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一 摩擦力的綜合分析與計算
1.靜摩擦力有無及方向的判斷“三法”
(1)狀態(tài)法
根據(jù)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
(2)牛頓第三定律法
先確定受力較少的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確定另一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
(3)假設(shè)法
2.靜摩擦力大小的分析與計算
(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利用力的平衡條件來計算靜摩擦力的大?。?br>(2)物體有加速度時,若只有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則Ff=ma.若除受靜摩擦力外,物體還受其他力,則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靜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分析與計算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來計算,應(yīng)用此公式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μ為動摩擦因數(shù),其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FN為兩接觸面間的正壓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2)滑動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靜摩擦力,一般情況下,可認為滑動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相等.
考向1 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判斷
例1 (多選)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質(zhì)量相等,它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也相同.三個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D.若傳送帶向右加速,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答案 BD
解析 A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它們之間無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即無摩擦力作用,A錯誤;B、C兩物體雖運動方向不同,但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沿傳送帶方向所受合力為零可知,B、C兩物體均受沿傳送帶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B正確,C錯誤;若傳送帶向右加速,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D正確.
例2 (多選)如圖甲、乙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塊M,在滑塊M上放置物塊m,M和m相對靜止,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物塊m受到摩擦力
B.圖乙中物塊m受到摩擦力
C.圖甲中物塊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圖乙中物塊m受到與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 BD
解析 對題圖甲:設(shè)物塊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與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與接觸面相切,方向水平,則物塊m受力將不平衡,與題中條件矛盾,故假設(shè)不成立,A、C錯誤;對題圖乙:設(shè)物塊m不受摩擦力,由于m勻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與接觸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則假設(shè)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與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確.
考向2 摩擦力的綜合分析和計算
例3 (2022·山東日照市高三月考)長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個木塊,木塊與木板接觸面上裝有摩擦力傳感器,木板由水平位置緩慢向上轉(zhuǎn)動(即木板與地面的夾角θ變大),另一端不動,如圖甲所示,摩擦力傳感器記錄了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f隨角度θ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tan θ1
B.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eq \f(Ff2,mgcs θ1)
C.木板與地面的夾角為θ2時,木塊做自由落體運動
D.木板由θ1轉(zhuǎn)到θ2的過程中,木塊的速度變化越來越快
答案 D
解析 由題圖可知,當木板與地面的夾角為θ1時木塊剛剛開始滑動,木塊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等于Ff2,則Ff2=mgsin θ1,剛滑動時有Ff1=μmgcs θ1,則μ=eq \f(Ff1,mgcs θ1),由題圖知Ff1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精品學案第16章第2講原子核(含解析),共12頁。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精品學案第9章第1講電路的基本概念及電路分析(含解析),共15頁。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精品學案第13章第2講機械波(含解析),共1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