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一、選擇題1.(2018·云南學業(yè)考試)(多選)如圖所示,電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電燈及燈罩的重力為G,電燈及燈罩對細繩的拉力為F1、細繩對電燈及燈罩的拉力為F2.則(  )AG、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G、F2是一對平衡力C.F1、F2是一對平衡力 D.F1、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 BD解析 A項,電燈受重力和燈繩的拉力而處于平衡,故G、F2是一對平衡力;故A項錯誤,B項正確;C,電燈對燈繩的拉力為F1、燈繩對電燈的拉力為F2是一對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作用力,故是相互作用力;故C項錯誤;D項正確.2.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和“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科學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重要科學研究方法.圖(a)、(b)分別表示這兩項研究中實驗和邏輯推理的過程對這兩項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a)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勻變速運動B圖(a)中先在傾角較小的斜面上進行實驗,可“沖淡”重力,使時間測量更容易C.圖(b)中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存在的,實驗可實際完成D.圖(b)的實驗為“理想實驗”,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答案 B解析 伽利略當時用滴水法計時無法記錄自由落體的較短時間,伽利略設計了讓銅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滾下,來“沖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要比它豎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時間長得多,所以容易測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實驗,并通過抽象思維在實驗結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項錯誤,B項正確.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不存在的,故C項錯誤.伽利略用抽象思維、數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得到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項錯誤.3.(2018·煙臺模擬)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用實驗直接驗證獲得的B.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只有靜止和勻速運動的物體才具有慣性C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過程體現的是理想實驗的思維方法D.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外力作用答案 C解析 A項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根據邏輯推理得出的是以實驗為基礎,但又不是完全通過實驗得出故A項錯誤;B,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所有的物體都具有慣性,故B項錯誤;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出來的科學理論,采用的理想實驗的思維方法與質點概念的建立一樣,都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思維方法,故C項正確;D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靜止的物體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合力為零,故D項錯誤.4.(多選)如圖所示,水平力F把一個物體緊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作用力F與墻壁對物體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B.作用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體的重力與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答案 CD解析 A項,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到作用力F跟墻壁對物體的壓力兩個力,它們是一對平衡力,不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項錯誤.B,作用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B項錯誤.C,物體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兩個作用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項正確.D,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D項正確.5.(2018·湖南學業(yè)考試)關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運動的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運動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小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時它的慣性就不存在了C.小球被豎直向上拋出后繼續(xù)上升,是因為小球受到一個向上的慣性D.物體慣性的大小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慣性大答案 D解析 A項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與速度無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故A項錯誤;B項,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小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時慣性依然存在,故B項錯誤;C項豎直向空中拋出一個小球,雖然失去了向上的推力,但由于慣性,小球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繼續(xù)向上運動.慣性是物體能夠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一種性質沒有方向,故C項錯誤;D項,物體慣性的大小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慣性大故D項正確.6(2018·定州市模擬)“殲-20”戰(zhàn)斗機在某次起飛中,由靜止開始加速當加速度a不斷減小至零時,飛機剛好起飛.關于起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機所受合力不變,速度增加越來越慢B.飛機所受合力減小,速度增加越來越快C.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來越快D.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來越慢答案 D解析 A、B兩項,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當加速度a不斷減小至零時合力逐漸減小到零,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故A、B項錯誤;C、D兩項,飛機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減小,即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越來越慢故C項錯誤,D項正確.7.(2016·課標全國Ⅰ)(多選)一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現對其施加一恒力且原來作用在質點上的力不發(fā)生改變,則(  )A.質點速度的方向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相同B.質點速度的方向不可能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垂直C質點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相同D.質點單位時間內速率的變化量總是不變答案 BC解析 質點開始做勻速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施加恒力后則該質點的合外力為該恒力.