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鍵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語句和文段在表現(xiàn)文章主旨,體現(xiàn)結(jié)構(gòu),表達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上所起的作用。關(guān)鍵句段常常是內(nèi)容表達的核心,常見的考查對象有:細節(jié)段、描寫段、抒情段、插入段、宕開段、中心段、哲理段、反復段、結(jié)構(gòu)作用段等。 [必備知識] 綜合運用“知識建構(gòu)”中有關(guān)“散文的文體特點”及小說專題“知識建構(gòu)”中“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相關(guān)知識。
1.不同位置、不同類型的句段,所起作用不同
2.分析關(guān)鍵句段的作用,一般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特別提示] 一要注意觀照全文,因為在布局謀篇、安排詳略、表達主旨上,部分要服從整體的需要;反之,只有把部分放置于整體中,才能把所起作用看得更清楚、透徹。二要注意不能從一個角度分點作答,應從不同角度分點作答。
例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當痛苦大于力量的時候 王小鷹 我認識他是在我們家附近的街心花園里,那時還沒上小學。奶奶每星期從保育園接我回家,路過那小小的三角花園,我指著他的雕像問:“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搖搖頭,奶奶知道秦香蓮和王寶釧,但不知道這個有著卷曲鬢角的男人是誰。后來讀書了,老師講了老漁夫和小金魚的故事,并帶我們到那三角花園,指著他說:“那個美麗的故事就是他寫的,他叫普希金?!?br/> 汽車愈來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從焦慮逐漸趨于寧靜。剛到普斯科夫的時候,聽導游小姐說普希金父母的莊園不開放,我們?nèi)技绷似饋?導游小姐多方努力,終于遂了我們的夙愿。 穿過五彩斑斕的矮樹林,滿地的落葉在腳下咔嚓咔嚓作響,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們訴說一個古老的故事。沒有其他參觀的人,雨霧橫亙處傳出間歇的啁啾鳥鳴。大家無意言談,都靜靜地品嘗著悠遠的詩意。我仿佛看見一個憂郁的白衣少女,正沿著落葉鋪滿的小路緩緩地走來,她就是達吉雅娜,我最鐘愛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當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這里完成了《葉甫蓋尼·奧涅金》的重要章節(jié)。記得在大學中文系讀書的時候,曾經(jīng)為了書中的女主人公達吉雅娜與同學
們爭論。有的同學不喜歡她,認為她拒絕奧涅金的求愛,是為了維護她貴婦人的名聲與地位而壓抑本性;我卻以為她拒絕奧涅金,是因為她看透了奧涅金只是在追求圍繞她貴婦人身份的顯赫與虛榮,而那些正是達吉雅娜所厭惡的。她的感情真摯、道德純潔、性格堅忍,雖不合時宜卻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輕女子款款地走來,短發(fā),著呢裙,碧藍的大眼。不是幻覺,也不是達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講解員,畢業(yè)于列寧格勒大學的高才生。她的氣度與莊園的氣氛很相配,她講話很有條理,娓娓動聽,向我們介紹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偉大的俄羅斯民族詩人。在普斯科夫,我們與兩位當?shù)刈骷医徽剷r探討過普希金的性格發(fā)展,他出身貴族卻具有火一般的愛國熱情與進步的自由思想,
因此屢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轉(zhuǎn)變是曲折而復雜的,他曾經(jīng)寫過幾首支持沙皇進攻波蘭的詩,作品中也一度出現(xiàn)懷疑和悲觀,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沒有人會懷疑普希金的偉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說,他們出了普希金的選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優(yōu)秀的作品。而我以為應該為普希金出全集,讓后人了解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真正的普希金。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們先去圣山寺院拜謁普希金之墓,他與他的父母葬在一起,豎著一尊簡樸的錐形石碑,在小小紀念堂里,鮮花叢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從普希金的遺體上合下來的。四壁掛著巨幅油畫,描繪了風雪天他與丹特士決斗的情景以及臨終前他不可名狀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從來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僅為愛情而死,
亦有人說丹特士其實是沙皇派的殺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認的第一美人,經(jīng)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場合。當他收到那些有關(guān)他妻子的匿名信時,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幾年前沙皇為了讓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宮廷舞會,贈給普希金“宮廷近侍”的職務,他說:“我寧愿做奴隸,卻永遠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為了維護人格的尊嚴而向丹特士挑戰(zhàn)的。監(jiān)視、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沒有像人格受侮辱這樣不可忍受,于是他奮起反抗社會的輿論。他并不是去尋找死亡,他是如戰(zhàn)士那樣視死如歸。紀念堂里那幅描繪普希金臨終情景的油畫下面,寫著普希金的遺言:“我的痛苦已經(jīng)大于我的力量了!”這樣巨大的痛苦顯然不僅僅是來自妻子的不貞,還有人格上的、事業(yè)上的種種,與其說詩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彈,不如說他是被當時沙皇統(tǒng)治下的壓抑和
