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識與技能:了解司馬遷及其有關(guān)知識,學(xué)習(xí)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2、過程與方法:領(lǐng)會史傳作品在選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提高閱讀欣賞史傳文學(xué)作品的能力;學(xué)習(xí)本文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的好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xué)習(xí)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yǎng)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xué)習(xí)重點難點: 重點是歸納總結(jié)文中重要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掌握判斷文言特殊語法現(xiàn)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難點是把握史傳文學(xué)作品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以及欣賞個性化的對話描寫。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 ,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司馬遷10歲開始學(xué)習(xí)古文書傳。先向今文家董仲舒學(xué)《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xué)《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qū),所到之處考察風(fēng)俗,采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wèi)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編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yīng)了當(dāng)時社會的需要。此后,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霆z后任中書令,繼續(xù)發(fā)憤著書,終于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有很高的史學(xué)價值。記載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我國史書的新體例——12本紀(給帝王作傳)、30世家(給諸侯作傳)、70列傳(給名人作傳)、8書(典章、書籍)、10表(大事年表),共130篇,50余萬字。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 作為一部規(guī)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
課文所寫事件發(fā)生在戰(zhàn)國后期,當(dāng)時秦、楚、齊、趙等七國紛爭,以秦力量最為強大,它要統(tǒng)一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對外擴張.
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
國別體:分不同的國家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
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史書體裁。如《史記》、《漢書》等。
通史:按兩個及兩個以上朝代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史記》、《資治通鑒》等。
斷代史:記述某一個朝代或某一段歷史階段的史書體裁。如《漢書》、《后漢書》等。
繆賢(mià) 遺趙王書(Wèi )肉袒(tǎn) 可予不(fǒu ) 列觀(guàn) 甚倨(jù ) 睨柱(nì) 繆公(mù) 湯鑊(huò ) 盆缶(fǒu) 澠池(miǎn) 皆靡(mǐ) 不懌(yì ) 頸血(jǐng ) 孰計議之(shú)避匿( nì ) 雖駑(nú ) 案圖(àn )詐佯(yáng ) 廣成傳(zhuàn) 衣褐(yì hè )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者… …也:判斷句的標志, … … 是…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判斷句。拜,授予官職。以:憑,憑借,介詞。聞于諸侯:即“于諸侯聞”,在諸侯國聞名,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藺相如者,趙人也:判斷句?;抡吡睿夯鹿俚氖最I(lǐng)。舍人:門客。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遺(wèi):送。易:交換。以:用,拿,介詞。謀:商量,商議。秦城恐不可得:即“恐不可得秦城”,擔(dān)心得不到秦國的城池。徒:白白的。見:被,表被動。欺:欺騙。即:就,則。患:憂慮,擔(dān)心。求人可使報秦者:定語后置句,“求可使報秦者人”,者,定語后置的標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蓖鯁枺骸昂我灾俊睂υ唬骸俺紘L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可使:能夠出使。何以:以何,憑什么,介詞賓語前置句。對:回答。竊計:私下打算。亡走燕:逃到燕國去。 止:使……停留,阻止,動詞的使動用法。何以:以何,憑什么,介賓前置句。語:告訴。從:跟隨。會境上:“會于境上”,省略介詞,“在邊境上相會”。以此:憑這樣,因為這樣。
