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重慶一中高2024屆高二上期期中考試
化學測試試題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Li-7 N-14 S-32 Cl-35.5 Cr-52 Co-59 Pb-207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下列與電池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電池的使用可有效減少碳的排放
B. 新能源電車在充電時實現的是化學能→電能→機械能的轉化
C. 鋰金屬電池具有極高的比能量,可大幅提高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
D. 電池廢棄后,需專業(yè)化處理其含有的各種重金屬有害物質
【答案】B
【解析】
【詳解】A.電能的投入使用能降低人類對化石能源的開采,從而減少碳排放,故A項正確;
B.電池充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電能→化學能,故B項錯誤;
C.Li是最輕的金屬,因此具有極高的比能量,儲存相同電能所需質量更低,可提高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故C項正確;
D.電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重金屬離子會污染地下水等環(huán)境,因此電池廢棄后,需專業(yè)化處理其含有的各種重金屬有害物質,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不正確的是B項。
2. 以下物質的水溶液呈堿性的是
A. 明礬 B. 蘇打 C. 甲醇 D. 石膏
【答案】B
【解析】
【詳解】A.明礬為KAl(SO4)2·12H2O,溶于水后完全電離出Al3+,Al3+發(fā)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A項不符合題意;
B.蘇打為Na2CO3,屬于強堿弱酸鹽,溶于水后發(fā)生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故B項符合題意;
C.甲醇為CH3OH,溶于水后不發(fā)生變化,溶液呈中性,故C項不符合題意;
D.石膏主要成分為CaSO4,溶于水后電離出Ca2+、,溶液呈中性,故D項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
3. 物質的量相同的以下物質中含有鍵個數最多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共價鍵中,1個單鍵僅含1個鍵,1個雙鍵中含有1個鍵和1個π鍵,1個三鍵中含有1個鍵和2個π鍵。
【詳解】中無共價鍵,即無鍵;中Ca2+與Cl-之間為離子鍵,1個H2O分子內含2個O-H鍵,因此1mol中含有16mol鍵;1個中含有1個C=C、6個C-H、1個C-C,因此1mol中含有8mol鍵;1個中含有1個N-N、4個N-H,因此1mol 中含有5mol鍵,綜上所述,物質的量相同的4種物質中含有鍵個數最多的是,故答案為B。
4. 下列實驗事實與描述不相符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描述
A
發(fā)射光譜
B
鍵
C
分子的空間結構模型
D
雜化軌道電子云模型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圖示為吸收光譜,而非發(fā)射光譜,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都是線譜,區(qū)別在于前者顯示黑色線條,而發(fā)生光譜顯示的是彩色線條,故A項選;
B.p軌道的空間形狀為啞鈴型,2個p軌道頭碰頭重疊時形成鍵,故B項不選;
C.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指分子中各種基團或原子在空間分布的幾何形狀。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雜亂無章地堆積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結合的整體,使分子在空間呈現出一定的幾何形狀(即空間構型)。故C項不選;
D.雜化軌道電子云呈正四面體型,故D項不選;
綜上所述,答案為A。
5. 位于周期表的哪個區(qū)
A. d區(qū) B. 區(qū) C. p區(qū) D. f區(qū)
【答案】B
【解析】
【詳解】Ag的質子數為47,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Kr]4d105s1,價電子排布式為4d105s1,根據價電子排布式可知Ag位于ds區(qū),故答案為B。
6. 下列物質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與之間為離子鍵,N-H、S=O、S-O、O-H為極性共價鍵,故A項不符合題意;
B.K+與之間為離子鍵,S原子與S原子之間為非極性共價鍵,故B項符合題意;
C.中不含離子鍵,故C項不符合題意;
D.Na+與之間為離子鍵,B原子與O原子之間為極性共價鍵,故D項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
7. 下列實驗裝置、目的均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裝置
實驗目的
A
干燥
B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C
蒸餾海水獲取蒸餾水
D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SO2中S元素呈+4價,H2SO4中S元素呈+6價,處于相鄰價態(tài),因此二者不反應,濃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洗氣實驗中導管應長進短出,故A項正確;
B.CO2、HCl均能與Na2CO3反應,因此無法利用飽和Na2CO3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可選用飽和NaHCO3溶液,故B項錯誤;
C.蒸餾海水獲取蒸餾水實驗中需選用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內會有液體殘留,故C項錯誤;
D.圖示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過程中由于長頸漏斗與空氣相通,無法完成氣密性檢查,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A項。
8. 蘋果酸是一種有機酸,常被用作食品酸味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紅外光譜儀可推知該分子中含有羥基()
B. 蘋果酸中鍵與鍵數目的比值為
C. 由結構可知該分子為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水
D. 蘋果酸的化學式為
【答案】B
【解析】
【詳解】A.紅外光譜可測定分子中化學鍵種類,因此可利用紅外光譜測出該分子中的羥基,故A項正確;
B.1個蘋果酸分子內含3個O-H、3個C-C、3個C-O、3個C-H、2個C=O,1個單鍵內只含1個鍵,1個雙鍵內含1個鍵和1個鍵,因此蘋果酸中鍵與鍵數目的比值為14:2=7:1,故B項錯誤;
C.該分子結構不具有對稱性,屬于極性分子,且該分子內含有羥基、羧基這類親水基團,因此該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水,故C項正確;
