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看植物生長的動態(tài)圖,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進行連續(xù)觀察,學寫觀察日記。
通過連續(xù)觀察,用日記的形式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
葉圣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終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過程;比安基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況。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xù)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
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
觀察日記,主要是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寫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圖畫或照片就更好了。
1.進行連續(xù)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2.觀察要細致,寫出觀察對象的變化。3.將觀察時的想法和心情寫出來。
調(diào)動多種感官,按順序觀察
寫出觀察時的想法和心情
葉圣陶:爬山虎的腳以及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過程。
法布爾:連續(xù)觀察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
我觀察的對象是秋天的樹葉,先是綠綠的,然后慢慢地變黃。
我觀察的對象是月亮,先是彎彎的,然后呈半圓形,最后變成圓圓的。
我觀察的對象是泡在水里的豆子,先是一棵小小的豆芽,然后長出橢圓形的葉子,豆芽越來越高。
我觀察的對象是 ,先 ,然后 。
作者通過細致觀察,寫出了蟋蟀住宅的大小和隱蔽的特點。
連續(xù)觀察:描寫蟋蟀建造、整修洞的過程時很有條理,并且很具體。
比喻:寫出了細絲的樣子,非常逼真。
擬人:蟋蟀的叫聲動聽、悠揚。
動詞:爬山虎爬墻的過程?!鞍汀睂懗隽伺郎交⒌哪_緊緊貼在墻上的樣子。
說明了爬山虎的腳是一點一點變成灰色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作者在描述中穿插了自己的想法,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
按照日記的格式來寫,符合習作要求。
片段運用感官描寫,從視覺角度寫出了小狗的顏色;從觸覺角度寫出了小狗的毛給人的感覺。
9月23日 星期日 晴哥哥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今天滿月。晚上,哥哥給我送來了一只小白狗。它身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摸起來軟軟的,非常舒服。有趣的是,它的四只小爪子都是黑色的,好像穿著黑棉鞋。它那么弱小,總是蜷縮著身體,像個小白毛球兒,于是我給它取名叫“雪球”。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得很生動。
雪球看起來又膽小又可憐,特別是它看著我的眼神,仿佛是在請求我:我找不到媽媽了,你抱抱我吧!我越看越覺得不忍,連忙蹲下身來,小心翼翼地抱起它。它安安靜靜地依偎在我懷里,友好地望著我。”
運用感官描寫,從視覺角度寫出小狗的乖巧和可愛。
9月3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一到家就來觀察豇豆,剛走近,我就聞到一股臭味,原來是泡豇豆的水變臭了。我想肯定是因為豇豆死了,所以水也變質(zhì)了。我剛想把它們倒掉,爸爸卻建議我換一盆清水再觀察幾天。
只簡單寫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詳細寫寫豇豆的變化和水變臭的原因就更好了。
10月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有一粒豇豆竟然發(fā)芽了,還有一粒脫皮了!芽是從豆臍里長出來的,那小小的豆芽把豆皮都撐破了。脫了皮的豇豆露出白白的豆仁,好像在說:“看!我脫皮了!”似乎每一粒豇豆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豇豆真是
流露出小作者的興奮之情。
生機勃勃呀!此刻,我心里暗暗地想:小豆芽的生命力真頑強,再過幾天肯定會長得非常高的!
