(shù)的應用,關鍵找到單位“1”,利用數(shù)量關系做題。
7. 下面哪組中的三條線段不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 )。
A. 5厘米、6厘米、7厘米B. 5厘米、5厘米、10厘米
C. 3厘米、6厘米、4厘米D. 3厘米、100厘米、100厘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根據(jù)此定則逐項判斷即可。
【詳解】A.5+6>7,能圍成三角形;
B.5+5=10,不能圍成三角形;
C.3+4>6,能圍成三角形;
D.3+100>100,能圍成三角形。
故答案選:B
【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應用,所以平時對于三角形以及其他圖形的特征要理解掌握。
8. 如圖四個圖形都是邊長為1厘米的方格組成,陰影部分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四個圖形都是邊長為1厘米的方格組成,據(jù)此計算每一個選項的圖形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再進行比較,即可得出陰影部分最小的是哪一個。
【詳解】A.陰影部分可以組成3個方格,則面積是3平方厘米;
B.陰影部分可以組成2個方格,面積2平方厘米;
C.3.14×12=3.14(平方厘米);
D.陰影部分可以組成一個整圓,面積是3.14平方厘米。
3.14>3>2,所以B的陰影部分面積最小。
故答案為:B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對陰影部分圖形的組合來求面積。
9. 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除數(shù)是b,商是c(b、c不等于0),被除數(shù)最大是( )。
A. bc+b-1B. bc+bC. bc-1D. bc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余數(shù)總比除數(shù)小,則余數(shù)最大為b-1,根據(jù)“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解答即可。
【詳解】在這個除法中,余數(shù)最大為b-1,則被除數(shù)最大為:bc+b-1。
故答案為:A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根據(jù)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余數(shù)總比除數(shù)小,得出余數(shù)最大為b-1,然后根據(j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四個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即可。
10.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圓柱的高是5厘米,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 )平方厘米。
A. 5B. 10C. 25D. 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圓柱的高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即圓柱的底面周長是5厘米;再根據(jù)圓柱的側面積公式:底面周長×高,代入數(shù)據(jù),即可解答。
【詳解】5×5=25(平方厘米)
故答案為:C
【點睛】熟練掌握圓柱側面展開圖的特征,以及圓柱側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二、用心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1. 據(jù)宿遷市統(tǒng)計局2021年5月25日發(fā)布信息,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宿遷市全市常住人口為4986192人,橫線上這個數(shù)讀作:________,省略“萬”后面的尾數(shù)是________。
【答案】 ①. 四百九十八萬六千一百九十二 ②. 499萬
【解析】
【分析】根據(jù)整數(shù)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余數(shù)位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即可讀出此數(shù);
省略“萬”后面的尾數(shù),就是四舍五入到萬位,就是把萬位后的千位上的數(shù)進行四舍五入,再在數(shù)的后面寫上“萬”字,據(jù)此解答。
【詳解】4986192讀作:四百九十八萬六千一百九十二
4986192≈499萬
【點睛】本題考查了整數(shù)的讀法和求近似數(shù),注意求近似數(shù)時要帶計數(shù)單位。
12. 15÷ =0.75==3∶ = 折。
【答案】20;9;4;七五
【解析】
【分析】把0.75化成分數(shù)并化簡是,根據(jù)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3÷4,再根據(jù)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shù)、除數(shù)都乘5就是15÷20;根據(jù)比與分數(shù)的關系,=3∶4;把0.75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添上百分號就是75%,根據(jù)折扣的意義,75%就是七五折。
【詳解】15÷20=0.75==3∶4=七五折
【點睛】此題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比、折扣之間的關系及轉化。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性質進行轉化即可。
13. 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或單位。
