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一 自由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離比
1.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黃色三種表型,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1均為黑色。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表現(xiàn)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和B為等位基因,a和b為等位基因
B.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
C.F2的3種表型對應(yīng)16種基因型
D.黑色為顯性性狀且對棕色為不完全顯性
2.(2024·廣東深圳統(tǒng)考)家蠶有結(jié)黃繭的,有結(jié)白繭的。將純合結(jié)黃繭的家蠶品種甲與純合結(jié)白繭的家蠶品種乙雜交,F1均結(jié)白繭。將一部分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結(jié)黃繭的為92只、結(jié)白繭的為394只。將另一部分F1與純合結(jié)白繭品種丙雜交,得到的子代中,結(jié)黃繭的為102只,結(jié)白繭的為301只。根據(jù)上述實驗結(jié)果進行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控制結(jié)黃繭與結(jié)白繭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2中結(jié)白繭品種的基因型有5種
C.結(jié)黃繭的102只個體的基因型均為純合子
D.若結(jié)白繭品種乙與結(jié)白繭品種丙雜交,后代均為結(jié)白繭的類型
3.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莖稈的顏色由2對基因控制,基因A、a分別控制莖稈的紅色和黃色,基因B只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莖稈呈現(xiàn)白色。某人利用黃色莖稈和紅色莖稈植株進行兩次雜交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第一組親本黃色莖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B.第二組F2紅色莖稈植株中基因型有4種
C.第二組F2黃色莖稈個體中純合子占1/2
D.第一、二兩組F1中的白色莖稈植株雜交,后代紅色莖稈植株占1/6
4.(2023·河北邢臺質(zhì)檢)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對殘缺翅為顯性)和翅長(長翅對短翅為顯性)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駻純合時雄蝶致死,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蛐蜑閍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得到F1,F1隨機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 )
A.6∶2∶3∶1 B.15∶5∶6∶2
C.9∶3∶3∶1D.15∶2∶6∶1
5.某植物的葉色(綠色、紫色、紅色和黃色)同時受E、e與F、f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蛐蜑镋_ff的葉呈綠色,基因型為eeF_的葉呈紫色。將綠葉(♀)植株與紫葉(♂)植株雜交,F1全為紅葉植株,F1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最可能的原因為( )
A.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B.基因型為eF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
D.基因型為eF的雄配子和雌配子都致死
考點二 探究不同對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的位置
6.棉鈴蟲是嚴重危害棉花的一種害蟲??蒲泄ぷ髡甙l(fā)現(xiàn)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D,兩種基因均可導(dǎo)致棉鈴蟲死亡?,F(xiàn)將B和D基因同時導(dǎo)入棉花的一條染色體上獲得抗蟲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獲得了多個基因型為AaBD的短果枝抗蟲棉植株,AaBD植株與純合的aa長果枝不抗蟲植株雜交得到F1(不考慮減數(shù)分裂時的互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F1中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1∶1,則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B.若F1表型比例為1∶1∶1∶1,則F1產(chǎn)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B、AD、aB、aD
C.若F1表型比例為1∶1∶1∶1,則果枝基因和抗蟲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D.若F1中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1∶1,則F1產(chǎn)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和aBD
7.已知某種優(yōu)質(zhì)水稻品種甲具有對螟蟲的抗性(簡稱抗蟲,相關(guān)基因為A/a)和對稻瘟病的抗性(簡稱抗病,相關(guān)基因為B/b)。甲自交所得F1的表型及比例為抗蟲抗病∶抗蟲不抗病∶不抗蟲抗病∶不抗蟲不抗病=41∶7∶7∶9(已知各種配子存活率相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1中抗蟲抗病純合子占9/64
C.F1中抗蟲抗病個體的基因型有4種
D.F1中抗蟲抗病個體基因型與甲相同的占9/32
