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投籃教學內容1.趣味投籃2.投籃能手3.游戲:送籃球回家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80%的學生能夠初步學習并掌握投籃的動作方法,在投籃時臂展力均、上下肢協(xié)調,并能在游戲中熟練的應用2.通過練習,發(fā)展學生身體靈敏性及協(xié)調性3.體驗參加投籃游戲時的心理感受,充分享受籃球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團隊精神。重難點重點:臂展力均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課序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與組織要求時間次數反思與改進措施開始熱身部分課堂常規(guī)(略)1.指定學生整隊、檢查人數,向教師報告2.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目標及要求3.檢查服裝及安排見習生,提示學生注意學練安全4.組織隊列(或集中注意力)練習組織:四列橫隊要求:站隊快、靜、齊;明確本課內容、目標及要求;認真做好隊列(或集中注意力)練習2分鐘1學習提高部分一、熱身1.“S”路線慢跑2.碎步繞球3.貼地一字撥球4.貼地S字繞球5.原地運球二、趣味投籃1.坐投2.蹲投3.站投4.加大距離站投投籃基本動作口訣:雙手持球于胸前,目視籃筐中心點。臂展力均要充分,上下肢配合要協(xié)調。三、投籃能手方法:籃筐手及護球手于指定位置站好,投籃者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定距離的呼啦圈,在呼啦圈內進行投籃比準,并統(tǒng)計相應得分,第一個呼啦圈1分,第二個呼啦圈2分,第三個呼啦圈3分。規(guī)則:1.籃筐手必須在指定位置站好2.球出手后原地等候護球手將球滾回,把球交給下一名同學后排到隊伍末端四、送籃球回家游戲方法:同學們打扮籃球,給籃球戴上帽子。分成四組,聽到信號后,排尾同學雙手持球蛇形跑向指定位置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緩沖跳進呼啦圈將球輕放入框后折返跑回站在排頭示意最后一名隊員并喊“Go”,排尾隊員方可出發(fā),以此類推。規(guī)則:1.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緩沖跳進呼啦圈2.輕放籃球,不可拋或扔3.向排尾隊員示意喊出“Go”的口令后,方可出發(fā)。教學活動:1.教師領跑示范2.學生觀察模仿組織:(圖1) ?????????????????????????????????要求:組織紀律性,有節(jié)奏、注意前后距離設計意圖:熟悉球性的練習,發(fā)展手對球的控制能力并滲透籃球防守步伐及姿勢教學活動:1.教師組織分組,講解示范練習動作2.教師提出問題:這幾種投籃方式的共同點?3.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并自我觀察4.教師巡回提示并指導學生開展練習5. 學生反饋觀察到的共同點:臂展力均。引出口訣后加大距離再次進行站投練習6.評優(yōu)展示組織:(如圖1) 要求:失誤應盡快撿球站回原位繼續(xù)練習設計意圖:坐:體會臂展力均;蹲:保持平衡加大難度體會臂展力均;站:體會上下肢協(xié)調用力;加大距離站投:進一步體會臂展力均及上下肢配合教學活動:1.教師組織分組,講解比賽方法規(guī)則2.學生認真聽講觀看3.學生競賽4.教師小結組織:(圖2)O???????????O OO??O??????????? O OO??O??????????? O OO??O??????????? O OO??要求:統(tǒng)計分數并匯報設計意圖:通過投籃練習,發(fā)展投準能力及團隊間的配合教學活動: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并示范2.學生認真聽講并注意觀察3.學生積極游戲4.游戲小結組織:(圖3)??????????O口??????????O口??????????O口??????????O口要求:氣氛熱烈、學生情緒激昂,但必須注意安全設計意圖:以提高身體素質、發(fā)展速度素質為主,通過滲透“急停”知識引出籃球規(guī)則,同時回收器材5’16’8’4’12|321放松部分1.整理放松2.學練總結1.教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活動2.教師總結,學生認真聽講5’1場地器材球托及籃球各48、呼啦圈16、框4個練習密度35%—45%運動心率100—120次/分水平二 三年級 趣味投籃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根據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發(fā)展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喜歡新穎的知識技能和訓練方法。本節(jié)課選擇趣味投籃作為學生學習和練習的內容,采用技能動作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球類游戲中發(fā)展基礎運動技能及身體協(xié)調性、靈敏性,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讓學生能更好地體驗籃球所帶來的樂趣并對籃球產生興趣。