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7)一年級上冊1.小小科學家教案設(shè)計,文件包含蘇教版1上第1單元第1課-小小科學家docx、01蘇教版1上第1單元1-1-1什么是科學問題mp4、1小小科學家-1科學家mp4等3份教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教案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小小科學家》教學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課是對于科學本體的認識,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讓他們知道科學家是干什么的,比知道“科學是什么”更容易理解。教材編寫的邏輯順序為:第一個活動,通過交流,知道科學家里有研究動物的,研究植物的,研究地質(zhì)的,研究天文的等等;知道科學家的工作有觀察、實驗、記錄等等。第二個活動,我們也來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通過親自動手滾小球有所發(fā)現(xiàn)。而選擇滾小球?qū)嶒炇且驗榇罂茖W家伽利略也做過同樣的實驗,讓學生覺得科學并不那么神秘,我們就是在做小小科學家的事情。第三個活動,通過閱讀,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這將為下一課學習做好鋪墊,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的工作是不一樣的。這里還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是科學家不是萬能的,有些問題他們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還有許多問題并沒有找到答案;二是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知識在不斷完善,為學生埋下熱愛科學、追尋科學、投身科學的種子。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jīng)對科學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參加過一些科學實驗、制作活動,孩子們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熱情。但是,孩子們對科學家以及科學家工作的認識還是比較片面的。三、學習目標:? 做滾小球?qū)嶒?,并能有所發(fā)現(xiàn)。? 認識到不僅科學家能做科學研究,小學生也能做科學。? 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 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四、重點與難點重點: 認識科學家的工作,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難點: 通過滾小球?qū)嶒?,認識到我們也能做科學。五、教學準備:教師:搜集科學家的故事學生分組材料:帶有凹槽可調(diào)節(jié)坡度大小的軌道、鋼珠(或玻璃球)、絨布、記錄單。六、教學過程(一)調(diào)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1. 出示詞語“科學”,提問:在上一年級之前,你有聽過科學這個詞語嗎?你做過什么和科學有關(guān)的事情?2. 出示圖片:孩子們做的一些與科學有關(guān)的活動。3. 小結(jié):科學其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也可以像科學家一樣,做很多與科學有關(guān)的事情。引出課題《小小科學家》【意圖解析】本節(jié)課是全學段科學學習的起始課,而科學的概念對于兒童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但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參與過一些科學活動,所以,設(shè)計開放性的談論話題,從學生的自我參與出發(f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利于學生對科學的理解。(二)通過圖片,了解科學家和科學家的工作1.出示科學家圖片,說說這些科學家在做什么。2.學生完成活動手冊中把科學家和他的工作連線。3.介紹袁隆平、珍妮。通過播放袁隆平、珍妮兩位科學家的研究視頻,了解他們主要從事的研究。4.提問:你還知道哪位科學家,他有什么研究呢?5.小結(jié):剛剛我們一起看了很多科學家的工作視頻和圖片,請你說說科學家是做什么的人。(科學家做研究工作,實踐活動,如觀察、實驗、收集記錄數(shù)據(jù)、得到發(fā)現(xiàn)等)。【意圖解析】利用圖片、視頻、分享科學家故事等多種渠道,使學生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知道科學家里有研究動物的,研究植物的,研究地質(zhì)的,研究天文的等等;知道科學家的工作有觀察、實驗、記錄等等,幫助學生獲得對科學家較為準確的認識。(三)小活動,體驗大科學。——體驗“滾小球”。1. 出示實驗材料,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小球滾動起來?(斜坡)2. 學生組裝材料,嘗試“滾小球”。(學生演示,教師提示絨布的作用。)3. 談話激發(fā)深入思考:小球滾起來了,有什么方法讓小球會滾得遠一些?4. 教師示范記錄方法:標記小球從斜坡上滾下的位置,并記下小球在絨布上停止時的位置。5. 學生交流并嘗試自己的方法。6. 學生交流實驗結(jié)果,確定讓小球滾得遠一些的好方法。7. 大科學家伽利略也做過滾小球的實驗,請大家一起閱讀大科學家伽利略做的滾小球?qū)嶒炠Y料,播放伽利略故事動畫視頻,將自己做的實驗與大科學家做的實驗進行比較。8. 小結(jié):同學們,剛才你們經(jīng)歷了觀察、實驗、記錄、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些正是科學家們所做的事情。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我們小孩子也能和大科學家一樣,也能進行科學研究,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奧秘,所以我們都是小小科學家。【意圖解析】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來感性地體驗什么是科學,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也能做科學,激勵學生從上好科學課開始,努力成為小小科學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shè)計,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小球怎樣滾起來 有什么方法讓小球會滾得遠一些?兩個遞進問題的提出,促進學生對實驗進行深入的思考,看似沒有過多的要求,但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會自主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實驗條件的要求,通過思考、實踐、交流、小結(jié),學生的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四)深入了解科學的秘密。