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細菌精品備課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542細菌pptx、542人體星球細菌mp4、542細菌的發(fā)現(xiàn)形態(tài)和結構mp4、542細菌的結構mp4、542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方式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細菌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微生物?細菌有哪些形態(tài)?細菌的細胞由哪些部分構成?細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什么?
17世紀后葉以前,人們并不知道有細菌這樣一類生物。17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顯微鏡,觀察了多種微小的生物。
安東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的牙垢,發(fā)現(xiàn)了很多呈桿狀、螺旋狀或球狀的小生物,這些小生物有的單個存在,有的連在一起,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細菌。
早期,人們根據(jù)自己雙眼對許多表面現(xiàn)象的觀察,如腐肉生蛆、腐草為螢等,得出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chǎn)生的。
19世紀60年代,法國學者巴斯德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發(fā)生的問題,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燒瓶”實驗。
巴斯德的“鵝頸燒瓶”實驗:
A瓶內(nèi)肉湯不變質,B瓶內(nèi)肉湯變質
問1:將裝有肉湯的燒瓶進行加熱的目的是什么?
殺滅肉湯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問2:A瓶和B瓶分別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
3.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自發(fā)地產(chǎn)生新生命
被譽為“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還有其他的貢獻,如發(fā)現(xiàn)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種);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
能夠殺死大部分病菌卻不會破壞營養(yǎng)成分的方法——巴氏殺菌
通過觀察,你認為細菌屬于單細胞還是多細胞?為什么?
雖然有些連接成長鏈或球團,但每個細菌都能獨立生活,所以細菌是單細胞生物。
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大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有一顆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tài)。
有些彎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螺旋菌
球菌、桿菌、螺旋菌雖然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
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為原核生物。
細菌的結構特點是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細胞核、葉綠體,有遺傳物質DNA。
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qū)域
細菌與植物、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1.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型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
2.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有鞭毛。
3.細菌沒有葉綠體,大多數(shù)細菌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4.莢膜對細菌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通常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5.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
大多數(shù)細菌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其營養(yǎng)方式主要是異養(yǎng)。異養(yǎng)的細菌分為腐生和寄生。
細菌是一種生物,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必須從外界獲得營養(yǎng)。按照獲得營養(yǎng)方式的不同,細菌可以分為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兩種。
第一類叫做寄生細菌,在動植物的體內(nèi)或者體表寄生,可能使動植物患病。
第二類叫做腐生細菌,從已經(jīng)死亡的動植物尸體中獲取有機物的細菌。這一類細菌能夠把動植物尸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鹽,同時獲得自身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這個過程為腐生。動植物每天都在死去,它們的尸體都是由腐生細菌處理,再讓無機物重新進入生物循環(huán)。我們一般把植物叫做生產(chǎn)者——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動物叫做消費者——攝取有機物,而細菌就是分解者——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藍細菌中存在葉綠素,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就是把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能合成為有機物,供自己使用。這一點與植物非常類似
硫化細菌,它可以吸收環(huán)境中的硫化氫氣體和氧氣,并還原出硫,再把硫化合成硫酸,這個過程可以產(chǎn)生化學能。這種細菌并不需要陽光,常見于礦山的水坑之中。
共生:細菌與動植物相互依存,動植物為細菌提供養(yǎng)分,細菌也同時幫動植物的忙。例如根瘤菌通常與豆科植物共生,它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氮,為植物提供所需要的養(yǎng)料。
人體內(nèi)有許許多多的共生細菌,這些細菌彼此制衡,共同為人類的生活服務,大部分的細菌對人體都是有益的。例如,大腸桿菌生活在腸道內(nèi),可以為人類制造維生素。
假如你手上此時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shù)目是多少?
100 × 28 =25 600
曾經(jīng)有恐怖分子在美國郵寄炭疽信件,使用的就是炭疽病菌的芽孢。這些芽孢成粉末狀,很方便就可以裝在信封里。打開信封的瞬間,芽孢進入人體,有了合適的生存環(huán)境,就又可可以變?yōu)榧毦M行繁殖。
細菌的休眠體
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具有極強的抵抗不良環(huán)境能力,在常溫下放置幾年甚至幾十年仍具有生命活力,一旦遇上適宜的條件又會吸水萌發(fā),最終形成一個細菌。
芽孢的形成是細胞為了抵抗惡劣環(huán)境保存自身而進行的進化與選擇。其主要特點是抗性強,對高溫、紫外線、干燥和多種有毒的化學物質有很強的抗性。
大多數(shù)病原生物的致死溫度是60℃左右,而大部分產(chǎn)芽孢細菌的致死條件是100~130℃之間,極難殺死。芽孢的最大危害是由于芽孢極耐熱,一般加熱法不能將其殺死,適合條件下萌發(fā)成營養(yǎng)細胞后大量繁殖導致食品腐敗變質,造成保存的失敗。以下是常見的殺滅方法:1、高溫殺菌:提高溫度的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殺菌處理時間,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得以發(fā)展并已應用于牛奶等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中;2、電離輻射殺菌:是一種重要的冷殺菌技術;3、歐姆加熱殺菌;4、高壓滅菌。
列文·虎克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無成形細胞核)
細菌的基本特征①細菌的組成:單細胞構成。②細菌的分類:根據(jù)細菌的形態(tài),可將細菌分為球菌、桿菌、螺旋菌。③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有的還有鞭毛、莢膜)④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⑤休眠體:芽孢,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五節(jié)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精品備課教學課件ppt,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濫用抗生素有何危害,“超級細菌”近在咫尺,轉基因藥物,胰島素基因,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提取純化胰島素,轉基因,如何防止食物腐敗,脫水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五節(jié)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完美版?zhèn)湔n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545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課時pptx、545制作米酒mp4、545探究酵母菌發(fā)酵現(xiàn)象mp4、545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第四節(jié)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精品備課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544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pptx、544實驗探究食物發(fā)霉現(xiàn)象mp4、544真菌細菌和視頻的保存mp4、544細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mp4、544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mp4mp4、544記錄一筐水果慢慢腐爛的過程mp4等6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