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嫞笸跻嘈疑獬?。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而:表并列。而:而且,表遞進。幸于趙王:被趙王寵幸,“于”,表被動,被動句,介詞狀語后置句。于:同。乃亡趙走燕:乃,卻,竟然。亡趙走燕,即“亡于趙走于燕”,從趙國逃跑到燕國,省略介詞。其:他們。勢必:根據(jù)形勢一定。勢,名詞作狀語。肉袒伏斧質(zhì):肉袒(tǎn):解衣露體。斧質(zhì):腰斬犯人的刑具。伏,趴在。質(zhì),同“锧”。承斧的砧板。幸:僥幸。幸:表敬副詞,不譯。宜:適宜,應(yīng)該。
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①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②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③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br/>于是:在此,在這時;今義承接連詞,古今異義 。易:交換。不:(fǒu) ,同“否”。而:①表并列。②③如果,表假設(shè),也認為表轉(zhuǎn)折,但是。奈何:如何,怎么辦?曲:理屈,理虧。均之:平衡這。以負:以 :相當(dāng)于“而”,連詞表目的,來。負:擔(dān)負;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擔(dān)負。
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必:實在;如果,假如。奉:同“捧”。而:就。請:副詞,請允許我,請讓我。完,使動用法,使…完整,使…完好,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西入:向西,名詞作狀語;入,進入。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
奏:進獻。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傳以(之)示美人:示,給…看;美人,秦王的姬妾,今義美貌女子,古今異義。左右,近侍人員。今義:①方位詞。左邊和右邊;②控制; ③用在數(shù)目字后邊表示概數(shù),相當(dāng)于“上下”。古今異義。 償:償還。前:走上前,名詞作動詞。瑕:瑕:玉上的斑點或裂痕請:請允許我。指示:指出給人看,指出給……看。 今義:為指導(dǎo)工作而發(fā)出的口頭或書面意見。古今異義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卻:后退。怒發(fā)上沖冠: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起了帽子。形容極其憤怒。上,向上豎起。發(fā)書:送信。悉:全部,所有。議:商議。負:憑借。以為:認為。尚:還。以:因為。逆:拂逆,觸怒。
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節(jié)制飲食,表示虔誠,叫做齋戒。拜:行叩拜禮。書:給秦王的回信。庭:同“廷”,朝堂。嚴:尊重,敬畏,形容詞作動詞。修敬,致敬,表示敬意。倨:傲慢。以:來。必:一定。急:使動。使…發(fā)急,譯為“逼迫”,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碎:碰碎,形容詞作動詞。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
睨nì:斜視。破:使……破,形容詞作動詞。辭謝:婉言道歉。固:堅決。有司:職有專司的官吏。案圖:查明地圖。同“按” 。都:城。度:估計。特:只是。詐:欺騙的手段,動詞作名詞。佯為:假裝作 。共傳:共同傳誦,公認。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判斷句恐:害怕。
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節(jié)制飲食,表示虔誠,叫做齋戒。亦宜:也應(yīng)該。設(shè)九賓:一種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有儐相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賓,同儐。乃:才。上:獻上,名詞作動詞。度:估計。許:答應(yīng)。舍:安置,使……住宿,動詞的使動用法。傳: (zhuàn)賓館。負:違背。衣褐:穿上粗布衣服。衣,名詞作動詞。懷:懷揣,名詞作動詞。徑道:便道。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引:延請。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乃于廷設(shè)九賓禮”,介詞狀語后置句??姽杭辞啬鹿厍镂灏灾?。秦從穆公起開始強大,到昭王共二十二君。“繆”,同“穆”。堅明約束:堅決明確地遵守,形容詞作動詞。約束:信約,盟約,今義限制使不越出范圍。 古今異義。誠:確實,實在?! ∫姟冢罕唬肀粍娱gjiàn :從小路,名詞作狀語。