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增加6分米,寬增加2分米,周長增加( )分米。
A.8B.14C.16
2.甲、乙兩個小朋友拍皮球,甲4分鐘拍了420下,乙3分鐘拍了321個,拍得快的是( )。
A.甲B.乙C.兩人一樣快
3.—個三位數(shù)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個三位數(shù),那么被除數(shù)的百位不可能是( )。
A.1B.2C.3
4.如圖是一個長為28厘米的長方形,剪掉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涂色部分的周長是( )厘米。
A.28B.56C.112
5.一枚2分的硬幣大約重1克,4000枚2分的硬幣大約重( )。
A.4克B.4千克C.40千克
6.下面物品中,質(zhì)量大約5千克的是( )。
A.一桶油B.一個雞蛋C.一頭牛
7.一游泳池的泳道長100米,芳芳一共游了2個來回,一共游了( )米。
A.200B.300C.400
8.有四位老師帶96名學生去參觀科技館,租了三輛32座的大巴車,夠坐嗎?( )
A.夠坐B.不夠坐C.無法確定
二、填空題(共16分)
9.用一根鐵絲剛好圍成一個長8米、寬6米的長方形,這根鐵絲長( )米,如果把它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
10.3000克=( )千克 6kg=( )g
11.媽媽買9個橘子和一些蘋果,小麗吃了4個蘋果后,剩下的蘋果的個數(shù)是橘子的3倍,媽媽買了( )個蘋果。
12.李阿姨準備在水果店購買100千克蘋果,后來發(fā)現(xiàn)梨的價錢只有蘋果的一半,就拿出蘋果錢的一半去買梨。她購進蘋果和梨一共( )千克。
13.冬冬收集了如圖所示的4枚紀念郵票,他打算把這些郵票拼成一個長方形收藏在集郵冊里。一共可以拼成 種不同形狀的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周長最短 厘米。
14.一張彩紙,長是15厘米,寬是12厘米。如果在這張彩紙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15.張老師和李老師帶領49名同學去坐觀光纜車,如果每個纜車最多能坐6人,他們一共需要坐( )個纜車。
16.608×5的積是( )。460×5的積的末尾有( )個0。
三、判斷題(共8分)
17.,因為0表示一個也沒有,所以,102中間的0可以不寫。( )
18.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等于邊長乘4 ( )
19.1千克黃豆有100多粒。( )
20.160名學生乘40座(含司機)的大客車去旅游,需要4輛這樣的大客車剛剛好。( )
四、計算題(共18分)
21.(12分)用豎式計算。
207×5= 56×8= 560×8=
312÷4= 608÷8= 541÷9=
22.(6分)計算下圖圖形的周長。
五、連線題(共6分)
23.(6分)連一連。
一袋食鹽 一盒餅干 一支牙膏 一袋大米 一瓶牛奶
50克 500克 100 克 15千克 2000克
六、解答題(共36分)
24.(6分)學校新購了840本圖書。如果把這些書平均分給8個班級,每個班級分得多少本?如果平均分給7個、6個或5個班級呢?
(1)先算一算,再填一填。
(2)觀察上表,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5.(6分)劉老師買一種筆恰好用去138元,買一種球恰好用去321元。
(1)劉老師買的是( )筆和( )球。
(2)如果把這些錢全部用來買圓珠筆,那么最多可以買多少支?
26.(6分)商場為裝飾一面鏡子,準備了50米長的綠色藤條,用藤條在鏡子的四周做了一個美麗的花環(huán)邊框后,綠色藤條還剩下多少米?
27.(6分)兔媽媽帶著小白兔、小黑兔去買東西,它們一共買了四種物品。兔媽媽有事先走了,讓兩只小兔把東西帶回家,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帶1千克物品,它們兩個應該怎樣才能把東西一次帶回家?