(1)一桶純凈水大約18________;
(2)一個西瓜重約3________;
(3)6.08公頃=________平方米;
(4)25秒=________分。
【答案】(1)升##L
(2)千克##kg (3)60800
(4)
【解析】
【分析】(1)(2)根據(jù)體積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和數(shù)據(jù)的大小,結合實際經(jīng)驗進行解答;
(3)1公頃=10000平方米,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乘進率,據(jù)此解答;
(4)1分=60秒,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據(jù)此解答。
【小問1詳解】
一桶純凈水大約18升;
【小問2詳解】
一個西瓜重約3千克;
【小問3詳解】
6.08公頃=60800平方米
【小問4詳解】
25秒=分
【點睛】根據(jù)體積、質量單位和數(shù)據(jù)大小的認識,結合實際經(jīng)驗以及熟記進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4. 一根繩長米,將它對折3次,每一段是繩長的,每段長 米。
【答案】;0.1
【解析】
【分析】把這根繩子的長度看作單位“1”,將它對折3次,被平均分成(2×2×2)段,即8段,求每段占全長的幾分之幾,用1除以8;求每段長,用這根繩子的長度除以8。
【詳解】2×2×2=8(段)
1÷8=
÷8=01(米)
所以每一段是繩長的,每段長0.1米。
【點睛】解決此題關鍵一是弄清這根繩子對折3次被平均分成的段數(shù),二是弄清求的是“分率”還是“具體的數(shù)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單位“1”;求具體的數(shù)量:平均分的是具體的數(shù)量。注意:分率不能帶單位名稱,而具體的數(shù)量要帶單位名稱。
15. ________米比30米長,20千克比________千克重25%。
【答案】 ①. 36 ②. 16
【解析】
【分析】把30米看作單位“1”,用單位“1”加上,可以計算出所求的長度是30米的幾分之幾,再根據(jù)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求出未知的長度;把未知的質量看作單位“1”,用單位“1”加上25%可以計算出20千克是未知質量的百分之幾,再根據(jù)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求出未知的質量。
【詳解】30×(1+)
=30×
=36(米)
20÷(1+25%)
=20÷1.25
=16(千克)
【點睛】本題考查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方法,解題關鍵是先找出題目中的單位“1”是哪個量,再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與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列式計算。
16. 學校買來9個足球,每個a元,又買來b個籃球,每個56元。一共用去________元,一個籃球比一個足球貴________元。
【答案】 ①. 9a+56b ②. 56-a
【解析】
【分析】(1)根據(jù)單價×數(shù)量=總價,分別求出學校買來9個足球和b個籃球花的錢數(shù),再加起來就是一共用去的錢數(shù);
(2)用籃球的單價減去足球的單價,就是一個籃球比一個足球貴的錢數(shù)。
【詳解】(1)a×9+56×b=(9a+56b)元
(2)(56-a)元
【點睛】關鍵是把給出的字母當作已知數(shù),再根據(jù)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注意字母與數(shù)相乘時要簡寫,即省略乘號,把數(shù)寫在字母的前面。
17. 看圖數(shù)軸寫數(shù):
如圖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是________,數(shù)軸上點C到0的距離與點B到0的距離相等,且B、C兩點不重合,那么點C表示的數(shù)是________。
【答案】 ①. 0.6## ②. ﹣1.7##﹣1##﹣
【解析】
【分析】把數(shù)軸上一個單位長度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0.2,點A表示其中3份,即0.6;把數(shù)軸上一個單位長度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點B表示這樣的17份,即1.7。在數(shù)軸上到原點的距離相等,且不重合的點,不考慮性質符號時,數(shù)值完全相同,但是在原點左邊表示負數(shù),前面加“﹣”,在圓點右表示正數(shù),前面加“﹢”(或省略)。
【詳解】如圖:
點A表示的數(shù)是0.6,數(shù)軸上點C到0的距離與點B到0的距離相等,且B、C兩點不重合,那么點C表示的數(shù)是﹣1.7。
【點睛】數(shù)軸是規(guī)定了原點(0點)、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在原點(0點)左邊的點所表示的數(shù)都是負數(shù),右邊的點表示的數(shù)都是正數(shù)。不看性質符號,數(shù)值相同的兩個數(shù),是過原點垂線對稱的對稱點。
18. 如圖的國際象棋棋盤上,白棋“”的位置可以記錄為“e4”,它向上走一格,可以記錄為e4~e5。黑棋“”先向右走5格,再向下走2格,可以記錄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b7 ②. g5
【解析】
【分析】由題意得,位置的記法是“先列后排”,黑棋“”先向右走5格,再向下走2格,本來在b7的位置,現(xiàn)在到了g5的位置,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黑棋“”先向右走5格,再向下走2格,可以記錄為b7~g5。
【點睛】此題考查了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在實際當中的運用。明確棋子前后位置的數(shù)對是解題的關鍵。
