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好題與新題
1.(2023·天津·校聯(lián)考一模)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就像是全世界球迷們的狂歡節(jié),尤其是無數(shù)青少年為此著迷不已。如圖所示為四種與足球有關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止在場地上的足球(圖甲)受到的彈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圖乙)一定受到3個力的作用
C.落在球網(wǎng)中的足球(圖丙)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球網(wǎng)發(fā)生了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
D.運動員靈活運球盤帶過程中(圖?。?,腳部對足球作用力可能大于足球?qū)δ_部作用力
【答案】C
【詳解】A.彈力的施力物體是大地,受力物體是足球,而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足球,每個力都是相互獨立的,我們不能說彈力就是重力,只能說此時彈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
B.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圖乙)可能受到3個力的作用,也可能受4個力,例如腳踩在足球側(cè)面,則受重力、支持力、壓力和摩擦力四個力平衡,故B錯誤;
C.落在球網(wǎng)中的足球(圖丙)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球網(wǎng)發(fā)生了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因為球網(wǎng)發(fā)生形變要恢復原狀才會對足球產(chǎn)生一個彈力,故C正確;
D.運動員靈活運球盤帶過程中(圖?。?,腳部對足球作用力與足球?qū)δ_部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故D錯誤;
故選C。
2.(2023·廣東潮州·統(tǒng)考二模)如圖所示為智能機器人協(xié)助派件員分揀快遞的場景,派件員將包裹放在機器人的水平托盤上后,機器人通過掃碼讀取目的地信息,并生成最優(yōu)路線,將不同目的地的包裹送至不同的位置,從而實現(xiàn)包裹的分揀功能。關于機器人和更多課件 教案 視頻 等優(yōu)質(zhì)滋源請 家 威杏 MXSJ663 包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加速前進則包裹對水平托盤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B.包裹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包裹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
C.包裹對機器人的壓力和機器人對包裹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包裹隨著機器人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包裹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答案】A
【詳解】A.機器人加速前進時,相對包裹機器人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故此時包裹對水平托盤的摩擦力方向向后,A正確;
B.包裹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托盤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B錯誤;
C.包裹對機器人的壓力和機器人對包裹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錯誤;
D.包裹隨著機器人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包裹加速度為零,故此時不受到摩擦力,D錯誤。
故選A。
3.(2023·貴州·??寄M預測)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fā)射入軌后,于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日4時27分,成功對接了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小時,后續(xù),將按計劃實施夢天實驗艙轉(zhuǎn)位.屆時,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形成空間站“”字基本構型組合體,那么以下有關空間站發(fā)射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夢天實驗艙發(fā)射過程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
B.研究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對接的過程時,可以將他們看作質(zhì)點
C.在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碰撞過程中,夢天實驗艙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
D.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不會受到重力作用,也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C
【詳解】A.夢天實驗艙發(fā)射過程中,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
B.研究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對接的過程時,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的形狀大小不能忽略不計,不可以將他們看作質(zhì)點,故B錯誤;
C.在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碰撞過程中,夢天實驗艙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故C正確;
D.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仍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提供航天員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故D錯誤。
故選C。
4.(2023·山東日照·統(tǒng)考三模)在力學中,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抽象為力的概念。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所受合力的大小一定變化
B.重心可以看作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C.桌面上的書本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因為書本發(fā)生了形變
D.爬桿表演時,雜技演員沿豎直桿勻速上爬,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B