D.由該結構簡式可知,蘋果酸的化學式為,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不正確的是B項。
9. 鈦(Ti)是一種機械強度大、容易加工的耐高溫金屬,常用于制造合金。下列有關的化學用語中錯誤的是
A. 原子結構示意圖:
B. 簡化電子排布式:
C. 軌道表示式:
D. 電子排布式:
【答案】C
【解析】
【詳解】A.T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因此原子結構示意圖:,故A項正確;
B.T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因此簡化電子排布式為,故B項正確;
C.根據洪特規(guī)則[電子在能量相同的軌道(即等價軌道)上排布時,總是盡可能分占不同的軌道且自旋方向同向]可知,圖示3d軌道電子排布錯誤,故C項錯誤;
D.由A項分析可知,D項正確;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C項。
10. 下列與鍵參數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鍵角:
B. 鍵長:
C. 鍵能:
D. 結構相似的分子,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分子通常越穩(wěn)定
【答案】A
【解析】
【詳解】A.CO2為直線型,鍵角為180°,CH4為正四面體型,鍵角為109°28’,H2O的中心原子形成2個σ鍵,O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VSEPR模型為四面體型,NH3的中心原子形成3個鍵,N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VSEPR模型為四面體型,因排斥力:孤電子對-孤電子對>孤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因此鍵角,故A項錯誤;
B.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因此鍵長:,故B項正確;
C.同主族元素從上至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因此鍵長:,而鍵長越短,鍵能越大,因此鍵能:,故C項正確;
D.結構相似的分子,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共價鍵越難斷裂,分子通常越穩(wěn)定,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A項。
11. 設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氯水中氯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B. 中含有的離子數為0.4
C. 標準狀況下,被氧化轉移的電子數為3
D. 所含的質子數與所含的電子數相同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氯水是氯氣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氯水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為×=0.1mol,氯氣能與水發(fā)生可逆反應生成HCl、HClO,但根據氯原子守恒可知溶液中氯原子數目為0.1mol×2×mol-1=0.2,故A項正確;
B.中含有Li+、N3-,的物質的量為,0.1mol中所含離子數為0.1mol×4×mol-1=0.4,故B項正確;
C.被氧化時可能生成N2或NO等,產物種類不確定,因此無法計算轉移電子數,故C項錯誤;
D.的物質的量為,所含質子數為0.1mol×10×mol-1=,的物質的量為,所含電子數為0.1mol×10×mol-1=,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C項。
12.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同族元素中,第一電離能隨核電荷數的增大而逐步增大
B. 第五能層(O層)中含有5種能量不同的能級,最高的能級可容納18個電子
C. 簡并軌道中處于自旋平行的電子,其空間運動狀態(tài)可能相同
D. 兩種原子的電負性差值大于1.7,它們之間一定形成離子鍵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同族元素中,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核內質子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第一電離能越小,故A項錯誤;
B.能層序數=該能層的能級數,因此第五能層有5種能量不同的能級,同一能層中能量由低到高的能級最多所容納電子數為1×2,3×2,5×2,7×2,9×2,因此第五能層最高的能級可容納18個電子,故B項正確;
C.簡并軌道中處于自旋平行的電子,所處空間延伸方向不同,故C項錯誤;
D.兩種原子的電負性差值大于1.7,形成化學鍵時不一定是離子鍵,如H的電負性為2.1,F的電負性為4.0,二者形成的H-F鍵為共價鍵,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B項。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3. 價電子對互斥模型(模型)可有效解釋和預測分子的空間構型,下列解釋均正確的是
選項
分子
中心原子上價層電子對數
雜化軌道類型
分子的空間結構
A
4
平面正三角形
B
4
正四面體形
C
2
直線形
D
3
三角錐形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中N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3,N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1,因此中心原子上價層電子對數=3+1=4,N原子為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故A項錯誤;
B.中P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4,P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層電子對數=4+0=4,P原子為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故B項正確;
C.中Be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2,Be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層電子對數=2+0=2,Be原子為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故C項錯誤;
D.中B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3,B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層電子對數=3+0=3,B原子為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平面三角形,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B項。
14. 下列反應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 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
B. 單質溶解于:
C. 與反應:
D. 與少量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Fe2+能與鐵氰化鉀反應生成(藍色沉淀),反應離子方程式為,故A項正確;
B.單質I2溶于KI溶液中能生成,反應離子方程式為,故B項正確;
C.與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S單質和水,反應方程式為,故C項正確;
D.酸性高錳酸鉀與反應過程中,Mn元素化合價由+7降低至+2,中O元素化合價由-1升高至0,根據化合價升降守恒、原子守恒以及電荷守恒可知反應離子方程式為,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不正確的是D項。
15. 下列與分子性質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鄰硝基苯酚()的沸點高于對硝基苯酚()是因為后者形成了分子間氫鍵
B. 氟代丙二酸()的酸性強于丙二酸()是因為的極性大于的極性,導致氟代丙二酸羧基中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
C. C的電負性強于,所以的熔沸點高于
D. 受熱易升華,是因為分子內共價鍵鍵能較小所致
【答案】B
【解析】
【詳解】A.鄰硝基苯酚的分子內形成了氫鍵(),對硝基苯酚分子間形成了氫鍵(),因此對硝基苯酚的沸點高于鄰硝基苯酚,故A項錯誤;
B.因電負性:F>H,因此F-C的極性大于H-C的極性,使得的極性大于的極性,導致氟代丙二酸的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氫離子,故B項正確;
C.簡單氫化物的熔沸點是由分子間作用力決定,與元素的電負性無關,故C項錯誤;
D.I2受熱升華過程中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I2分子內共價鍵不發(fā)生斷裂,因此易升華的性質與鍵能無關,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B項。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組成的化合物A的結構如圖所示,Z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負性: B. 工業(yè)上不可用該物質作抗氧化劑
C. 含氧酸的酸性: D. 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W、X、Y、Z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Z為N,W與Z原子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且形成,則W為H,X形成2對共用電子對達穩(wěn)定結構,Y與X最多共用6對電子,則Y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則X為O,Y為S。
【詳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為H,Z為N,X為O,Y為S。
A.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因此電負性:O>N,即電負性:X>Z,故A項錯誤;
B.該物質中含-O-O-鍵,過氧鍵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工業(yè)上不能用該物質作抗氧化劑,故B項正確;
C.未說明含氧酸中非金屬元素的價態(tài),無法比較含氧酸的酸性,故C項錯誤;
D.非金屬性:O>N,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H2O>NH3,但題干并未說明氫化物的種類,因此無法比較,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B項。
17. 錫()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屬,電解精煉錫精礦(單質:70%,單質、、、:28%)可獲得,裝置如下:(已知:為強酸)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為外加電源的正極 B. A是陽極泥,其成分為、、
C. 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族 D. 的作用是為了抑制的水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電解過程中若要從錫精礦(單質:70%,單質、、、:28%)中獲得,則需要將比Sn活潑的金屬單質轉化為金屬陽離子,因此錫精礦作陽極,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因此b為電源正極。
【詳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b為電源正極,a為電源負極,故A項錯誤;
B.金屬活潑性:Zn>Fe>Sn>Pb>Cu,因此陽極泥固體APb、Cu等混合物,故B項錯誤;
C.Sn位于第五周期族,故C項錯誤;
D.Sn(OH)2為弱堿,因此Sn2+在水中會發(fā)生水解,而溶液中H2SiF6電離出的H+能抑制Sn2+水解,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正確是D項。
18. 是磁性合金的重要材料,也是維生素重要的組成元素。工業(yè)上可用如下裝置制取單質并獲得副產品鹽酸(A、B均為離子交換膜):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陰極析出,則加入可將溶液恢復至原狀態(tài)
B. A為陰離子交換膜,B為陽離子交換膜
C. 若產品室,則兩電解室溶液的質量變化差為
D. 電解結束后,陽極室溶液的值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石墨電極為陽極,溶液中水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的H+穿過A膜進入HCl(aq)產品室,陰極上Co2+發(fā)生還原反應,溶液中Cl-穿過B膜進入HCl(aq)產品室,電解過程總反應為。
【詳解】A.由總反應可知電解過程溶液中H元素質量不變,因此電解質復原不能加入,故A項錯誤;
B.由上述分析可知,A膜為陽離子交換膜,B膜為陰離子交換膜,故B項錯誤;
C.若產品室,則陽極消耗0.1mol H2O,陽極溶液質量減少0.1mol×18g/mol=1.8g,陰極消耗0.1mol CoCl2,陰極溶液質量減少0.1mol×130g/mol=13g,因此兩電解室溶液的質量變化差為,故C項正確;
D.電解結束后,陽極室中溶劑水減少,硫酸濃度增大,溶液的pH將減小,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C項。
19. 根據沉淀轉化的原理,可使用有效去除頑固性水垢:
過程1:;
過程2:
圖為和的溶解平衡曲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M代表溶解平衡曲線
B. 過程1:的
C. 向飽和的溶液中加入,當飽和時測得,此時溶液中會有析出
D. 向中加入可實現C點到B點的轉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常溫下向中加入可生成可知更易溶,因此。由圖可知,,,因此N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線,M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線。
【詳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M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線,故A項錯誤;