19. 在50以內(nèi),6和8的公倍數(shù)有________;9和27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________。
【答案】 ①. 24、48 ②. 9
【解析】
【分析】公倍數(shù)是兩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先找出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從中找出公有的倍數(shù);
公因數(shù)是兩個數(shù)公有的因數(shù),先求出兩個數(shù)的因數(shù),然后找出公有的因數(shù)即可,公因數(shù)中最大的一個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據(jù)此找出9和27的最大公因數(shù)。
【詳解】(1)50以內(nèi)6和8的倍數(shù)是:
6的倍數(shù)是: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數(shù)是:8、16、24、32、40、48,
50以內(nèi)6和8的公倍數(shù)有:24、48;
(2)9的因數(shù)有:1、3、9,
27的因數(shù)有:1、3、9、27,
9和27的公因數(shù)有:1、3、9;9和27的公因數(shù)1、3、9中,9是最大的,所以9和27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9。
【點睛】此題需要學生掌握倍數(shù)、公倍數(shù)、因數(shù)、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意義和求法。
20. 一根長60厘米的鐵絲,正好可以圍成長8厘米,寬4厘米,高________厘米的長方體框架;如果可以正好圍成正方體框架,正方體框架的棱長是________厘米。
【答案】 ①. 3 ②. 5
【解析】
【分析】根據(jù)長方體棱長總和公式:棱長總和=(長+寬+高)×4;高=棱長總和÷4-長-寬;代入數(shù)據(jù)即可求出長方體的高;長方體棱長總和等于正方體棱長總和,根據(jù)正方體棱長總和公式:棱長總和=棱長×12,棱長=棱長總和÷12,代入數(shù)據(jù),即可解答。
【詳解】60÷4-8-4
=15-8-4
=7-4
=3(厘米)
60÷12=5(厘米)
【點睛】利用長方體特征和正方體特征以及長方體棱長總和公式、正方體棱長總和公式進行解答,關鍵是熟記公式,靈活運用。
三、仔細計算。(共30分)
21. 直接寫出得數(shù)。
(1)7.2+3.8= (2)201-96= (3)6÷15%= (4)0.25×8=
(5)= (6)×0.4= (7)= (8)×5÷×5=
【答案】(1)11;(2)105;(3)40;(4)2
(5);(6);(7);(8)25
【解析】
【詳解】略
22. 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1)103-128÷8 (2)1.02÷(5.2-3.5)
(3)3.64×+×4.36 (4)
【答案】(1)87;(2)0.6
(3)3;(4)
【解析】
【分析】(1)103-128÷8,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2)1.02÷(5.2-3.5),先算小括號里的減法,再算括號外的除法;
(3)3.64×+×4.36,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4),先算小括號里的減法,再算中括號里的乘法,最后算括號外的除法。
【詳解】(1)103-128÷8
=103-16
=87
(2)1.02÷(5.2-3.5)
=1.02÷1.7
=0.6
(3)3.64×+×4.36
=(3.64+4.36)×
=8×
=3
(4)
=
=
=
23. 解比例或方程。
(1)x-40%x= (2)x+=0.6 (3)∶=2.4∶x
【答案】(1)x=;(2)x=;(3)x=2.8
【解析】
【分析】(1)左邊化簡為x,根據(jù)等式的基本性質:兩邊同時除以,方程得解。
(2)根據(jù)等式的基本性質:兩邊同時減去,兩邊再同時除以,方程得解。
(3)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可得方程x=×2.4,根據(jù)等式的基本性質:兩邊同時除以,方程得解。
【詳解】(1)x-40%x=
解:x=
x÷=÷
x=
(2)x+=0.6
解:x+-=0.6-
x÷=÷
x=
(3)∶=2.4∶x
解:x=×2.4
x÷=1.6÷
x=2.8
24. 求如圖形中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單位:厘米)
【答案】周長61.68厘米;面積30.96平方厘米
【解析】
【分析】觀察圖形可知,陰影部分的周長=圓的周長+正方形的兩個邊長,陰影部分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周長:3.14×12+12×2
=37.68+24
=61.68(厘米)
面積:12×12-314×(12÷2)2
=144-3.14×36
=144-113.04
=30.96(平方厘米)
四、認真操作。(共14分)
25. 按要求在如圖方格紙上畫圖:
(1)畫出△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A1B1C1。
(2)用數(shù)對表示點C對稱點C1的位置是 ,點A對稱點A1的位置是 。
(3)將△ABC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下平移2格,畫出平移后圖形
【答案】(1)見詳解
(2)(10,7),(8,4)
(3)見詳解
【解析】
【分析】(1)在平面內(nèi),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根據(jù)作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找出△ABC各頂點的對應點,進行作圖即可;
(2)根據(jù)用數(shù)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第一個數(shù)字表示列數(shù),第二個數(shù)字表示行數(shù),解答即可;
