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武器是指在戰(zhàn)爭中使人、畜致病,毀傷農(nóng)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點的是( )
A.傳染性強
B.傳染范圍廣
C.傳播途徑多
D.傳播不受氣候影響
2.二戰(zhàn)時,侵華日軍中的731部隊大量培養(yǎng)引起鼠疫、霍亂、傷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傳染病的病原體,進行人體實驗和用于戰(zhàn)爭,這是利用病菌的哪種特性( )
A.需氧性
B.能形成芽孢,容易保存
C.傳染性,并引起宿主死亡
D.厭氧性
3.下列不屬于生物武器的是( )
A.肉毒桿菌毒素等生物制劑
B.炭疽桿菌、波特淋菌、霍亂弧菌等致病菌
C.氯氣、氰化物、芥子氣等毒性強的制劑
D.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
4.生物武器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病毒、真菌和毒素等。下列有關它們的類型和特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武器多為烈性致病微生物,致病性強
B.生物武器多為高傳染性微生物,易大面積傳播
C.生物武器存活時間久,給人類帶來長期的威脅
D.為降低生物武器的危害,國際社會只允許小規(guī)模使用
5.下列關于生物武器的敘述,不確切的是( )
A.生物武器造價昂貴,是具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的武器
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過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
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可造成大規(guī)模的殺傷后果
6.生物武器有傳染性強的特點,針對這一特點,下列不屬于防止生物武器危害的有效措施的是( )
A.提前接種和個人防護
B.發(fā)現(xiàn)病人,立即報告,及時隔離
C.只注意環(huán)境消毒,不必控制傳染源
D.注意切斷傳播途徑
7.(不定項)生物武器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 )
A.直接傳播
B.食物傳播
C.生活必需品傳播
D.施用者人體傳播
8.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侵華日軍組建了從事細菌戰(zhàn)的731部隊和100部隊,并在我國領土上修建了幾十座 工廠,大量培養(yǎng)鼠疫、霍亂、傷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傳染病的病原體,并且曾用數(shù)千名中國人做實驗。他們還曾在我國20多個地區(qū)使用了 ,造成幾十萬老百姓死亡。日本戰(zhàn)敗投降時,又一次釋放了培養(yǎng)的細菌,在我國造成 大流行。他們的種種暴行遭到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日本細菌戰(zhàn)戰(zhàn)犯的幫助下,美國獲得了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美軍從“三八線”南撤的過程中,散布了大量的天花病毒,使約3500人患上天花,約350人死亡,隨后又在志愿軍控制區(qū)投下了 ,散布了大量蒼蠅、跳蚤等昆蟲。經(jīng)鑒定,這些昆蟲帶有可引起鼠疫、霍亂、傷寒、痢疾、腦膜炎和回歸熱等疾病的10多種 。隨后,美軍又將細菌戰(zhàn)擴大到我國東北的撫順、安東、鳳城、寬甸和臨江等地。在反細菌戰(zhàn)戰(zhàn)爭中,由于中國人民志愿軍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應對措施,才避免了軍民的重大傷亡。同時,我國政府也向全世界控訴美軍使用 的反人類罪行。
9.利用轉基因技術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①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致病菌 ②無藥可醫(yī)
③具有某種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國的人卻不易感染
A.①B.②
C.②③D.①②
10.下列關于生物武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們對待生物武器的態(tài)度應明確而堅定,堅決禁止研制生物武器
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生化毒劑等形成殺傷力的
C.為了國家安全,可以進行必要的小范圍的生物武器研究
D.生物武器不只是對敵方人員有傷害
11.下列關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生物武器
B.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
C.不儲存生物武器
D.可儲存少量的生物武器,以備急用
12.堅決禁止生物武器的原因不包括( )
A.生物武器傳染性強,污染面積廣
B.生物武器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C.生物武器不易控制,使用不當可危害本方安全
D.使用生物武器的結果最終受害的是全人類
13.(不定項)下列防止生物武器的措施,正確的是( )
A.通過立法,禁止生物武器的生產(chǎn)和擴散
B.捕殺敵人投放的帶菌的小動物
C.大力發(fā)展生物武器,以牙還牙
D.根據(jù)生物武器的類型采取相應措施
1.二戰(zhàn),日本侵華期間,曾經(jīng)組建了從事生物武器研究、實驗的731、100等部隊,并將相關武器付諸實戰(zhàn)。據(jù)報道,二戰(zhàn)后,某些國家或地區(qū)與日本勾結,繼續(xù)相關研究。與常規(guī)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的特點是( )
