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燒的條件主要以選擇題或?qū)嶒炋骄款}形式考查,探究燃燒的條件從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達到著火點這三個角度分析,控制變量時,只需要改變一個探究,其他條件需要相同。
2.滅火的原理常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進行考查,根據(jù)滅火的原理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或解釋現(xiàn)象。試題常為選擇題、填空題。
3.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主要是選擇題,主要考查與燃燒和爆炸等相關的圖標。
4.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一般出現(xiàn)在選擇題、填空題,結合化石燃料燃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計算等進行綜合考查。
5.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試題多以信息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主要考查新能源的判斷和能源的開發(fā)利用。
重難點01 燃燒的條件
1.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
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原因是 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處水中的白磷 不能 燃燒,原因是 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 。
(2)比較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和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處的白磷能否燃燒情況,說明燃燒需要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
(3)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是 提供熱量 、使燒杯中的白磷與氧氣隔絕 。
(4)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說,此實驗的缺點是 產(chǎn)生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 。
2.燃燒的條件:
(1)物質(zhì)必須為可燃物;(2)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
3.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1)有足夠的空氣(氧氣);(2)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 接觸面積 。
重難點02 滅火的原理
滅火的根本就是要 破壞燃燒的條件 。
1. 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如森林著火,建立隔離帶;煤氣罐著火,關閉閥門等。
2.隔絕氧氣(或空氣) ,如酒精燈打翻著火,用濕抹布蓋滅;油鍋著火,蓋上鍋蓋。
3. 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如高樓著火,用高壓水槍滅火;吹滅蠟燭等。
重難點03 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
1.防范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等)前,要先 驗純 ,防止可能發(fā)生爆炸。油庫、面粉加工廠門口貼有禁止煙火的標志。
2.火災自救:用 濕毛巾 捂住口鼻,蹲下逃離;森林火災, 逆風 逃離。
3.室內(nèi)救火:救火時為何不要打開所有門窗 會使室內(nèi)空氣流通,為燃燒提供更多的氧氣,燃燒就會更旺。
4.下列與燃燒或爆炸有關的圖標的含義。
當心爆炸 禁止煙火 禁止帶火種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重難點04 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
三大化石燃料: 煤 、 石油 和 天然氣 ,屬 不可 再生能源;較為清潔的是 天然氣 。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為 甲烷 ,其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eq \(=,\s\up6(點燃)) CO2+2H2O。
3.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屬于化學變化,主要產(chǎn)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氣(主要成分為CO)等。
4.石油的分餾:根據(jù)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將它們分離,屬于物理變化,主要產(chǎn)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重難點05 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乙醇:化學式 C2H5OH ,俗稱 酒精 ,充分燃燒方程式 C2H5OH+3O2 eq \(=,\s\up6(點燃)) 2CO2+3H2O 。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的優(yōu)點:一方面節(jié)約 石油資源 ,另一方面可減少 汽車尾氣的污染 。
2.氫能源:優(yōu)點是 ①來源廣;②熱值高;③ 充分燃燒產(chǎn)物為水,無污染 ;未被廣泛使用的原因是 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 。
3.其他能源:可燃冰、 太陽能、風能 、潮汐能、生物質(zhì)能、核能等。
重難點01 燃燒的條件
1.(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興趣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
(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

Ⅰ.試管中白磷燃燒;
Ⅱ.水中白磷未燃燒;
Ⅲ.試管中紅磷未燃燒;
Ⅳ.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
①由現(xiàn)象Ⅰ、Ⅱ可推知的結論是 。
②由現(xiàn)象Ⅰ、Ⅲ可推知的結論是 。
③從現(xiàn)象Ⅳ分析: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 。
(2)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你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 。
【答案】(1) 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2) 燃燒不僅需要與氧氣接觸,還需要氧氣足量
【解析】(1)①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著火點,燃燒,水中白磷溫度達到了著火點,但是隔絕氧氣,不燃燒,故由現(xiàn)象Ⅰ、Ⅱ可推知的結論是: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②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著火點,燃燒,試管中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氣球a變大,是因為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2)①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說明燃燒不僅需要與氧氣接觸,還需要氧氣足量。
重難點02 滅火的原理
2.(2023·江蘇南京·一模)下列有關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酒精燈翻倒著火,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B.廚房內(nèi)天然氣泄露,立即打開排氣扇
C.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D.高層樓房失火,立即乘坐電梯逃離
【答案】A
【解析】A、實驗室酒精燈翻倒著火,立即用濕抹布蓋滅,以隔絕氧氣,說法正確;
B、廚房內(nèi)天然氣泄露,不能打開排氣扇 ,電器通電會產(chǎn)生電火花,可能發(fā)生爆炸等危險,說法錯誤;
C、家用電器著火,首先應切斷電源,不能用水撲滅,以免觸電,說法錯誤;
D、 高層樓房失火,應從安全通道逃離,不能乘坐電梯,以免被困發(fā)生危險,說法錯誤。
故選A。
重難點03 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
3.(2023·江蘇淮安·三模)吸煙有害健康,下列表示“禁止吸煙”的圖標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該標識表示易爆品,選項錯誤;
B、該標識表示禁止燃放鞭炮,選項錯誤;
C、該標識表示禁止明火,選項錯誤;
D、該標識表示禁止吸煙,選項正確;
故選D。
4.(2023·江蘇徐州·一模)最近兩個月我國發(fā)生了幾起較大的煤礦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財產(chǎn)損失。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主要安全措施是
A.關閉坑道B.保持通風、嚴禁煙火C.戴好呼吸面具D.經(jīng)常點火檢驗
【答案】B
【解析】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如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或靜電或電火花都可能發(fā)生爆炸,通風可降溫,使氣體不易達到著火點,嚴禁煙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氣體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故選:B。
重難點04 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
5.(2023·江蘇揚州·三模)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氫能C.太陽能D.風能
【答案】A
【解析】A、石油屬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符合題意;
B、氫能是新能源,可再生,不符合題意;
C、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題意;
D、風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2023·江蘇南通·二模)下列有關天然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然氣屬于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氣燃燒時放出熱量
C.使天然氣充分燃燒需要提供足夠的空氣
D.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答案】A
【解析】A.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
B.天然氣燃燒是天然氣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時放出熱量,故B正確;
C.使可燃物充分燃燒需要提供足夠的氧氣(或空氣),故C正確;
D.任何可燃性氣體、可燃性固體粉末,與空氣充分接觸,遇明火都有可能發(fā)生爆炸,故D正確。
故選:A。
重難點05 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7.(2023·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關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該能源儲量巨大,但陰雨天等因素會影響其使用。如圖為該能源在生活中的運用。該能源是

