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教輔之知?講?練
第十三章 《內能》知?講?練單元復習(含答案詳解)

【核心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分子動理論
1.物質是由_______組成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_______地做_______運動。
(1)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是因為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有關,_______越高,分子熱運動越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擴散,影響擴散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擴散現(xiàn)象表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子間距越小這兩種力都_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內能
4.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 能與分子 的總和,叫做物體的______________。
5.內能的影響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內能。
6.改變內能的方法:
(1)熱傳遞:熱傳遞發(fā)生條件:_______________,傳遞方向:_______________。
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_____________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大,物體_____________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小。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比熱容:
7. 比熱容:
(1) 定義:_________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________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2) 性質: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3)物理量符號:_____________,單位符號:_____________。
(4)水的比熱容 c水=_____________;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的比熱容 c冰=_____________;
8.熱量的計算公式:_____________Q吸=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
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及單位按照示例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Q放——吸收的熱量——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詳解】
1.大量分子、原子 2.永不停息 無規(guī)則 (1)溫度 溫度 劇烈 (2)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①分子間有間隙②分子在不停(永不停息的)的運動 3.引力 斥力 增大 4.動 勢能 內能 5.物質種類、分子數(shù)目、溫度、 狀態(tài) 任何情況下 6.(1)溫度差 高溫物體傳遞內能給低溫物體 內能的轉移(能量的轉移) (2)外界對物體 對外界 內能與機械能之間的轉換(能量的轉換) 7.(1)1Kg 1℃ (2) 種類 狀態(tài) (3)C J/(Kg?℃) (4)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8.Q=Cm△t cm(t—t0) cm(t0—t)
Q——熱量——J C——比熱容——J m——質量——JKg
t0——初溫——℃ t——末溫——℃
說明:溫度升高時: 初溫t0較低 , 末溫t較高; 溫度降低時:初溫t0較高,末溫t較低。


【典型例題選講】
【例題一】破鏡難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炎炎夏季,都市氣溫往往比郊外要高3℃~5℃,這就是熱島效應,人們在小區(qū)內修建人工湖、噴水池,主要利用水的___________大來調節(jié)氣溫。實驗室有1.5kg酒精,測得其熱值是3.0×107J/kg,從中取0.5kg酒精完全燃燒,剩下的酒精熱值是___________J/kg。
【答案】???? 分子間距離太大,分子間引力不起作用???? 比熱容???? 3.0×107
【詳解】
[1]由于分子間作用力的作用距離很小,碎玻璃拼在一起時,碎玻璃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間引力相互作用的距離,分子間引力不起作用,所以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
[2]人們在小區(qū)內修建人工湖、噴水池,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晝夜的溫差小,即主要利用水的比熱容大來調節(jié)氣溫。
[3]熱值是燃料的一種性質,大小與燃料種類有關,而與質量大小無關,酒精的熱值是3.0×107J/kg,從中取0.5kg酒精完全燃燒,剩下的酒精熱值不變,仍是3.0×107J/kg。
【例題二】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xiàn)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fā)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 (選填“A”或“B”)瓶。根據(jù)______(選填“A瓶內變紅”或“B瓶內變紅”)可知,氣體發(fā)生了擴散。擴散現(xiàn)象說明氣體分子______。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②4℃、③20℃、④30℃,則在______ (填序號)溫度下氣體擴散最快。

【答案】???? B???? A瓶內變紅???? 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④
【詳解】
[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若將二氧化氮裝入A瓶,它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進入B瓶,無法證明氣體發(fā)生了擴散,所以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B瓶。
[2][3]二氧化氮的顏色為紅棕色,若A瓶內變紅,則說明二氧化氮分子運動到了A瓶中,所以根據(jù)A瓶內變紅可知,氣體發(fā)生了擴散,說明氣體分子在永不停息做無規(guī)則運動。
[4]溫度越高,氣體擴散越快,所以在30℃的溫度下氣體擴散最快。
【例題三】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打開空氣壓縮引火儀,放進一小撮干燥的棉絮到底部,然后用活塞把空氣壓縮引火儀封閉。用力將活塞快速壓下。
(1)壓下活塞,厚壁玻璃筒里空氣的內能_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內能的變化方式是____________;
(2)隨著空氣內能的變化,玻璃筒中棉絮的內能_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內能的變化方式是____________;
(3)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增大???? 做功???? 增大???? 熱傳遞???? 棉絮著火
【詳解】
(1)[1][2]壓下活塞,活塞對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2)[3][4]隨著空氣內能的變化,空氣溫度比棉絮高,空氣把內能傳給棉絮,玻璃筒中的棉絮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3)[5]壓下活塞,活塞對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棉絮著火點時,棉絮著火。
【例題四】水稻是喜溫植物,春季育秧時,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將水放出,以防霜凍。這里隱含的物理知識是:水的______較大。氣溫降低時,水能夠______(選填“放出”或“吸收”)較多的熱量,這一過程中改變水的內能的方式是______。
【答案】???? 比熱容???? 放出???? 熱傳遞
【詳解】
[1][2]春季的夜晚,溫度下降,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降低相同溫度時,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使秧苗周圍溫度不至于太低,可以防止霜凍。
[3]水向外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所以這一過程中改變水的內能的方式是熱傳遞。
【例題五】如圖甲是用水來冷卻熱牛奶的示意圖.這是用 _______ 的方法改變物體內能的.圖乙是記錄牛奶、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中曲線I表示的是 ______ 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圖中A點的物理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熱傳遞???? 熱奶???? 熱牛奶與水最后的共同溫度為18℃
【詳解】
[1]熱牛奶放入水中,牛奶的溫度降低,水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內能的;
[2]直到二者溫度相等時,即18°C溫度不再變化,熱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應是I;
[3]熱牛奶和水的溫度最后相同,從坐標圖的可以知道縱軸一小格代表2°C,所以A點表示熱牛奶和水最后共同溫度為18°C。
【例題六】如圖所示是小李同學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第6min時的內能 __第8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 __倍(被加熱物質的質量和吸、放熱功率不變)。