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一介:一個。之:音節(jié)助詞,不譯。立:立即,馬上。以:憑。豈……乎:難道……呢(嗎),固定格式就湯鑊huò :接受烹刑。就:承受。湯:沸水。鑊,大鍋。唯:希望。孰:同“熟”,仔細。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而:連詞,表修飾。嘻:苦笑聲?;颍河腥恕R籂?,拉。去:離開。因:就。終:終究,到底。而:反而,卻。歡:友誼。因而厚遇之:趁機優(yōu)厚地款待他。因,趁機豈……邪:難道……嗎,固定格式。廷:在朝廷上,名詞作狀語。畢、歸:使……完畢,使……回去,動詞的使動用法。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既:已經(jīng),在……之后。以為:即“認(之)為”,認為他是。于:被,表被動。使不辱于諸侯:被動句。拜:授予官職。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fù)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
拔:攻取明年: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古今異義。為好:修好。會于西河外澠池:即“于西河外澠池會”,介詞狀語后置句。欲毋行:想不去。計:商量。不行:不前往,不去。今義: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 古今異義。 示:顯示。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訣:告別。度道里會遇之禮畢:估算前往澠池的路程和會談完畢的時間。道里:行程。 不過:不超過。 今義轉(zhuǎn)折連詞,古今異義。請:請與許我。絕秦望:斷絕秦國脅迫趙國的念頭。許:答應(yīng)。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
竊:私下。好音:愛好音樂。瑟:古代樂器,形似琴而較長大,通常有二十五弦。前:走上前,名詞用作動詞。 書:寫。竊:私下。秦聲:秦國鄉(xiāng)土樂曲。 請:請允許我。奉:進獻。盆缶fǒu :均為瓦器。缶,同缻。秦人敲打盆缶作為唱歌時的節(jié)拍。
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于是:在這時;今義承接連詞。古今異義。前進:走上前去獻上。今義:向前行進,思想進步。 古今異義。因:就。得:能夠,可以。刃:刀鋒,用刀殺,名詞用作動詞。張:睜開。叱:喝罵。靡:倒下,這里指后退。懌yì : 愉快。顧:回頭。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碧A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疲K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以:用,拿。為秦王壽:祝秦王長壽,向秦王獻禮。竟酒:酒宴完畢。加勝:超過。于:在。盛設(shè)兵:多布置軍隊。既:已經(jīng)。以:因為。拜:授予官職。右:上。古人以右為尊。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我為趙將:判斷句。而:可是,表轉(zhuǎn)折。徒以:只憑借??谏啵貉哉Z。為:立下。而:可是,表轉(zhuǎn)折。相如素賤人:藺相如向來是微賤的人。素,素來,向來。判斷句。羞:感到羞恥,形容詞作動詞。宣言:揚言。今義:表示政見的公告。 古今異義。
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會:相會,見面。朝:上朝,名詞作動詞。稱:聲稱,推說。爭列:爭位次的高下。已而:過了些時候。引車避匿:將車子調(diào)轉(zhuǎn)躲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于是:在這種情況下,今義承接連詞。古今異義。所以:… …的原因,表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古今異義。親戚:父母兄弟,或統(tǒng)指家里親人。今義:旁系親屬。 古今異義。徒:只,只是。高義:高尚品德。而:可是,表轉(zhuǎn)折。尚:尚且。羞:以……為羞,把……當(dāng)作恥辱,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不肖:不才,不中用。請:請允許我們。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嗳缤⑦持?,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固:堅決。孰與: … …和… …相比,哪個更… …,固定格式。以:憑。駑:愚笨,拙劣。獨…哉:難道… …嗎?固定格式。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顧:只是。所以: … …的原因,表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古今異義。今:如果。俱生:都活著,同生存。所以: … …的原因,表原因。先:以… …為先,名詞的意動用法急:急難,急務(wù),形容詞作名詞。后:以… …為后,名詞的意動用法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因:經(jīng)過,由,通過。之:我。卒:終于。刎頸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交,朋友,動詞作名詞。
思考:本文以寫誰為主,寫了哪幾個故事?全文按怎樣的思路展開敘述的?
