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是一首在現代詩歌史上廣泛傳誦的名篇??箲?zhàn)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背景材料: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
又稱“七·七”事變。自1937年4月開始,侵華日軍軍經常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向中國軍隊挑釁,蓄謀制造大規(guī)模侵華戰(zhàn)爭尋找借口。同年7月7日,日軍以在盧溝橋附近進行實彈演習,深夜11時許,日軍借口宛平縣城發(fā)槍數響,使演習部隊“混亂”。一名士兵“失蹤”,要進宛平縣城搜查。這一無理要求,當即遭到中中國守軍拒絕,正交涉間,日軍突然向宛平縣城射擊,繼而炮轟盧溝橋。我駐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馮治安部)吉星文團,忍無可忍,奮起自衛(wèi),此即為盧溝橋事變。7月8日中共中央通電全國,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國民黨在“和平解決”無望情況下,蔣蔣介石于7月17日發(fā)表廬山講話,宣布中國政府和軍隊準備自己抗戰(zhàn),7月20日日本撒去“不擴大方針”面紗,發(fā)動向中國全面戰(zhàn)爭。“七·七”事變發(fā)生,是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中國的開始,盧溝橋中國守軍自衛(wèi)反擊,標志著中國全國性抗日戰(zhàn)爭開始。
背景材料: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
公元1937年12月13日,南京,這座已經“無抵抗的都市”沉沒于血海之中。   13日晨,日軍谷壽夫師團首先從中華門進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難民區(qū),由此,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拉開了帷幕。次日,其他三個師團相繼進入南京南北各市區(qū),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屠殺。南京這座歷史名都陷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里。  ?。保橙?,約有十余萬難民和被解除武裝的中國士兵,被日軍圍逼到燕子磯江邊的沙灘上,數十挺機槍瘋狂掃射,頓時間,尸體蔽江,水為不流,至少有5萬余人慘遭殺害。14日,日軍在漢西門外又集體屠殺難民和非武裝軍警7000余人,江岸,尸體縱橫,血流成河,匯向江流。15日夜,被日軍俘虜的南京軍民9000余人,被押往上元門外魚雷營江邊,遭到集體屠殺,除9人僥幸逃生外,
余者全部遇難。16日,日軍在下關煤炭港、鼓摟四條巷一帶屠殺我無辜同胞數萬人。17日,日軍在下關上元門屠殺我同胞3000余人,在三叉河殺害四五百人。18日,日軍在下關草鞋峽將中國男女老幼同胞5.7萬人集體殘殺,“先用機槍掃射后,復用刺刀亂戮,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骸骨悉數投于江中”。在這前后,日軍還在上新河一帶殘殺中國被俘軍人及難民28730人。到處尸骸遍野,人血染地,南京成了一座血腥的人間地獄。日本《東京朝日新聞》從軍記者鈴木二郎記述道:“我隨同攻陷南京的日軍
一道進城,在城內待了四天,目擊日軍無數暴行?!薄笆率眨谥猩介T附近城墻見到極其恐怖凄慘的大屠殺。俘虜們在二十五公尺寬的城墻上排成一列,許多日本兵端著插上刺刀的步槍,齊聲大吼,沖向俘虜們的前胸或腹部刺去,一個接著一個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見飛濺的血雨噴向半空,陰森的氣氛使人汗毛直豎,我站在那里,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墒牵攤冇腥四樕细》褐湫?,有人若無其事的大笑,等待著死亡?!?   《朝日新聞》從軍記者今井正剛說:“我于十二月十五日夜間,在大方巷《朝日新聞》辦事處前面馬路上,看到數千人頭攢動,一望無際的中國人群,被趕赴下關屠場。在天色微明的揚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體堆壘如山,在尸山里
蠕動著人影,總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他們在日軍刺刀的逼迫下轉來轉去拖拽著尸體,丟向江流里去。作業(yè)完畢,苦力們被排列在長江岸邊,噠!噠!噠!一陣機關槍聲,只見仰面朝天、翻身仆地、騰空躍起,一一都跌落江中,被滾滾波濤卷走。”據在場作業(yè)的一個日本軍官說:“這里被殺害的中國人大約是兩萬人?!蹦暇┦谐缟铺迷陔y民區(qū)內組織了“崇字掩埋隊”,下設4個分隊,從本月起,南自中華門、通濟門外,西自水西門外,東自中山門外,城內自城南經鼓樓至挹江門以東,共收尸112266具。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作者簡介: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當代詩人。詩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歸來的歌》等。
情景導入 太陽與土地是最能概括詩歌特色的兩個概念。詩人對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陽這一意象得以表現,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尋著太陽、光明和理想;作為另一方面,與詩人血脈相連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無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說過:“這個無限廣闊的國家和無限豐富的農村生活——無論舊的還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詩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對土地的關注,就是對祖國的摯愛。
1.點出土地情結。起始兩句,詩人對土地的酷愛,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傾訴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棄人的思維語言而借用鳥的簡單樸素的語言傾瀉他的感情。在詩人看來,這簡單樸素的往往是最真誠熱烈的,“嘶啞”的歌聲正能抒發(fā)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真誠和執(zhí)著,于是土地情結的激越歌聲由此響起。
2.傾吐土地情結?!氨槐╋L雨所打擊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無比溫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對象,詩人沒有沉溺于對“溫柔”恬靜的“黎明”的欣賞中,為了自己的愛永遠留給土地,他作出了莊嚴鄭重的選擇。
3.升華土地情結。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情結,已使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涌動火一般的激情,叩擊讀者的心房,產生共鳴。
結構:詩的第一節(jié)以一只鳥兒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第二節(ji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了他那顆真摯的心:“因為我對土地愛得深沉。”
