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塊一 文言文閱讀
專題二 ??碱}型篇
第5講 理解簡答——理解區(qū)間分得清,巧改原句明要點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對文言文的考查新增了主觀表達題,改變了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xué)重“文”輕“言”的弊端。從近三年文言文簡答題的命題趨勢來看,該題型正逐步由單一走向多樣,由考查淺層文意走向心靈啟迪。[知識導(dǎo)圖]
精準突破一 掌握簡答題四大考向考向一 概括主要情節(jié)情節(jié)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相互關(guān)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就文言文而言,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準確厘清相關(guān)人物在不同時段(一般為任職的不同時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題干的指向概括相關(guān)情節(jié)。
[典例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大司馬桓溫欲有事中原,使尚(謝尚)率眾向壽春,進號安西將軍。初,苻健將張遇降尚,尚不能綏懷之。遇怒,據(jù)許昌叛。尚討之,為遇所敗,收付廷尉。時康獻皇后臨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號為建威將軍。初,尚之行也,使建武將軍、濮陽太守戴施據(jù)枋頭。會冉閔之子智與其大將蔣干來附,復(fù)遣行人劉猗詣尚請救。施止猗,求傳國璽,猗歸,以告干。干謂尚已敗,慮不能救己,猶豫不許。施遣
參軍何融率壯士百人入鄴,登三臺助戍,譎之曰:“今且可出璽付我。兇寇在外,道路梗澀,亦未敢送璽,當遣單使馳白。天子聞璽已在吾許,知卿等至誠,必遣重軍相救,并厚相餉?!备赡顺霏t付融,融赍璽馳還枋頭。尚遣振武將軍胡彬率騎三百迎璽,致諸京師。升平初,卒于歷陽,時年五十。謚曰簡。(選自《晉書·謝尚傳》,有刪改)
根據(jù)文中內(nèi)容,簡述謝尚獲得傳國璽的經(jīng)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題時,應(yīng)明確題干具體要求,在文中認真篩選相關(guān)信息。注意與獲得傳國璽事件相關(guān)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交代清楚,相關(guān)人物做了哪些事情,要敘述得準確簡明。
答案:謝尚派戴施據(jù)守枋頭,冉智與蔣干前來歸附,并派劉猗到謝尚處請救兵。戴施向劉猗要傳國璽,劉猗回去將事情告訴蔣干,蔣干猶豫不決,沒有答應(yīng)。戴施派何融率領(lǐng)一百名壯士進入鄴城,登上三臺幫助防守,騙得蔣干的信任。蔣干交出傳國璽,謝尚派人迎接傳國璽并送至京師。
【參考譯文】大司馬桓溫打算北伐中原,讓謝尚率眾進兵壽春,進號為安西將軍。當初,苻健的部將張遇向謝尚投降,謝尚沒能安撫關(guān)切他。張遇惱怒,占據(jù)許昌反叛。謝尚討伐他,被張遇打敗,被拘捕交給廷尉審理。當時康獻皇后攝政稱制,她是謝尚的外甥女,特下詔令(將他)降號為建威將軍。當初,謝尚出征時,派建武將軍、濮陽太守戴施據(jù)守枋頭。適逢冉閔的兒子冉智與他的大將蔣干前來歸附,又派使者劉猗到謝尚處請救兵。戴施留住劉猗,向他要傳國璽,劉猗回去后,把這件事
告訴蔣干。蔣干認為謝尚已被打敗,擔心他不能救自己,猶豫不決沒有答應(yīng)。戴施派遣參軍何融率領(lǐng)一百名壯士進入鄴城,登上三臺幫助防守,騙蔣干說:“現(xiàn)在可以把傳國璽交付給我。強寇在城外,道路不通,也不敢運送傳國璽,應(yīng)當派使者單騎奔告朝廷。天子聽說傳國璽已在我處,知道足下等人的至誠之心,一定會派遣重兵來救援,并將會有重賞?!笔Y干就拿出傳國璽交給何融,何融帶著傳國璽就奔回枋頭。謝尚派振武將軍胡彬率三百騎兵迎接傳國璽,送至京城。升平初年,(謝尚)在歷陽去世,終年五十歲。謚號為簡。
考向二 概括形象特點概括形象特點從命題實際來看,可分為人物形象(行為)特點和事物(事件)特點。1.概括人物形象(行為)特點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點或行為特點,并不是現(xiàn)代文閱讀尤其是小說的專利,在文言文閱讀中,它也屢見不鮮,概括分析的方法同現(xiàn)代文基本一致:
2.概括事物(事件)特點通常情況下,文本會全面介紹主要人物(傳主),主要包括該人物治學(xué)、為人、為官方面的情況。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內(nèi)容的情況,命題者會設(shè)置關(guān)于某事件、某事物特點的題目,這類題有個特點,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沒有明顯的標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對于這類題要注意如下兩點:
[典例2] (2022·新高考卷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降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可與計事?!眳菨h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fā)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鄙嫌谑且詽h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彼旃亩M,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遺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
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cè)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狈鉂h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辈≥?,奏謚曰:“有司議宜以為武。”詔特賜曰忠侯。(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