580克蘿卜 500克桃子 470克香蕉 400克火龍果
28.(6分)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科技的魅力,8名老師帶領195名學生去科技館參觀,他們買門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29.(6分)一袋雪餅重250克,小敏買了8袋這樣的雪餅一共是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班級數(shù)
8
7
6
5
平均每班分得的本數(shù)
參考答案
1.C
【分析】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把數(shù)據(jù)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解答。
【詳解】(6+2)×2
=8×2
=16(分米)
所以周長增加16分米。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長方形周長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2.B
【分析】用420除以4、321除以3,分別求出甲、乙兩個小朋友每分鐘拍皮球的下數(shù),再比較大小。
【詳解】420÷4=105(下)
321÷3=107(下)
105<107
所以拍得快的是乙。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及應用,應熟練掌握計算的方法。
3.A
【分析】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先看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比除數(shù)小,就是兩位數(shù),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大于或等于除數(shù),就是三位數(shù),據(jù)此解答。
【詳解】一個三位數(shù)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個三位數(shù),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字≥2。
即—個三位數(shù)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個三位數(shù),那么被除數(shù)的百位不可能是1。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考查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試商方法。
4.B
【分析】涂色部分長方形的長與寬的和是原長方形的長,根據(jù)長方形周長公式,用長與寬的和28乘2即可求出涂色部分的周長。
【詳解】28×2=56(厘米)
故答案為:B
【點睛】根據(jù)圖找到涂色長方形的長與寬的和是解答的關鍵。
5.B
【分析】一枚2分的硬幣大約重1克,4000枚2分的硬幣大約重4000克,1000克=1千克,再把克換算成千克即可。
【詳解】4000枚2分的硬幣大約重4000克。
4000克=4千克
故答案為:B
【點睛】熟悉質(zhì)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A
【分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此題根據(jù)物體的大小及重量,要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景來判斷它的質(zhì)量。
【詳解】上面物品中,質(zhì)量大約5千克的是一桶油。
故答案為:A
【點睛】此題考查了學生對計量單位的掌握以及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
7.C
【分析】2個來回也就是游了4個游泳池長度,用100乘4即可解答。
【詳解】100×4=400(米)
一共游了400米。
故答案為:C
【點睛】2個來回也就是游了4個游泳池長度,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8.B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每輛大巴車可坐的人數(shù)×3=3輛大巴車可坐的人數(shù),依此計算并與參觀科技館的人數(shù)進行比較即可選擇,參觀科技館的人數(shù)=學生人數(shù)+老師人數(shù),依此選擇。
【詳解】96+4=100(人)
32×3=96(人)
100>96,所以租了三輛32座的大巴車,不夠坐。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的重點是求出去的總?cè)藬?shù)以及3輛車可以乘坐的人數(shù),然后進行比較即可。
9. 28 7
【分析】這根鐵絲剛好圍成一個長方形,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就是這根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如果把這根鐵絲圍成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周長就是這根鐵絲的長度,再根據(jù)正方形周長=邊長×4,求出正方形的邊長即可。
【詳解】這根鐵絲的長度是:
(8+6)×2
=14×2
=28(米)
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28÷4=7(米)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對正方形、長方形周長公式的理解與運用。
10. 3 6000
【分析】1千克=1000克,克換算成千克除以1000,千克換算成克乘1000,據(jù)此即可解答。
【詳解】3000克=3千克 6kg=6000g
【點睛】熟練掌握質(zhì)量單位的換算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1.31
【分析】9個橘子的3倍是(9×3)個,吃了4個蘋果后,蘋果的個數(shù)是橘子的3倍,根據(jù)加法意義可知,蘋果有(9×3+4)個。
【詳解】9×3+4
=27+4
=31(個)
媽媽買了31個蘋果。