A.地熱能B.太陽能C.水能D.化石燃料
【答案】B
【解析】A、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陰雨天不影響使用,不符合題意;
B、太陽能指太陽的熱輻射能,能源儲量巨大,但是陰雨天等因素會影響其使用,符合題意;
C、水能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陰雨天不影響使用,不符合題意;
D、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氣等,陰雨天不影響使用,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2023·江蘇徐州·二模)化學是一門實用科學,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①化學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正確;②太陽能、氫能等屬于新能源,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錯誤;故A不符合題意;
B、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正確;②淀粉能使碘單質(zhì)變藍,但碘鹽中碘不是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不能檢驗淀粉的存在,正確;故B符合題意;
C、①酒精能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因此酒精或汽油失火,不能用水撲滅,錯誤;②煤氣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氣體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后點燃易發(fā)生爆炸,開燈會產(chǎn)生電火花,易引燃混合氣體,發(fā)生危險,錯誤;故C不符合題意;
D、①維生素對調(diào)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起重大作用,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正確;②鈣是人體內(nèi)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zhì)疏松,適當攝入常量元素鈣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和佝僂病,不能預防貧血,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下列圖標表示“禁止帶火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標志,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帶火種標志,正確。
C、圖中所示標志是節(jié)約用水標志,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標志,錯誤。
故選:B。
2.(2023·江蘇鹽城·二模)在2023年江蘇省化學實驗調(diào)研比賽上,有選手展示了“泥土蠟燭”的創(chuàng)新實驗,實驗裝置如圖。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石蠟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當石蠟沸騰后,石蠟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中土壤是可燃物B.土壤不會改變石蠟的著火點
C.石蠟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發(fā)生物理變化D.泥土中有較多孔隙,能形成毛細管輸送蠟燭蒸氣
【答案】A
【解析】A、“泥土蠟燭”的燃燒是石蠟沸騰后,石蠟蒸氣在燃燒,土壤不是可燃物,故A符合題意;
B、物質(zhì)的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一般是不能改變的,即土壤不會改變石蠟的著火點,故B不符合題意;
C、石蠟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泥土中有較多孔隙,能形成毛細作用輸送蠟燭蒸氣,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3·江蘇徐州·二模)化學是一門實用科學,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①化學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正確;②太陽能、氫能等屬于新能源,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錯誤;故A不符合題意;
B、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正確;②淀粉能使碘單質(zhì)變藍,但碘鹽中碘不是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不能檢驗淀粉的存在,正確;故B符合題意;
C、①酒精能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因此酒精或汽油失火,不能用水撲滅,錯誤;②煤氣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氣體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后點燃易發(fā)生爆炸,開燈會產(chǎn)生電火花,易引燃混合氣體,發(fā)生危險,錯誤;故C不符合題意;
D、①維生素對調(diào)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起重大作用,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正確;②鈣是人體內(nèi)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zhì)疏松,適當攝入常量元素鈣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和佝僂病,不能預防貧血,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3·江蘇連云港·二模)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酒精燈的燈芯撥的松散一些,可以使火焰更旺
B.用扇子扇煤爐,火焰越扇越旺,是因為扇動時帶來大量的空氣
C.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起來要迅速用水滅火
D.消防員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答案】C
【解析】A、將酒精燈的燈芯撥的松散一些,可以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使火焰更旺,故A正確;
B、用扇子扇煤爐,火焰越扇越旺,是因為扇動時帶來大量的空氣,氧氣增大,使燃燒更旺,故B正確;
C、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起來要迅速用抹布蓋滅,故C錯誤;
D、消防員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水蒸發(fā)吸熱,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故D正確。
故選C。
5.(2023·江蘇南京·一模)2023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就一定會燃燒
B.在油庫、面粉廠、紡織廠等場所,要嚴禁煙火
C.發(fā)生火險后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離著火區(qū)域
D.撲滅森林火災,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答案】A
【解析】A、物質(zhì)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同時具備,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故選項說法錯誤;
B、油庫、面粉廠、紡織廠等場所有可燃性氣體或粉塵,所以要嚴禁煙火,故選項說法正確;
C、為避免煙霧嗆鼻和毒氣吸入,所以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離著火區(qū)域,故選項說法正確;
D、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與其它物品隔離的原理,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6.(2023·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安全離不開化學知識。下列有關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B.向燃著的酒精爐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廠等場所嚴禁煙火D.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答案】B
【解析】A、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滅火,不符合題意;
B、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著的酒精爐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發(fā)火災,符合題意;
C、面粉加工廠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顆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氣,遇到明火,容易發(fā)生爆炸,故應嚴禁煙火,不符合題意;
D、煤氣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氣,遇到明火,容易發(fā)生爆炸,故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3·江蘇無錫·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先擠壓右側(cè)滴管,使液體A與固體D接觸,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微熱燃燒管,觀察到紙屑先于木屑燃燒,然后擠壓左側(cè)滴管滴下液體,也產(chǎn)生氣泡,同時紙屑和木屑均熄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證明木屑的著火點高于紙屑
B.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操作簡單、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明顯
C.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可以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反應
D.液體B和固體C可以是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答案】C
【解析】A、先擠壓右側(cè)滴管,使液體A與固體D接觸,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微熱燃燒管,觀察到紙屑先于木屑燃燒,可證明木屑的著火點高于紙屑,不符合題意;
B、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操作簡單、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明顯,不符合題意;
C、產(chǎn)生的CO,不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反應,不可取,符合題意;
D、液體B和固體C可以是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可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第十九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舉辦,所使用的火炬名為“薪火”,寓意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
(1)保持“薪火”火種不滅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適當?shù)臏囟群? 。
(2)“薪火”火炬燃料采用生物質(zhì)燃氣。生物質(zhì)燃氣是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等原料轉(zhuǎn)化成的可燃性能源,其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甲烷 (CH4)是常見的一種生物質(zhì)燃氣,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充足的氧氣
(2)可再生
(3)
【解析】(1)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故保持“薪火”火種不滅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適當?shù)臏囟群统渥愕难鯕猓?br>(2)生物質(zhì)燃氣是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等原料轉(zhuǎn)化成的可燃性能源,短期內(nèi)可再生,故其屬于可再生能源;
(3)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9.(2023·江蘇南京·二模)燃燒、燃料、環(huán)境等問題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1)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見下圖)。