【詳解】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變力,故A錯誤;
B.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可以看作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故B正確;
C.桌面上的書本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因為桌面發(fā)生了形變,故C錯誤;
D.爬桿表演時,雜技演員沿豎直桿勻速上爬,演員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故D錯誤。
故選B。
5.(2023·浙江溫州·樂清市知臨中學??寄M預測)如圖所示,光滑小球A左邊靠著豎直墻壁B,右邊靠著桌沿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關于小球A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墻對A的作用力一定過A的重心
B.桌沿C對A的作用力一定過A的重心
C.A的重力一定過A的重心
D.A球的重心一定在球心
【答案】C
【詳解】ABD.墻對A的作用力和桌沿C對A的作用力都過球心,重心不一定在球心,故ABD錯誤;
C.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所以重力一定過A的重心,故C正確。
故選C。
6.(2023·江蘇·模擬預測)擲標槍競賽是奧運會田徑競賽項目,某運動員在助跑后將標槍從擲出。投擲過程中,運動員對標槍的力屬于( )
A.引力相互作用B.電磁相互作用C.強相互作用D.弱相互作用
【答案】B
【詳解】投擲過程中,運動員對標槍的力是彈力,本質(zhì)上是由電場力引起的,屬于電磁相互作用,故選B。
7.(2023·甘肅·統(tǒng)考二模)2022年4月7日,《科學》雜志的封面文章爆出了一條引發(fā)物理學界震動的大新聞,科學家們對W玻色子的質(zhì)量進行了高精度測量。這種基本粒子間是弱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不能穩(wěn)定存在或不單獨存在。物理學家們只能利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的粒子與靶物質(zhì)相互碰撞,才能讓他們出現(xiàn)在觀察視野進而進行研究,由于W玻色子被打出后會迅速發(fā)生衰變,產(chǎn)生電子、繆子或者反中微子等??茖W家們能對產(chǎn)生的粒子動量分布研究推出W玻色子的質(zhì)量,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W玻色子發(fā)生衰變的半衰期與外界的溫度和壓強有關
B.可衰變?yōu)?,它發(fā)生的衰變與W玻色子衰變相同
C.自然界中存在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核力四種基本作用
D.如果高能粒子加速器是回旋加速器,所加高頻電壓越大,則粒子獲得的速度大小越大
【答案】B
【詳解】A.半衰期只與核子本身有關,與外界條件無關,A錯誤;
B.衰變?yōu)橐彩撬プ儯珺正確;
C.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基本作用: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C錯誤;
D.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動能為
與高頻電壓大小無關,D錯誤。
故選B。
8.(2018·云南楚雄·??家荒#ǘ噙x)質(zhì)量為的木塊,在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那么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值應為( )
A.B.
C.D.
【答案】BD
【詳解】在水平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可得
在豎直方向有
由滑動摩擦力公式得
故選BD。
9.(2018·安徽蕪湖·統(tǒng)考一模)如圖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推靜止于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5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與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1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0N
C.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1
D.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答案】A
【詳解】AB.由圖可知,木箱受到的靜摩擦力隨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靜摩擦力為
當推力F大于21N后,靜摩擦力變?yōu)榛瑒幽Σ亮Γ浯笮?br>故A正確,B錯誤;
CD.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故CD錯誤。
故選A。
10.(2023·全國·統(tǒng)考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光滑圓環(huán)豎直固定,原長為的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在圓環(huán)的最高點A,另一端與套在環(huán)上的質(zhì)量為m的小球相連。小球靜止在B點時,彈簧與豎直方向夾角θ=3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A.小球?qū)A環(huán)的彈力方向背離圓心
B.圓環(huán)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
C.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D.若換用原長相同,勁度系數(shù)更大的輕質(zhì)彈簧,小球?qū)⒃贐點下方達到受力平衡
【答案】C
【詳解】A.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彈簧彈力F的方向如圖所示
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合力為0,故圓環(huán)對小球的彈力沿半徑向外,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球?qū)A環(huán)的彈力方向指向圓心,故A錯誤;
B.由相似三角形法得
可得
故B錯誤;
C.彈簧的長度為
彈簧的形變量為
由胡克定律
F=kx
可得
解得
故C正確;
D.換用勁度系數(shù)更大的某輕質(zhì)彈簧,若拉伸到同樣的長度,小球?qū)⑸弦疲瑒t小球?qū)⒃贐點上方達到受力平衡,故D錯誤。
故選C。
11.(2023·山東淄博·山東省淄博第一中學校聯(lián)考二模)如圖所示,某同學將一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擋板上,另一端與物塊連接,物塊置于水平面上,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彈簧與地面平行。改變物塊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物塊只能在A、B兩點間保持靜止,測得A、B兩點到豎直擋板的距離分別為、,物塊的質(zhì)量為m,當?shù)刂亓铀俣葹?,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
A.B.
C.D.