以藺相如為主、廉頗為賓,全文寫了三個故事。
1—2段:廉藺簡介。???????3—13段:完璧歸趙。
14—16段:澠池之會。??????17—21段:廉藺交歡(負荊請罪)。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1、請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分析歸納人物思想性格。
本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典型事情,在尖銳的矛盾之中突出刻畫廉頗、藺相如的性格。在“完璧歸趙”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智勇雙全。在“澠池之會”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英勇果敢,這兩事情主要表現(xiàn)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負荊請罪”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厚待人。廉頗的性格主要在“負荊請罪”中得以體現(xiàn),那就是直率坦白,勇于改錯。
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強暴、胸懷坦蕩、熱愛祖國;廉 頗:目光長遠、有勇有謀、以國為重、勇于改過。
總結(jié)廉頗與藺相如主要性格特點。
本文通過對比體現(xiàn)人物性格
2、歸納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技法。
(1)選取典型事件刻畫人物形象。(三個故事,集中、凝練、鮮明)
(2)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如完璧歸趙,秦求趙璧又不予之城,秦強而趙弱,矛盾陡起,藺相如分析了形勢,并入秦請完璧歸趙,情節(jié)已趨緩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緊張,秦王答應(yīng)相如的要求,又趨緩和,相如欺秦王,幾被處死,情節(jié)緊張,秦王終于畢禮而歸之,不再索璧,又趨緩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趙,又緊張,為和好,引出澠池會,歸國拜上卿,廉頗與之爭位的矛盾。)課文中有兩類矛盾,一類是趙國與秦國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是敵我矛盾;另一類是廉、藺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是內(nèi)部的矛盾。兩類矛盾縱橫交錯,互相影響。最后在共同對敵的前提下,內(nèi)部矛盾得到了解決,廉藺的性格品質(zhì)也得到了充分的刻畫。
(3)以富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課后練習(xí))
(4)以個性化的語言(人物對話)刻畫人物 。在三個事情的描述中,大段對話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節(jié)干脆由對話來表達,許多對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們?nèi)缏勂渎暎缫娖淙?,先說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陳詞,有時語氣平和,謙恭有禮,使對方放松警惕;有時直言斥責(zé),有理有據(jù),雄辯折人;有時堅決表態(tài),分析利害,暗示對方;有時怒不可遏,咄咄逼人。總之,詞鋒犀利,剛?cè)峒媸?,而又輕重恰當(dāng),充分表現(xiàn)了他是一個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有智有勇,長于辭令的外交家。再說廉頗,在將相交歡事件中,他先前說的這一番話,表現(xiàn)了他自高自大和心胸狹窄,非常符合武將廉頗的性格特點,后來寫他知過改過,負荊請罪時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語言不多,坦誠直率,可敬可愛。 (5)襯托。??(6)前后照應(yīng) 。
3、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歡”的故事,贊揚了藺相如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和寬厚待人、顧全大局的風(fēng)格,也贊美了廉頗“負荊請罪”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本文敘事很有特色,對你的寫作很有幫助,請瀏覽課文,思考本文有哪些值得你借鑒的地方?
作者精心選材,使文章主次分明,詳細得當(dāng)。作者緊緊圍繞主旨,從廉藺二人一生紛繁的材料中,從不同的側(cè)面選取了既分別突出兩人功績又與兩人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三件事,這些材料分別采取明寫、暗寫、詳寫、略寫的寫法。明寫者詳,暗寫者略。
表現(xiàn)在人物描寫上,作者以藺相如為主,詳寫、明寫;以廉頗為輔,略寫、暗寫。但文中都能做到各盡其妙,使廉、藺二人的性格同樣鮮明、突出?!巴觇禋w趙”完全寫藺相如,主要表現(xiàn)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的胸懷和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主要表現(xiàn)他的機智果敢;略寫廉頗,表現(xiàn)他參與決策,勇而有謀,以軍事力量支持藺相如外交斗爭的愛國行動。“將相交歡”合寫兩人,還是以藺相如為主,通過藺相如的先國后私,廉頗的勇于改過,把兩人的思想統(tǒng)一到愛國這一基本點和共同點上。
在事件經(jīng)過的敘述上也有詳略之分。如“完璧歸趙”部分,對秦決策寫得詳,斗爭結(jié)果寫得略。
刎頸之交:即使掉腦袋也不會變心的朋友貧賤之交:貧困時結(jié)交的朋友布衣之交:普通百姓結(jié)交的朋友竹馬之交:幼年之交忘年之交:不計年歲,以德為主的交往君子之交:看上去平淡,實際上很重道義的 朋友肺腑之交:無話不談、推心置腹的朋友金蘭之交:兄弟般的朋友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
解釋句中通假字??捎璨唬俊安弧蓖ā胺瘛?。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用手托。拜送書于庭?!巴ァ蓖ā巴ⅰ?, 朝堂。 ? 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察看。秦自繆公以來。“繆”通“穆”。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笆搿蓖ā笆臁?,仔細。肉袒伏斧質(zhì)?!百|(zhì)” 通“锧”,承斧的砧板。 設(shè)九賓于廷?!百e”同“儐”,儐相。請奏盆缻秦王?!袄崱蓖ā绑尽?,瓦器。
負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dān))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使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使臣 )
引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延請)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引申為掉轉(zhuǎn))