I.將的熱水從長頸漏斗注入集氣瓶,但不浸沒燃燒匙,此時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
II.繼續(xù)加水,浸沒兩支燃燒匙,白磷火焰熄滅。
III.打開K,從注射器將空氣推入,熱水回流至長頸漏斗,白磷露出水面再次燃燒。
①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I中紅磷不燃燒的原因是 。
③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現(xiàn)象為 。
(2)請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釜底抽薪”: 。
(3)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科研人員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綜合利用方案。

①反應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反應Ⅱ若只生成一種產(chǎn)物X,就能實現(xiàn)“零排放”。符合這一要求的產(chǎn)物X不可能是 (填字母)。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答案】(1) 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以上 Ⅰ中白磷燃燒,而Ⅱ中白磷沒有燃燒
(2)移出可燃物
(3) BC
【解析】(1)①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紅磷著火點為240℃,則Ⅰ中紅磷不燃燒,是因為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以上。
③Ⅰ中白磷與氧氣接觸,燃燒,而當加水浸沒白磷后,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白磷熄滅,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2)“釜底抽薪”,是指移出鍋下面的木柴,則滅火原理為移出可燃物。
(3)①由圖可知,反應Ⅰ為C和H2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O和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由于CO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若生成物只有一種,則生成物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也為1:1,而甲醇、乙酸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但甲酸、乙醇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不為1:1,故選BC。
10.(2023·江蘇宿遷·三模)燃料的變革。
(1)木柴
柴火灶是我國占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內(nèi)部結構如圖1.柴火灶中的 (填序號)可使空氣充分對流,木柴充分燃燒。