【答案】A
【詳解】根據(jù)題意,設彈簧的原長為,勁度系數(shù)為,在點時,有
在點時,有
聯(lián)立解得
故選A。
12.(2023·陜西·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兩只完全相同的螞蟻在輪胎內(nèi)外表面爬,當兩只螞蟻爬到圖示位置時保持靜止,角大于角。已知輪胎材料相同,輪胎與螞蟻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螞蟻質(zhì)量,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處螞蟻受到的支持力比處螞蟻大
B.處螞蟻受到的摩擦力比處螞蟻大
C.處的螞蟻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D.處的螞蟻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答案】D
【詳解】根據(jù)題意,對螞蟻受力分析,設螞蟻所在位置和圓心連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可得
AB.由于,則處螞蟻受到的支持力比處螞蟻小,處螞蟻受到的摩擦力比處螞蟻小,故AB錯誤;
C.螞蟻與輪胎之間保持靜止,則摩擦力不能按滑動摩擦力計算,則處的螞蟻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為,故C錯誤;
D.由題意可知,處螞蟻所在位置和圓心連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則處的螞蟻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故D正確。
故選D。
13.(2023·山東濟寧·統(tǒng)考三模)一本質(zhì)量為m的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張A4紙夾在書頁間,如圖所示。已知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4紙與書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4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A4紙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F(xiàn)有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A4紙上,若要使書與A4紙一起運動,則A4紙上面書頁的質(zhì)量應至少大于( )
A.B.C.D.
【答案】B
【詳解】書本恰好運動時,設A4紙上面的書頁的質(zhì)量為m0
解得
若要使書一同運動,A4紙上面的書頁的質(zhì)量越大越容易一起拉動,所以
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4.(2023·浙江金華·模擬預測)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如圖所示,用筷子夾質(zhì)量為m的小球處于靜止,筷子均在豎直平面內(nèi),且筷子甲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乙始終豎直。忽略小球與筷子之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筷子對小球的合力大于重力
B.筷子甲對小球的彈力是因為小球發(fā)生了形變
C.減小,乙和甲對小球的彈力都增大
D.增加(不超過),甲對小球的彈力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C
【詳解】A.由于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兩只筷子對小球的合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故A錯誤;
B.筷子甲對小球的彈力是因為筷子發(fā)生了形變,故B錯誤;
CD.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和兩筷子的作用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
解得
,
隨著減小,,都在增大,故D錯誤,C正確。
故選C。
15.(2023·湖北·統(tǒng)考三模)如圖所示,原長L=40cm的輕質(zhì)彈簧放置在光滑的直槽內(nèi),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槽的O端,另一端連接一小球,該裝置可從水平位置開始繞O點緩慢地轉(zhuǎn)到豎直位置,彈簧的形變始終在其彈性限度內(nèi)。在轉(zhuǎn)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球離原水平面的高度不斷增大,則該裝置轉(zhuǎn)到豎直位置時小球離開原水平面的高度不可能為( )
A.10cmB.20cmC.25cmD.30cm
【答案】A
【詳解】設小球的質(zhì)量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當光滑直槽轉(zhuǎn)到與水平方向夾角為時,小球的高度為,由于小球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有
而當直槽轉(zhuǎn)至豎直位置時有
聯(lián)立解得
當
時,推動過程中小球高度隨增大不斷增大,解得
即可得取值范圍為
故選A。
16.(2023·安徽·模擬預測)(多選)如圖甲,一個物塊放在水平面上,在兩個恒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刻,其中某個力發(fā)生變化,大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在時間內(nèi)( )
A.若變化的是,物塊運動的加速度可能均勻減小
B.若變化的是,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可能先不變后均勻減小
C.若變化的是,物塊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D.若變化的是,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可能均勻減小
【答案】BD
【詳解】A.減小時,摩擦力不變應該減速,合力為摩擦力減 ,合力增大,因此加速度增大,故A錯誤;
B. 當速度減小為0后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等于逐漸減小,故B正確;
