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題
認識直角 第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分析
《認識角》是位于北師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3課時,主要內容是認識平面上的直角,并借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教材出示三個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來介紹直角,讓學生從自己經歷的實物中抽象出直角,更直觀的認識直角,之后通過直角來認識銳角和鈍角。在比一比,認一認,折一折,畫一畫的操作活動中幫助學生辨認這幾種角。
學情分析
對直角的認識是在認識角的基礎上,利用上節(jié)課角的大小的比較來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對學生來說都比較抽象,需要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幫助學生來辨認出直角,銳角和鈍角。
教學策略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開展本課教學。
通過一系列活動來幫助學生認識直角。
培養(yǎng)學生從實物中展開對抽象圖形的認識能力。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 教科書第65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活動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
2.結合生活實例,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
3.在認識直角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
通過大量感性經驗的積累,建立起角的概念,從直觀上了解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方格紙、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導學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復習導入
同學們好,今天小兔子背來一籮筐的角,小兔子說這些角有不同的名字,它們叫什么呢?今天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二、探究體驗
經歷過程
師:在我們的數(shù)學書、黑板、三角尺上找一找角,用紅線描出來。
看老師描出的這幾個角,這些都是直角。
說一說,下面那些角是直角?
師:這四個角哪些是直角呢?我們怎么來找呢?
生:我可以用三角板比比,跟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樣大的角就是直角。
角1開口比直角大,角2和角4開口跟直角一樣,角3比直角開口小,所以角2和角4是直角。
師:說的很棒,可以通過三角板來比比,有些也可以直接觀察出來。
比一比,認一認。
師:在上面的角中,角2和角4是直角,那角1和角3有沒有自己的名字呢?
像角3,比直角小,是銳角。角1,比直角大,是鈍角。
師:我們通過跟直角的比較來認識銳角和鈍角。
折一折,畫一畫。
師:你能折出一個直角嗎?
生動手折一折。
師:如何知道你折出的角就是直角呢?
生:用三角板比比。也可以跟小伙伴折的角比比。
師:很棒!可以跟小伙伴折的角比比,那你發(fā)現(xiàn)什么呢?
生:我們折的直角都一樣大。
師:必須給你點贊,觀察的太仔細了!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師:現(xiàn)在同學們來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吧。
折完以后,跟你的直角比一比。
生折出角跟直角比較來告訴大家哪個是銳角,哪個是鈍角。
師:如果你再折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那這兩次折的銳角或鈍角一樣大嗎?
生(再折一折):不一樣大。
師: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銳角不一定一樣大,所有的鈍角也不一定一樣大。
接下來,在方格紙上來畫一組直角、銳角和鈍角吧??凑l畫的又漂亮又快!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不同的角,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是:銳角、直角、鈍角。
你身邊還有哪些物品上有直角、銳角或鈍角?在你的附近找一找吧。
接下來我們來做一組練習題。
三、達標檢測
教材第66頁練一練
1、用小棒分別擺出1個直角、1個銳角、1個鈍角。
師:動動你的小手來擺出這些角吧。
2、用三角板比一比,填一填。
師:用三角板跟這5個角比一比,比完把它們各自放回自己的家吧。
銳角:1、4 直角:5 鈍角:2、3
3、在每個圖形中,分別標出1個直角、1個銳角和1個鈍角。
師:動動你的小手來標一標吧。
計算并驗算。
生:612-224=388 驗算:388+224=612
245+176=421 421-176=245
438+371=809 809-371=438
你算對了嗎?在進位和借位時一定要認真哦!給全部正確的小朋友點贊!
把一個圓片對折兩次后打開,說一說哪有直角。
生動手折一折,指出直角。
看一看,做一做。
七巧板中哪塊板上有直角?哪塊板上有鈍角?
利用附頁3圖2七巧板中的兩塊板,分別擺出一個直角和一個鈍角。
師:(1)1、2、4、5、6、7上有直角。3上有鈍角。
(2)動手擺一擺吧。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1、認識了直角,知道所有直角都一樣大。
知道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同學請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哦!
五、教學板書
認識直角
比直角小的是銳角
比直角大的是鈍角
六、教學反思
優(yōu)點:本節(jié)課設計的操作活動雖然多,但是注重了操作活動的層次性,所以并不重復。先是讓學生認識直角,找出直角,比一比認識銳角和鈍角,最后折一折畫一畫這三類角,加強認識,每次的活動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缺點:在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進行比較時,很多學生無法很好地將角的頂點和一條邊重合,需要特別說明。
改進措施:對課堂的設計從學生的認知層次出發(fā),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下,將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把控好,把各方面情況都考慮好,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掌握本課時的知識,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認識第2課時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授,鞏固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六 認識圖形認識直角精品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舊知,引入問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回顧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3 角的初步認識第2課時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由畫角,導入新課,動手操作,探究新知,鞏固練習,深化理解,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