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僥幸)②而君幸于趙王(寵幸)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顧①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回頭)②顧吾念之(只是,只不過)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④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拜訪)
今①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現(xiàn)今,現(xiàn)在) ②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如果,假如)
必①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如果,假如)②其勢必不敢留君(必定,一定)
⑴拜為上卿(授予官職) ⑵即患秦兵之來(憂慮,擔(dān)心)⑶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向人敬酒或獻禮)⑷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近親及姻親)⑸請指示王(指給……看)⑹于是相如前進缶(上前進獻)⑺宣言曰:吾見相職必辱之 (揚言,到處說)⑻布衣之交(平民)⑼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信約)⑽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敬畏)
以①以勇氣聞于諸侯(憑)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來,連詞)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為)
而①夫秦強而趙弱(表并列)②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表轉(zhuǎn)折)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表承接)④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表轉(zhuǎn)折/表假設(shè))
于①以勇氣聞于諸侯(在)②而君幸于趙王(表被動,被) ③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與,跟)④強秦不敢加兵于趙者(對) ⑤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對于)
因①相如因持璧卻立(于是,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機) ③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經(jīng)由)
之①伐齊,大破之(指代齊國)②秦昭王聞之(這件事) ③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我)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這) ⑤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主謂間)
①舍相如廣成傳(安置住宿,名詞作動詞)②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殺,名詞作動詞)
③乃使從者衣褐,懷其璧(穿;懷揣,名詞作動詞) ④相如前進缶 (走上前,名詞作動詞)⑤怒發(fā)上沖冠 (向上豎起,名詞作動詞)
①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名詞作狀語)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從小路,名詞作狀語)
③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名詞作狀語)
①臣請完璧歸趙 ?。ㄊ埂旰脽o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②秦王恐其破璧?。ㄊ埂扑椋瑒釉~的使動用法)
③寧許以負秦曲?。ㄊ埂袚?dān),動詞的使動用法)
④畢禮而歸之 ?。ㄊ埂戤叄皇埂?回去,動詞的使動用法)
⑤大王必欲急臣 (使…急,逼迫,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ㄒ浴瓰樾邜u,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②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為先;以…為后,名詞的意動用法)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者…也”表判斷,判斷句)②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也”表判斷,判斷句)③我為趙將。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為”表判斷,判斷句)④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者…也”表判斷,判斷句)
①而君幸于趙王。 (“于”表被動,被動句)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表被動,被動句)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見…于”表被動,被動句)④使不辱于諸侯。 (“于”表被動,被動句)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高教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二十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公開課課件ppt,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史記》,背景導(dǎo)入,走進課文,第1-13段,澠池相會,負荊請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第二單元三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獲獎?wù)n件ppt,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作者簡介,《史記》,背景簡介,整體感知,引子1廉藺簡介,被任命為,官職不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教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二十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正字正音,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將相交歡,人物塑造方法,積累文言基礎(chǔ)知識,交友習(xí)語,通假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