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格爾 一曲《天堂》唱盡了游牧民族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令人心潮澎湃。同樣在古代也流傳著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寫盡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唱出了敕勒人對養(yǎng)育他們的大草原,對游牧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舊讓人為之陶醉。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敕勒歌》。
茫茫草原,不知激起多少人美好的向往和想象,那空曠的土地、潔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處處充滿濃郁的魅力。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寫的《樂府詩集-雜歌謠辭》。這首詩內(nèi)容歌唱草原的遼闊 和牛羊的繁盛,寫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努力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指名讀古詩,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書寫指導:雙耳在月字的左邊,不要寫在右邊。
造句:陰山是我國北部的一座主要山脈。
書寫指導:中間是豎提和點,要小些,人字最后一筆捺變?yōu)辄c。
造句:這倆小姐妹長得非常相似。
書寫指導:右上邊橫撇下面有一點,中間的橫撇要稍長些。
造句:四野都是綠油油的莊稼。
書寫指導:下邊人字要舒展,底下橫著要帶一小鉤。
造句:一夜之間,媽媽仿佛蒼老了許多。
書寫指導:上下結(jié)構,不要寫成左右結(jié)構。
造句:牛羊在野茫茫的草原上悠閑地吃草。
敕勒: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名。
川:平地;平野。這里指草原。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陰山腳下?!?br/> 這兩句使用襯托的手法,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壯美廣闊的畫面。
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半球形帳幕。
天像圓圓的大屋頂,籠罩在原野上。
這句話使用比喻的手法,把天空比作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描繪了草原空曠而高遠的天空,與田野相接,無比壯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茫:遼闊,深遠,看不到邊際。
藍藍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邊。
風吹過來,草低下了頭,露出了一群群肥壯的牛羊。
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里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突出了敕勒族人民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生活,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和熱愛。
1.《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什么畫面?
寫了大草原、陰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給我們呈現(xiàn)了廣闊壯美、空曠高遠、草木茂盛、牛羊肥壯的美麗圖畫。
2.《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順序?qū)懙摹I酱ㄊ堑吞幘拔?,天空是高處景物,草木牛羊是低處景物?br/> 《敕勒歌》表達的是作者對內(nèi)蒙古陰山腳下土地遼闊、牧草豐茂、牛羊肥壯的草原風光贊美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什么景色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語言簡練質(zhì)樸,音調(diào)雄壯,意境開闊,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全詩僅用27字,就勾勒出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山川勢壯,原野遼闊,牧草豐茂,牛羊繁盛,表達了人們熱愛祖國,熱愛鄉(xiāng)土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描繪了陰山腳下土地遼闊、牧草豐茂、牛羊肥壯的草原風光,反映北方少數(shù)民族殷實富足的生活,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1、把見到的草原或詩中描寫的草原變成一段語言寫下來。2、讀一讀描寫草原的作品,畫一畫頭腦中草原的樣子。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敕勒歌評課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敕勒川陰山下,詞句理解,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蒙古包的圓頂,靜態(tài)的草原,動態(tài)的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蒙古包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敕勒歌完美版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結(jié)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二上語文《敕勒歌》備課PPT課件,共21頁。 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詩歌導入,詩歌賞析,詩歌導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