《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人物特點進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剛毅之處:“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旃亩M,賊兵大破”,吳漢與敵軍作戰(zhàn)時,親自披甲持戟,命令將士們拼死殺敵,最終大破敵軍;“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北營作戰(zhàn)不利,他帶領(lǐng)將士們悄悄與南營匯合,最終打敗公孫述??筛爬ǔ觯鹤鲬?zhàn)勇猛,連克強敵?!皡菨h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作戰(zhàn)不利,并不氣餒,想辦法
戰(zhàn)勝敵人;“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交戰(zhàn)失利,獨立修繕武器,檢閱士兵,激勵將士??筛爬ǔ觯鹤鲬?zhàn)不利時,敗而不餒,激勵將士。木訥之處:“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說話缺少文采,倉促之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筛爬ǔ觯喝狈ξ牟?,不善言辭。
答案:剛毅之處:作戰(zhàn)勇猛,連克強敵;作戰(zhàn)不利時,敗而不餒,激揚士氣。木訥之處:缺乏文采,不善言辭。
【參考譯文】吳漢,字子顏,南陽郡宛縣人。韓鴻做使者,(光武帝)讓他拿著旌節(jié),招降河北。有人對韓鴻說:“吳子顏,是位奇異之人,可和他商議大事。”吳漢為人樸實、厚道,說話缺少文采,倉促間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鄧禹和諸位將領(lǐng)多次舉薦吳漢,(吳漢)多次被皇上召見,這以后吳漢工作辛勤努力不離開衙署,光武帝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與他親近。光武帝已經(jīng)攻下了邯鄲,誅殺了王朗,召見鄧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談?wù)f:“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騎兵,各位將領(lǐng)誰能夠勝任?”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談,他這個人勇敢兇猛有智慧謀略,各將領(lǐng)中少有能比得上的?!惫馕涞塾谑亲寘菨h擔任大將軍。吳漢于是斬殺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認為鄧禹能了解人。吳漢與蘇茂、周建交戰(zhàn),親自披上鎧甲拿著戟,命令諸將說:“聽到鼓聲全部大呼前進,后退的斬。”于是擊鼓進軍,賊兵大敗。向北進攻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的敵軍,全部平定了他們。
吳漢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北分開扎營,北營作戰(zhàn)不利,于是讓士兵銜枚前往匯合水南營,大敗公孫述。吳漢帶兵駐守成都,公孫述率領(lǐng)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現(xiàn)在吳漢軍隊后面,襲擊并打敗了吳漢,吳漢墜落水中,拽著馬尾巴才得以上來。吳漢性格忠誠醇厚,做事忠實,自從當初跟隨光武帝征戰(zhàn)以來,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沒有安睡,吳漢就側(cè)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實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戰(zhàn)出現(xiàn)不利,軍營武器不完備,吳漢常常獨自修繕矯正弓弩,檢閱那些兵馬,激勵將士。光武帝有時派人看吳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來說正在準備作戰(zhàn)進攻的裝備。劉秀于是嘆息說:“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隱然就是一個對國家有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狈鈪菨h為廣平侯。吳漢曾經(jīng)有一次出征,妻子兒女們在后方購置田產(chǎn)。吳漢回來后,就責(zé)備他們說:“軍隊在外面,官兵(費用)不足,為什么購買那么多田產(chǎn)宅業(yè)呢!”于是盡數(shù)分給了兄弟和母親、妻子的娘家人。
吳漢爵位奉賜尊貴顯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簡單下葬,修了一座小墳,沒有蓋祠堂,他就像這樣恭敬節(jié)儉。病重,皇帝親自看視,問他還有什么話想說。吳漢回答說:“為臣愚昧而沒有什么見識,只希望陛下千萬不要動輒大赦天下?!笔攀篮?,有關(guān)部門上奏謚號說:“有司商議應(yīng)該用‘武’。”光武帝下詔賜謚號為忠侯。
考向三 探尋事件原因原因與結(jié)果是無法割裂開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種結(jié)果或引起另一事情發(fā)生的條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現(xiàn)象或結(jié)果要求考生結(jié)合文本追溯原因,幾乎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言文,應(yīng)引起重視。對這種據(jù)果索因的概括題,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典例3] (2020·新高考卷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cè)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钡勰?。少頃復(fù)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shù)月。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自知觸忤當死”可知,他自知觸怒皇帝將死,所以買了一口棺材,訣別妻子兒女;由“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可知,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并不打算逃走,而是遣散僮仆,等待皇上降罪。
