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 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材料: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任安書》
也是想探求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系,貫通古往今來變化的脈絡,成為一家的言論。剛開始草創(chuàng)還沒有成書,恰恰遭遇到這場災禍,我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殘酷的刑罰也沒有怨怒之色。我確實想完成這本書,把它(暫時)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傳給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讓它廣傳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償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難道會后悔嗎?
我因為多嘴說了幾句話而遭遇這場大禍,更被鄉(xiāng)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顏面再到父母的墳墓上去祭掃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這污垢和恥辱會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腸子里每日多次回轉(zhuǎn),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丟失了什么;出門則不知道往哪兒走。每當想到這件恥辱的事,冷汗沒有不從脊背上冒出來而沾濕衣襟的。
材料: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報任安書》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130篇。記述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時期近三千年的歷史。魯迅: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12本紀 按年代記敘 帝王 言行和政 績。 30世家 記敘 諸侯國 的興衰和杰出 人物的事跡。 70列傳 記敘各類名人的生平和事跡10表 按年代譜列各時期重大事件8書 記錄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
戰(zhàn)國七雄,秦國最強。對付楚國,無暇顧趙。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為:擔任。拜:古代授予官職。
以:介詞,憑借。聞:聞名,出名 。狀語 后置 “于諸侯聞”舍人:門客
廉頗是趙國的杰出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征討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憑借他的英勇善戰(zhàn)在諸侯之間聞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1-2段:身份懸殊-------巧妙布局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賓語前置“求可使報秦人”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想用15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將軍廉頗以及眾大臣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擔心秦國來攻打。對策還沒有決定,想找一個可派去回復秦國的人,也未能找到。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賓語前置省略句“會于境”
以此:憑這樣,因為這樣
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你憑什么知道他能勝任?繆賢回答說:“我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阻止我說:‘您憑什么會了解燕王呢?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在邊境上同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同您結(jié)交為朋友’,因為這樣知道他會收留我,所以我想去。
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①燕弱,而②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③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
藺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且您又被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結(jié)交。現(xiàn)在您竟然從趙國逃跑到燕國,燕國害怕趙國,這樣的形勢下他們一定不敢留您,而且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質(zhì)上請罪,也許僥幸能夠免罪。’
而:①表并列;②③表遞進,而且幸于趙王:被趙王寵幸。被動句。狀語后置“于趙王幸”于:同,和。乃:竟然,卻。亡趙走燕:省略句。亡于趙于走燕。從趙國逃到燕國。勢必:根據(jù)形勢一定。幸:僥幸。脫:免罪。
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后來大王您恩典赦免了我。我認為他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從:聽從。計:計策。幸:表示敬意。宜:應該 使:出使
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①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①趙弱,不可不許?!蓖踉唬骸叭∥徼?,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②城求璧而②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③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③負秦曲?!?br/>不:同“否”。曲:理屈,理虧。均為二策:比較這兩個對策。均:比較,權(quán)衡。之:這。以:①②介詞,用,拿;③表目的,來。而:①表并列,②③表假設,如果。負:使……承擔,使動用法。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交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壁w王說:“拿了我的玉璧,不給我城,怎么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但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玉璧但秦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衡量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使它承擔理屈的責任?!?br/>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趙王說:“誰是可以出使的人呢?”藺相如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的話,我愿捧著和氏璧出使。城池給了趙國,那么玉璧就留在秦國;城池沒給趙國,請讓我將玉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于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玉璧向西出發(fā)去秦國。
