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ml OH- 、的質量為 17 g· ml-1。(
[ 自主測評 ]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物質的量是表示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2)標準狀況下,11.2 L SO3 中含有的原子數為 2NA。(
(3)1 ml O2 的質量與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4) 標準狀況下,11.2 L O2 和 H2 的混合氣體所含分子數約為
3.01×1023。(
(6)同溫、同體積的條件下,等質量的 SO2 和 O2 的壓強之比為
答案:(1)× (2)×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2.4 L H2 的物質的量大于 11.2 L Cl2 的物質的量B.同溫同壓,相同質量的 N2 和 CO 所占的體積相同C.相同溫度和體積下,相同物質的量的不同氣體的壓強不同D.同溫、同壓、同體積的氨氣和氟化氫氣體所含的質子數不同答案:B
3.(1)O3 與 Cl2 具有相似的性質,均可用于自來水消毒。已知兩者在消毒時均被還原為最低價態(tài) , 則相同狀況下 10 L O3 與________L Cl2 的消毒能力相當。
(2)氣體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為OxFy,已知同溫同壓下10 mLA 受熱分解生成 15 mL O2 和 10 mL F2,則 A 的化學式為_______,推斷的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0 (2)O3F2 質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考點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1.物質的量(n)和阿伏加德羅常數(NA)(1)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
例如,1 ml Fe、1 ml Na+、0.5 ml O2、0.1 ml SO
或 N=n·NA 或 NA=— 。
(2)物質的量的規(guī)范使用
(3)物質的量(n)與微粒數(N)、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間的關系
考點二 氣體摩爾體積1.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
2.氣體摩爾體積(Vm)
3.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1)阿伏加德羅定律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
目的粒子,可簡單概括為“三同”定“一同”:
①“三同”定“一同”:若 p、V、n 相同,則 T 相同若 p、n、T 相同,則 V 相同若 V、n、T 相同,則 p 相同
②“兩同”定“比例”:
(1)相同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
任何氣體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考向1 物質的量與摩爾質量的相關計算1.(原創(chuàng)題)SO2 和 SO3 是硫的兩種常見氧化物,都能形成硫酸
型酸雨。等質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個數比為 5∶4B.原子個數比為 15∶16C.硫原子個數比為 5∶4D.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1∶1
解析:等質量的 SO2 和 SO3,設其質量均為 1 g,則有 n(SO2)=1/64 ml,n(SO3)=1/80 ml,故分子個數比為 N(SO2)∶N(SO3)=n(SO2)∶n(SO3)=1/64 ml∶1/80 ml=5∶4,A正確;SO2 和SO3所含原子個數比為(5×3)∶(4×4)=15∶16,B 正確;1 個 SO2 分子和 1 個 SO3 分子均含 1 個 S 原子,故硫原子的個數比為 5∶4,C 正確;1 個 SO2 分子含 2 個 O 原子,1 個 SO3 分子含 3 個 O 原子,二者所含 O 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5∶6,故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5∶6,D 錯誤。
2.(2022 年淄博實驗中學模擬)臭氧已成為夏季空氣污染的元兇,地表產生臭氧的機理如圖所示。設 NA 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
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NO2 是催化劑
B.等物質的量的 O2 和 O3 所含原子數均為 NA
C.含有等量氧原子的 NO2 和 O3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3D.16 g O3 和 O2 的混合氣體,所含質子數為 16NA
和O2的混合氣體含有O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解析:由圖可知,NO2 參與反應①,并在反應③中生成,故NO2 是催化劑,A 正確;由于 O2 和 O3 所含原子個數不同,等物質的量的 O2 和 O3 所含原子個數不同,不可能均為 NA,B 錯誤;1個 NO2 分子含 2 個氧原子,1 個 O3 分子含有 3 個氧原子,故含等量氧原子時,NO2 和 O3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3∶2,C 錯誤;16 g O3
所含質子數為 8NA,D 錯誤。