答案:①自知觸怒皇帝將死;②抱定必死的決心。
【參考譯文】當時,明世宗在位時間長了,不上朝處理政務(wù),深居在西苑,專心致志地齋戒修道??偠?、巡撫等高官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海瑞獨自上疏。嘉靖皇帝讀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對身邊的臣子說:“趕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癡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該死,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子孩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逃散沒有留下來的,這樣(的人)是不會逃跑的?!被实勐犃四瑹o言。過了一會兒又讀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復(fù)讀了多次,為之感動嘆息,把他的奏章在禁宮中放置了幾個月。
考向四 分析概括觀點態(tài)度或提煉作者觀點,或概括作者情感傾向,或探究寫作意圖等。但不論是哪種考向,歸根結(jié)底都是考查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把握?!胺治龈爬ㄗ髡咴谖闹械挠^點態(tài)度”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較高層次。在一般的記敘文中,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往往不會明確說出來,我們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guān)系,對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等來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還是憎,作品的傾向是肯定還是否定,寫作意圖是歌頌贊揚還是鞭撻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xùn)還是獲得什么啟示。在議論文中,也要通過對論點、論據(jù)、論證的分析,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和所處時代,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tài)度。
[典例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答劉正夫書韓 愈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圣人?!痹唬骸肮攀ト怂鶠闀叽?,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庇謫栐唬骸拔囊艘滓穗y?”必謹對曰:“無難易,唯其是爾?!比缡嵌?,非固開其為此,而禁其為彼也。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夫文豈異于是乎?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然則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絕不為當時所怪,亦必?zé)o后世之傳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
豈異于是乎?今后進之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賢人為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來,誰不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顧常以此為說耳。
韓愈在答復(fù)劉正夫“宜何師”時提出了哪些重要看法?請分條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哪些重要看法”暗示答案不止一點,第一段中“為文宜何師”“辭皆不同,宜何師”“文宜易宜難”已經(jīng)明確標示三點。第二段提出“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強調(diào)要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并以“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佐證之,即用功深,思想有創(chuàng)見,“收名也遠”。
答案:①學(xué)習(xí)對象應(yīng)是古代圣賢;②文章內(nèi)容應(yīng)不因襲陳詞,重在學(xué)習(xí)圣賢的思想;③選文方面不要過分關(guān)注難易,要力求準確;④思想方面要有創(chuàng)見,要有自己的特點。
【參考譯文】如果有人問我:“做文章應(yīng)該效法誰?”我一定會鄭重地回答道:“應(yīng)該效法古代圣賢?!比绻謫枺骸肮糯ベt所寫的書保存下來的很多,文辭各不相同,該效法誰的呢?”我會鄭重地回答道:“應(yīng)該效法他們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們的文辭。”如果再問:“做文章應(yīng)該寫得易懂些好還是晦隱些好?”我一定會鄭重地說:“不管簡單晦隱,符合文章內(nèi)容就好?!比绱肆T了,絕不是極端地提倡文章一定應(yīng)該這樣寫,堅決禁止文章一定不能那樣寫。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種東西,誰也不會去關(guān)注它,當看到那些異乎尋常的東西,人們就會一起觀賞談?wù)摗N恼码y道和這不同嗎?漢朝人沒有不會寫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文章做得最好。那么可以說,下的功夫深的,名聲就傳得遠。