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核心素養(yǎng)】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課件PPT+教學設計整套
- 大象版六上科學 1.5《疫情與防護》課件+教案 課件 16 次下載
- 大象版六上科學 2.1《霧和云》課件+教案 課件 20 次下載
- 大象版六上科學 2.3《霜和露》課件+教案 課件 20 次下載
- 大象版六上科學 2.4《自然界中的水循環(huán)》課件+教案 課件 20 次下載
- 大象版六上科學 2.5《水與地表形態(tài)》課件+教案 課件 18 次下載
大象版六上科學 2.2《雨和雪》課件+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大象版六上科學 2.2《雨和雪》課件+教案,文件包含22《雨和雪》課件pptx、22《雨和雪》教案doc、雨的形成mp4、雪的形成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大象版六年級2.2《雨和雪》教學設計課題 雨和雪單元2學科科學年級6教材分析《雨和雪》從烏云的圖片導入,讓學生回憶下雨前的天氣特征和以往學過的知識。猜想假設雨的形成過程,并結合猜想設計實驗方案,模擬雨的形成,繼而推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過程,并進一步推測出雪的形成原因。最后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水的蒸發(fā)和凝結現(xiàn)象,進一步理解水在自然界中三種不同的存在狀態(tài)。學習目標科學觀念: 知道水蒸氣在空氣中受冷凝結、聚集,降落形成的雨。科學思維:基于觀察,培養(yǎng)比較、推理、概括、推導的思維方法。科學實踐:(1)通過雨的形成的模擬實驗,學會用流程圖處理信息,解釋雨的形成原因。(2)利用雨的形成過程對雪的形成進行合理推測。責任態(tài)度: 學會把一種實驗事實遷移到實際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中,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尋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fā)和水蒸氣凝結成水的實例。重點通過實驗探究雨的形成過程。難點根據(jù)雨的形成原因解釋雪、的形成原因。 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觀察圖片,天空有什么特點?這預示著什么? 教師點撥:烏云指天空中黑色的云。因為云層太厚,光線很難透過而呈現(xiàn)黑色。烏云特點:高度較低。烏云密布預示著將要下雨。2、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雨前的天氣有什么特征? 3、知識回顧:云是有什么組成的? 4、根據(jù)雨前的天氣特征和云的成因,想一想雨是怎樣形成的? 5、總結大家的猜測,雨的形成可能需要什么條件?滿天布滿了烏云,預示著要下雨了。 (1)天空往往有很多烏云(2)天氣悶熱云主要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預測:(1)雨的形成需要比較多的云,就是需要水蒸氣大量凝結。(2)雨的形成還需要比較高的環(huán)境溫度。(3)云中凝結的水滴聚在一起掉下來,可能就是雨。(1)大量的水蒸氣(2)較高的溫度(0℃以上)了解烏云概念、特點以及與天氣的關系。 了解雨前天氣特點 回顧云的組成 引導學生科學從猜測 總結雨形成條件講授新課一、模擬雨的形成1、根據(jù)我們的假設,選擇怎樣合適的材料,設計實驗來模擬雨的形成? 2、小組合作,設計模擬雨的形成實驗方案3、交流并完善實驗方案(1)實驗目的和猜想假設,是怎么確定的? (2)怎樣設計實驗步驟? 4、根據(jù)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提示:要注意將模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與我們的假設和雨的形成過程聯(lián)系起來。5、實驗中,我們在哪里看到了“雨”?“小水滴”是如何變成“大水珠”的?明確:杯子里起霧了,冒出了白氣,杯壁出現(xiàn)了小水珠,杯子里出現(xiàn)了云的影子,盤子底上有許多水珠。水里的氣泡越來越多,盤子底的水珠越來越大,好像馬上就要掉下來了。水沸騰了,氣泡越來越多,盤底的水珠掉落下來,降起了“雨”。6、依照“雨”形成的時間順序,結合我們的假設,用流程圖展示我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向大家解釋雨是怎樣形成的。明確:7、你知道水滴的大小有多大差異嗎? 8、自然界中的雨是怎么形成的?播放視頻。教師點撥:原來,自然界中的雨是這樣形成的:9、閱讀下面資料,回答:雨的形成與什么有關?【材料】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變成越來越大的水滴(溫度高于0℃時)。當水滴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便會降落下來,形成雨。二、推測雪的形成1、“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 雪花是什么樣子嗎?教師點撥:雪花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約有2萬余種,大自然中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片雪花,但雪花的基本形狀是六邊形。2、雪是怎么形成的?播放視頻。 教師點撥: 云在高空中,溫度降到了0℃以下,云里很多小冰晶就聚集到一起變大變重,重到上升的空氣托不住時就會落下來形成雪了。3、雨和雪的形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拓展活動雨的形成離不開水的蒸發(fā)和凝結。蒸發(fā):水由液態(tài)或固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的相變過程叫作蒸發(fā)。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凝結:凝結是氣體遇冷而變成液體,如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溫度越低,凝結速度越快。蒸發(fā)和凝結互相轉化。生活中還有水的蒸發(fā)和凝結現(xiàn)象嗎? 四、作業(yè)布置 查閱資料,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酒精燈、火柴、燒杯、陶土網、三腳架、小盤子、冰塊、水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1)實驗目的:研究雨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2)猜想假設:大量水蒸氣凝結聚集在一起降落形成雨。①將水放入燒杯,燒杯上放一個小盤子。②將裝有水的燒杯放在三腳架上的陶土網上,然后點燃酒精燈加熱。③三分鐘后將冰塊放在小盤子上,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 按照實驗方案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結合實驗回答 水滴的大小差異很大,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100萬倍。 觀看視頻 (1)大量的水蒸氣(2)高于0℃的溫度 六邊形 觀看視頻 (1)雨和雪都是小水滴或小冰晶變大時,空氣托不住了從天上落下來的。(2)雨和雪的形成對溫度的要求不同。溫度在0℃以上形成雨,溫度在0℃以下形成雪。 整理識記 (1)蒸發(fā)現(xiàn)象:晾曬物品、海邊曬鹽、湖水干涸(2)凝結現(xiàn)象:熱鍋蓋上的小水滴、冬天進到溫暖的室內,眼鏡片上出現(xiàn)的一層水珠(霧)、夏天自來水鐵管外壁產生的水珠 學會設計實驗方案 完善實驗方案 能依據(jù)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 能用流程圖解釋雨的形成過程 知道自然界中雨的成因 與前面的猜測相呼應 了解雪花特點 知道雪的形成 了解雨和雪的形成異同點 知道蒸發(fā)和凝結的概念 知道蒸發(fā)和凝結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繼續(xù)保持探究興趣課堂練習1.雨的形成離不開水的______和______。2. 雨、雪的相同點是( )A.在夜晚形成 B.從云中降下來 C.出現(xiàn)在冬季3.關于雨和雪,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形成雪的溫度比形成雨的溫度更低 B.雨和雪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變化而來的,本質都是水C.雨是降水,雪不是降水完成課堂練習并檢測自己對于本堂課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課堂練習檢測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進一步鞏固本堂課內容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知道水蒸氣在空氣中受冷凝結、聚集,溫度在0℃以上降落形成的雨,溫度在0℃以下降落形成雪。雨和雪的形成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蒸發(fā)和凝結現(xiàn)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回顧課堂并與老師一起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板書 板書設計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