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導(dǎo)航
知識精講
知識點01 摩擦的分類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在相同壓力的情況下,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
【即學(xué)即練1】下列各實例中不屬于滑動摩擦的是( )
A.用橡皮擦紙時,橡皮和紙間的摩擦
B.同學(xué)沿著豎桿下滑時,手與桿之間的摩擦
C.皮帶正常轉(zhuǎn)動時,皮帶和皮帶輪間的摩擦
D.用轉(zhuǎn)筆刀削鉛筆時,鉛筆與刀孔間的摩擦
【答案】C;用橡皮擦紙時,橡皮與紙之間有相對運動,故其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故A錯誤;同學(xué)沿著豎桿下滑時,手與桿之間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力,故B錯誤;皮帶正常轉(zhuǎn)動時,主動輪帶動皮帶運動,而運動的皮帶又帶動從動輪轉(zhuǎn)動,此時皮帶與主動輪或從動輪之間都有摩擦力,但皮帶與皮帶輪之間卻沒有相對運動,所以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故C正確;用轉(zhuǎn)筆刀削鉛筆時,鉛筆與刀孔間有相對運動,則其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故D錯誤。
知識點02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2.當壓力的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即學(xué)即練1】如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A,使它沿水平方向做 ,可得出木塊A與接觸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辉趫D甲中,若拉力變?yōu)?.8 N,則木塊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 N.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 有關(guān).
(3)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guān).
【答案】(1)勻速直線運動;1.2;(2)粗糙程度;(3)壓力的大?。?br>(1)如圖,將長方體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勻速拉動木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即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在圖甲中,若拉力變?yōu)?.8 N,由于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仍為1.2 N.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壓力相同,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故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比較乙、丙兩次實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知識點03 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1.有益摩擦:對人們有用的摩擦.
2.有害摩擦:對人們有害的摩擦.
【即學(xué)即練3】下列各種摩擦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屬于有益摩擦的是____.(選填序號)
①機器運轉(zhuǎn)時,轉(zhuǎn)軸處受到的摩擦 ②拔河比賽時,手與繩之間的摩擦
③汽車行駛時與空氣之間的摩擦 ④吃飯時,筷子與食物之間的摩擦
【解析】①機器運轉(zhuǎn)時,轉(zhuǎn)軸及各部件之間的摩擦,會增加額外的損耗,屬于有害摩擦;②拔河比賽時,手與繩之間的摩擦可以使手不容易打滑,屬于有益摩擦;③汽車行駛時與空氣之間的摩擦阻礙汽車的前行,屬于有害摩擦;④吃飯時,筷子與食物之間的摩擦有利于夾取食物,屬于有益摩擦.
綜上分析,屬于有害摩擦的是①③,屬于有益摩擦的是②④.
【答案】①③;②④。
知識點04 增大摩擦與減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加潤滑油.
【即學(xué)即練1】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答案】B.
別上回形針后不是升高了小鳥的重心,是使小
【答案】汽車輪胎上刻有花紋、瓶蓋上刻有條紋、腳蹬面做得凹凸不平,都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B、C不符合題意;儲物箱下裝有滾輪,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以減小摩擦力,故D符合題意.
分層提分
【基礎(chǔ)訓(xùn)練】
1.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個在水平地面上重為50N的物體,物體靜止不動。則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10NB.50NC.40ND.60N
【解答】解:物體在水平面上受:水平推力F=10N、水平方向的摩擦力f作用而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得:f=F=10N。
故選:A。
2.自行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自行車的實例中,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是( )
A.剎車時要用力捏剎車手柄
B.自行車軸承內(nèi)部裝有滾珠
C.自行車輪胎表面有槽紋
D.自行車的齒輪間加入潤滑油
【解答】解:A、剎車時要用力捏剎車手柄,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
B、車軸處裝有滾珠,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
C、輪胎上刻有花紋,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自行車的齒輪間加入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3.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壁上,當水平推力減小為F/2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此時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 )
A.比原來大一些B.和原來一樣大
C.比原來小一些D.無法判斷
【解答】解:物體在豎直墻壁上靜止和勻速下滑時,都是平衡狀態(tài),豎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大小不變,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變。故只有B說法正確。
故選:B。
4.如圖,重為400N的小科沿著豎直的直桿勻速上爬,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然后小科停在A處稍作休息,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2;之后沿桿勻速下滑,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
B.f2=400N,方向豎直向下
C.f3<400N,方向豎直向上
D.f1>400N,方向豎直向下
【解答】解:
小科在沿桿勻速上爬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f1,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G=400N;
小科停在A處休息,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f2,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G=400N;
沿桿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3,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3=G=400N;
綜合分析: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故A正確。
5.關(guān)于重力、彈力和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因為地球?qū)ξ矬w的重力大于物體對地球的作用力,所以人被地球吸引
B.物體間有相互作用的彈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只要有一個面是光滑的,則兩者之間一定沒有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A、地球?qū)ξ矬w的重力即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與物體對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故A錯誤;