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來自社會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屬于個人的。 細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無地飄著,我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尋覓詩人的蹤跡,心里沉淀著懷念、景仰與惆悵。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話: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覺不到的痛苦,故而他們往往比庸人承擔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們的生命往往是那樣的短暫而璀璨。人們是喜歡天才的命運還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葉鋪滿的林蔭道在雨霧中靜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緒…… (有刪改) 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理解本文的鑰匙,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臨終遺言是統(tǒng)攝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標題由此而來,作者的情感抒發(fā)、思想表達也都與遺言有密切關(guān)系;②臨終遺言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劇的線索,它將普希金個人不幸與時代痛苦聯(lián)系起來,揭示出他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解析] [命題解讀] 普希金的遺言“我的痛苦已經(jīng)大于我的力量了”在原文第6段。根據(jù)題干中的“鑰匙”可知,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本文的“文眼”,分析這句話的作用,既要理解“遺言”的字面含意,又要聯(lián)系文本主旨、思想感情來思考,可從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兩方面分析這句話的作用。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本文的標題化用普希金的臨終遺言,結(jié)合標題的作用可知,這句話在結(jié)構(gòu)上統(tǒng)攝全篇,是全文之綱,是文眼所在;“當痛苦大于力量的時候”是對普希金人生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對普希金的敬佩之情,以及對其人生悲劇的深刻思考與理解,這句臨終遺言作為文章的線索和作者感情的出發(fā)點,是全文思想、情感的生發(fā)之處。從內(nèi)容上看:由第6段“這樣巨大的痛苦顯然不僅僅是來自……,與其說…… ,不如說…… ”等對“痛苦”的闡釋可知,普希金的人生悲劇不單單是他個人的不幸,更是當時沙皇統(tǒng)治下那個壓抑和黑暗的時代的不幸,他的痛苦屬于社會的痛苦,造成他不幸的深層原因是那個社會、那個時代。全文圍繞普希金的人生悲劇與反抗意識而展開,故其臨終遺言也可被視作文章的內(nèi)在線索。最后,綜合上述分析從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兩方面擬寫答案。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文本一: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時讀《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庇X得很親切。鄭板橋是興化人,我的家鄉(xiāng)是高郵,風氣相似。這樣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領(lǐng)會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了,咯咯地嚼著。四川有
“炒米糖開水”,車站碼頭都有得賣,那是泡著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專業(yè)的作坊做的,不像我們那里。我們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別處一樣,切成長方體的一塊一塊,也有搓成圓球的,叫作“歡喜團”。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結(jié)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來,是自己家里炒的。 說是自己家里炒,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炒炒米也要點手藝,并不是人人都會的。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執(zhí)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里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蚨罚虬胧?。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jié),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裝炒米的壇子是固定的,這個壇子就叫“炒米壇子”,不作別的用途。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個香煙罐頭。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我們那里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個洞,把里面的瓤掏出來,再塞上米糠,風干,就成了一個硬殼的缽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了一輩子。 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產(chǎn),不治生業(yè),整天在家研究《易經(jīng)》,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jù)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家丟了一只金戒指,懷疑是女傭人偷了。這女傭人蒙了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這樣準,
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里炒米壇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這東西實在說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預備,不過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有什么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鄭板橋說“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說其省事,比下一碗掛面還要簡單。炒米是吃不飽人的。一大碗,其實沒有多少東西。我們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橋所說“佐以醬姜一小碟”。我現(xiàn)在歲數(shù)大了,如有人請我吃泡炒米,我倒寧愿來一小碟醬生姜,最好滴幾滴香油,那倒是還有點意思的。另外還有一種吃法,用豬油煎兩個嫩荷包蛋——我們那