8.(2023·山東德州三模)玉米籽粒有色和無色、糯性和非糯性分別受9號染色體基因A/a、B/b控制,用純種有色非糯性玉米與無色糯性玉米雜交,F1表現(xiàn)為有色非糯性玉米,F1自交后,F2中有色非糯性玉米比例為66%,而無色糯性玉米比例為16%。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將一個抗病基因D導(dǎo)入F2中有色糯性玉米細胞內(nèi),得到抗病有色糯性籽粒玉米新品種,并利用一株新品種植株自交得到F3,根據(jù)F3表型及比例判斷基因D導(dǎo)入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F2中有色糯性籽粒玉米比例為9%
B.F2有色非糯性籽粒玉米中純合子占8/33
C.若F3抗病有色糯性∶易感病有色糯性=1∶3,則說明D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
D.若F3抗病有色糯性∶易感病無色糯性=3∶1,則說明D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
9.果蠅中灰身(B)與黑身(b)、大翅脈(E)與小翅脈(e)是兩對相對性狀?;疑泶蟪崦}的雌蠅與黑身小翅脈的雄蠅雜交,F1中灰身大翅脈152只,灰身小翅脈10只,黑身大翅脈13只,黑身小翅脈149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統(tǒng)計學分析,上述F1中體色和翅脈的表型比例依次為 和 ,說明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
(2)兩個親本中,雌蠅的基因型為 。
(3)親本雌性個體產(chǎn)生的卵細胞的種類數(shù)為 ,推測原因是 。
(4)為了驗證上述推測,利用F1設(shè)計一個雜交實驗。請寫出實驗過程及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
實驗過程: 。
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 。
關(guān)鍵能力提升練
1.(2023·廣東佛山一模)某高等植物具有葉緣(深裂、淺裂)和葉形(心形、條形)兩對相對性狀。兩純合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F2,F2葉片的表型及比例為心形深裂∶心形淺裂∶條形深裂∶條形淺裂=27∶9∶21∶7。若這兩對性狀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3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親本性狀的表型可能是心形深裂和條形淺裂
C.若F2中條形淺裂植株自由交配,F3中心形淺裂占4/49
D.F2中的心形淺裂植株能產(chǎn)生4種花粉,比例為4∶2∶2∶1
2.某果實的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紅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達。現(xiàn)向基因型為BbRr的植株導(dǎo)入一個隱性致死基因s,讓該植株自交,F1表型比例為黑色∶紅色∶白色=8∶3∶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隱性致死基因s只有純合時才具有致死效應(yīng)
B.自交后代F1的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種基因型
C.隱性致死基因s與R、r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D.F1黑果個體自交,子代黑色∶紅色∶白色=16∶5∶3
3.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無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駼控制紅色,b控制藍色?;騃不影響上述2對基因的功能,但i純合的個體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I_和A_bbI_的個體分別表現(xiàn)紫紅色花和靛藍色花?,F(xiàn)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它們的花色分別為靛藍色、白色和紅色。不考慮突變,根據(jù)表中雜交結(jié)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可確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
B.讓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色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1/6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色花植株占比為1/4,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6種
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1自交,則F2表型比例為9紫紅色∶3靛藍色∶3紅色∶1藍色
4.(2023·遼寧沈陽模擬)某植物花的顏色受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色素是否形成受另一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無色素時為白花。已知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體上有一條帶有致死基因(純合時胚胎致死)。現(xiàn)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紅花植株雜交,F1中紫花∶白花=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花色中紫花對紅花為顯性,紅花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
B.可以判斷致死基因是隱性基因,且與基因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C.含有致死基因的配子沒有失去活性,能完成受精作用
D.在F1中取一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紅花∶白花=3∶1∶2