必:果真。奉:捧。請:請允許我,請讓我。完:使…完整無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而:表承接,就遂:就 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
奏:進獻。傳以示: 傳給… 看美人:秦王的姬妾左右: 侍從人員償:償還。前:上前。名詞作動詞。瑕:玉上的斑點。指示: 指給……看。授:交,給。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侍從們都歡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償付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斑點,請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藺相如。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卻:后退。怒發(fā)上沖冠:因怒而頭發(fā)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形容非常憤怒。發(fā)書:送信。悉:全部,所有。議:商議。負:憑借,倚仗。逆:違逆。歡:歡心。
相如于是手持璧玉后退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fā)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玉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王貪婪,倚仗它的強大,用空話求得玉璧,償付城池恐怕不可能。'商議著不想把玉璧給秦國。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況且為了一塊玉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是不合適的。
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節(jié)制飲食,表示虔誠。庭:同“廷”,朝堂。拜:行叩拜禮。書:給秦王的回信。嚴:尊重。修敬:致敬,表示敬意。倨:傲慢。以:表目的,來。必:一定。急:逼迫。形容詞作動詞。碎:碰碎。形容詞作動詞。
于是趙王就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玉璧,在殿堂上行過禮,送出國書。為什么要這樣呢?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來表示敬意呀?,F(xiàn)在我來了,大王在一般的宮殿接見我,禮節(jié)十分傲慢;得到玉璧后,傳給姬妾們觀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您沒有把城池償付給趙國的意思,所以我又取回玉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現(xiàn)在就和玉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睨:斜視。破:使……破,形容詞作動詞。辭謝:婉言道歉。固:堅決。有司:官吏的通稱。案圖:查看地圖。案,同“按”,審查、察看。
相如手拿玉璧,斜著眼睛看著庭柱,準備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撞碎玉璧,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別撞玉璧,并召來有司察看地圖,指著圖說從這到那的十五座城池劃給趙國。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度:忖度,推測。特:只,不過。詐:欺騙的手段。佯為:假裝作。共傳:公認??郑汉ε?。宜:應該。設九賓于廷:在朝堂上設‘九賓’的禮節(jié)。賓,同“儐”,導引賓客者。乃:才。上:獻上。名詞作動詞。舍:安置。名詞作動詞,安置住宿。
相如推測秦王不過是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池,實際上是得不到的,于是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害怕,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設‘九賓’的禮節(jié),我才敢獻上玉璧。秦王估量這事,畢竟不能靠強奪,于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決:必定。負:違背。衣褐:穿著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裝成老百姓。徑道:小路。
相如推測秦王雖然齋戒了,也必定違背諾言不償付城池,于是派他的隨從穿上粗布衣服,懷揣玉璧,從小路逃走,把玉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引:延請??姽杭辞啬鹿?姡澳隆?。堅明:堅守。約束:盟約。今義限制不越出范圍。誠:確實,實在。見……于:被,表被動。間:從小路。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舉行了‘九賓’的大禮,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到來,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被您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玉璧回去了,已經(jīng)從小路到了趙國。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br/> 況且秦國強趙國弱,大王派一個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把璧送來?,F(xiàn)在憑著秦國的強大,要是先割十五座城池給趙國,趙國哪里敢留下玉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是該處死的,那就讓我承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群臣們仔細商量這件事。"
一介:一個。之:音節(jié)助詞,不譯。立:立即,馬上。以:憑,憑借。而:表假設,如果。豈……乎:難道……嗎?固定格式。就湯鑊:承受湯鑊之刑。唯:希望。孰:同“熟”,仔細。
而:①表修飾;②表轉(zhuǎn)折③④表承接。
或:有人。
去:離開。
終:終究,到底。
歡:友誼。
豈……邪:難道……嗎,固定句式。
畢:使……完畢,歸:使……回去。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①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得璧也,而②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③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④歸之。
秦王和群臣相視苦笑。左右侍從中有人想拉相如去離開,秦王趁此說:“現(xiàn)在殺了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到玉璧,卻斷絕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送他回趙國去。趙王難道會因為一塊玉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在朝廷上接見了相如,完成禮儀后便送他回去了。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既:已經(jīng),在……之后。以為:即認(之)為,認為他是。拜:授予官職。
相如回國之后,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賢能的大夫,出使諸侯國,能不受欺辱,任命他為上大夫。 這以后,秦國也沒有把城池給趙國,趙國也終究沒有把玉璧給秦國。
11~13段:畢禮而歸
作者怎樣表現(xiàn)藺相如的勇敢、智慧?