若該恒力方向與質點原運動方向不共線,則質點做曲線運動質點速度方向時刻與恒力方向不同故A項錯誤;若恒力的方向某一時刻與質點運動方向垂直,之后質點做曲線運動,力與運動方向夾角會發(fā)生變化,例如平拋運動,故B項正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質點加速度方向與其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C項正確;根據加速度的定義,相等時間內速度變化量相同,速率變化量不一定相同故D項錯誤.8.馬車在我國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現在還有一些地方還在使用.如圖所示已知拖車的質量為500 kg,馬匹的質量為400 kg,拖車受到馬的拉力為1 000 N、阻力為500 N則馬匹的加速度和拖車對馬匹的拉力各為(  )A.1.25 m/s2、1 000 N   B.1.25 m/s2、500 NC.1.00 m/s2、1 000 N   D.1.00 m/s2、500 N答案 C解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 m/s2=1 m/s2拖車對馬匹的拉力與馬對拖車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大小相等,所以拖車對馬匹的拉力為1 000 N故選C項.9.如圖所示,滑板運動員沿水平地面向前滑行,在橫桿前相對于滑板豎直向上起跳,人與滑板分離分別從橫桿的上、下通過,忽略人和滑板在運動中受到的阻力,則運動員(  )A.起跳時腳對滑板的作用力斜向后B.在空中水平方向先加速后減速C.越過桿后落在滑板的后方D.越過桿后仍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答案 D解析 運動員相對于滑板豎直向上起跳,所以腳對滑板的作用力豎直向下A項錯;人在空中時,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水平方向速度不變,B項錯;由于人和滑板的水平速度始終相同,所以人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C項錯D項對.10.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從某時刻開始,物塊受到一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設物塊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a表示物塊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的關系的圖像是(  )答案 C解析 物塊的受力如圖所示,當F不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塊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其加速度為0;當F大于最大靜摩擦力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FN=ma,即F=μFN+ma,F與a成線性關系.C項正確.11.(2018·湘潭一模)一皮帶傳送裝置如圖所示皮帶的速度v足夠大,輕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已知滑塊與皮帶之間存在摩擦當滑塊放在皮帶上時,彈簧的軸線恰好水平,若滑塊放到皮帶的瞬間,滑塊的速度為零,且彈簧正好處于自由長度,則當彈簧從自由長度到第一次達最長這一過程中,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變化的情況是(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減小C.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答案 D解析 物塊滑上傳送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開始摩擦力大于彈簧的彈力,向左做加速運動,在此過程中彈簧的彈力逐漸增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逐漸減小,當彈簧的彈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時,速度達到最大,然后彈力大于摩擦力,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彈簧彈力繼續(xù)增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逐漸增大,速度逐漸減?。?/span>故D項正確,A、B、C三項錯誤.12.如圖所示,用彈簧秤懸掛一個重G=10 N的金屬塊,使金屬塊部分地浸在臺秤上的水杯中(水不會溢出),若彈簧秤的示數變?yōu)門′=6 N,則臺秤的示數(   )A.保持不變   B.增加10 NC.增加6 N   D.增加4 N答案 D解析 金屬塊浸入水中后,水對金屬塊產生浮力F.由彈簧秤的示數知,浮力的大小為:F=G-T′=10 N-6 N=4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金屬塊對水也施加一個反作用力F′,其大小F′=F=4 N.通過水和缸的傳遞,對臺秤產生附加壓力.所以,臺秤的示數增加4 N.13.如圖所示,物塊A靜止在水平放置的固定板上若分別對A施加相互垂直的兩個水平拉力F1和F2作用時(F1<F2),A將分別沿F1和F2的方向勻加速滑動,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分別為Ff1和Ff2,其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和a2;若從靜止開始同時對P施加F1和F2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3,其加速度大小為a3關于以上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Aa3=a1=a2   B.a3>a2>a1C.Ff3>Ff1=Ff2   D.Ff1=Ff2>Ff3答案 B 解析 因拉力均沿水平方向所以對水平木板的壓力均等于物體A的重力,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C、D兩項錯誤;由已知條件,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有a3>a2>a1A項錯誤,B項正確.14.(2018·湖北聯考)(多選)某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兩個恒定的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F1與加速度的方向的夾角為37°,某時刻撤去F1此后該物體(  )A.加速度可能為5 m/s2 B.速度的變化率可能為6 m/s2C.1秒內速度變化大小可能為20 m/s D.加速度大小一定不為10 m/s2答案 BC解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10m,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7°,根據幾何知識可知F2有最小值,最小值為F2m=Fsin37°=6m.所以當F1撤消后合力的最小值為Fmin=6m,此時合力的取值范圍為6m≤F所以最小的加速度為amin=6 m/s2.故B、C兩項正確.故選B、C兩項.二、非選擇題15.在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為了探求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設運動員質量為65 kg吊椅的質量為15 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以a=1 m/s2的加速度上升時,試求:(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2)運動員對吊椅的壓力.答案 (1)440 N (2)275 N解析 (1)設運動員和吊椅的質量分別為M和m,繩拉運動員的力為F.以運動員和吊椅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2F-(M+m)g=(M+m)a解得F=440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運動員拉繩的力的大小為440 N,方向豎直向下.(2)以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運動員受到三個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繩的拉力F,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N-Mg=Ma解得N=275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運動員對吊椅壓力大小為275 N,方向豎直向下.     

相關試卷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加練第3章 微專題17 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加練第3章 微專題17 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含解析),共6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課時作業(yè)9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課時作業(yè)9 (含解析),共11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課時作業(yè)8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課時作業(yè)8 (含解析),共12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62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