①傳染性強 ②污染面積廣,不易被發(fā)現(xiàn) ③有一定的潛伏期 ④主要破壞建筑物 ⑤大雪、低溫、干燥、日曬等不影響生物武器的殺傷力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②④⑤
2.“二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者在我國許多地方使用過細菌武器,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
B.轉基因技術的出現(xiàn),使一些新型致病菌的研究成為可能
C.可以以科學研究的名義進行細菌武器、生化毒劑的研究和儲存
D.1984年11月,我國加入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3.[2023·北京朝陽高二統(tǒng)考期末]生物武器散布隱匿,危害極大,對生物武器的威脅,不能掉以輕心,下列應對生物武器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
A.任何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
B.大力發(fā)展生物技術,提升應對未知病原體的能力
C.多儲存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全面了解其特性
D.號召各國共同簽署并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4.新冠疫情爆發(fā),隨著病毒溯源工作的開展,有種觀點認為某實驗室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最初來源。由此,生物安全問題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下列做法不利于維護生物安全的是( )
A.實驗室所用的生物材料進行嚴格管理,防止泄漏
B.構建嚴密的社會管理體系,應對突發(fā)生物安全事件
C.搜集并公開公眾遺傳數(shù)據(jù),以便研究新冠特效藥
D.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
5.下列關于生物武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中美兩國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重申在一般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
B.徹底銷毀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共識
C.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
D.利用炭疽桿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傳染性極強、致死率極高的特點
6.如同發(fā)明炸藥時沒有想把炸藥用于人類互相殘殺的戰(zhàn)爭中一樣,科學家在創(chuàng)造DNA重組技術時,也不是為了用于戰(zhàn)爭,但卻無法抵擋新技術在軍事方面的運用,生物武器就這樣出現(xiàn)了。下列關于生物武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武器難以檢測,用其進行殺傷時可能并不會被馬上察覺
B.生物武器沒有明確的標識,潛在危害大
C.依靠科學力量和人類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會受到限制
D.生物武器適應能力強,不受氣候影響
7.(不定項)新冠肺炎的發(fā)生使我們對病毒的威力有了深刻體會,所以更要禁止生物武器,面對一切可能的生物武器的威脅,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下列關于禁止生物武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侵華日軍在我國多個地區(qū)使用過細菌武器,給我國人民帶來很大苦難
B.生物武器相對容易獲得,也便于攜帶和釋放,一旦被恐怖組織利用,將產(chǎn)生極大的危害
C.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制造各種新型致病菌,這些致病菌可以讓大批感染者突然發(fā)病,而又無藥可醫(yī)
D.1975年3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生效,清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8.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會研制出殺傷力更隱蔽的新一代生物武器。新一代生物武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產(chǎn)生致命的攻擊力之前,它可以悄無聲息地在人體內潛伏一段時間,甚至會制造假象,讓人誤以為是一般疾病,通常在服用藥物后,它會與藥物混合作用并殺人于無形。
另外,未來生物武器還有可能是一種“秘密”病毒,它可以抵御抗生素,不受制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并最終永久性地破壞人體的基因。這種“秘密”病毒在被激活前,可以在被侵入者體內潛伏一段時間。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某國患有關節(jié)炎的40歲以上的人中,有一大部分突然失去了工作能力而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始作俑者可能就是一個小小的“秘密”病毒。
(1)生物武器包括 等。
(2)從材料的第二段中可以看出,生物武器的特點是 。
