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沖突中思考 生存還是毀滅——《哈姆萊特》教學設計(設計理念)教學大綱指出:“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弊宰x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一節(jié)課讀很多書,而是通過自讀,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本劇是莎翁的經典之作,劇情跌宕起伏,在自讀中學生對人物命運表示極大的關心,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檢驗學生自讀的效果,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需要讓學生通過活動的形式展現出來,這就是新課標提到的“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對本劇劇情的掌握情況,恰好可以通過學生課前合作自拍視頻介紹、畫人物關系圖等活動體現出來。對人物形象、內心矛盾沖突的把握,可以通過角色演讀、爭議辯駁的形式展現出來。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在自讀的過程中,加強閱讀的目的性,設置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本劇非正常的敘事順序中發(fā)現戲劇的本質,抓住戲劇的矛盾沖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在自讀中理解分析當前的問題情境,同樣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生成新的理解,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技能。(目標定位)根據學情、文本、單元目標、新課標,制定學習目標如下。1. 理清情節(jié)內容。2. 從戲劇矛盾沖突著手,鑒賞哈姆萊特身上蘊含的人性魅力及藝術價值。(文本特色解讀)完美生活的傾覆一個在人文中心威登堡大學讀書的年輕王子,也是未來丹麥的國王哈姆萊特,他有著美麗的、賢惠的母親,喬特魯德,有被譽為是“人倫的典范,時流的明鏡”的父親,有像霍拉旭那樣具有騎士風度的好朋友,還有一個美麗的情人,奧菲麗婭,他愿意將來做一個像他父親那樣偉大高尚的人,成為丹麥的好國王,可就在這時,父親猝死,不到兩個月,母親與叔叔也就是他父親的弟弟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就連他昔日的好友也遠離甚至背叛了他,瞬間他完美的世界傾覆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劇本并沒有從青年王子哈姆萊特在威登堡大學的讀書生活寫起,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本劇第一幕隨父王的慘死,母親的速嫁,王位的丟失,便敞開了哈姆萊特的內心,他很敏感,喜歡從個別推向一般,他對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改變了,眾人皆醉他獨醒,哈姆萊特清醒地認識到他的任務并不是簡單地給父親復仇,而是把這個顛倒混亂的時代重新加以整理。矛盾沖突非常鮮明,兩種力量的抗爭,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封建的,腐敗的,落后的實力仍舊強大,資產階級的,新興的,脆弱的力量正在崛起,而他就是最耀眼的新星,用他半癲狂的外在形態(tài),彰顯著他的這份覺醒,用他個體的鮮血,宣告世界的污濁,喚醒更多人去改造這個世界,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中國上古就有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這種無畏上至天,下通海,綿延古今,貫通中外。人性的弱點可當他意識到這不是個人的復仇,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事情,他感到身單力薄,自己無法承擔這樣的任務,有了“倒霉的我”這樣的感嘆。在他的感嘆中,我們又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畏懼,這種脆弱是他對歷史任務理解過于沉重而產生的一種畏怯,而這種畏怯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他所面對的大的人生困惑,我們有一天或者正在面對,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哈姆萊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但又要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是一個真實的人。為哈姆萊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們大家。哈姆萊特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信仰的悖論哈姆萊特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這種形而上的思考,在復仇的關鍵時刻常幫倒忙,他可以在叔叔懺悔時一劍結果了他,可他沒有,他服從了基督教的說法,懺悔時死去會上天堂,基督教是禁止自殺的,自殺是有罪的,死后會下地獄,他想自殺,也被告訴是不許的,活與不活的考慮使得他在復仇上總是猶豫和遷延,審慎的思維使他成為灰色的悲觀主義者。