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 飽和溶液一定溫度 一定量 一定溫度 一定量 晶體 增加溶質 降低溫度 蒸發(fā)溶劑 升高溫度 增加溶劑 飽和、不飽和溶液與濃、稀溶液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例題】 為保證“大災之后無大疫”,防疫人員通過噴灑含氯消毒劑進行殺菌消毒,該含氯消毒劑為不飽和溶液,下列對不飽和溶液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一定是濃溶液B.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該溶質的溶液C.一定是稀溶液D.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再溶解該溶質的溶液解析: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因為不同溶劑對不同溶質的溶解能力不同,所以它們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溶解的溶質的量也不同,這就導致了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C錯誤;因溶液未達到飽和,在一定溫度下還能繼續(xù)溶解該溶質,故B錯誤,D正確。答案:D 答案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C.在一定條件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D.某溶液中有不溶解的溶質存在,該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2.通常情況下欲將一杯不飽和的食鹽水變成飽和溶液,最適宜的方法是(  )A.往食鹽水中加食鹽B.往食鹽水中加水C.往食鹽水中加入飽和食鹽水D.加熱食鹽水 答案3.證明某KCl溶液在10 ℃時已經(jīng)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方法是(  )A.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結果溶液變稀B.取少量該溶液,降溫到10 ℃以下時,有KCl晶體析出C.取少量該溶液升溫,無KCl晶體析出D.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體,晶體不再溶解 答案4.小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防止木質文物變形的常用方法是:將明礬結晶放在木質纖維間隙中。受資料啟發(fā),他在家里嘗試做明礬的結晶實驗,具體做法及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由以上實驗可推斷: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明礬晶體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答案5.苯甲酸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它是一種片狀晶體,不同溫度下在100 g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質量如下表:某同學為提純某一苯甲酸樣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難溶于水的雜質),進行了如下實驗:(1)取樣品約2 g放入燒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餾水充分攪拌,發(fā)現(xiàn)樣品幾乎沒有溶解,原因是              ,所得溶液為苯甲酸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將燒杯放在陶土網(wǎng)上加熱。待樣品充分溶解后趁熱過濾,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 答案解析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九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