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側(cè)面描寫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
拔:攻下。明年: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為好:修好。會于西河外澠池:即“于西河外澠池會”,狀語后置。欲毋行:想不去。不行:不前往,不去。今義: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示:顯示。
此后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訣:訣別。度道里會遇之禮畢:估計前往澠池的行程和會談完畢的時間。道里:行程。不過:不超過。請:請允許我。絕秦望:斷絕秦國的念頭。
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jié)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趙王答應了,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 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不許。
酣:酒喝得暢快。好:喜愛。鼓、奏:彈前:上前。善:擅長。
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他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里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互相為樂。"秦王發(fā)怒,不答應。
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 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mǐ)。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br/> 于是相如上前進獻盆缶,趁此跪請趙王(演奏)。秦王不肯敲擊盆缶。相如說:“在五步之內(nèi),請讓我把脖頸的鮮血濺在大王身上!”左右侍從想殺相如,相如努登雙眼,大聲呵斥,左右侍從都嚇得往后退。于是秦王很不高興地敲了一下缶。相如回過頭召來趙國的御史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給趙王敲擊盆缶?!?br/>前:上前。名詞作動詞。因:趁機。得:能夠,可以。刃:用刀殺。名詞作動詞。張:睜開。叱:喝罵。靡:退后。顧:回過頭。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碧A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以:用,拿。為秦王壽:給秦王祝壽。竟酒:酒宴結(jié)束。加勝:超過。盛設兵:多多部署軍隊。
秦國的大臣們說:“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說:"請用秦國的咸陽給趙王祝壽。
直到宴飲結(jié)束,秦王也未能占到趙國的上風。趙國也部署了重兵來防備秦國,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藺相如:反應機敏、置生死與度外廉頗:顧全大局、英勇
澠池之會: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既:已經(jīng)。以:因為。右:上。古人以右為尊。
澠池會結(jié)束以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而:表轉(zhuǎn)折。徒以:不過憑借。為:立下。相如素賤人:相如一向都是身份低微的人。羞:感到羞恥。形容詞作動詞。
廉頗說:"我作為趙國的大將,有攻戰(zhàn)野戰(zhàn)的大功,可是藺相如只憑言辭立下功勞,職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一向都是身份低微的人,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職位之下。"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br/>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會:相會,見面。朝:上朝。名詞作動詞。爭列:爭位次的先后。已而:過了些時候。引車避匿:調(diào)轉(zhuǎn)車子躲避。
藺相如聽說了,不肯同他見面。藺相如每到上朝時,總是推脫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過了些時候,藺相如外出,遠遠望見廉頗,藺相如就掉轉(zhuǎn)車子躲避起來。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br/>相與:一齊,共同。所以:……的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親戚:父母兄弟,或統(tǒng)稱家里親人。今義旁系親屬。徒:只,只是。而:表轉(zhuǎn)折。尚:尚且。不肖:不才,不中用。請:請允許我們。
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齊向藺相勸誡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投靠您,是因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啊?,F(xiàn)在您與廉頗地位相當,廉頗公開說無禮的話,您卻怕他躲避著他,過分害怕了。平常的人況且對這種情況感到恥辱,何況將相呢!我們實在不才,請讓我們離去吧。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他說:“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比哪一個厲害呢?"他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憑秦王的威勢,我卻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著辱他的群臣。我雖然無能,難道單單會害怕廉將軍嗎?
固:堅決。孰與:與……相比。不若:不如。駑:愚笨,拙劣。獨……哉:難道……嗎?固定格式。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只是我想,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果我們倆相斗,就如同兩猛虎爭斗一般,那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做的原因,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br/>顧:只是,不過。所以:……的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今:如果。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形/動寬待)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光著膀子,背著荊仗,由賓客引領,到藺相如的門前謝罪,他說:"我是個粗陋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 他們終于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14—16段:澠池之會
17—21段:負荊請罪
文章通過“完璧歸趙” “澠池會” “將相和”三個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藺相如臨危不懼的大智大勇和顧全大局,不計私怨的高尚品質(zhì),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磊落胸懷。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三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課ppt課件,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交歡,交友習語,知識點歸納,特殊句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部編高教版(2023)三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一等獎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廉頗藺相如列傳》課件-中職高一語文新教材同步教學講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pptx、《廉頗藺相如列傳》朗讀mp3、司馬遷的一生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基礎模塊 下冊三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完整版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作者簡介,作品簡介,歷史背景,示范朗讀,疏通文意,梳理文章,思考討論,完璧歸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