(2)油
詩人陸游曾記載:“書燈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
①夾瓷盤(如圖2)是省油燈,用棉繩做燈芯;上層盞盛油,油燃燒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能,使油溫升高,保持油燈持續(xù)燃燒;下層盞盛水,可吸收熱量,減少油的揮發(fā),達到省油目的。
②“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出的水會減少。對該現(xiàn)象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填序號)。
A.水分子數(shù)目減少 B.水分子間隔變大 C.水分子受熱分解
(3)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中,比較清潔的燃料是 。
②石油古稱“洧水”。《夢溪筆談》中記載:“予知洧水之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煙”的主要成分為 。
(4)新能源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首次實現(xiàn)場館100%清潔能源供電。以下供電沒有使用清潔能源的是 (填序號)。
A.燃煤發(fā)電 B.光伏發(fā)電 C.風力發(fā)電
【答案】(1)②
(2) 熱 C
(3)天然氣 碳
(4)A
【解析】(1)柴火灶中的通風口可使空氣充分對流,使木柴充分燃燒,故填②。
(2)①油燃燒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
②下層出的水減少,說明水受熱蒸發(fā),蒸發(fā)過程中,分子間隔變大,且水減少,則分子數(shù)目減少,故選C。
(3)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其中比較清潔的燃料為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
②“其煙為墨,黑光如漆”,說明“煙”的主要成分為碳。
(4)A、煤不屬于清潔能源,不符合題意;
B、光伏為清潔能源,符合題意;
C、風力為清潔能源,符合題意。
故選A。
11.(2023·江蘇南通·三模)天然氣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I.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氣是一種化石能源,再列出一種你知道的化石能源 。
(2)室溫下,充分燃燒1g天然氣和1g煤,產(chǎn)生的CO2、熱量的對比如圖1所示。據(jù)圖1分析,與煤相比,用天然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有 。
(3)已知同溫同壓下,分子數(shù)相同的氣體體積相同。要使CH4充分燃燒且恰好完全反應,則CH4和O2的體積比為 。使用天然氣的灶具燃燒時如發(fā)現(xiàn)火焰呈黃色,鍋具底出現(xiàn)黑色物質(zhì),應 (填”調(diào)大”或“調(diào)小”)進風口。
Ⅱ.天然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高溫下重整可制得合成氣,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使用不同的催化劑可制得不同的物質(zhì),下列僅以合成氣中的CO、H2為原料通過化合反應,不可能制得的物質(zhì)是 。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尿素【CO(NH2)2】
Ⅲ.天然氣轉(zhuǎn)化為H2,作氫氧燃料電池的燃料
(5)一定條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發(fā)生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CH4+CO2→CO+H2;該轉(zhuǎn)化技術可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是 。
【答案】(1)煤/石油
(2)生成的CO2少,產(chǎn)生的熱量多
(3) 1:2 調(diào)大
(4) CH4+H2OCO+3H2 BC/CB
(5)有效緩解溫室效應
【解析】(1)天然氣是一種化石能源,石油和煤也是化石能源。
(2)由圖1知,與煤相比,用天然氣作燃料生成的CO2少,產(chǎn)生的熱量多。
(3)甲烷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H4 + 2O2CO2 + 2H2O,同溫同壓下,分子數(shù)相同的氣體體積相同,則CH4和O2的體積比為1:2。使用天然氣的灶具燃燒時如發(fā)現(xiàn)火焰呈黃色,鍋具底出現(xiàn)黑色物質(zhì),說明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氧氣量不足,故應調(diào)大進風口。
(4)如圖2,該反應為甲烷和水高溫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CH4+H2O CO+3H2。
合成氣(CO和H2)在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質(zhì)。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量不變,故反應物中含有C、H、O三種元素,生成物中也應該為此三種元素,且碳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
A、甲醇含C、H、O三種元素,且碳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選項正確;
B、乙醇含C、H、O三種元素,但碳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選項錯誤;
C、尿素含C、H、O、N四種元素,選項錯誤。
故選BC。
(5)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后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緩解溫室效應。
12.(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下,氨氣(NH3)作為一種零碳能源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1)氨氣易液化、方便儲存和運輸,含氫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1%),是比較好的儲氫介質(zhì)。
(2)工業(yè)煙氣中常含有SO2,直接排放會造成 等環(huán)境問題。氨法脫硫是一種高效、低能耗的脫硫方式,最終產(chǎn)物(NH4)2SO4在農(nóng)業(yè)上可作為 。實驗室檢驗銨根離子的方法是 。
(3)如圖是電解合成氨工藝綜合利用流程圖。