1.科學家們通過實驗,探索出許多大自然的秘密,出示電子教材P4上半部分內(nèi)容,學生看圖,說一說這些問題的答案,教師相機補充。2.說一說:你還知道科學家找到了哪些問題的答案。3.想一想:你知道嗎?還有一些問題至今沒有找到答案,觀看視頻。4.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找到答案。5.一起討論,你覺得這些問題以后會找到答案嗎?【意圖解析】學生都知道科學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也要讓學生知道,大自然的很多現(xiàn)象是非常奇妙的,我們的科學研究是無止境的。(五)總結(jié)延伸。今天,我們知道了科學家是研究大自然奧秘的人。他們通過不斷地觀察、實驗、記錄來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但是科學不是萬能的,還有許許多多科學現(xiàn)象沒有找到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小小科學家努力學習、不斷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奧秘都會被我們解開!七、板書 1. 小小科學家 觀察 科學家 實驗 研究 大自然秘密 記錄 發(fā)現(xiàn)
蘇教版 一年級上冊 《走進科學》單元 1.小小科學家 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單元《走進科學》課題1.小小科學家課時1核心概念12.技術(shù)、工程與社會學習內(nèi)容及要求12.1 技術(shù)與工程創(chuàng)造了人造物,技術(shù)的核心是發(fā)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1~2年級①知道我們周圍的人造物是由人設(shè)計并制造出來的,觀察和區(qū)別身邊的自然和人造物。教學目標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shù)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tài)度責任(科學態(tài)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知道科學家是干什么的科學思維認識到不僅科學家能做科學研究,小學生也能做科學。探究實踐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通過親自動手滾小球有所發(fā)現(xiàn)。態(tài)度責任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教學重點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認識科學家的工作,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教學難點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通過滾小球?qū)嶒?,認識到我們也能做科學。教學準備教師:搜集科學家的故事學生:帶有凹槽可調(diào)節(jié)坡度大小的軌道、鋼珠(或玻璃球)、絨布、記錄單。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設(shè)計思路教學備注上課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同學們好!……好,我們開始上課了。大家坐好。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認識科學家,并且成為一個小小科學家和學生簡單互動拉近距離。2.讓學生意識到進入上課狀態(tài)。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預設(shè)5分鐘) (一)調(diào)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1. 出示詞語“科學”,提問:在上一年級之前,你有聽過科學這個詞語嗎?你做過什么和科學有關(guān)的事情?2. 出示圖片:孩子們做的一些與科學有關(guān)的活動。3. 小結(jié):科學其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也可以像科學家一樣,做很多與科學有關(guān)的事情。引出課題《小小科學家》【意圖解析】本節(jié)課是全學段科學學習的起始課,而科學的概念對于兒童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但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參與過一些科學活動,所以,設(shè)計開放性的談論話題,從學生的自我參與出發(f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利于學生對科學的理解。 二、了解科學家和科學家的工作 (二)通過圖片,了解科學家和科學家的工作1.出示科學家圖片,說說這些科學家在做什么。2.學生完成活動手冊中把科學家和他的工作連線。3.介紹袁隆平、珍妮。通過播放袁隆平、珍妮兩位科學家的研究視頻,了解他們主要從事的研究。4.提問:你還知道哪位科學家,他有什么研究呢?5.小結(jié):剛剛我們一起看了很多科學家的工作視頻和圖片,請你說說科學家是做什么的人。(科學家做研究工作,實踐活動,如觀察、實驗、收集記錄數(shù)據(jù)、得到發(fā)現(xiàn)等)。【意圖解析】利用圖片、視頻、分享科學家故事等多種渠道,使學生知道科學家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知道科學家里有研究動物的,研究植物的,研究地質(zhì)的,研究天文的等等;知道科學家的工作有觀察、實驗、記錄等等,幫助學生獲得對科學家較為準確的認識。 三、小活動,體驗大科學。 (三)小活動,體驗大科學。——體驗“滾小球”。1. 出示實驗材料,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小球滾動起來?(斜坡)2. 學生組裝材料,嘗試“滾小球”。(學生演示,教師提示絨布的作用。)3. 談話激發(fā)深入思考:小球滾起來了,有什么方法讓小球會滾得遠一些?4. 教師示范記錄方法:標記小球從斜坡上滾下的位置,并記下小球在絨布上停止時的位置。5. 學生交流并嘗試自己的方法。6. 學生交流實驗結(jié)果,確定讓小球滾得遠一些的好方法。7. 大科學家伽利略也做過滾小球的實驗,請大家一起閱讀大科學家伽利略做的滾小球?qū)嶒炠Y料,播放伽利略故事動畫視頻,將自己做的實驗與大科學家做的實驗進行比較。8. 小結(jié):同學們,剛才你們經(jīng)歷了觀察、實驗、記錄、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些正是科學家們所做的事情。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我們小孩子也能和大科學家一樣,也能進行科學研究,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奧秘,所以我們都是小小科學家。