答案:
必備知識基礎(chǔ)練
1.B 解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的一對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來表示,如A和a、B和b為等位基因,A項錯誤;由題意可知,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9∶3∶4是9∶3∶3∶1的變式,即A和B基因同時存在時,即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有B基因,沒有A基因時,即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棕色,沒有B基因時,即基因型為__bb時表現(xiàn)為黃色,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B項正確;F1黑色AaBb個體雌雄隨機交配,F1產(chǎn)生4種配子,雌雄配子間有16種結(jié)合方式,共產(chǎn)生9種基因型,3種表型,C項錯誤;不完全顯性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而題中的黑色、棕色、黃色均是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D項錯誤。
2.D 解析 F1雌雄白繭交配,F2中結(jié)黃繭∶結(jié)白繭≈3∶13,為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結(jié)黃繭與結(jié)白繭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項錯誤;若以A/a和B/b表示控制繭色的基因,F2中結(jié)白繭品種的基因型有7種,分別為AABB、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B項錯誤;根據(jù)F1雌雄白繭交配,F2中結(jié)黃繭∶結(jié)白繭≈3∶13可知,F1的基因型為AaBb,F1與純合結(jié)白繭品種丙雜交,得到的子代中,結(jié)黃繭的為102只,結(jié)白繭的為301只,結(jié)黃繭∶結(jié)白繭≈1∶3,為測交實驗,故丙的基因型為aabb,后代中結(jié)黃繭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均為雜合子,C項錯誤;純合結(jié)黃繭的家蠶品種甲與純合結(jié)白繭的家蠶品種乙雜交,F1均為結(jié)白繭,基因型為AaBb,故乙為aaBB(或AAbb),丙為aabb,二者雜交,后代為aaBb(或Aabb),均為結(jié)白繭,D項正確。
3.D 解析 白色基因型為AaB_,第一組中F1全為白色,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為紅色∶白色∶黃色=1∶2∶1,說明F1的基因型為AaBB,則親本黃色莖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項正確;第二組中F1全為白色,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為紅色∶黃色∶白色=6∶4∶6,說明F1的基因型為AaBb,F2紅色莖稈植株中基因型有4種,分別是AABB、AABb、AAbb、Aabb,B項正確;第二組F2黃色莖稈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BB、2/4aaBb、1/4aabb,即第二組F2黃色莖稈個體中純合子占1/2,C項正確;第一、二兩組F1中的白色莖稈植株雜交,即AaBB×AaBb,后代紅色莖稈植株(AA__或Aabb)占1/4×1=1/4,D項錯誤。
4.D 解析 基因型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F1的基因型為AaBb,F1隨機交配所得F2蝴蝶中,理論上雌雄個體的比例為1∶1,基因A純合時雄蝶致死,雄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6∶2∶3∶1,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雌蝶中正常長翅∶殘缺長翅=9∶3,則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15∶2∶6∶1。
5.A 解析 從題干中給出的信息:綠葉(♀)與紫葉(♂)雜交,F1全為紅葉,F1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F2為四種表型且符合一定比例,說明F1為雙雜合的個體。理論上,雙雜合個體自交,后代表型的比例是9∶3∶3∶1,而實際是7∶3∶1∶1,說明存在某種配子致死的情況。根據(jù)選項分析,如果是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剛好符合題干中的比例,A項符合題意;如果是基因型為eF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F2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1∶3∶1,B項不符合題意;若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則F2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葉∶紫葉∶黃葉=5∶3∶1,C項不符合題意;若基因型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則F2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葉∶綠葉∶黃葉=5∶3∶1,D項不符合題意。