【點睛】首先根據(jù)乘法的意義求出橘子的3倍是多少,是完成本題的關鍵。
12.150
【分析】李阿姨拿出蘋果錢的一半去買梨,則李阿姨買了(100÷2)千克蘋果,因為梨的價錢只有蘋果的一半,李阿姨買了(100÷2×2)千克梨,買的蘋果質(zhì)量加上梨的質(zhì)量即可算出她購進蘋果和梨一共多少千克。
【詳解】100÷2=50(千克)
100÷2×2
=50×2
=100(千克)
50+100=150(千克)
李阿姨準備在水果店購買100千克蘋果,后來發(fā)現(xiàn)梨的價錢只有蘋果的一半,就拿出蘋果錢的一半去買梨。她購進蘋果和梨一共(150)千克。
【點睛】理解梨的價錢只有蘋果的一半則相同的錢數(shù)購買梨的質(zhì)量是蘋果質(zhì)量的2倍是解題關鍵。
13. 2 200
【分析】可以把兩張郵票的長拼在一起,拼成的長方形長是(30×2)厘米,寬是40厘米;也可以把寬拼在一起拼成的長方形長是(40×2)厘米,寬是30厘米。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計算即可。
【詳解】40×2=80(厘米)
(80+30)×2
=110×2
=220(厘米)
30×2=60(厘米)
(60+40)×2
=100×2
=200(厘米)
220>200
冬冬收集了如圖所示的4枚紀念郵票,他打算把這些郵票拼成一個長方形收藏在集郵冊里。一共可以拼成2種不同形狀的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周長最短200厘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圖形的拼組,關鍵是確定拼組后長方形的長和寬,再根據(jù)長方形周長公式計算。
14. 12 48
【分析】從長方形紙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則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再根據(jù)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可知這個正方形的周長為:(12×4)厘米。
【詳解】12×4=48(厘米)
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2厘米,周長是48厘米。
【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最大的正方形的邊長等于長方形的寬,再進一步解答即可。
15.9
【分析】49名學生和2名老師,即共51人,一個纜車最多坐6人,51除以6可以求出纜車的數(shù)量,余下的人再坐1個纜車,即用所得商加1即可解答。
【詳解】49+2=51(人)
51÷6=8(個)……3(人)
8+1=9(個)
一共需要坐9個纜車。
【點睛】計算時注意人數(shù)的計算,2名老師也要算在總?cè)藬?shù)中。
16. 3040 2
【分析】計算出兩個算式的結(jié)果即可解答。
【詳解】608×5=3040,積是3040。460×5=2300,積的末尾有2個0。
【點睛】熟練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7.×
【分析】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先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除數(shù)是幾位數(shù),就看被除數(shù)的前幾位;如果不夠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夠商1,要補“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數(shù)要小于除數(shù);據(jù)此解答。
【詳解】,因為0表示不夠商1,用0來占位,所以102中間的0必須要寫,因此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睛】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8.×
【詳解】略
19.×
【分析】1千克也就是1000克,而1粒黃豆的重量大約是1克,所以1千克黃豆大約有1000多粒。
【詳解】1千克黃豆大約有1000多粒;
題干闡述錯誤,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對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的認識,對于常見的單位的大小要有清楚的認知。
20.×
【分析】40座(含司機)的大客車,每輛車可以乘坐40-1=39名學生,4輛這樣的大客車一共可以乘坐4個39名,即39×4,然后再與160進行比較解答。
【詳解】(40-1)×4
=39×4
=156(名)
160>156
所以,160名學生乘40座(含司機)的大客車去旅游,需要4輛這樣的大客車不夠。
因此,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晴】本題關鍵是明確40座(含司機)的大客車,每輛車可以乘坐39名學生,再根據(jù)乘法的意義求出4輛共乘坐的人數(shù),然后再比較解答。
21.1035;448;4480
78;76;60……1
【分析】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shù)依次去乘多位數(shù)的每一位數(shù)。與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寫上相應的積。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時,從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數(shù)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一位數(shù),如果它比除數(shù)小,再試除前兩位數(shù)。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時,用商乘除數(shù)再加上余數(shù),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數(shù)。
【詳解】207×5=1035 56×8=448 560×8=4480
312÷4=78 608÷8=76 541÷9=60……1