考向2 氣體摩爾體積的相關計算3.碳的氧化物有 CO 和 CO2,前者易引起人體中毒,后者易造成溫室效應。在標準狀況下,由 CO 和 CO2 組成的混合氣體 13.44L,質量為 24 g,則此混合氣體中碳和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4.(2022 年武漢重點校聯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2.4 L N2 中一定含有 2 ml N 原子B.20 g 重水(D2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22.4 LC.在標準狀況下,20 mL PH3 和 60 mL O2 所含分子個數比為1∶3D.常溫常壓下,22 g CO2 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 11.2 L
常溫常壓下Vm≠22.4-1,故所占的體積不是11.2 L,D錯誤。
解析:題目未指明 22.4 L N2 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不能確定其物質的量及所含 N 原子數,A 錯誤;20 g 重水(D2O)為 1 ml,其在標準狀況下為非氣體,其體積不是 22.4 L,B 錯誤;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分子數之比,在標準狀況下,20 mL PH3和 60 mL O2 所含分子個數比為 1∶3,C 正確;22 g CO2 為 0.5 ml,
考向3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的綜合應用5.(2022 年湖南雅禮中學檢測)同溫同壓下,由 NO 和 CO 組成
混合氣體的密度是 H2 的 14.5 倍。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混合氣體中,CO 與 NO 的質量之比為 14∶15B.混合氣體中,CO 與 NO 的分子數之比為 1∶2C.同溫同壓下,該混合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不同D.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該混合氣體與空氣的質量不相等
(提示:空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29 g·ml-1)
g·ml-1,則其摩爾質量相等,故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該混合氣
解析:同溫同壓下,由 NO 和 CO 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是H2 的 14.5 倍,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29,可知 NO 和CO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1,故 CO 和 NO 的質量之比為 28∶30=14∶15,A 正確;由 A 分析可知,CO 與 NO 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B 錯誤;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可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之比,故該混合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相等,C 錯誤;該混合氣體與空氣的平均摩爾質量均為 29
體與空氣的物質的量相同,其質量相等,D 錯誤。
6.(2022 年聊城期末)下列有關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體積不同的氣體,分子數一定不同B.相同質量的氫氣和甲烷,前者的體積大C.相同體積、相同密度的 N2O 和 CO2,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D.相同條件下,相同體積的 CO 和 CO2 所含的氧原子數目之比為 1∶1
氣體的質量相等,又知N2O和CO2的摩爾質量均為44g · ml-1,則
解析:體積不同的氣體若所處溫度和壓強不同,所含分子數可能相同,A 錯誤;相同質量的氫氣和甲烷相比,氫氣的物質的量大于甲烷,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氫氣的體積大于甲烷的體積,但不同溫度和壓強下,則不一定,B 錯誤;相同體積、相同密度的兩種
其物質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數一定相等,C 正確;相同條件下,相同體積的 CO 和 CO2 的分子數相同,則所含氧原子數目之比為1∶2,D 錯誤。
考向4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判斷7.(2021年全國甲卷)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
A.18 g 重水(D2O)中含有的質子數為10NAB.3 ml 的 NO2 與 H2O 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 NA
C.32 g 環(huán)狀 S8(
)分子中含有的 S—S 鍵數為 1NA
D.1 L pH=4 的 0.1 ml·L-1
K2Cr2O7 溶液中 Cr2O
(1)圍繞“氣體摩爾體積的作用條件”進行判斷
(2)圍繞“物質的組成與微觀結構”進行判斷
①等質量的最簡式相同的物質含有的原子數相同,如 NO2 與
N2O4,C2H4 與 C3H6,O2 與 O3。
②等質量的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含有的分子數相同,如 N2 與
CO,CO2 與 N2O,H2SO4 與 H3PO4。
③物質的量相同的分子含有的分子數相同,原子數不一定相同。如 CO2 與 CO 的混合氣體若為 1 ml,則含分子數為 NA,原子數介于 2NA 和 3NA 之間。
⑥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記準常考物質所含化學鍵的數目,如
(3)圍繞“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數目”進行判斷