(3)下列關于“秘密”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病毒依靠侵染人體細胞,以細胞內的物質為原料進行增殖
B.該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后,可以引起免疫反應
C.該病毒的遺傳物質可能是DNA或RNA,如果是RNA,整合到人體染色體的過程中,需要逆轉錄的過程
D.該病毒的潛伏期很長,不容易預防
9.生物武器是指利用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作為戰(zhàn)爭武器,危害極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聯(lián)合國組織的一個專家小組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許多國家簽訂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對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未停止,因此,對生物武器研究的防治也應得到加強。
材料2 戰(zhàn)劑做成干粉或液體噴灑到空氣中,形成有害的氣霧團,叫做“生物戰(zhàn)劑氣溶膠”。它的顆粒很小,肉眼很難看見,滲透力強,殺傷范圍廣,一些通常通過食物或昆蟲傳播的病原體也可以通過氣溶膠由呼吸道感染。所以,使人致死的劑量較其他感染途徑小。
(1)有可能成為“生物戰(zhàn)劑氣溶膠”病原體的生物,應屬于哪些類群?(請列舉兩例) 。
(2)人體抵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最有效的防線是 。
(3)在戰(zhàn)爭中,為預防敵方使用生物武器,你認為參戰(zhàn)部隊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請簡述這一措施的原理: 。
10.人們可以利用微生物造福人類,也可以利用其制造生物武器給人類帶來災難。1988年公映的電影《黑太陽731》是一部揭露侵華日軍發(fā)動細菌戰(zhàn)罪惡的影片,生物武器的危害在該片中被暴露無遺。影片中的部分場景見下圖。
(1)也許我們看過許多戰(zhàn)爭題材的影視劇,會感同身受那些身處戰(zhàn)火之中的人民的疾苦。如果戰(zhàn)爭中使用了生物武器,我們能想象出當時的場景嗎?
(2)結合所學內容并查閱相關資料,說出歷史上生物武器使用的實例,并列舉其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
必備知識基礎練
1.答案:D
解析:生物武器的危害性特點包括傳染性強、傳播范圍廣、傳播途徑多。由于生物武器主要是微生物等,傳播時容易受風速、氣溫等自然條件的影響,D正確。
2.答案:C
解析:侵華日軍中731部隊大量培養(yǎng)引起鼠疫、霍亂、傷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傳染病的病原體即生物武器,進行人體實驗和用于戰(zhàn)爭,這是利用病菌傳染性強,危害性大,容易引起宿主死亡的特點。因此A、B、D錯誤,C正確。
3.答案:C
解析: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生化毒劑類等,所以肉毒桿菌毒素等生物制劑、炭疽桿菌、波特淋菌、霍亂弧菌等致病菌、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等均屬于生物武器,而氯氣、氰化物、芥子氣等毒性強的制劑屬于化學武器,不屬于生物武器,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4.答案:D
解析:生物武器中所用病原體傳染性很強,A正確;生物武器多為高傳染性微生物,易大面積傳播,B正確;生物武器的傳播范圍廣,危害時間長,C正確;生物武器具有危害大等特點,不僅傷害對方,使用者本身也易受傷害,國際社會應堅決禁止使用生物武器,D錯誤。
5.答案:A
解析:生物武器造價低,技術難度不大,是具有大規(guī)模和殺傷性的武器,A錯誤;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B正確;生物武器中的病原菌或生化毒劑直接或者通過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敵方,可以對軍隊和平民造成大規(guī)模的殺傷后果,C、D正確。
6.答案:C
解析:提前接種和個人防護,可以防止生物武器危害,A不符合題意;發(fā)現(xiàn)病人,立即報告,及時隔離,可以阻斷傳染源,B不符合題意;只注意環(huán)境消毒,不控制傳染源,不能有效防止生物武器危害,C符合題意;注意切斷傳播途徑,能夠有效防止生物武器危害,D不符合題意。
7.答案:ABC
解析:生物武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使人感染發(fā)病,如經(jīng)口食入、經(jīng)呼吸道吸入、昆蟲叮咬、皮膚接觸等,因此生物武器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直接傳播、食物傳播和生活必需品傳播。故選A、B、C。
8.答案:細菌武器 細菌武器 傳染病 細菌武器 細菌彈 致病菌 細菌武器
9.答案:D
解析: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是由于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致病菌,可以讓大批受感染者突然發(fā)病,而又無藥可醫(yī),D正確。
10.答案:C
解析:我國對生物武器的態(tài)度: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并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A正確;生物武器的種類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B正確;生物武器幾乎對所有人都具有殺傷力,是一種不人道的武器,應堅決禁止,C錯誤;生物武器可對軍隊和平民造成大規(guī)模殺傷,同時,使用者本身也會受到傷害,D正確。