6.B 解析 如果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則AaBD產(chǎn)生的配子的類型是ABD∶a=1∶1,與純合的aa長果枝不抗蟲植株雜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AaBD∶aa=1∶1,表型是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1∶1,A項正確;由于B和D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如果不考慮互換,則不會產(chǎn)生基因型為AB、AD、aB、aD的四種類型的配子,B項錯誤;果枝基因和抗蟲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AaBD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是ABD∶a∶aBD∶A=1∶1∶1∶1,與純合的aa長果枝不抗蟲植株雜交得到的F1的表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1∶1∶1∶1,C項正確;如果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AaBD產(chǎn)生的配子的類型是A∶aBD=1∶1,與純合的aa長果枝不抗蟲植株雜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BD=1∶1,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1∶1,D項正確。
7.D 解析 第一步: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顯隱性。甲抗蟲抗病,甲自交所得F1的表型及比例為抗蟲抗病∶抗蟲不抗病∶不抗蟲抗病∶不抗蟲不抗病=41∶7∶7∶9,說明甲的基因型為AaBb,抗蟲、抗病為顯性性狀;41∶7∶7∶9不是9∶3∶3∶1的變式,A/a、B/b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第二步:判斷甲產(chǎn)生的配子情況。F1中不抗蟲不抗病個體(aabb)占9/64,故甲產(chǎn)生的ab配子占3/8,AB配子占3/8,Ab配子和aB配子均占1/8,由以上分析可知,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A項正確。F1中抗蟲抗病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這4種,F1中抗蟲抗病純合子(AABB)占3/8×3/8=9/64,F1中與甲基因型(AaBb)相同的個體占3/8×3/8×2+1/8×1/8×2=10/32,B、C兩項正確,D項錯誤。
8.C 解析 根據(jù)純合的雙親雜交,F1中都是有色非糯性可知,有色和非糯性是顯性性狀,親本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由于兩對基因都位于9號染色體,故正常情況下F1只能產(chǎn)生AB和ab兩種配子,子代中應(yīng)表現(xiàn)為有色非糯性∶無色糯性=3∶1,實際上F2中有色非糯性玉米比例為66%,而無色糯性玉米比例為16%,說明發(fā)生了互換,則子代中還有有色糯性和無色非糯性類型,所占比例=(1-16%-66%)/2=9%,A項正確;由于發(fā)生了互換,子代中A_B_∶A_bb∶aaB_∶aabb=66∶9∶9∶16,由此可知子代中ab=40%,正常情況下AB=40%,F2有色非糯性籽粒玉米有AABB、AaBB、AABb和AaBb4種類型,其中純合子AABB所占比例=(40%×40%)/66%=8/33,B項正確;將一個抗病基因D導(dǎo)入F2中有色糯性(A_bb)玉米細胞內(nèi),得到抗病有色糯性籽粒玉米新品種,則其基因組成是AAbbDd,若D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形成的配子是AbD∶Abd=1∶1,令其自交,子代中A_bbD_∶A_bbdd=3∶1,表現(xiàn)為抗病有色糯性∶易感病有色糯性=3∶1,C項錯誤,D項正確。
9.答案 (1)灰身∶黑身=1∶1 大翅脈∶小翅脈=1∶1 分離 (2)BbEe (3)4 B、E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b、e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B與b基因或E與e基因間發(fā)生了少部分互換 (4)利用F1中灰身大脈翅雌、雄果蠅進行隨機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F2中表型種類及其比例 F2中有4種表型,但它們的比例并不等于9∶3∶3∶1
解析 (1)體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灰身=152+10=162,黑身=13+149=162,所以灰身∶黑身=162∶162=1∶1;翅脈是一對相對性狀,大翅脈=152+13=165,小翅脈=149+10=159,所以大翅脈∶小翅脈=165∶159≈1∶1;由此說明兩對性狀單獨遺傳時都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2)結(jié)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兩對性狀單獨分析,F1的分離比都為1∶1,都相當于測交實驗,結(jié)合親本的表型“灰身大翅脈的雌蠅與黑身小翅脈的雄蠅”可知,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BbEe(雌蠅)、bbee(雄蠅)。(3)結(jié)合(2)中分析得到的親本基因型BbEe(雌蠅)、bbee(雄蠅)和F1產(chǎn)生的4種表型分析可知,F1雌蠅一定產(chǎn)生了4種卵細胞,即BE、be、Be和bE。如果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在F1中的表型比例中就會出現(xiàn)1∶1∶1∶1,但實際兩對相對性狀在F1中4種表型及其比例卻出現(xiàn)152∶10∶13∶149,所以兩對等位基因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結(jié)合雌性親本基因型推測可能是B、E位于一條染色體上,也可能是B、e位于一條染色體上,由F1中灰身大翅脈和黑身小翅脈所占比例數(shù)多可推斷,應(yīng)該是B、E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b、e基因位于另一條同源的染色體上,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B與b基因或E與e基因間發(fā)生了少部分互換,所以F1雌蠅才會產(chǎn)生4種基因型的卵細胞。(4)為了驗證上述推測,可利用F1中灰身大翅脈雌、雄果蠅進行隨機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F2中表型種類及其比例。若F2中有4種表型但它們的比例并不等于9∶3∶3∶1,則說明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關(guān)鍵能力提升練