①空氣分離裝置內(nèi)一般發(fā)生的是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②將氧氣通入鍋爐中進行富氧燃燒的意義是:燃燒速度快、 。
③如圖流程中產(chǎn)生氨氣的反應總方程式為 4NH3+3O2。
④現(xiàn)有火力發(fā)電設施可以直接通入氨氣燃燒,燃燒后會生成氮氣和水,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4)結合以上題目信息,談一談用氨氣作為零碳能源可行性的理由: 。
【答案】(1)17.6%
(2) 酸雨 氮肥 取樣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含銨根離子
(3)物理 燃燒更充分,節(jié)能環(huán)保
(4)用氨氣作燃料,反應物中不含碳元素,不會生成二氧化碳,且生成物為氮氣和水,無污染,比較環(huán)保
【解析】(1)氨氣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2)工業(yè)煙氣中常含有SO2,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zhì),導致酸雨的發(fā)生;
硫酸銨含氮一種營養(yǎng)元素,在農(nóng)業(yè)上可作氮肥;
銨根離子能與堿性物質(zhì)反應生成氨氣,故實驗室檢驗銨根離子的方法是:取樣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含銨根離子;
(3)①空氣分離裝置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點的不同,將其分離,無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②將氧氣通入鍋爐中進行富氧燃燒,可以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意義是:燃燒速度快,燃燒更充分,節(jié)能環(huán)保;
③由圖可知,產(chǎn)生氨氣的反應為氮氣和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氨氣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用氨氣作燃料,反應物中不含碳元素,不會生成二氧化碳,且生成物為氮氣和水,無污染,比較環(huán)保。
13.(2023·江蘇淮安·三模)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
(1)《墨經(jīng)》中記載了“立窯燒煙法”制墨。將松木置于爐膛中燃燒,甕中收集的煙可用于制墨?!傲⒏G燒煙法”利用了松木的 (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燒。
(2)火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鍋。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滅火方法。請你從滅火原理角度看,屬于隔絕空氣(或氧氣)的有_____。
A.熄滅液化氣灶火焰時,關閉閥門B.木材著火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C.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D.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
(3)化學鏈燃燒是利用載氧體在兩個反應器之間的循環(huán),實現(xiàn)燃料在較溫度下燃燒。以氧化鎳(NiO)作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過程如下:

①反應器1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Ni(固體)的顆粒越 (選填“大”或“小”),則反應越充分。
②一定溫度下,反應器2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容器中反應引發(fā)后,不需要再加熱,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不完全
(2)BCD
(3) 化合反應 小 CH4+4NiOCO2+2H2O+4Ni 反應放熱
【解析】(1)將松木置于爐膛中燃燒,甕中收集的煙可用于制墨。說明生成了碳,所以“立窯燒煙法”利用了松木的不完全燃燒。
(2)A.熄滅液化氣灶火焰時,關閉閥門,隔絕可燃物,不符合題意;
B.木材著火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同時還會隔絕氧氣,符合題意;
C.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符合題意;
D.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隔絕氧氣,符合題意。
故選:BCD。
(3)①反應器1中是鎳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鎳,兩種物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所以為化合反應,Ni(固體)的顆粒越小,反應物表面積越大則反應越充分。
②一定溫度下,反應器2中發(fā)生反應為甲烷和氧化鎳反應生成鎳和二氧化碳和水,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4+4NiOCO2+2H2O+4Ni,該容器中反應引發(fā)后,不需要再加熱,可能的原因是反應本身放熱。
14.(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閱讀下列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科技助力人工碳循環(huán)
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離不開大量的能源,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中以煤(高碳)、石油(中碳)、天然氣(低碳)為代表的化石燃料仍占主導地位,化石燃料的燃燒在釋放熱量的同時產(chǎn)生,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的開發(fā)是我國科學家正致力研發(fā)的項目。
也是巨大的碳資源。目前,的低能耗捕集、轉(zhuǎn)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根據(jù)與其他能源的耦合方式不同,的轉(zhuǎn)化利用技術可分為以下三條途徑。
途徑1:耦合化石能源的轉(zhuǎn)化利用技術。如與催化重整為與CO。
途徑2:耦合零碳能源的轉(zhuǎn)化利用技術。如圖所示是我國科研團隊利用催化劑實現(xiàn)低溫、高效、長壽命催化加氫制甲醇()的工藝。
途徑3:直接轉(zhuǎn)化利用技術。如以太陽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為驅(qū)動力,在溫和條件下將直接轉(zhuǎn)化為化學原料或燃料。 科學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將促進自然界碳循環(huán)回歸平衡。如何擺脫對含碳化石能源的依賴,轉(zhuǎn)化利用豐富的資源,跨越低碳及創(chuàng)新新能源,擁抱新式零碳能源,期待同學們學好和利用化學開創(chuàng)未來。
(1)寫出自然界中吸收的一條途徑: 。
(2)氫氧燃料電池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
(3)我國科學家將直接轉(zhuǎn)化成葡萄糖的過程中,第一階段的反應可表示為:,R的化學式是 。
(4)寫出和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zhuǎn)化為甲醇()的化學方程式: 。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序號)。
a.、與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化
b.途徑2解決了氫氣低成本制取和有效儲存的難題
c.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向“減碳趨氫”的方向發(fā)展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電能
(3)C2H4O2
(4)
(5)abc
【解析】(1)自然界中,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氫氧燃料電池的能量轉(zhuǎn)化主要形式是把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反應前有2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反應后有4個氧原子,故R為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R的化學式為:C2H4O2。
(4)由流程圖可知,CO2和H2在MS2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zhuǎn)化為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5)a、由流程圖可知,CO2和H2可以轉(zhuǎn)化為甲醇和水,甲醇和水又可以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所以H2 、CO2與CH3OH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化,說法正確;
b、途徑2是催化二氧化碳加氫生成甲醇,使用時,再利用甲醇釋放出氫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循環(huán)利用繼續(xù)加氫生成甲醇,儲存甲醇的成本相比儲存氫氣要低很多,說法正確;
c、由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碳是作為反應中的循環(huán)氣體,氫氣則是作為產(chǎn)物,所以是盡量減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達到生成氫氣,可以看出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向“減碳趨氫”的方向發(fā)展,說法正確。
故選abc。
15.(2023·江蘇連云港·二模)能源是人類進行生產(chǎn)的原動力,能源革命在演變。
(1)古代,原始人類通過“鉆木取火”,邁進了植物能源時代,鉆木取火中“鉆木”過程相當于滿足燃燒條件中的 。
(2)18世紀,化石能源取代植物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氣、煤、 。
(3)當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氫氣的開發(fā)與儲存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用氫]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以氫氣為燃料,是世界首套高壓儲氫火炬,實現(xiàn)了冬奧會歷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氫能可以實現(xiàn)零碳排放的理由 。
[制氫]目前主要通過電解水和天然氣催化重整的方法獲取氫氣,其中天然氣催化重整制氫涉及的反應原理為:
(第1步),(第2步)
Ⅰ.第1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1所示:

①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有 種。
②該反應生成C和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
③該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的是 (填元素符號)。

Ⅱ.向催化重整體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吸收CO2,從而提高H2的百分含量。H2體積分數(shù)和CaO消耗率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2。從t1起,H2體積分數(shù)降低且CaO吸收CO2的速率變慢,可能的原因是 。
[儲氫、釋氫]: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如圖3)可實現(xiàn)CO2的再利用和儲氫。寫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溫度達到著火點
(2)石油
(3) 產(chǎn)物只有水,水中不含碳元素 2 1∶3 O
CaO吸收CO2產(chǎn)生CaCO3難溶于水覆蓋在CaO表面阻礙吸收進行
【解析】(1)鉆木取火中“鉆木”過程摩擦發(fā)熱,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氣、煤、石油;
(3)用氫:氫氣燃燒生成水,水中不含碳元素;
制氫:Ⅰ、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化學方程式為:;
①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有H2O、CO兩種;
②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生成C和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③CH4中碳元素顯-4價,氫元素顯+1價;H2O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CO中碳元素顯+2價,H2中氫元素顯0價,故該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的是O;
Ⅱ、CaO吸收CO2產(chǎn)生CaCO3難溶于水,覆蓋在CaO表面阻礙吸收進行,所以H2體積分數(shù)降低且CaO吸收CO2的速率變慢;
儲氫、釋氫: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催化劑是Pd和MgO的混合物,生成物是甲烷和水,則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6.(2023·江蘇南通·二模)燃燒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同時也促進了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一)燃燒是如何發(fā)生的
步驟1:室溫下,按如圖組裝裝置,?,裝入藥品,稱量裝置總質(zhì)量為g。

步驟2:將錐形瓶浸入80℃的熱水中,觀察現(xiàn)象。
步驟3: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打開止水夾和,從處緩慢通入50mL氧氣,再關閉和,稱量裝置總質(zhì)量為g。
步驟4:?,觀察現(xiàn)象。
步驟5: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稱量裝置總質(zhì)量為g。
(1)補全?處的操作內(nèi)容:步驟1 ,步驟4 。
(2)通過上述實驗,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3)、、的大小關系是 。
(4)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 。
(二)如何調(diào)控燃燒
資料:
①家庭用煤經(jīng)過從“煤球”到“蜂窩煤”的變化。
②為了加快燃燒,農(nóng)村用的爐灶以及歷史上的鐵匠鋪都常用到風箱。
③鍋爐燃燒常用到鼓風機,還會把煤塊粉碎成顆粒更小的煤粉。
④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內(nèi)燃機氣缸。
(5)閱讀以上信息你覺得為了促進燃料的燃燒通常要考慮:① ;② 。
(三)未來的燃料是怎樣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家用燃料發(fā)生的變化如下圖:

(6)隨著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將日趨枯竭,以及燃燒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請你對未來燃料提出一個設想: 。
【答案】(1)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錐形瓶再次浸入80℃的熱水中
(2)步驟2中白磷不燃燒,步驟4中白磷燃燒
(3)
(4)緩沖氣壓
(5) 有足夠多的空氣 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6)使用太陽能發(fā)電等
【解析】(1)步驟1:由于該探究中涉及氣體,則應裝置氣密性良好,則組裝裝置后,應檢查裝置氣密性;
步驟4:由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為: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則充入氧氣后,應再次將錐形瓶浸入80℃的熱水中,觀察現(xiàn)象。
(2)步驟2中白磷與二氧化碳接觸不燃燒,但步驟4時白磷與氧氣接觸燃燒,對比可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氣的大,則等體積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大于氧氣的質(zhì)量,則m1>m2,又由于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不變,則m2=m3,則m1>m2=m3。
(4)紅磷燃燒放熱,則氣球的作用為緩解壓強。
(5)將“煤球”制成“蜂窩煤”,將煤塊粉碎成顆粒更小的煤粉等,均為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從而使燃燒更充分,且使用鼓風機、風箱,能加速空氣流通,提供更多的空氣,從而燃燒也會更充分。
(6)未來可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
17.(2023·江蘇無錫·模擬預測)氫氣的開發(fā)利用是氫能研究的熱點。
(1)制氫:
世界能源組織提出,在制氫過程中基本沒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氫為綠氫,下列方式不能得到綠氫的是:①水力發(fā)電制氫 ②太陽能制氫 ③火力發(fā)電制氫
A:甲烷和水蒸氣催化重整是制高純氫的方法之一,主要流程如下:

①轉(zhuǎn)化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600℃時加入CaO的作用是
B:下圖為水在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C3N4 /CQDs)和太陽光的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圖

③其中反應 II 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儲氫
①物理儲氫:高壓氣態(tài)儲氫是廣泛應用的儲氫技術,即通過高壓將氫氣液化至氣瓶中加以儲存。該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其充裝釋放氫氣速度快,但其缺點是
②化學儲氫:如圖表示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實現(xiàn)CO2的再利用和儲氫的原理。圖示中生成的CH4與H2O的質(zhì)量比為

(3)用氫
①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以氫氣為燃料。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氫燃料電池汽車“領跑”氫能應用,氫燃料電池工作時將 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答案】(1) 除去二氧化碳 分解
(2) 存在泄露爆炸隱患,安全性能較差 4:9
(3) 化學
【解析】(1)①轉(zhuǎn)化①為甲烷與水蒸氣在催化劑和650℃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②600℃時加入CaO,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得到純凈的氫氣;
③由圖可知反應Ⅱ為過氧化氫在新型復合光催化劑(C3N4 /CQDs)和太陽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是一種物質(zhì)反應生成兩種物質(zhì),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分解反應;
(2)①高壓氣態(tài)儲氫是廣泛應用的儲氫技術,即通過高壓將氫氣液化至氣瓶中加以儲存,氫氣易燃易爆,所以存在泄露爆炸隱患,安全性能較差(合理即可);
②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實現(xiàn)CO2的再利用和儲氫的原理,生成的CH4與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生成的甲烷與水的質(zhì)量比為16:(2×18)=4:9;
(3)①氫氣與氧氣點燃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氫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18.(2023·江蘇蘇州·二模)能源關乎國家大計和社會民生。
(1)《酉陽雜俎》記載:“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燃燈極明?!?,此處“石脂水”即為石油。汽油是通過石油的 (填“過濾”或“分餾”)提煉出來的,汽車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內(nèi)燃機氣缸,其目的是 。
(2)2022年發(fā)布的《中國能源大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我國2020、2021年能源消費結構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
A.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仍處于主體性地位
B.煤炭、水能、風能、太陽能均屬于清潔能源
C.清潔能源所占比重增加有助于改善空氣質(zhì)量
(3)氫能將在我國能源轉(zhuǎn)型中將占據(jù)重要地位,低耗能制氫及高效儲氫是氫氣大規(guī)模應用的前提。
①分解水制取氫。在太陽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劑作用下,水分解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劑)
請從微觀的角度描述以上過程: 。
②HCOOH催化制氫。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的原理如圖2.HCOOH催化制氫同時還獲得 (填化學式)。若用HCOOD(D代表一種氫原子)代替HCOOH催化制氫,生成氫氣的化學式為 。
③鎂基儲氫材料是最有發(fā)展?jié)摿Φ膬洳牧现?,利?一種鎂鋁合金)儲氫及釋氫的過程如圖3所示,理論上釋放的氫氣 儲存的氫氣(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
【答案】(1) 分餾 使汽油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更大,燃燒更充分
(2)B
(3) 在太陽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劑作用下,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 CO2 HD 大于
【解析】(1)汽油是通過石油的分餾提煉出來的,其原理是利用各物質(zhì)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
汽車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內(nèi)燃機氣缸,其目的是使汽油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更大,燃燒更充分;
(2)A、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仍處于主體性地位,說法正確;
B、煤炭屬于化石燃料,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污染物,不屬于清潔能源,水能、風能、太陽能均屬于清潔能源,說法錯誤;
C、清潔能源所占比重增加有助于改善空氣質(zhì)量,說法正確;
故選B;
(3)①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則水分解的微觀過程為,在太陽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劑作用下,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
②由圖可知,.HCOOH催化制氫同時還獲得CO2;
若用HCOOD(D代表一種氫原子)代替HCOOH催化制氫,即為HCOOD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CO2和HD,故生成氫氣的化學式為HD;
③由圖可知,氫氣先是轉(zhuǎn)化為氫化鎂,氫化鎂再與水反應釋放出氫氣,第一步只是將氫氣貯存,而第二步中氫化鎂還吸收水中氫元素變?yōu)闅錃猓磻匠淌綖椋?,由方程式可知,釋放出的氫氣大于儲存的氫氣?br>19.(2023·江蘇揚州·二模)氫氣被視為未來理想的能源,科學家對氫的研究從未停歇。氫能源的廣泛使用需解決制氫、儲氫等問題。