(3)根據(jù)作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先將三角形ABC各頂點分別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下平移2格,然后再連接各點即可得出平移后的圖形。
【詳解】(1)畫出△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A1B1C1(圖中紅色部分)。
(2)用數(shù)對表示點C對稱點C1的位置是(10,7)、點A對稱點A1的位置是(8,4)。
(3)將△ABC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下平移2格,畫出平移后圖形(圖中綠色部分)。
【點睛】此題考查了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還考查了對作平移后的圖形和作軸對稱圖形的方法的運用。
26. 找一找,標一標。
(1)市政府在人民廣場的 偏 方向 °的 米處。
(2)從市政府修一條管道到東大街,怎么樣修最短?請在地圖上畫出來。
(3)城南公園在人民廣場南偏西60°方向的800米處,請在圖中表示出城南公園的位置。
【答案】(1)南,東,30,1200
(2)(3)見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據(jù):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量出市政府與人民廣場的圖書距離, 計算出市政府與人民廣場的實際距離;根據(jù)地圖上方向規(guī)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市政府為觀測點,說出人民廣場的位置;
(2)根據(jù)從直線外一點到已知直線,所以有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可從市政府向東大街畫垂線段。
(3)用量角器量出角度,再求出圖上距離,可標出城南公園的位置。
【詳解】(1)市政府與人民廣場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
3÷
=3×40000
=120000(厘米)
120000厘米=1200米
市政府在人民廣場的南偏東方向30°的1200米處。
(2)見下圖
(3)800米=80000厘米
80000×
=2(厘米)
量得角度是60°;
如下圖:
【點睛】根據(jù)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換算以及根據(jù)方向、角度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進行解答。
五、解決問題。(共22分)
27. 學校建綜合樓,實際投資1210萬元,比計劃節(jié)約了12萬元,節(jié)約了百分之幾?(結果的百分號前面保留兩位小數(shù))
【答案】0.98%
【解析】
【分析】把計劃投資的錢數(shù)看成單位“1”,先求出計劃投資的錢數(shù),然后用節(jié)約的錢數(shù)除以計劃的錢數(shù)即可。
【詳解】12÷(1210+12)
=12÷1222
≈0.98%
答:節(jié)約了0.98%。
【點睛】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用多(或少)的具體數(shù)量除以單位“1”數(shù)量即可解答。
28. 只列式,不計算。
甲、乙兩城相距40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行了全程的,此時距離甲城多少米?
【答案】400××1000
【解析】
【分析】甲、乙兩城相距400千米,行了全程的,根據(jù)乘法的意義,即可得此時距離甲城多少千米,再將千米換算成米即可。
【詳解】400××1000
=320×1000
=320000(米)
答:此時距離甲城320000米。
【點睛】本題考查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關鍵是理解“此時距離甲城多少米”就是求汽車行駛的路程。
29. 只列式,不計算。
李小明把1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2.75%。到期時,李小明可以從銀行取回多少元錢?
【答案】1000×2.75%×3+1000
【解析】
【分析】根據(jù)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算出利息是多少,再加上本金即可。
【詳解】1000×2.75%×3+1000
=27.5×3+1000
=82.5+1000
=1082.5(元)
答:李小明可以從銀行取回1082.5元。
【點睛】熟練掌握利息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0. 宿遷三臺山公園的納田花?;孛娣e約150公頃,共種植三種顏色花。紅色花區(qū)面積約80公頃,藍色花區(qū)的面積比黃色花區(qū)的3倍少10公頃,黃色花區(qū)的面積約多少公頃?(用方程解答)
【答案】20公頃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這道題的等量關系是:紅色花區(qū)面積+藍色花區(qū)的面積+黃色花區(qū)的面積=150公頃,根據(jù)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詳解】解:設黃色花區(qū)的面積約是x公頃。
x+3x-10+80=150
4x+70=150
4x+70-70=150-70
4x=80
4x÷4=80÷4
x=20
答:黃色花區(qū)的面積約20公頃。
【點睛】本題考查列方程解應用題,解題關鍵是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紅色花區(qū)面積+藍色花區(qū)的面積+黃色花區(qū)的面積=150公頃,列方程解答。
31. 一位蔬菜經(jīng)營戶用310元錢從蔬菜批發(fā)市場批發(fā)了西紅柿和黃瓜共100千克到菜市場去賣,西紅柿和黃瓜這一天的批發(fā)價和零售價如表:
(1)這個蔬菜經(jīng)營戶批發(fā)了西紅柿和黃瓜各多少千克?