里叫作“蛋癟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這種食品是只有“慣寶寶”才能吃得到的。誰家要是老給孩子吃這種東西,街坊就會有議論的。 炒米實在是很方便,其實,我們那里還有一種可以急就的食品,叫作“焦屑”。煳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們那里,餐餐吃米飯,頓頓有鍋巴。把飯鏟出來,鍋巴用小火烘焦,起出來,卷成一卷,存著。鍋巴是不會壞的,不發(fā)餿,不長霉。攢夠一定的數(shù)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來。焦屑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沖沖,就能吃了。焦屑調(diào)勻后成糊狀,有點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們那里的人家預備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來還有一層意思,是應急。在不能正常煮飯時,可以用來充饑。有一年,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還在
上小學,兩支軍隊在我們縣境內(nèi)開了仗,很多人都躲進了紅十字會。不知道出于一種什么信念,大家都以為紅十字會是哪一方的軍隊都不能打進去的,進了紅十字會就安全了。紅十字會設(shè)在煉陽觀,這是一個道士觀。我們一家?guī)Я艘稽c行李進了煉陽觀。祖母指揮著,把一壇炒米和一壇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沖炒米、泡焦屑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jīng)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第二天,沒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鄉(xiāng)的貧窮和長期的動亂是有關(guān)系的。 (選自《汪曾祺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有刪改)
文本二: 汪曾祺散文真正的魅力在于“不裝”,在于真實,在于有趣。在讀者眼中,汪曾祺是個“可愛的妙人”。沈從文先生稱其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又有文才,最可愛還是態(tài)度,寵辱不驚。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空洞的宏大敘事,以平淡、含蓄節(jié)制的敘述,讓人重溫曾經(jīng)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散文的魅力。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讓讀者從中找到面對生活的雅趣,在嘈雜而迷茫的時代,給人一份特別的安靜與平和。 [節(jié)選自高中梅《日常生活的雅潔與情致》,《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11月9日]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文中多處用細膩的筆觸來寫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是為了凸顯其家鄉(xiāng)的貧窮和動蕩。B.文中提到《項羽本紀》、《易經(jīng)》和蓍草算卦,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氣息與文章其他部分描寫的百姓生活不夠協(xié)調(diào)。C.文章結(jié)尾部分寫炒米和焦屑的應急之用。將其放在幼年躲避戰(zhàn)亂的背景下抒寫,增強了文章的年代感。D.雖然文章標題為“炒米和焦屑”,但大部分篇幅寫的是炒米,寫焦屑相對很少,表明作者更鐘情于炒米。
[解析] [命題解讀] A.“是為了凸顯其家鄉(xiāng)的貧窮和動蕩”錯誤。作者在文中多處描寫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和吃法,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并非“為了凸顯其家鄉(xiāng)的貧窮和動蕩”。故A項錯誤。 B.對應文本一第4段,“與文章其他部分描寫的百姓生活不夠協(xié)調(diào)”錯誤。張仲陶的愛好增添了文章的雅趣和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豐富性。故B項錯誤。 C.對應文本一第7至9段,寫有一年兩支軍隊打仗,全家人躲進紅十字會避難,帶去了炒米和焦屑。晚上不能煮飯,就沖炒米、泡焦屑充饑,炒米和焦屑起到了應急之用。將其放在戰(zhàn)亂背景下敘寫,增強了文章的年代感。故C項正確。
D.“表明作者更鐘情于炒米”錯誤。炒米之所以用的篇幅較多,主要是它的制作工藝和儲存比焦屑復雜,需詳細介紹,而焦屑相比之下就簡單多了。但二者所起“應急”作用是一樣的,對于二者,不存在作者更鐘情哪一個的說法。故D項錯誤。 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故選C。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作者對故鄉(xiāng)高郵的風俗人情娓娓道來,與他師承沈從文密切相關(guān),小說《邊城》敘述了湘西邊境小城古樸淳厚的村風鄉(xiāng)俗。B.文章先寫四川的“炒米糖開水”,再寫家鄉(xiāng)高郵的炒米,在對比中凸顯食物特點,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C.文中寫到父親的朋友算卦之事,主要體現(xiàn)了父親的朋友算得準,也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章語言平淡質(zhì)樸,不事雕琢,多用民間鮮活的口語,少用修辭;多是聊天談話的語氣,如敘家常。
[解析] [命題解讀]A項,在《炒米與焦屑》一文中,作者介紹了故鄉(xiāng)高郵的一種飲食風俗,那就是家家戶戶預備炒米、焦屑,一圖方便,二用急應。這種寫法近似于沈從文的作品,小說《邊城》敘述了湘西邊境小城古樸淳厚的村風鄉(xiāng)俗。故A項正確。 B項對應文本一第1段,文章先寫四川“炒米糖開水”,說它是作坊做的,而高郵的炒米是自家做的。這樣對比,凸顯了高郵炒米的特點,也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故B項正確。 C項對應文本一第4段,“主要體現(xiàn)了父親的朋友算得準”錯誤,應是說明“我們那里炒米壇子是幾乎家家都有”。故C項錯誤。 D項,本文語言平淡質(zhì)樸,多用口語,如“說是自己家里炒,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炒炒米也要點手藝,并不是人人都會的”,運用了鮮活的口語,少用修飾;又如“炒米實在是很方便,其實,我們那里還有一種可以急就的食品,叫作‘焦屑’。煳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運用聊天談話的語氣,如敘家常。故D項正確。 題干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故選C。