CD.若變化的是,物塊的加速度會發(fā)生變化,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可能均勻減小,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17.(2023·甘肅張掖·高臺縣第一中學??寄M預測)(多選)一輛貨車運輸規(guī)格相同的長木板,木板裝載成兩層平放在車廂里,如圖所示。已知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木板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2μ,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貨車為了躲避橫穿公路的行人緊急剎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每塊木板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上層木板最前端離駕駛室距離為d,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當a>μg時,上層木板會與下層木板發(fā)生相對滑動
B.當a=1.5μg時,下層木板受到車廂對它的摩擦力為3μmg
C.若a>2μg,下層木板一定會相對車廂發(fā)生滑動
D.若a=2μg,要使貨車在緊急剎車時上層木板不撞上駕駛室,貨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速度應不超過2
【答案】AD
【詳解】A.當貨車加速度時,上層木板受到的靜摩擦力
恰好等于上、下兩層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則上層木板剛好與下層木板相對靜止,當時上層木板會與下層木板發(fā)生相對滑動,故A正確;
B.當時,下層木板受到車廂對它的靜摩擦力與上層木板對它的滑動摩擦力的合力產(chǎn)生其加速度,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上層木板對下層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下層木板對上層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有
當時,解得下層木板受到車廂對它的摩擦力為2.5μmg,故B錯誤;
C.當時,由
可知隨的增大,變大,當時下層木板剛好與車廂相對靜止,此時車的加速度,所以當時,下層木板才會相對車廂發(fā)生滑動,故C錯誤;
D.當時,若上層木板恰好不撞上駕駛室,對車有
對上層木板有
兩式聯(lián)立解得
故D正確。
故選AD。
18.(2023·江蘇南通·海安高級中學??寄M預測)如圖所示,半徑為r圓柱體B、C固定在兩個不計質(zhì)量、不計厚度的相同水平底座上,且B、C靠在一起,底座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圓柱體A(半徑為r)放在圓柱體B、C,三者處于靜止狀態(tài),質(zhì)量關系為mA=2mB=2mC=2m,三個圓柱面間的光滑,重力加速度為g。
(1)求B對A的支持力FN。
(2)要使系統(tǒng)保持靜止狀態(tài),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μ的最小值。
(3)若μ=0,從如圖所示的位置靜止釋放,求A剛接觸水平面時的速度。
【答案】(1);(2);(3)
【詳解】(1)如圖,對A受力分析
由對稱性可知C對A的作用力與B對A的作用力大小相等,設,則
解得求B對A的支持力
(2)對B受力分析,如圖
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由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
解得
(3)設A與BC剛分離時,如圖
AB中心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則A下落
設此時A、B、C的速度分別為、、;則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整理得
A、B分離前A、B中心距離不變
設A與BC剛分離時,B對A的彈力為0,
整理得
則
A剛接觸水平面時的速度
二、全面刷真題
1.(2019·浙江·高考真題)如圖所示,小明撐桿使船離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與船之間存在摩擦力
B.桿的彎曲是由于受到桿對小明的力
C.桿對岸的力大于岸對桿的力
D.小明對桿的力和岸對桿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詳解】A.小明與船之間存在運動的趨勢,則它們之間存在摩擦力,選項A正確;
B.桿的彎曲是由于桿受到小明對桿的力,選項B錯誤;
C.桿對岸的力與岸對桿的力是作用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選項C錯誤;
D.小明對桿的力和桿對小明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選項D錯誤.
故選A。
2.(2016·江蘇·高考真題)一輕質(zhì)彈簧原長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長了2 cm,彈簧未超出彈性限度,則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
A.40 m/NB.40 N/m
C.200 m/ND.200 N/m
【答案】D
【詳解】由題意知,彈簧的彈力為4N時,彈簧伸長2cm,根據(jù)胡克定律F=kx,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200" N/m,所以A、B、C錯誤;D正確.
3.(2012·海南·高考真題)(多選)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作用在物體上的滑動摩擦力只能使物體減速,不可能使物體加速
B.作用在物體上的靜摩擦力只能使物體加速,不可能使物體減速
C.作用在物體上的滑動摩擦力既可能使物體減速,也可能使物體加速
D.作用在物體上的靜摩擦力既可能使物體加速,也可能使物體減速
【答案】CD
【詳解】A、作用在物體上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若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時,能使物體加速,比如物體輕輕放在水平勻速傳動的傳送帶上時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而加速.故A錯誤.
B、當靜摩擦力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可能做減速運動.故B錯誤.
C、當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可能做加速運動;當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可能做減速運動.故C正確.
D、當靜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可能做加速運動;當靜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可能做減速運動.故D正確.
故選CD
4.(2010·湖南·高考真題)一根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用大小為的力壓彈簧的另一端,平衡時長度為;改用大小為的力拉彈簧,平衡時長度為,彈簧在拉伸或壓縮時均在彈性限度內(nèi),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
A.B.C.D.