22.100厘米
【分析】本題主要利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為:(長+寬)×2,代入數(shù)值進行計算。
【詳解】通過轉(zhuǎn)化將圖形的周長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周長:
(32+18)×2
=50×2
=100(厘米)
【點睛】利用轉(zhuǎn)化法求圖形的周長是本題的關鍵。
23.見詳解
【分析】由題意可得,根據(jù)重量單位的認識進行連線即可。
【詳解】
【點睛】此題考查了重量單位以的應用,關鍵是了解生活常識即可。
24.(1) 105;120;140;168
(2)書本總數(shù)不變,班級數(shù)越少,每班分得的本數(shù)就越多。
【分析】(1)用購書總數(shù)除以班級數(shù)等于每班分得的本數(shù)。
(2)通過表格的數(shù)據(jù)變化,總結(jié)出規(guī)律。
【詳解】(1)840÷8=105(本)
840÷7=120(本)
840÷6=140(本)
840÷5=168(本)
(2)觀察上表,發(fā)現(xiàn):購書總數(shù)不變,班級數(shù)越少,每班分得的本數(shù)就越多。
【點睛】熟練掌握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5.(1)毛,羽毛
(2)114支
【分析】(1)分別用138元除以兩種筆的單價,哪個算式?jīng)]有余數(shù),劉老師就買的那種筆。分別用321元除以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單價,看哪個算式?jīng)]有余數(shù),劉老師就買的那種球。
(2)先將買筆和買球的錢相加,求出總錢數(shù),再除以圓珠筆的單價,求出最多買圓珠筆的數(shù)量。
【詳解】(1)138÷4=34(支)……2(元)
138÷6=23(支)
則劉老師買的是毛筆。
321÷2=160(個)……1(元)
321÷3=107(個)
則劉老師買的是羽毛球。
(2)(138+321)÷4
=459÷4
=114(支)……3(元)
答:最多可以買114支。
【點睛】本題考查經(jīng)濟問題,根據(jù)總價、單價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解答。要想購買商品恰好花費這些錢,則用錢數(shù)除以商品的單價,應沒有余數(shù),也就是不剩錢。
26.4米
【分析】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先求出花環(huán)邊框的周長,再用50減去花環(huán)邊框的周長,求出綠色藤條還剩下多少米。
【詳解】(15+8)×2
=23×2
=46(米)
50-46=4(米)
答:綠色藤條還剩下4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應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
27.一只小白兔帶580克蘿卜和400克火龍果;另一只小黑兔帶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分析】首先明確1千克=1000克,也就是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帶1000克物品,所以用加法將最大數(shù)與最小數(shù),中間的兩個數(shù)相加求解,兩樣東西的質(zhì)量只要不超過1000克即可;據(jù)此解答。
【詳解】1千克=1000克
580+400=980(克)
500+470=970(克)
答:一只小白兔帶580克蘿卜和400克火龍果;另一只小黑兔帶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質(zhì)量單位間的換算及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的靈活應用。
28.633元
【分析】門票價錢乘老師數(shù),可以算出老師買票需要(6×8)元。學生半價,則每張學生票是(6÷2)元,學生票票價乘學生數(shù),可以算出買學生票需要(6÷2×195)元。老師買票需要的錢數(shù)加上學生買票需要的錢數(shù),即可算出他們買門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詳解】6×8=48(元)
6÷2×195
=3×195
=585(元)
585+48=633(元)
答:他們買門票一共需要633元。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數(shù)與一位數(shù)乘法的實際應用,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是解題關鍵。
29.2000克;2千克
【分析】用每袋雪餅的重量乘購買的袋數(shù),算出總重量,再根據(jù)1千克=1000克進行換算即可。
【詳解】250×8=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一共是2000克;是2千克。
【點睛】明確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計算方法以及克、千克的單位進率是解決本題關鍵。班級數(shù)
8
7
6
5
平均每班分得的本數(shù)
105
120
140
168
這是一份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綜合素養(yǎng)測評質(zhì)量檢測卷五,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計算題,連線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綜合素養(yǎng)測評質(zhì)量檢測卷四,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計算題,連線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綜合素養(yǎng)測評質(zhì)量檢測卷七,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計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