11.答案:D
解析:《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中明確提出在任何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并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D錯誤。
12.答案:B
解析:生物武器傳染性強,污染面積廣,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發(fā)病,應禁止使用,A錯誤;生物武器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如受地形、風向等多種條件影響,這是生物武器的局限性,不是禁止它的理由,B正確;生物武器具有局限性,生物武器不易控制,使用不當可危害本方安全,應禁止使用,C錯誤;生物武器危害作用持久,帶菌昆蟲、動物在存活期間,均能使人、畜受染發(fā)病,對人、畜造成長期危害,最終受害的是全人類,應禁止使用,D錯誤。
13.答案:ABD
解析:生物武器是多種多樣的,對于不同的生物武器應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但總的原則是禁止生物武器的生產(chǎn)和擴散,因此A、B、D正確,C錯誤。
能力素養(yǎng)綜合練
1.答案:A
解析:①生物武器中所用病原體傳染性強,①正確;②生物武器,污染面積廣,不易被發(fā)現(xiàn),②正確;③病原體有一定的潛伏期,③正確;④生物武器為病原體,不會像核武器一樣破壞建筑物,④錯誤;⑤自然條件下,會由于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其殺傷力,⑤錯誤。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B、C、D錯誤,A正確。
2.答案:C
解析: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A正確;利用轉基因微生物制成生物武器,使一些新型致病菌的研究成為可能,B正確;不能以科學研究的名義進行細菌武器、生化毒劑的研究和儲存,C錯誤;1984年11月,我國加入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D正確。
3.答案:C
解析:《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中強調在任何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并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A正確;大力發(fā)展生物技術,提升應對未知病原體的能力,可防止生物武器的侵襲,B正確;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成為生物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中強調在任何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因此不能多儲存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C錯誤;號召各國共同簽署并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的使用,D正確。
4.答案:C
解析:實驗室所用的生物材料進行嚴格管理,防止泄漏,這有利于維護生物安全,A不符合題意;構建嚴密的社會管理體系,應對突發(fā)生物安全事件,這有利于維護生物安全,B不符合題意;搜集并公開公眾遺傳數(shù)據(jù),可能會讓不法分子鉆空子,不利于維護生物安全,C符合題意;《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中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這有利于維護生物安全,D不符合題意。
5.答案:A
解析:1998年6月,中美兩國元首在關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議定書的聯(lián)合聲明中,重申在任何情況下不發(fā)展、不生產(chǎn)、不儲存生物武器,并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A錯誤;生物武器殺傷力強,徹底銷毀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共識,B正確;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等,應當予以禁止,C正確;利用炭疽桿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污染面廣、難以防治的特點,D正確。
6.答案:D
解析:生物武器難以檢測,用其進行殺傷時可能并不會被馬上察覺,A正確;生物武器沒有明確的標識,潛在危害大,B正確;依靠科學力量和人類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會受到限制,C正確;生物武器的傳播還受地形、風向等多種條件影響,D錯誤。
7.答案:ABCD
解析: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強、攻擊范圍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侵華日軍在我國多個地區(qū)使用過細菌武器,給我國人民帶來很大苦難,他們的種種暴行遭到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生物武器相對容易獲得,也便于攜帶和釋放,一旦被恐怖組織利用,將產(chǎn)生極大的危害,A、B正確;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制造各種新型致病菌,這些人類沒有接觸過的致病菌可以讓大批感染者突然發(fā)病,而又無藥可醫(yī),C正確;1975年3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生效,清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徹底銷毀生物武器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期望,D正確。