【答案】A
【詳解】分別以兩次作用為研究對象,彈簧彈力為F=kx,x為彈簧的形變量,所以由胡克定律可知
解得
故選A。
5.(2014·廣東·高考真題)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著原木,關于原木P在支撐點M、N處受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B.N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C.M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MN方向D.N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A
【詳解】A.M處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與地面垂直向上,即豎直向上,故A正確;
B.N處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與原木P垂直向上,不是豎直向上,故B錯誤;
C.原木相對于地有向左運動的趨勢,則在M處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C錯誤;
D.因原木P有沿原木向下的運動趨勢,所以N處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故D錯誤。
故選A。
6.(2023·山東·統(tǒng)考高考真題)餐廳暖盤車的儲盤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彈簧等間距豎直懸掛在水平固定圓環(huán)上,下端連接托盤。托盤上疊放若干相同的盤子,取走一個盤子,穩(wěn)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已知單個盤子的質(zhì)量為300g,相鄰兩盤間距1.0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
A.10N/mB.100N/mC.200N/mD.300N/m
【答案】B
【詳解】由題知,取走一個盤子,穩(wěn)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則說明一個盤子的重力可以使彈簧形變相鄰兩盤間距,則有
mg = 3?kx
解得
k = 100N/m
故選B。
7.(2020·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如圖是“中國天眼”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維護時的照片。為不損傷望遠鏡球面,質(zhì)量為m的工作人員被懸在空中的氦氣球拉著,當他在離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遠鏡球面上緩慢移動時,氦氣球?qū)ζ溆写笮?、方向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類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覺,若將人視為質(zhì)點,此時工作人員( )
A.受到的重力大小為B.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C.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D.對球面的作用力大小為
【答案】D
【詳解】A.工作人員的質(zhì)量為,則工作人員受到的重力
A錯誤;
B.工作人員在球面上緩慢行走,處于平衡狀態(tài),合力為0,B錯誤;
C.工作人員站在的球面位置不水平,對球面的壓力不等于,C錯誤;
D.由平衡條件可得球面對工作人員的作用力滿足
再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工作人員對球面的作用力大小為
D正確。
故選D。
8.(2022·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如圖所示,公園里有一仿制我國古代欹器的U形水桶,桶可繞水平軸轉(zhuǎn)動,水管口持續(xù)有水流出,過一段時間桶會翻轉(zhuǎn)一次,決定桶能否翻轉(zhuǎn)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
B.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
C.水流對桶撞擊力的大小
D.水桶與水整體的重心高低
【答案】D
【詳解】水管口持續(xù)有水流出而過一段時間桶會翻轉(zhuǎn)一次,說明主要原因是裝的水到一定量之后,導致水桶與水整體的重心往上移動,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線偏離中心轉(zhuǎn)軸,導致水桶不能穩(wěn)定平衡,發(fā)生翻轉(zhuǎn),故選D。
9.(2009·廣東·高考真題)(多選)某緩沖裝置可抽象成圖4所示的簡單模型.圖中為原長相等,勁度系數(shù)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緩沖效果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無關
B.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大小相等
C.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的長度保持相等
D.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改變
【答案】BD
【詳解】A.勁度系數(shù)不同,在相同的壓力下形變效果不同,故緩沖效果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有關,故A錯誤;
B C.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個彈簧的長度變了,而兩彈簧是串聯(lián)關系,故產(chǎn)生的彈力大小始終相等,因勁度系數(shù)不同,則兩彈簧的長度不相等,故BC錯誤;
D.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個彈簧的長度變了故兩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
10.(2020·北京·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棉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
B.圖乙中曲線就是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C.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
D.只用圖乙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答案】C
【詳解】AB.為了能研究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物塊一直要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向左的摩擦力一直與向右輕繩的拉力平衡,圖乙是向右輕繩的拉力隨時間變化曲線,故圖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可乙知向右輕繩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最后趨于不變,故物塊先受靜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故AB錯誤;
C.由圖可知,最大靜摩擦力約為10N,滑動摩擦力約為7N,故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故C正確;
D.根據(jù)
,
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塊的重力,故無法求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故D錯誤。
故選C。
這是一份第27講 功 功率(練習)(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全面攻略—高中物理,共26頁。
這是一份第06講 重力 彈力 摩擦力(練習)(解析版)—高中物理,共12頁。
這是一份第20講 圓周運動(練習)(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全面攻略—高中物理,共2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