B.的平衡常數,故B項錯誤;
C.飽和的溶液中,加入,當飽和時測得,此時,溶液中有析出,故C項正確;
D.向中加入,、均增大,而B點與C點相同,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正確的是C項。
20. 均苯三甲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三元弱酸,可表示為。向的溶液中加入或時(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各微粒的分布系數隨溶液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已知:①[,X為、、或]
②( 、、)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若用滴定至恰好生成,可選甲基橙做指示劑
B. N點的
C. 常溫下,的水解常數的數量級為
D. R點滿足:
【答案】D
【解析】
【分析】向的溶液中加入,由于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隨著堿的不斷加入,溶液中不斷減小,先增大后減小,先增大后減小,不斷增大,因此曲線I表示H3A的分布系數,曲線II表示的分布系數,曲線III表示的分布系數,曲線IV表示的分布系數。
【詳解】A.若用滴定至恰好生成,溶液pH約為3.9,因此可選甲基橙(變色范圍為3.1~4.4)做指示劑,滴定終點溶液由紅色變?yōu)槌壬?,故A項正確;
B.R點,,S點=,,N點=,轉化可得,即,由可得,由可得,故B項正確;
C.常溫下,的水解常數,數量級為,故C項正確;
D.R點溶液中①,溶液中電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將③代入可得④,將①代入④可得⑤,
因此題干中
=
=
=(解釋:將②代入)
=(解釋:將①代入)
=>0,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D項。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21. A~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G是地殼中含量第5的元素,在地殼中全部以化合態(tài)存在,其化合物的焰色反應為磚紅色,這與G原子核外電子發(fā)生躍遷______(填“吸收”或“釋放”)能量有關。
(2)第一電離能介于C、D之間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_種。
(3)H被稱為“人類的第三金屬”,與H同周期且其基態(tài)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與H原子相同的元素另有_______種。
(4)D的某種氫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燒時發(fā)生的反應是:,若該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則形成的鍵有_______。
(5)是有機合成中常用的還原劑,中E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______;離子半徑:______(填“”或“”);中不存在______ (填字母)。
A.離子鍵 B.共價鍵 C.鍵 D.鍵 E.氫鍵
(6)F元素能形成多種含氧酸及鹽,其中是常用的消毒劑,其酸根離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______,空間構型為______。
【答案】(1)釋放 (2)3
(3)3 (4)3
(5) ①. ②. < ③. DE
(6) ①. 4 ②. V形
【解析】
【小問1詳解】
當金屬及其鹽在火焰上灼燒時,原子中的電子吸收了能量,從能量較低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高的軌道,但處于能量較高軌道上的電子是不穩(wěn)定的,很快躍遷回能量較低的軌道,這時就將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此焰色反應與原子核外電子發(fā)生躍遷釋放能量有關。
【小問2詳解】
C為B原子,D為N原子,同周期從左至右原子的第一電離能有增大的趨勢,因此I1(N)>I1(C)>I1(B),Be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中2s能級全充滿,能量相對較低,難以失去電子,因此I1(Be)>I1(B),N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中2p能級半充滿,能量相對較低,難以失去電子,因此I1(N)>I1(O),故第一電離能介于B、N之間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共3種。
【小問3詳解】
H為T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24s2,外圍電子軌道排布式為,含2個未成對電子,與Ti同周期且其基態(tài)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為2的原子外圍電子軌道排布式有、、、共3種。
【小問4詳解】
在中,每生成3mol N2轉移8mol電子,因此每轉移4mol電子,生成1.5mol N2,N2的結構簡式為,1個三鍵中含有2個鍵,即每轉移4mol電子時形成的鍵有1.5mol×2=3mol。
【小問5詳解】
中Al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1,軌道表示式為;Li+與H-核外電子數均為2,Li+核內質子數為3,H-核內質子數為1,Li+核內質子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更大,離子半徑更小,即;LiAlH4中Li+與之間為離子鍵,中H原子與Al原子形成共價單鍵,即鍵,因此LiAlH4中不存在鍵和氫鍵,故答案為:; ②. < ③. 16.2
(3) ①. 負 ②. ③. 1.2
【解析】
【小問1詳解】
反應的焓變=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因此
【小問2詳解】
①由圖可知,溫度升高,甲醇的平衡轉化率升高,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而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因此該反應;時,Y點甲醇的轉化率高于X,溫度不變的情況下,Y點最終甲醇的轉化率等于X,因此Y點反應將逆向進行,即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河南省鄭州外國語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題河南省鄭州外國語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期中真題河南省鄭州外國語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題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期中真題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題重慶市育才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期中真題重慶市育才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