心理活動描寫寫出小作者的感受,體現(xiàn)出作者對豆芽的生長充滿了期待。
細節(jié)描寫 把雷雨到來之前路上看到的景象描寫得十分細致。
8月2日 星期一 雨 上午,我和媽媽買完東西,發(fā)現(xiàn)天要下雨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了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了。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塑料袋、廢紙、樹葉漫天飛舞,狂風揚起的塵土迷得人睜不開眼。我和媽
詞語銜接 用“上午”“忽然”以及后面的“過了一會兒”等表示時間的詞語連接,使文章內(nèi)容富有條理。
媽頂著風,急急忙忙地往家趕。 路上的人,不論是步行的還是騎車的,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路兩旁的店鋪也早早地亮起了燈。 回到家,透過玻璃,我看見一道道刺眼的閃電劃過,接著聽到了一陣陣“轟隆隆、咔嚓”的雷聲。屋子里的燈一閃一閃的,把妹妹都快嚇哭了。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也越來越響。不一會兒,“嘩嘩嘩”地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雨點連成一條條線,沖到地面,濺起一朵朵水花。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變得模糊了。 過了一會兒,雨聲慢慢地變小了,雷聲也慢慢地消失了,雨終于停了。
視聽結(jié)合既有聽到的雷聲、雨聲,又有看到的閃電、雨點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出了雷雨中的景色,很形象。
我打開窗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迎面撲來,還夾雜著淡淡的泥土味和青草的清香呢!雨后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吹到身上十分涼爽?;ú輼淠窘?jīng)過雨水的洗禮,顯得更加嬌艷,更加翠綠了。
表達感受小作者把雷雨過后的景象描寫得很細致,表達了對雨后情景的喜愛之情。
1.思路清晰。習作按照“雷雨前一雷雨中一雷雨后”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了雷雨的變化過程,很有條理。 2.細致觀察。小作者觀察并寫出了很多景物的細微變化,如雷雨前的烏云、一動不動的葉子,還有不再鳴叫的蟬等,可見小作者觀察得十分細致。 3.多種感官。小作者用眼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寫出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色。 4.表達感受。結(jié)尾處,小作者在對景色的描寫中,表達了對雨后美景的喜愛之情。
2.觀察對象+觀察日記
提綱一:首尾呼應,抒發(fā)情感
提綱二:過程清楚,表達感受
青翠欲滴 枝繁葉茂 清秀挺拔 亭亭玉立 含苞欲放 五彩繽紛 清香四溢 芳香撲鼻 姹紫嫣紅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婀娜多姿五顏六色 層林盡染 競相開放 紅花綠葉綠樹成蔭 沁人心脾 郁郁蔥蔥 枝繁葉茂
斗轉(zhuǎn)星移 月明星稀 旭日東升 皓月當空星光滿天 光芒萬丈 星光閃閃 噴薄欲出云遮霧罩 曉風殘月 新月如鉤 殘陽如血落日余暉 月光如水 皎皎明月 明月如鏡群星閃爍 烈日高照 繁星點點 花好月圓
微風 清風 和風 勁風 狂風 微風拂面 翻云覆雨 和風細雨狂風四起 風雨交加 暴風驟雨傾盆大雨 風調(diào)雨順 狂風暴雨春雨如油 暴雨如注 微風習習飛沙走石 狂風大作 狂風怒吼
小兔子的眼睛紅紅的,像兩顆紅寶石;耳朵粉嘟嘟的,像一對蝴蝶結(jié);嘴巴總是一鼓一鼓的,好像誰惹它生氣了似的。(抓住小兔子的眼睛、耳朵、嘴巴的特點來寫外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
綠油油的豌豆葉子如翡翠薄片,摸起來滑滑的。豌豆苗的莖又細又長,好像縫衣針。我遠遠地就能聞到豌豆苗散發(fā)出的一股特別的豆香味,沁人心脾。(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多種感官描寫,把豌豆苗介紹得很具體。)
這些綠豆有的從中間裂開了一條縫兒,像小孩子露出了白白的牙齒;有的把綠衣裳撐破了,露出白白凈凈的身體;有的長出了短短的“小尾巴”,像英文字母Q。(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綠豆發(fā)芽的樣子,生動有趣。)
“我家有只小花貓,吃飯老是要撒嬌。給它一碗魚拌飯,魚兒吃完飯沒少。吃完魚,還要叫,喵嗚喵嗚要要要?!边@首兒歌多有趣呀,說的簡直就是我們家的小貓。不信,那就隨我一起去觀察它吧! (引用兒歌開頭,充滿童趣,自然地引出了要觀察的動物。)(節(jié)選自《小貓觀察日記》)
“媽媽,媽媽,老師讓我們觀察黃豆發(fā)芽的過程,快點兒給我準備黃豆喲!”我剛進門就喊了起來。(用聲音開頭,迅速把讀者帶入情境中。)(節(jié)選自《黃豆發(fā)芽觀察日記》)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它們在慢慢移動,有時像一條龍,有時像張著大嘴的鱷魚,有時像一群飛奔的駿馬……如果你一不留神,它們就會變成另一種形態(tài),讓你找不到它們。(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開篇,語言優(yōu)美。)(節(jié)選自《白云觀察日記》)
太陽給樹木、房屋、游人鍍上了金光。山谷里的云海不安分地涌動著、翻滾著,漸漸往上升。隨著太陽的升高,周圍的人群漸漸散去,山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描述太陽完全升起后樹木、房屋、云海等景物的變化,自然流暢。)(節(jié)選自《看日出》)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習作:寫觀察日記評優(yōu)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習作寫觀察日記ppt、習作寫觀察日記教案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課前預習課件ppt,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明確習作內(nèi)容,習作指導,習作修改,小組互評,佳作展示,觀察日記分享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習作:寫觀察日記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習作寫觀察日記課件ppt、習作寫觀察日記教案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