(2)賣完這些西紅柿和黃瓜能賺多少元錢?
【答案】(1)西紅柿40千克,黃瓜60千克
(2)154元
【解析】
【分析】(1)通過題意可知存在兩個等量關系:西紅柿的千克數(shù)+黃瓜的千克數(shù)=100千克,西紅柿的千克數(shù)×西紅柿的批發(fā)價+黃瓜的千克數(shù)×黃瓜的批發(fā)價=310,設西紅柿的千克數(shù)是x,據(jù)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根據(jù)當天賺的錢=(西紅柿的零售價-批發(fā)價)×重量+(黃瓜的零售價-批發(fā)價)×重量列式即可,據(jù)此解答。
【詳解】(1)解:設西紅柿的千克數(shù)是x,則黃瓜的千克數(shù)是(100-x)。
4x+2.5×(100-x)=310
4x+250-2.5x=310
1.5x=60
x=40
100-40=60(千克)
答:這個蔬菜經(jīng)營戶批發(fā)了西紅柿40千克,黃瓜60千克。
(2)(6.2-4)×40+(3.6-2.5)×60
=2.2×40+1.1×60
=88+66
=154(元)
答:賣完這些西紅柿和黃瓜能賺154元錢。
【點睛】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運用,關鍵是讀懂題意,找出數(shù)量關系,從而列出方程式進行解答。
32. 有一個底面內(nèi)直徑是20厘米的圓柱形水杯,里面浸沒著一個底面半徑是6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圓錐形鉛錘,當取出鉛錘后,杯里的水下降了多少厘米?
【答案】1.44厘米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V=πr2h,據(jù)此求出鉛錘的體積。鉛錘的體積等于下降的水的體積。圓柱的體積公式:V=Sh,那么h=V÷S,用圓錐的體積除以圓柱的底面積即可。
詳解】×3.14×62×12÷[3.14×(20÷2)2]
=×3.14×36×12÷[3.14×100]
=452.16÷314
=1.44(厘米)
答:杯里的水下降了1.44厘米。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圓錐、圓柱體積公式的靈活運用。明確鉛錘的體積等于下降的水的體積是解題的關鍵。
33. 我國是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之一,為了加強公民的節(jié)水意識,合理利用水資源,某市采用價格調控的手段來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規(guī)定如下用水收費標準:每戶每月的用水不超過20立方米時,水費按“基本價”收費;超過20立方米時,不超過的部分仍按“基本價”收費,超過部分按“調節(jié)價”收費。某戶居民今年4、5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費如表所示:
(1)請你算一算該市水費的“調節(jié)價”每立方米多少錢?
(2)若該戶居民6月份用水量為30立方米,請你算一算,6月份的水費是多少元?
【答案】(1)3.6元
(2)78元
【解析】
【分析】(1)根據(jù)題意,不超過20立方米時,水費按“基本價”收費,4月份用15立方米不超過20立方米,水費是31.50元,由此求出“基本價”,5月份超過20立方米,超出4立方米,由此可求出“調節(jié)價”;
(2)30立方米水分成兩部分計算,20立方米按“基本價”,10立方米按“調節(jié)價”,然后加起來即可。
【詳解】(1)“基本價”:
31.50÷15=2.1(元)
“調節(jié)價”:
(56.40-2.1×20)÷(24-20)
=(56.40-42)÷4
=14.4÷4
=3.6(元)
答:該市水費的“調節(jié)價”每立方米3.6元。
(2)2.1×20+(30-20)×3.6
=42+10×3.6
=42+36
=78(元)
答:6月份的水費是78元。
【點睛】解答此題關鍵是根據(jù)總價÷數(shù)量=單價,求出“基本價”,再求出“調節(jié)價”西紅柿
黃瓜
批發(fā)價/(元/千克)
4.0
2.5
零售價/(元/千克)
6.2
3.6
月份
用水量(立方米)
水費(元)
4
15
31.50
5
24
56.40
這是一份2021年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小升初真題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蘇教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認真思考,準確填空,慎重考慮,合理選擇,細心計算,力爭準確,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年江蘇省蘇州市小升初真題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蘇教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填空題,操作題,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小升初真題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蘇教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操作題,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