【意圖解析】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來感性地體驗什么是科學,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也能做科學,激勵學生從上好科學課開始,努力成為小小科學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shè)計,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小球怎樣滾起來 有什么方法讓小球會滾得遠一些?兩個遞進問題的提出,促進學生對實驗進行深入的思考,看似沒有過多的要求,但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會自主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實驗條件的要求,通過思考、實踐、交流、小結(jié),學生的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完成。 四、深入了解科學的秘密。 (四)深入了解科學的秘密。1.科學家們通過實驗,探索出許多大自然的秘密,出示電子教材P4上半部分內(nèi)容,學生看圖,說一說這些問題的答案,教師相機補充。2.說一說:你還知道科學家找到了哪些問題的答案。3.想一想:你知道嗎?還有一些問題至今沒有找到答案,觀看視頻。4.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找到答案。5.一起討論,你覺得這些問題以后會找到答案嗎?【意圖解析】學生都知道科學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也要讓學生知道,大自然的很多現(xiàn)象是非常奇妙的,我們的科學研究是無止境的。 五、練一練 1.小小科學家一、選擇題1.( )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人。A.科學家 B.醫(yī)生 C.老師 D.記者2.下面哪項活動不是科學家的工作?( )A.研究水稻 B.觀察星空 C.做飯 D.做實驗3.( )做過在斜面上滾小球的實驗A.伽利略 B.牛頓 C.愛迪生 D.楊振寧4.下列不是工程師作是( )A.畫設(shè)計圖 B.觀察記錄 C.制作模型 D.改進模型5.( )設(shè)計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或系統(tǒng)來人們生活的人。A.工程師 B.科學家 c.建筑工人 D.醫(yī)生答案:1.A 2.C 3.A 4.B 5.A二、判斷題1.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已經(jīng)被科學家找到了答案。( )2.動物學家研究動物時,有的要依靠無人機來實現(xiàn)。()3.野外考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手和眼睛。()4.閃電現(xiàn)象是非常神秘,科學家還不能解釋為什么。( )5.地球外面的世界里一定有外星人。( )答案:1.× 2.√ 3.√ 4.× 5.×在線練習:http://edu.ainiu360.com 六、總結(jié)延伸。今天,我們知道了科學家是研究大自然奧秘的人。他們通過不斷地觀察、實驗、記錄來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但是科學不是萬能的,還有許許多多科學現(xiàn)象沒有找到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小小科學家努力學習、不斷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奧秘都會被我們解開! 七、整理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習慣。 八、板書設(shè)計 1. 小小科學家 觀察 科學家 實驗 研究 大自然秘密 記錄 發(fā)現(xiàn) 八、課堂反思 注:愛牛組織老師在課堂實踐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愛牛配套材料,部分觀點僅代表反思老師人個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本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科學》中的第一課,是整個小學階段科 學課程學習的開端。本課是對于科學本體的認識。對于一年級學生說,科學這個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對兒童從理性的角度講什么是科學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學 家為題,從科學家做什么這樣的具體問題出發(fā),通過對科學家所做工作的感知 與兒童已有經(jīng)驗的回顧,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感性地體驗什么是科學,打破科 學的神秘感,讓學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學,激勵學生從小開始,努力成為小小 科學家。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小學生的理想是長大了 做一名科學家,課的一開始要圍繞科學家展開教學,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根 據(jù)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愛聽故事,容易感染的特點,開始上課時,通過圖 片視頻講述關(guān)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學家的小故事。以豐富形象的圖畫,栩栩如 生的故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他們很 快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蘇教版 (2017)一年級上冊12.輪子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文件包含蘇教版1上第4單元第12課-輪子的故事doc、制作空氣動力小車flv、制作簡易小車mp4、輪子的故事1mp4、輪子的故事2mp4等5份教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教案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7)7.做個小偵探教案,文件包含蘇教版1上第3單元第7課-做個小偵探docx、01蘇教版1上第3單元3-7-1恐龍滅絕之謎mp4、玩碰碰球mp4等3份教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教案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1.小小科學家教案,文件包含蘇教版1上第1單元第1課-小小科學家docx、1小小科學家-4滾小球?qū)嶒瀖p4、1小小科學家-5伽利略滾小球mp4、1小小科學家-6未解之謎mp4等4份教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教案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