8.答案:(1)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 (2)隱蔽性、潛伏性 (3)B
解析:(1)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2)從第二段的材料中可以看出,這種“秘密”病毒在被激活前,可以在被侵入者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故生物武器的特點是隱蔽性、潛伏性。(3)病毒寄生在活細胞內,該病毒的繁殖必須侵染人體細胞,利用細胞內的物質為原料進行增殖,A正確;據(jù)題意可知,該病毒不受制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并最終永久性地破壞人體的基因,B錯誤;該病毒的遺傳物質可能是DNA或RNA,如果是RNA,一般為單鏈,要整合到人體染色體上,則需要逆轉錄為DNA,C正確;該病毒可以在被侵入者體內潛伏一段時間,不容易預防,潛伏期很長,D正確。
9.答案:(1)致病菌、病毒等
(2)皮膚、黏膜等 特異性免疫
(3)接種常見病原體的疫苗 使參戰(zhàn)人員體內產(chǎn)生相關的抗體和記憶細胞,當病原體侵入時,會迅速產(chǎn)生強烈的免疫反應
解析:(1)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生化毒劑類等,故細菌、病毒、衣原體、立克次氏體等都可能成為“生物戰(zhàn)劑氣溶膠”病原體的生物。(2)人體抵抗病原體一共有三道防線,皮膚、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吞噬細胞、殺菌物質屬于第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屬于第三道防線,其中特異性免疫為最有效的防線。(3)為預防敵方的生物武器,可采取接種疫苗、穿隔離衣等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為接種常見病原體的疫苗,其原理為疫苗使參戰(zhàn)人員體內產(chǎn)生相應的記憶細胞和抗體,當病原體侵入時,會迅速產(chǎn)生強烈的免疫反應,消滅相關的病原體。
10.答案:(1)如果戰(zhàn)爭中使用了生物武器,由于生物武器的致病能力強、攻擊范圍廣,引起大量的士兵感染或死亡,使軍隊喪失戰(zhàn)斗力,甚至會造成傳染病的大流行,最終可能會導致病菌、病毒的蔓延,引起普通民眾傷亡慘重。
(2)列舉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侵華日軍組建了從事細菌戰(zhàn)的731部隊和100部隊,并在中國領土上修建了幾十座細菌武器工廠,大量培養(yǎng)致命的傳染病的病原體,如鼠疫、霍亂、傷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病菌,并將這些細菌用中國人做實驗。還曾在中國20多個地區(qū)展開了細菌戰(zhàn)。日本戰(zhàn)敗投降時,侵華日軍又一次把細菌釋放出來,在我國造成傳染病的大流行;
列舉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日軍戰(zhàn)犯的幫助下,美軍獲得了細菌武器,在與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zhàn)斗中使用了細菌武器。
必備知識基礎練
進階訓練第一層
知識點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知識點2
對生物武器的威脅,不能掉以輕心
能力素養(yǎng)綜合練
進階訓練第二層

相關試卷

生物選擇性必修3第4章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生物選擇性必修3第4章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課后測評,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課后練習題,共10頁。

高中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綜合訓練題:

這是一份高中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綜合訓練題,共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生物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測試題

高中生物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測試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當堂檢測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當堂檢測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一課一練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一課一練

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習題

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3電子課本

第3節(jié) 禁止生物武器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選擇性必修3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