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范仲淹的詞深沉厚重,蘇軾的詞曠達疏狂。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詞,看看我們能品出怎樣的不同。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愛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與蘇軾齊名,世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作品有《稼軒長短句》。他的詞題材廣闊,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的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
寫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在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任上,被人彈劾罷官。他不得已在上饒帶湖賦閑家居。陳同甫,名亮,也是主張北伐的愛國志士。他與辛棄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經(jīng)常書信往來,詩詞唱和。這首詞就是辛棄疾寄給陳亮的。
聽《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范讀音頻,把握詞調(diào)在句式、押韻上的特點,體會音韻之美。留意詩歌的節(jié)奏和生僻字的讀音。反復(fù)誦讀,讀出節(jié)奏感、音韻美。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夢回:夢中回到。八百里:指牛,這里泛指酒食。《世說新語·汰侈》載: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里駁”。王濟與之比射,以此牛為賭物,愷輸,殺牛作炙。麾下:軍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
五十弦:原指瑟,這里泛指樂器。翻:演奏。塞外聲:指悲壯粗獷的軍樂。沙場:戰(zhàn)場。點兵:檢閱軍隊。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馬作的盧飛快:戰(zhàn)馬像的盧馬那樣跑得飛快。的盧,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世語》:劉備在荊州遇險,他所騎的的盧馬“一踴三丈”,助他脫險。霹靂:響雷,震雷。這里喻指射箭時弓弦的響聲。了卻:了結(jié),完成。天下事:這里指收復(fù)北方失地的國家大事。
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痹~人為什么會“醉”?詞人挑燈看劍,在夢中回到連營體現(xiàn)了什么?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所以借酒澆愁。體現(xiàn)了詞人強烈的殺敵報國、馳騁疆場的愿望。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營造了什么樣的氣氛?“沙場秋點兵”中的“秋”字又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營造了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氣氛?!扒铩弊?,既點明了戰(zhàn)爭爆發(fā)的季節(jié),也為戰(zhàn)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
3.任選角度賞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了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寫馬和弓,都是側(cè)面描寫,意在襯托人的意氣風發(fā)、英勇無畏。
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這幾句中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是哪個詞?這個詞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天下事”是指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國家?!翱蓱z”一詞使感情一落千丈。詞人的抱負只能在醉里和夢中實現(xiàn),理想和現(xiàn)實形成極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詞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
5.這首詞的詞眼是什么?是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的?
“壯”。 ?、購念}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場景都非常雄壯、勇猛;②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詞人有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卻又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③從語言風格上看,本詞壯麗豪放。所以叫作“賦壯詞”。
6.這首詞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結(jié)合詞句來說一說。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漁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三首詞總體上有什么異同?
?。?)所抒發(fā)的感情,都與愛國緊密聯(lián)系,都渴望建功立業(yè),為國效力?! 。?)風格上,都表現(xiàn)了一種豪放、開闊和雄壯的意境。
《漁家傲·秋思》主要表達一種憂國思鄉(xiāng)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獵》側(cè)重表達詞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更多地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抑郁和憤慨。
作者簡介 秋瑾(1875—1907),字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中國民主革命烈士、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生于一個封建家庭,幼懷大志,性格豪放,酷愛詩文和騎馬擊劍,能文能武,敢說敢為。1904年自費留學日本,積極參加反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革命活動,次年先后加入光復(fù)會和同盟會?;貒髣?chuàng)辦《中國女報》,宣傳革命。后與徐錫麟分頭準備皖浙兩省起義。因起義失敗,不幸被捕。被捕后堅貞不屈,就義于紹興軒亭口。
寫作背景 1903年春,秋瑾的丈夫王廷鈞用錢捐得戶部主事官職,秋瑾隨夫入京。在寓京期間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當時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立志要挽救國家民族于危亡,追求婦女獨立與解放。 時值八國聯(lián)軍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yè),而其夫無心國事。中秋節(jié),秋瑾與丈夫王廷鈞發(fā)生沖突,下決心沖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此詞便作于此時。1904年她東渡日本留學。
聽《滿江紅》的范讀音頻,把握詞調(diào)在句式、押韻上的特點,體會音韻之美。反復(fù)誦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韻美。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京華:京城的美稱,這里指北京。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過一般明凈。拭,擦。四面歌殘終破楚:《史記·項羽本紀》載:公元前202年楚漢交兵時,楚軍被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項羽夜聞四面漢軍都唱楚歌,以為楚地盡失,喪失信心,引兵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思浙:思念浙江故鄉(xiāng)??鄬z:苦苦地讓我。蛾眉:指女子細長而略彎的眉毛。這里借指女子。未屑:不屑,輕視。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烈:剛正,不輕易屈服。因人常熱:為別人而屢屢激動。末路:路途的終點,比喻失意潦倒或沒有前途的境地。莽紅塵:莽莽人世。青衫濕:指因悲嘆無知音而落淚。語出白居易詩《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br/>1.從哪里可以看出,這首詞是中秋節(jié)的述懷之作?
“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交代寫作的時間和心緒?!霸缬质恰比齻€字,十分傳神地表達了詞人對時光飛逝、年華虛度的抑郁苦悶之情。 “籬下黃花開遍”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和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詩(詞)句,實寫秋色,卻是把陶淵明和李清照表現(xiàn)不同思想的詩(詞)句雜用在一起,來表達自己初離家庭時的矛盾心情。
2.詞人為何要寫“四面楚歌”?怎么理解“殊未屑”?
詞人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國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風味”。家事國事,交織心中,不禁感慨萬端,無可名狀。這讓她更加思念遠在東南、不能常回的故鄉(xiāng),也痛恨自己是女兒之身,不能走出家庭,為挽救民族危亡盡心盡力?!?“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既道出了命運的不公,也表現(xiàn)了詞人與天命抗爭、與傳統(tǒng)決裂的勇氣和決心。
3.下片詞人用了“列”與“烈”,有什么深刻含義?
“列”與“烈”兩字諧音但意義不同,通過身與心的對比與反襯,寫出了詞人不是男兒勝似男兒的豪邁氣概,表現(xiàn)出“鑒湖女俠”的“競雄”精神,表達出投身革命、報效國家的萬丈豪情。
4.結(jié)尾長嘆“青衫濕”,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和寫作背景,說說詞作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化用典故,“青衫濕”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寄寓頗深。詞人淚濕衣裳,表達了知音難遇的情懷,也充滿了沒能沖出家庭、走向社會、參與革命斗爭的憂郁和感慨。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追憶了詞人當年火熱的軍旅生活和戰(zhàn)斗場面,抒發(fā)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也表達了其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
《滿江紅》這首詞通過層層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詞人意欲掙脫家庭束縛,與傳統(tǒng)決裂的決心,以及空有一腔抱負卻知音難遇的惆悵,表達了詞人濟世救民的凌云志向。
1.背誦并默寫《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滿江紅》?! ?.搜集并積累背誦五首愛國詩篇。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優(yōu)秀課件ppt,文件包含311-2教學課件核舟記第2課時pptx、311-2教學設(shè)計核舟記第2課時docx、311-2預(yù)習導(dǎo)學核舟記第2課時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11-2教學課件社戲第2課時pptx、11-2教學設(shè)計社戲第2課時docx、11-2預(yù)習導(dǎo)學社戲第2課時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下冊屈原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172教學課件屈原節(jié)選第2課時pptx、172教學設(shè)計屈原節(jié)選第2課時docx、172預(yù)習導(dǎo)學屈原節(jié)選第2課時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