(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準備1. 要求學生利用兩周時間自讀《哈姆萊特》整部劇本,了解劇情梗概,并在劇本中劃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邊作簡要評注。2. 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資料,做成小卡片或用便利貼粘在書上,方便自讀時理解劇情,卡片內容為以下三項:(1)莎士比亞簡介及其作品。(2)《哈姆萊特》劇作人物關系、內容簡介。(3)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悲劇的定義。3. 分發(fā)目標教學課前指導方案,各小組根據方案要求進行組內合作,準備如下學習內容。(1)第一組:按照教師指定內容自制PPT 板演莎士比亞生平介紹。(2)第二組:自拍視頻介紹莎士比亞相關的名句。(3)第三組:自制視頻講述哈姆萊特遭遇前的美好生活。(4)第四組:繪制人物關系圖并結合關系圖板演哈姆萊特的人生變故。自讀時思考:本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正常的敘事順序么?這樣的安排充分體現出戲劇的本質是什么?4. 帶領學生觀看影片《哈姆萊特》。5. 利用QQ 平臺,寫出對劇本與影視作品的觀后感及其差異,各抒己見。一、目標導入希臘神話金蘋果故事強調了人的重要性,人的價值,以人為本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戲劇詩人之王莎士比亞,他的一部作品不僅代表了他戲劇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最高成就,這部劇作就是《哈姆萊特》。二、目標解讀1. 知人論世第一組代表展示同組同學自制莎士比亞幻燈片,內容如下:(1)作者坎坷的經歷。(2)莎士比亞生平、成就、作品。第二組學生代表播放本組自制視頻——莎士比亞膾炙人口的名言。2. 情節(jié)內容(1)播放第三組學生制作的課本節(jié)選之前的劇情視頻。(2)用實物展臺展示第四組同學畫的人物關系圖當中比較出色的一幅,請繪圖者結合人物關系圖板演哈姆萊特的人生變故。3. 矛盾沖突提問:同學們通過視頻、人物關系圖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故事情節(jié),但本劇的發(fā)展和我們介紹的順序是不一致的,本劇第一幕就向我們展開了三道沖擊波,父親慘死,母親速嫁,王位丟失,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本劇寫了哪些人物的矛盾沖突?明確:本劇開門見山寫了克勞狄斯與哈姆萊特的矛盾沖突,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又寫了哈姆萊特與雷歐提斯的矛盾沖突。提問:他真正的痛苦來自于與克勞狄斯、雷歐提斯外在的矛盾沖突么?明確:他真正的痛苦來自于他的內心的矛盾。4. 品評方法提問:通過什么途徑了解一個人(作品中的人物),并深入他的內心?明確:“聽其言,觀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關系要理清,勿忘體察作者情?!币簿褪菑膭”局械恼Z言、行為、外貌、心理、神情、人物關系、作者的思想背景方面找例證。三、目標練習1. 品讀對話分角色朗讀本劇第三部分(從“一貴族上”到結尾)的對話,要求邊聽邊勾畫能體現人物性格的語言、行為。思考:哈姆萊特在臨終前,對霍拉旭說:“你倘然愛我,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一個冷酷的人間,替我傳述我的故事吧。”哈姆萊特為什么這樣說?明確:(1)能和敵人同歸于盡,對他而言,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結局。(2)在哈姆萊特眼里,世界徹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顯得冷酷、猙獰,試圖告訴人們,不要把自己的正義行為誤解為弒君、殺父的叛逆行為。讓世人明白這個社會的黑暗。2. 辯駁矛盾四組同學抽簽選擇其中一組矛盾,默讀劇本,圈點勾畫,根據品評人物的方法進行組內辯論。沖突:(1)草率魯莽——猶豫延宕(2)仁慈善良——殘忍自私(3)聰明機智——相信命運(4)快樂——憂郁明確:沖突1 :草率魯莽——猶豫延宕草率魯莽例證:(語言)“你怎么一點也不起勁?請你使出全身的本領來吧;我怕你在開我的玩笑哩?!?/span>理解:哈姆萊特的話激怒了雷歐提斯,使他刺出致命的一劍。(語言)“一個人既然在離開世界的時候,只能一無所有,那么早早脫身而去,不是更好嗎?隨它去?!?/span>理解:意識到形勢危急,卻沒有周密的復仇計劃,意識到可能是設下的圈套,卻不愿深究,甚至希望一切都盡快結束。猶豫延宕例證:(語言)“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span>理解:考慮了生死問題,進行了生死的斗爭。他不知那里是否比人間更痛苦?對他打擊太大,痛苦太深,這種死而不得的痛楚需要時間整理。(語言)“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span>教師補充:(作者情)16 世紀末17 世紀初的英國現實,一方面,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并日益暴露出它的腐朽性和反動性;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也加緊了對農民的掠奪。理解:哈姆萊特是學者型王子。