二、教材分析:籃球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內容,三年級的籃球教學在水平一的基礎上,突出了籃球運動的游戲性、競爭性和集體性。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年齡特點和水平,以趣味投籃為載體,利用呼啦圈做各種投籃練習,抓住這一因素使學生認真學習領會投籃所需要的基本動作,引導學生在投籃時兩臂由胸前向前上方伸展,雙手均勻用力及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為雙手胸前投籃基本技術的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愛和在游戲活動中形成的籃球意識。三、學情分析:考慮到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身體條件及動作的發(fā)展特點,手臂力量及小肌肉群的動作的控制能力尚不足以保證投籃的命中率,故以呼啦圈為籃圈,既增大了圈口又降低了投籃的高度,在保證學生投籃成功率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沒有從機械的雙手胸前投籃的基本動作學習入手,而是設置了各種練習方法引導學生在投籃時兩臂由胸前向前上方伸展、雙手均勻用力的動作來進行投籃游戲的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對投籃基本動作的理解,只有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才能符合他們的年齡待征和接受能力。四、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基本了解籃球投籃時的動作方法。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85%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在投籃時兩臂向前上方伸展,兩手均勻用力,能在游戲中熟練的應用,并發(fā)展學生身體靈敏性及協(xié)調性。3.情感目標:體驗參加投籃游戲時的心理感受,充分享受籃球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團隊精神。五、教學重難點:重點:臂展力均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六、教學策略設計與分析本節(jié)課圍繞著臂展力均、上下肢協(xié)調的投籃動作方法進行,主要通過演示法、示范法講授投籃基本動作讓學生更直觀地進行模仿練習;通過啟發(fā)法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了解投籃手臂動作及用力方法;通過分層次教學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學習投籃基本動作;通過重復練習法讓學生不斷地在練習中領悟訣竅,寓教于樂。七、教學流程(一) 開始熱身部分1.課堂常規(guī)(意圖: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確保安全地進行活動。)2.準備活動(意圖:熟悉球性的練習,發(fā)展手對球的控制能力并滲透籃球防守步伐及姿勢。)(二)學習提高部分1.坐投(意圖:體會上肢動作的臂展力均)2.蹲投(意圖:保持平衡加大難度體會上肢動作臂展力均)3.站投(意圖:體會上下肢協(xié)調用力)4.加大距離站投(意圖:進一步體會臂展力均及上下肢配合)5.投籃能手(意圖:初步掌握投籃的動作方法并在游戲中運用)(三)整理放松1.《螢火蟲》手語操(意圖:通過手語操,充分放松手指,通過歌唱讓學生身心放松。)2.小結(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習的內容并說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八、教學效果與運動負荷預計:1.大部分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籃球帶來的樂趣。投籃時,8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投籃的動作方法,在投籃時臂展力均上下肢配合協(xié)調,并能在游戲中熟練的應用。2.預計本課學生的運動強度為中等,運動心率100-120次/分左右,練習密度為35-45%左右。九、課堂安全保障: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預防方法。1.練習中,容易失誤,球到處滾。解決辦法:掉球同學積極快速撿球并回到原位繼續(xù)練習2.持球時,學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常常出現(xiàn)不認真聽講,埋頭拍球、玩球現(xiàn)象。解決辦法:講解示范前,必須要求學生將球停好或者放在指定位置。十、場地器材布置球托48個、籃球48個、呼啦圈16個、器材框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