1. 詩中出現的“土地”、“河流”、“風”、“黎明”象征了什么?“土地”象征繁衍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袄杳鳌毕笳鞒錆M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氨瘧嵉暮恿鳌薄凹づ娘L”象征風起云涌的不屈不撓的抗戰(zhàn)斗爭。“溫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爭前景。“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象征祖國大地遭受苦難,山河破碎,國土淪喪。
2.詩人對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描寫,蘊涵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對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詩中哪兩句詩直接抒發(fā)了“我”對“這土地”的熱愛之情?課文最后兩句直接抒發(fā)了“我”對“這土地”的熱愛之情。
4.你怎樣理解下面這兩句詩?“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念,為祖國獻身的愿望。
5.“用嘶啞的喉嚨歌唱”一句,“嘶啞”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嗎?為什么? “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幾多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因此,用“嘶啞”比用“嘹亮”好。
兩首詩的背景不同:《我愛這土地》是充滿硝煙的抗戰(zhàn)時期,《中國的土地》是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寫法不同: 《我愛這土地》借用鳥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緒, 《中國的土地》是直抒胸臆。主題相近: 《我愛這土地》 抒發(fā)詩人面對遭受苦難的大地,要為此而獻身的強烈愿望,《中國的土地》是面對這塊神奇的土地,表達永遠思念的感情。兩首詩都注重意象創(chuàng)造:如果說艾青是借助“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來描繪出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以及解放區(qū)的勃勃生機讓人們看到抗戰(zhàn)勝利的光明曙光。那么劉湛秋則是把對中國土地的謳歌,對中國人民的禮贊寄寓在典型新穎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既寫出了祖國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要歡快的歌唱這個養(yǎng)育中華兒女的家園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土地這個被太陽照亮的前程和那東方雄雞崛起的時代……——然后,我的青春開始褪色 為什么我仍面帶微笑,心含希望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要歡快的歌唱這被壯麗山河擁簇的土地這哺育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母親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師和那每天來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懷戀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1.全詩中哪兩句直接抒發(fā)了詩人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一句中,能否把“嘶啞”一詞換成“圓潤”?為什么?
不能。詩人未用“圓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的歌喉,使人體味到了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
3.“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土地怎樣的感情?
這句隱含著獻身之意,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之情。
4.體會下面兩句詩的深刻含義:
(1)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2)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
既寫出了祖國山河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華民族游擊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
表明了中國人民已經擺脫了幼稚和愚昧,開始走向成熟,復興在望。

相關課件

初中人教部編版三顧茅廬課前預習ppt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三顧茅廬課前預習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三顧茅廬,諸葛亮,我會認,讀一讀,探究單,想一想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備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備課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復習目標,《陶庵夢憶》,作者簡介,生字練習,自學指導一,自學檢測,古今異義,“癡”,深入探究,湖心亭看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岳陽樓記教課內容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岳陽樓記教課內容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本文寫作意圖,本文表達作者的情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鄉(xiāng)愁余光中評課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鄉(xiāng)愁余光中評課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圖片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圖片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集體備課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集體備課課件ppt

初中人教部編版我愛這土地課堂教學ppt課件

初中人教部編版我愛這土地課堂教學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3 我愛這土地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