★(3)文本一為什么從《板橋家書》中有關(guān)炒米的敘述寫起?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內(nèi)容上:《板橋家書》中有關(guān)炒米的敘述形象生動地介紹了炒米是百姓普遍的吃食,也體現(xiàn)了其背后的溫暖情誼,表達出作者對炒米特有的感情。②結(jié)構(gòu)上:文章開頭以《板橋家書》中的話引出下文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炒米的敘述。③閱讀效果上: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使吃炒米這一風俗具備雅趣。
[解析] [命題解讀] 內(nèi)容上,“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文章引用《板橋家書》中關(guān)于炒米的敘述,介紹了炒米是百姓普遍的吃食及背后的溫暖情誼,表達出作者對故鄉(xiāng)風味特有的感情。結(jié)構(gòu)上,《板橋家書》中關(guān)于炒米的敘述用在文章開頭,下文“覺得很親切。鄭板橋是興化人,我的家鄉(xiāng)是高郵,風氣相似”“我們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別處一樣,切成長方體的一塊一塊……是自己家里炒的”是有關(guān)故鄉(xiāng)炒米的介紹,可見有引出下文敘述的作用。閱讀效果上,開篇引用《板橋家書》中有關(guān)炒米的介紹,使炒米這一小吃具有了文化意蘊,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也使吃炒米這一風俗更具雅趣。
(4)文本二指出,汪曾祺的散文以“細小瑣屑的題材”“讓讀者從中找到面對生活的雅趣”,談談文本一是如何體現(xiàn)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炒米和焦屑》寫的是極為普通的百姓生活,透露出作者面對生活的熱情和雅趣。①作者寫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細節(jié),把救急之食寫得富有情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的熱愛。②作者寫祖母舀炒米的器具柚子殼,既介紹了柚子殼這一獨具特色的舀炒米的工具,又表達了作者對祖母的懷念之情。③作者寫裝炒米的壇子,講了張仲陶的一段軼事,富有趣味,也使炒米有了一點文化味道。④作者說在紅十字會躲避打仗的晚上吃炒米睡蒲團,是“浪漫主義的夜晚”,體現(xiàn)了他的幽默達觀、淡定從容的人生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出作者面對生活的雅趣。
[解析] [命題解讀]《炒米和焦屑》寫的是極為普通的百姓生活,透露出作者面對生活的熱情和雅趣。通過“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了,咯咯地嚼著”“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個香煙罐頭”“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我們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橋所說‘佐以醬姜一小碟’”“煳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可知,作者寫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細節(jié),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的熱愛。通過“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我們那里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個洞,把里面的瓤掏出來,再塞上米糠,風干,就成了一個硬殼的缽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了一輩子”可知,作者寫祖母用柚子殼舀炒米這一細節(jié),既介紹了柚子殼這一獨
具特色的舀炒米的工具,又表達了他對祖母的懷念之情。通過“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這樣準,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里炒米壇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可知,作者寫裝炒米的壇子,講了張仲陶的一段軼事,富有趣味,也使炒米有了一點文化味道。通過“有一年,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還在上小學,兩支軍隊在我們縣境內(nèi)開了仗,很多人都躲進了紅十字會……祖母指揮著,把一壇炒米和一壇焦屑帶了去”“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可知,明明是躲避打仗的夜晚,作者卻說是“浪漫主義的夜晚”,體現(xiàn)了他的幽默達觀、淡定從容。
這是一份廣東專用2024版高考語文大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三走向?qū)徝黎b賞的文學類文本閱讀_散文突破點五分析行文思路與線索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解題指津],[答題示例],[思維導圖],[即學即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專用2024版高考語文大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三走向?qū)徝黎b賞的文學類文本閱讀_散文突破點六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解題指津],[答題示例],[思維導圖],[即學即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專用2024版高考語文大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三走向?qū)徝黎b賞的文學類文本閱讀_散文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情概覽,知識建構(gòu),能力突破,專題集訓,[考情解析],[真題體驗],[思維導圖],文本二,散文的文體特點,2特征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