1.C 解析 由于F2的表型及比例為心形深裂∶心形淺裂∶條形深裂∶條形淺裂=27∶9∶21∶7=(9∶7)×(3∶1),故3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項正確;兩純合植株雜交,若親本的表型是心形深裂和條形淺裂,雜交后得到的F1三對等位基因均雜合,能夠得到27∶9∶21∶7的比例,B項正確;若葉形相關(guān)基因用A/a和B/b表示,淺裂為隱性性狀,相關(guān)基因用C/c表示。F2中條形淺裂植株(aaB_cc、A_bbcc、aabbcc)自由交配,父本產(chǎn)生的配子為2/7Abc,3/7abc、2/7aBc,母本產(chǎn)生的配子為2/7Abc、3/7abc、2/7aBc,故F3中心形淺裂占2/7×2/7×2=8/49,C項錯誤;F2中的心形淺裂植株包括1AABBcc、2AABbcc、2AaBBcc、4AaBbcc,能產(chǎn)生4種花粉,即ABc、Abc、aBc、abc,比例為4∶2∶2∶1,D項正確。
2.C 解析 s基因為隱性基因,因此其只有純合時才具有致死效應(yīng),A項正確;因為紅色(bbR_)和白色(bbrr)的個體存活,所以s應(yīng)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因此當BB純合時ss也會純合從而使個體致死,則F1的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種基因型,即BbRR、BbRr、Bbrr、bbRR、bbRr、bbrr,B項正確;由B項可知,s應(yīng)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而B、b和R、r不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隱性致死基因s與R、r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項錯誤;F1黑果個體(1/4BbRRs、1/2BbRrs、1/4Bbrrs)自交,BbRRs自交子代黑色∶紅色=2∶1,BbRrs自交子代黑色∶紅色∶白色=8∶3∶1,Bbrrs自交子代黑色∶白色=2∶1,因此F1黑果個體自交,子代黑色∶紅色∶白色=16∶5∶3,D項正確。
3.B 解析 當植株開白色花時,其基因型為____ii,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后代仍然開白色花,無法鑒別F2的具體的基因型,A項錯誤。甲×乙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乙×丙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其中II∶Ii=1∶2,只有基因型為ii時開白色花,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花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色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2/3×1/4=1/6,B項正確。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色花植株占比為1/4,則親本為(____Ii),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3×3),C項錯誤。由于題中不能說明相關(guān)基因A/a和B/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當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甲與丙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BbII,其自交的F2的表型比為紫紅色花(A_B_II)∶靛藍色花(A_bbII)∶紅色花(aaB_II)∶藍色花(aabbII)=9∶3∶3∶1;第二種情況,當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時,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紅色花(AaBbII)∶靛藍色花(AAbbII)∶紅色花(aaBBII)=2∶1∶1,D項錯誤。
4.B 解析 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紅花植株雜交,F1中紫花∶白花=2∶1,說明花色中紫花對紅花為顯性,紫花親本的基因型為 AABb,紅花親本的基因型為 aaBb,A項正確;結(jié)合對A項的分析可進一步推知,致死基因與基因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但不能確定致死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B項錯誤;由題意“基因 B 或 b 所在的染色體上有一條帶有致死基因(純合時胚胎致死)”可知,含有致死基因的配子沒有失去活性,能完成受精作用,C項正確;紫花親本的基因型為 AABb,紅花親本的基因型為 aaBb,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可見,在 F1中取一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6A_Bb)∶紅花(2aaBb)∶白花(3Aabb+1aabb)=3∶1∶2,D項正確。組別
親代
F1表型
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
一
黃色×紅色
全為白色
紅色∶白色∶黃色=1∶2∶1
二
全為白色
紅色∶黃色∶白色=6∶4∶6
雜交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紅色
紫紅色∶靛藍色∶白色=9∶3∶4
乙×丙
紫紅色
紫紅色∶紅色∶白色=9∶3∶4
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fù)習必修2第5單元孟德爾定律和伴性遺傳第3講伴性遺傳提能訓練,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fù)習第5單元孟德爾遺傳定律與伴性遺傳專題練2分離定律遺傳特例應(yīng)用,共6頁。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fù)習第5單元孟德爾遺傳定律與伴性遺傳課時規(guī)范練22人類遺傳病,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