他目光敏銳,思想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當他聽到父親的鬼魂揭發(fā)事情真相后,馬上意識到一切反?,F象的根源在于時代的顛倒混亂,自己的責任不僅是單純的為父報仇,殺死一個克勞狄斯,而且還要重整乾坤。他擴大了責任的內容,找不到更好的復仇辦法。英國詩人和評論家柯勒律治在《莎士比亞和其他戲劇家的講演和注釋》一書里說:他的感官與思考器官之間失掉了平衡,想得太多了,從而失掉了采取行動的力量。沖突2 :仁慈善良——殘忍自私仁慈善良例證:(語言)“現在我正好動手,他正在禱告。我現在就干,他就一命歸天,我也就報了仇了。這需要算一算。一個惡漢殺死了我的父親,我這個獨生子把這個惡漢卻送上天堂?!?/span>理解:陰謀、暗算違背他善良的本性。殘忍自私例證:(從行為方面看)為了給自己掃清道路,把羅森格蘭茲和吉爾吉斯吞送上死路。(語言)“他們本來是自己鉆求這件差使得,是他們自己的阿諛獻媚斷送了他們的生命。”沖突3 :聰明機智——相信命運聰明機智例證:(行為)對付克狄勞斯的借刀殺人之計,發(fā)現詭計,更改國書。(語言)“可是一經試驗,他們的水泡就破裂了?”(語言)你認識這只水蒼蠅嗎?一只小鴨子頂著殼兒逃走了他在母親懷抱里的時候,也要先把他母親的奶頭恭維幾句,然后吮吸。明確:機智聰慧。相信命運例證:(語言)“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運預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會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過了今天,明天還是逃不了,隨時準備著就是了?!?/span>(語言)“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之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薄熬驮谶@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預先注定?!?/span>沖突4 :快樂——憂郁快樂例證:(語言)他有一句經典自白,他說:“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能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他不以王子自居,肯定人,相信人,他很快樂。(語言)他認為,胖胖的國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個桌子上兩道不同的菜。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理想,相信理想會實現,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樣完美。(作者情)哈姆萊特在國外留學,接受了人文主義教育,哈姆萊特是一個快樂的王子,《哈姆萊特》的主題就是歌頌人文主義的理想。憂郁例證:(外貌神情)他身穿墨黑的外套,臉色悲苦沮喪,酷愛思索,愁容滿面,沉默寡言,郁于心,而形于色。面相上講,他是抑郁的。(心理)按精神分析的角度,人類有一種戀母情結,然而慈愛的母親卻讓他失望之極,他面對母親的改嫁,自語道到“一頭沒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傷的長久些”。(語言)他說“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獄”。他對現實罪惡的認識越深刻,他的內心就越痛苦,以至于對自己原有的理想產生了懷疑,陷入思想危機,這才變得精神憂郁。哈姆萊特在世界戲劇人物畫廊中有“憂郁王子”之稱。四、教學小結矛盾沖突中凸顯人物性格,性格決定人物的命運,哈姆萊特因在矛盾的掙扎中,顯現內心的豐富,成為被人們記憶的對象,經久不衰。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哈姆萊特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币蚨啡R特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性格悲劇,我們應慶幸所生活的科技高度發(fā)展的和平時代,命運雖不能掌控,性格卻是可以改變的,愿同學們播種下最好的性格,收獲最美麗的人生。五、布置作業(yè)閱讀徐保耕《西方文學十五講》中第六講之哈姆萊特命題:活還是不活。請同學們在QQ 平臺留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相關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教學設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語言文字運用,課外拓展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教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教案,共14頁。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6* 哈姆萊特(節(jié)選)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16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6* 哈姆萊特(節(jié)選)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7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