如果都順從世俗隨波逐流,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見解,即使不被當代的人責(zé)怪,也一定不會流傳到后世。您家中的各種物品,都是日常離不了要使用的,但其中你所珍愛的,肯定不是尋常的東西。那么君子做文章的道理,難道和這有什么不同嗎?現(xiàn)在的那些要寫文章的晚輩后生們,能夠深入探求努力獲取,以古代圣賢的做法為法則,雖然說不一定人人都要這樣做,但若有像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那樣的人才出現(xiàn),必定是出自這樣做的人,絕不是出自按部就班的人。至于圣君治國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罷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會看中那些有真正才能的人,這種才能不是別的,就是能夠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不因循他人說法的人啊。自從出現(xiàn)文字以來,誰不寫文章呢?但是能夠保存到現(xiàn)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獨到見解的啊。所以我經(jīng)常把這個道理講給別人。
[典例5] (2021·新高考卷Ⅰ)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鄙蠍?,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迸峋刎谒宥矣谔?,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理解“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資治通鑒》是一部專為皇帝編撰的介紹歷代興亡得失的作品,其創(chuàng)作目的就是告誡君主如何吸取歷代教訓(xùn),這為作答給出了提示。司馬光的評價源于上文唐太宗善于納諫的故事,說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執(zhí)政水平,上行下效,成為臣子的表率,實現(xiàn)良好的君臣互動。
答案:(1)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測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動則影子隨之而動?;实鄣钠沸院脨河绊懼甲拥膽B(tài)度,司馬光認為君主要為人正直,因為臣子會效仿君主。(2)目的:告誡當權(quán)者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為臣子的表率。
【參考譯文】太宗聽說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大名,便召見(他),問(他)為政之道。(張玄素) 答道:“隋朝皇帝喜好自己獨攬各種政務(wù),而不委任給群臣,群臣(內(nèi)心)恐懼,只知道秉承旨意加以執(zhí)行,沒有人敢違背(君命)。憑一個人的智慧決斷天下事務(wù),即使得失參半,荒謬悖理之處已經(jīng)很多,(加上)皇上被臣下阿諛所蒙蔽,(國家)不滅亡還等待什么!陛下如果能夠謹慎選擇群臣,(讓他們)各司其事,(自己)安坐于朝廷上,考核臣下的成敗得失,據(jù)此實施刑罰賞賜,哪里還要擔憂國家治理不好!”太宗認為他的言論有道理,提拔他為侍御史。太宗擔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秘密安排身邊的人去試著賄賂他們。有一個司門令史收了一匹絹帛,太宗(知道后)想要殺掉他,民部尚書裴矩勸諫說:“當官的接受賄賂,其罪的確應(yīng)當被處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門去讓其接受,這是有意引人觸犯法律,恐怕不符合所說的‘用道德加以誘
導(dǎo),以禮教來整齊民心’(的古訓(xùn))?!碧?聽了裴矩的話后)很高興,召集五品以上文武官員,對他們說:“裴矩能夠做到在位敢于力爭,并不當面順從,假如每件事情都能這樣做,怎愁國家治理不好呢!”臣司馬光說:古人說過,“君主賢明則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朝則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變化,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那么忠誠之臣就會變成奸偽之臣,君主樂意聽到正直的言論那么奸偽之臣就又會變成忠誠之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測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動則影子隨之而動。
精準突破二 文言文簡答題解題三步驟
[典例6] (2021·新高考卷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 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fù)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fēng)響應(yīng)者矣?!鳖K?zé)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疋,不給鎧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逖既入譙城,石勒遣石虎圍譙,桓宣救之,虎解去。晉王傳檄天下,稱:“石虎敢?guī)浫颍珊涌v毒,今遣九軍,銳卒三萬,水陸四道,徑造賊場,受祖逖節(jié)度?!贝笈d三年,逖鎮(zhèn)雍丘,
數(shù)遣兵邀擊后趙兵,后趙鎮(zhèn)戍歸逖者甚多,境土漸蹙。秋七月,詔加逖鎮(zhèn)西將軍。逖在軍,與將士同甘苦,約己務(wù)施,勸課農(nóng)桑,撫納新附,雖疏賤者皆結(jié)以恩禮。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后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書仆射戴淵為征西將軍,鎮(zhèn)合肥,逖以已翦荊棘收河南地,而淵一旦來統(tǒng)之,意甚怏怏,又聞王敦與劉、刁構(gòu)隙,將有內(nèi)難。知大功不遂,感激發(fā)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喪父母,譙、梁間皆為立祠。祖逖既卒,后趙屢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圍譙。豫州刺史祖約不能御,退屯壽春。后趙遂取陳留,梁、鄭之間復(fù)騷然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