(4)圍繞“反應的特殊情況”進行判斷
①NO 與 O2 反應生成 NO2,NO2 又部分轉化成 N2O4。
②可逆反應不能反應完全:a.N2 與 H2 反應;b.SO2 與 O2 反應;c.Cl2 與 H2O 反應;d.Cl2 與 PCl3 反應;e.H2 與 I2 反應;f.酯化反應和酯的水解反應等。
③濃度變化導致的化學反應的變化:a.MnO2 與濃鹽酸的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鹽酸變稀鹽酸,反應停止。b.Cu 與濃硫酸的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硫酸,反應停止。c.Cu 與濃硝酸的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硝酸變稀硝酸,得到 NO2 和 NO 的混合氣體。d.Zn 與濃硫酸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硫酸,得到 SO2 和 H2 的混合氣體。e.常溫下,鐵、鋁遇濃硝酸、濃硫酸發(fā)生“鈍化”。
④金屬精煉時陽極雜質的反應。
(5)圍繞“氧化還原反應中轉移電子數”進行判斷
B.2.0 L 1.0 ml·L
1.(2022 年全國甲卷)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
A.25 ℃,101 kPa 下,28 L 氫氣中質子的數目為 2.5NA
AlCl3 溶液中,Al3+的數目為 2.0NA
ml 苯甲酸完全燃燒,生成 CO2 的數目為 1.4NAD.電解熔融 CuCl2,陰極增重 6.4 g,外電路中通過電子的數目為 0.10NA
解析:Fe完全溶解生成Fe2+,該反應轉移電子0.1 ml,A正確;HCl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為0.3 ml,因此,Cl-數為0.3NA,B錯誤;56Fe 的質子數為26,中子數為30,2.8 g 56Fe的物質的量為0.05 ml,因此,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數為1.5NA,C正確;反應生成H2的物質的量為0.05 m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D錯誤。
3.(2022 年浙江 6 月選考)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
A.12 g NaHSO4 中含有 0.2NA 個陽離子B.11.2 L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碳氫鍵數為 3NAC.8 g CH4 含有中子數為 3NAD.0.1 ml H2 和 0.1 ml I2 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HI 分子總數為 0.2NA
解析:NaHSO4 由鈉離子和硫酸氫根離子構成,其中的陽離子只有鈉離子,12 g NaHSO4 的物質的量為 0.1 ml,因此,其中只含有 0.1NA 個陽離子, A 錯誤;沒有指明氣體的溫度和壓強,無法確定 11.2 L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因此,無法確定其中所含碳氫鍵的數目,B 錯誤;CH4 分子中有6個中子,8 g CH4的物質的量為0.5 ml,因此,8 g CH4含有的中子數為 3NA,C 錯誤;H2 和 I2 發(fā)生反應生成 HI,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因此,0.1 ml H2 和 0.1 ml I2 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HI 分子總數小于 0.2NA,D 錯誤。
4.(2022 年遼寧卷)設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數為NA 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22.4 L HCl氣體中H+數目為NA 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數目為0.01NA
解析:1 個 18O 原子中含有 10 個中子,1.8 g 18O 的物質的量
=0.1 ml ,故 1.8 g 18O 中含有中子的物質的量為
1 ml,中子數為 NA, A 正確;乙烯分子的結構式為
個乙烯分子中含有5個σ鍵, 28 g C2H4的物質的量為 1 ml,所以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目為5NA,B錯誤;HCl是共價化合物,HCl分子中不存在H+,C錯誤;沒有給出Na2CO3溶液的體積,無法計算pH=12的Na2CO3溶液中OH-的數目,D錯誤。
5.(2021 年山東卷)X、Y 均為短周期金屬元素,同溫同壓下,0.1 ml X 的單質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 H2 體積為 V1 L;0.1 ml Y的單質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 H2 體積為 V2 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課件,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目標導航,物質的量摩爾質量,考點一,必備知識,易錯辨析,專項突破,考點二,歸納總結,方法技巧,熱點強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課件,共1頁。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第二章物質的量第一節(jié)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課件,共5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1=1mol則,g·mol,答案A,A1∶3C3∶7,答案C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