Ⅰ.圖1、圖2分別為全球制氫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氫方法的經(jīng)濟性對比圖。
(1)由圖象可知:目前氫氣的主要來源是 (填“天然氣和煤”、“醇類”或“水”)。
(2)結合圖2分析,目前電解水制氫還不適宜大規(guī)模推廣的可能原因是 。
(3)電解水制氫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下列獲取電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力發(fā)電B.太陽能發(fā)電C.燃煤發(fā)電
(4)甲烷和水蒸氣催化重整是制高純氫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產(chǎn)過程中涉及的重要反應有:
a.,b.
①通過調(diào)控反應條件。使a中生成的CO在b中全部轉(zhuǎn)化,目的是 。

②催化重整體系中還需要投入一定量的CaO用來吸收 ,提高H2的體積分數(shù)。H2體積分數(shù)和CaO消耗率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3,從t1起,單位時間內(nèi)CaO消耗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Ⅱ.氫氣的儲存有以下兩種方式。
(5)方法一:將氫氣直接加壓儲存在由某種鎂鋁合金制造的儲氫罐中備用。從物質(zhì)分類的角度來看,鎂鋁合金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6)方法二:先通過Mg、Cu與氫氣反應,將氫氣轉(zhuǎn)化為MgH2暫時“儲存”起來,此為儲氫反應(如圖5)?;衔颩gH2中的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儲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需要使用氫氣時,可通過釋氫反應實現(xiàn):。13克MgH2全部與水反應,釋放出H2的質(zhì)量為 克。
【答案】(1)天然氣和煤
(2)電解水制氫成本高
(3)C
(4)除去CO 二氧化碳/CO2 降低
(5)混合物
(6) -1 2
【解析】(1)由圖1可知,天然氣和煤占比最大,所以制取氫氣的最主要源料是天然氣和煤;
(2)結合圖2分析,目前電解水制氫成本高,所以目前電解水制氫還不適宜大規(guī)模推廣;
(3)A、水力發(fā)電是將水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不存在碳排放,不合題意;
B、太陽能發(fā)電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不存在碳排放,不合題意;
C、燃煤發(fā)電是利用煤炭燃燒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存在碳排放,符合題意;
故選C;
(4)①通過調(diào)控反應條件,使a中生成的CO在b中全部轉(zhuǎn)化,目的是除去CO;
②由于CaO可吸收二氧化碳,使生成氫氣的反應正向移動,氫氣體積分數(shù)增大,所以向催化重整體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體積分數(shù);從圖像可知,反應一段時間后CaO的消耗率變慢,而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下降,則可推測有物質(zhì)阻礙了CaO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則單位時間內(nèi)CaO消耗率降低;
(5)鋁鎂合金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屬于混合物;
(6)儲氫過程是在高溫和氬氣做保護氣的作用下,氫氣和Mg2Cu反應生成MgH2和MgCu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化合物MgH2中的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的原則,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2)+2x=0,解得x=-1;
設釋放出H2的質(zhì)量為y
y=2g
則釋放的氫氣為2g。A.化學與能源
①化學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②太陽能、氫能、天然氣等都屬于新能源
B.化學與生活
①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異味和色素
②用碘鹽溶液不能檢驗淀粉的存在
C.化學與安全
①酒精或汽油失火,應立即用水撲滅
②夜間煤氣泄漏立即開燈尋找泄漏源
D.化學與健康
①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②適當攝入常量元素鈣可預防貧血
A.化學與能源
①化學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②太陽能、氫能、天然氣等都屬于新能源
B.化學與生活
①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異味和色素
②用碘鹽溶液不能檢驗淀粉的存在
C.化學與安全
①酒精或汽油失火,應立即用水撲滅
②夜間煤氣泄漏立即開燈尋找泄漏源
D.化學與健康
①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②適當攝入常量元素鈣可預防貧血

相關試卷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5 燃燒 燃料 能源-專題訓練.zip:

這是一份(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5 燃燒 燃料 能源-專題訓練.zip,文件包含重難點05燃燒燃料能源原卷版docx、重難點05燃燒燃料能源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4 質(zhì)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 微觀模型-專題訓練.zip:

這是一份(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4 質(zhì)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 微觀模型-專題訓練.zip,文件包含重難點04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微觀模型原卷版docx、重難點04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微觀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3 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專題訓練.zip:

這是一份(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3 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專題訓練.zip,文件包含重難點03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原卷版docx、重難點03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2 碳和碳氧化物-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2 碳和碳氧化物-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1 空氣和氧氣-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重難點01 空氣和氧氣-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熱點04  工藝流程題-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熱點04 工藝流程題-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熱點01 氣體的制備與性質(zhì)-專題訓練.zip

(全國通用)2024年中考化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熱點01 氣體的制備與性質(zhì)-專題訓練.zip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