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祖逖多次攔擊后趙軍隊取勝,使得后趙疆土縮小,后趙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②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mào)易,并約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
【參考譯文】從前,范陽有一個叫祖逖的人,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 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quán)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外族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F(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fā),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lǐng)率兵出師,使像我祖逖這樣的人統(tǒng)領(lǐng)軍隊來光復(fù)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fēng)響應(yīng)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和三千匹布,不供給鎧甲與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招募士兵。秋天八月,祖逖帶領(lǐng)自己
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fù)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在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兩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祖逖進入譙城之后,石勒派遣石虎包圍了譙城,桓宣來解救祖逖,石虎解圍而去。晉王傳布檄文昭告天下,稱:“石虎膽敢率領(lǐng)犬羊烏合之眾,渡過黃河荼毒民眾,現(xiàn)派遣瑯琊王司馬裒等九軍、精銳士卒三萬,由水、陸四路直赴賊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揮?!贝笈d三年,祖逖鎮(zhèn)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攔擊后趙軍隊,后趙鎮(zhèn)守的將士歸附祖逖的很多,后趙疆土日益縮小。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詔加封祖逖為鎮(zhèn)西將軍。祖逖在軍中,與將士同甘共苦,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督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不論貴賤都加以禮遇。祖逖在積谷練兵,為奪取黃河以北做打算。后趙王石勒很擔心這件事,于是到幽州為祖逖修了祖父、父親的墳?zāi)?,安排了兩戶人?br/>替他們看守祖墳,然后給祖逖寫了一封信,請求通使及互相貿(mào)易。祖逖沒有答復(fù)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mào)易,收取十倍的利潤。禁止將領(lǐng)們侵犯后趙的百姓。兩國邊境之間,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四年,秋天七月,朝廷讓尚書仆射戴淵擔任征西將軍,鎮(zhèn)守合肥,祖逖因為已經(jīng)掃除了障礙,收復(fù)了黃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淵突然有一天來統(tǒng)領(lǐng)這里,內(nèi)心怏怏不樂,又聽說王敦與劉隗、刁協(xié)互相結(jié)怨,將要有內(nèi)亂。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緒激動引發(fā)重病。九月,死在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譙國、梁國之間都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去世后,后趙多次侵犯黃河以南,攻取了襄城、城父,包圍譙城。豫州刺史祖約不能抵抗,退守壽春。后趙于是攻取陳留,梁、鄭之間又騷亂不安了。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題二第5講鑒賞散文技巧與語言特色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續(xù)上表,散文常見的語言風(fēng)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文言文對應(yīng)考題5:理解簡答-文言文閱讀-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分點精講(全國通用)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原題回放,考點知識解讀,典例分析,解題示例,解題指導(dǎo),解題步驟,考點訓(xùn)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 專題三 第7講 文意簡答題(講)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講考綱考情,講核心素養(yǎng),構(gòu)思維導(dǎo)圖,考點梳理,真題再現(xiàn),典例分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