B、物體間有相互作用的彈力時,如果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或接觸面光滑,則物體也不受摩擦力,故B錯誤;
C、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有壓力的作用,只要有一個面是光滑的,則兩物體之間一定沒有摩擦力,故C正確;
D、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有時會與運動方向相同,當摩擦力為動力時,摩擦力與運動方向相同,故D錯誤;
6.如圖,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三次實驗中使用的是同一木塊,甲乙兩圖是同一長木板,丙圖中長木板表面要粗糙一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在水平勻速拉動木塊的過程中,木塊對長木板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右
B.實驗過程中要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甲丙對比說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D.在乙圖中水平勻速拉動木塊的過程中,砝碼受到兩對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A、木塊相對于長木板向右滑動,因此木塊受到長木板的摩擦力向左;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木塊對長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正確;
B、實驗過程中要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都作用在木塊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甲丙對比說明,接觸的粗糙程度不同,壓力的大小也不同,所以無法探究,故C錯誤;
D、砝碼與木塊一起運動,所以砝碼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分層提分
【能力提高】
1.攀巖運動能強身健體,提高協(xié)調(diào)能力。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下列攀巖設(shè)備或動作與增大摩擦無關(guān)的是( )
A.攀登鞋采用特殊的橡膠,且攀登時與巖石貼合緊密
B.攀巖者隨身攜帶的粉袋,方便手掌出汗時蘸取鎂粉
C.攀巖者攀登時,腳用力蹬緊巖石
D.攀巖者佩戴寬厚的腰帶,安全又舒適
【解答】解:A、攀登鞋采用特殊的橡膠,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
B、攀巖者手掌出汗時蘸取鎂粉,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
C、攀巖者攀登時,腳用力蹬緊巖石,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攀巖者佩戴寬厚的腰帶,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與增大摩擦無關(guān)。故D符合題意。
2.下列事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
A.氣墊船行駛時,在船與水面間形成高壓空氣層
B.用力捏緊自行車的車閘
C.給自行車的軸加潤滑油
D.沙發(fā)椅下裝有小輪子
【解答】解:A、氣墊船行駛時,在船與水面間形成高壓空氣層,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
B、用力捏緊自行車的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
C、給自行車的軸加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沙發(fā)椅下裝有小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的方法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下列事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
A.氣墊船利用氣體將船和水分離
B.鼠標滾輪上的花紋
C.拉桿式書包底下裝有輪子
D.機器轉(zhuǎn)動部分加潤滑油
【解答】解:A、氣墊船利用氣體將船和水分離,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
B、鼠標滾輪上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
C、拉桿式書包底下裝有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的方法來減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機器轉(zhuǎn)動部分加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在交通壓力與日俱增的今天,自行車仍然是節(jié)能環(huán)保、綠色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關(guān)摩擦的知識,其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給車軸加潤滑油
B.車把套上制作了花紋
C.輪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剎車時用力捏閘柄,增大閘皮對車圈的壓力
【解答】解:A、給車軸加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
B、車把套上制作了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
C、輪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剎車時用力捏閘柄,增大閘皮對車圈的壓力,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
5.如圖所示,小華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長方體木塊A,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運動,木塊A處于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即可測出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這一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木塊A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C.木塊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拉動木板的速度變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
【解答】解:A、因為木塊和木板之間發(fā)生了相對滑動,因此這時的摩擦屬于滑動摩擦,故A錯誤;
B、木塊A相對于地面,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故B錯誤;
C、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因為木板水平向左運動,所以,木塊相對木板來說是水平向右滑動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確;
D、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無關(guān),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會變化,故D錯誤。課程重點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的存在.
2.經(jīng)歷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過程,領(lǐng)悟其中的科學(xué)方法.
3.會區(qū)分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4.了解改變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5 宇宙深處優(yōu)秀導(dǎo)學(xué)案,文件包含105宇宙深處教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105宇宙深處學(xué)生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滬版八年級下冊4 飛出地球優(yōu)質(zhì)導(dǎo)學(xué)案,文件包含104飛出地球教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104飛出地球?qū)W生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3 “解剖”原子精品導(dǎo)學(xué)案,文件包含103“解剖”原子學(xué)生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103“解剖”原子教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精品講義滬粵版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