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1:在一個杯子下面放紙條,猛然抽出紙條,觀察杯子的運動狀態(tài)。實驗2:把一個小球穩(wěn)穩(wěn)地放在硬紙板上,用彈簧片迅速地把硬紙板彈出去,觀察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
【歸納】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實驗中,杯子、小球的共同點是什么?
實驗1:在一個小車上放上一木塊,使兩物體一起向前運動,當下面的小車遇到障礙物停止運動后,觀察上面的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實驗2:老師坐在勻速直線運動的手推車上,豎直向上扔木塊。觀察木塊下落情況。
【歸納】原來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
原來運動的物體的共同特點?
1.定義: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作物體的慣性。
還想保持原來的運動快慢和方向
思考:液體具有慣性嗎?
【易錯警示】 1. 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正確說法:由于慣性、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錯誤說法:慣性力、受慣性作用、克服慣性 2.物體的慣性是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的,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
例1:運動員跑到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這是因為( ) A.失去了慣性 B.運動員具有慣性 C.運動員不受力的作用 D.運動員的慣性大于阻力
體現(xiàn)為保持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體現(xiàn)為希望保持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只不過后來沒保持住)]
如果老鼠和牛的速度相同,誰更不容易停下來?
慣性可理解為“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本領(lǐng)” 老鼠和牛誰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本領(lǐng)更強?
為什么汽車急剎車時,人會向前“沖”?為什么迅速撞擊斧子的木柄,斧頭就能套緊在木柄上?
(1)研究對象原狀態(tài)(2)哪個物體(或物體的哪一部分)由于受到……力,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何種改變(3)其中哪個物體( 或物體的哪一部分)由于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4)所以……
如:(利用慣性)拍打衣服上的灰塵;跳遠運動員起跳前助跑;斧頭松了,將斧柄一端在地上撞擊幾下就套緊了。(防范慣性帶來危害)汽車拐彎減速、不準超車行駛等
常見的錯誤認識:增大了慣性
例2: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跳遠運動員要助跑后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B.跳遠運動員起跳后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C.只有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D.在空中下落的排球,運動得越來越快,是因為排球具有慣性
推著水平面上的小車使小車運動,撤去推力后,小車會越走越慢,最后停下來。小車為什么沒保持住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物體的運動與阻力有什么關(guān)系?
2.怎樣改變自變量?
水平初速度,保持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4.怎樣比較物體的運動情況?
物體滑行距離的長短、速度變化的快慢
5.誰是需要控制的變量?如何控制?
取一輛小車,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同一高度處從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的光滑程度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鋪毛巾、第二次鋪棉布、第三次是什么都不鋪的木板。比較小車這三次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情況,完成下表。
小車、毛巾、棉布、木板、斜面等
實驗中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保持了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得小車在剛進入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只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與探究滑動摩擦力實驗區(qū)分開——沒有彈簧測力計
根據(jù)上面的實驗進行推理,若沒有阻力,小車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將保持原來的速度,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
三次實驗中小車最終都會停下來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說明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車最終都會停下來,不是因為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恰恰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是什么?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通過推理得出: 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不會減慢,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法國科學家笛卡兒進一步補充了伽利略的結(jié)論: 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將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
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能夠用實驗直接驗證嗎?為什么?
實驗+科學推理(理想實驗)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意義:1.指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2. 指出了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慣性:物體具有的性質(zhì)(無需條件)。慣性定律:物體在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guī)律(物體由于具有慣性,在沒有受到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1.理想狀態(tài)中的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2.物體所受力的合力為零,作用效果與不受力時等效
下列情景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發(fā)生了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過山車”在彎道上運動
物體受平衡力(合力為零)
物體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零)
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
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
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運動狀態(tài)不變
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和運動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物體受非平衡力,運動狀態(tài)改變
例3: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靜止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D.物體不受力,如果最初是運動的,則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相關(guān)課件

物理八年級下冊(2024)第七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評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2024)第七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評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第七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pptx、伽利略的思想實驗swf、慣性mp4、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mp4、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swf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七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背景圖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七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背景圖課件ppt,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點,慣性應用,慣性理解,明確研究對象,交流討論,防止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思路,小車運動的初始速度,控制變量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七、牛頓第一定律課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七、牛頓第一定律課文課件ppt,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這種性質(zhì)稱為慣性,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一制定計劃,二收集證據(j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2020-2021學年七、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演示ppt課件

2020-2021學年七、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演示ppt課件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七、牛頓第一定律圖片ppt課件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七、牛頓第一定律圖片ppt課件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七、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課件ppt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七、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課件ppt

2020-2021學年七、牛頓第一定律備課ppt課件

2020-2021學年七、牛頓第一定律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七、 牛頓第一定律

版本: 北師大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