【答案】???? 小于???? 2
【詳解】
[1]晶體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所以第6min時的內能小于第8min時的內能。
[2]根據(jù)圖中坐標信息可知,該物質在AB段溫度升高10℃,被加熱4min;在CD段溫度升高5℃,被加熱4min;則該物質在AB段吸熱與CD段吸熱之比為,根據(jù)可得

所以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2倍。
【例題七】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的4倍,當甲物體的溫度從10℃升高到50℃,乙物體的溫度從30℃升高到60℃時,甲、乙兩物體吸收熱量之比為3:1,則甲物體與乙物體的比熱容之比是______,然后讓甲乙吸收相同熱量后再將它們相互接觸,______(選填“甲”或“乙”)把熱量傳給另一物體。
【答案】???? 9:16???? 乙
【詳解】
[1]由題知,甲物體與乙物體升高的質量之比為
m甲:m乙=4:1
甲物體與乙物體的溫度之比為

甲物體與乙物體吸收熱量之比為
Q甲:Q乙=3:1
則甲物體與乙物體的比熱容之比:

[2]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甲升高的溫度之比為

由題意可知,最終乙的溫度高于甲的溫度,當它們接觸后,溫度高的乙會向溫度低的甲傳遞熱量。
【例題八】小燕同學用酒精燈對100g的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水在C點時的內能_______B點時(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從圖象中看出整個實驗過程持續(xù)了20分鐘,請問整個實驗過程中熱源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J(不考慮熱量的損失及水的質量的變化)

【答案】???? 大于???? 冰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在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
【詳解】
[1][2]有圖象可知,冰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在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B點冰才開始熔化,C點熔化結束,因此C點時的內能大于B點時的內能。
[3]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100g水溫度從0℃加熱到沸騰吸收的熱量

以上加熱過程持續(xù)的時間
t=14min-8min=6min
整個實驗過程持續(xù)了20分鐘, 實驗過程中熱源放出的熱量為

【例題九】某實驗小組同學做“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本實驗中通過____________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變化量”或“加熱時間”)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2)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需要確定以下控制的變量,你認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酒精燈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另種液體 D.盛放水和另一種液體的容器相同
(3)加熱到一定時間,水中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溫度為______,此時水開始沸騰,這表明實驗時的大氣壓強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而另一種液體此時并沒有沸騰,但是溫度計的示數(shù)比水溫要高很多,由此可知水的吸熱能力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種液體;
(4)物理學中用比熱容表示物質的吸熱能力,如圖丁所示的是實驗中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的一部分,小組同學認為可以根據(jù)水的比熱容計算出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則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___。不計熱損失,水的比熱容為
【答案】???? 加熱時間???? B???? 98???? 小于???? 大于????
【詳解】
(1)[1]實驗中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在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
(2)[2]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實驗中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AD選項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且盛放水的容器和另一種液體的容器相同,均是為了控制相同時間內吸熱的熱量相同,故AD選項有必要;C選項根據(jù)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兩種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質質量相同,故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需要控制水和另一種液體質量相同,C選項有必要;B選項酒精燈里所加酒精量相同,沒有必要。
故選B。
(3)[3][4][5]加熱到一定時刻,水開始沸騰,此時的溫度如圖丙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則水的沸點是98℃,這表明實驗時的大氣壓強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另一種液體此時并沒有沸騰,但是溫度計的示數(shù)比水溫要高很多,這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溫度變化越高,吸熱能力越弱,所以水的吸熱能力大于另一種液體。
(4)[6]由圖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加熱的時間相同,則兩者吸收的熱量相同,則熱量為

則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典型例題選講】
一、單選題
1.下列實驗中,能作為分子間存在吸引力的證據(jù)的是( ?。?br /> A.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B.紅墨水在水中散開
C.用鼻子嗅氣味來鑒別醋和醬油 D.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會粘在一起
2.下列各項,按空間尺度由小到大進行正確排列的是( ?。?br /> A.原子、病毒、分子、夸克 B.夸克、原子、分子、病毒
C.原子、分子、病毒、夸克 D.分子、夸克、原子、病毒
3.在緝毒行動中,訓練有素的緝毒犬可以準確嗅出毒品的事實說明( ?。?br /> A.分子是不停地運動的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C.分子之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D.分子之間有間隙
4.下列關于原子核式結構的描述:①電子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中;②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③電子圍繞著原子核作高速旋轉;④原子核占據(jù)了原子內大部分空間;⑤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⑥原子核帶負電。其中正確的是( ?。?br />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5.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期間,舉國上下,萬眾一心,進行科學防治,下列與抗擊疫情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新型冠狀病毒直徑為100nm,它屬于分子
B.校門口安裝了熱成像測溫系統(tǒng)來檢測人體溫度,是利用了人體能向外輻射紫外線
C.新型冠狀病毒能通過飛沫傳播,飛沫傳播的過程屬于擴散現(xiàn)象
D.KN95口罩有很強的防護力,是因為帶靜電的熔噴布能吸附輕小的飛沫
6.小亮利用分子動理論對下列四種現(xiàn)象進行了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br /> A.大風吹起狂沙——物質由分子組成
B.水具有流動性——分子不停做熱運動
C.皮碗吸在墻上——分子間存在引力
D.鐵塊很難被壓縮——分子間存在斥力
7.下面對于分子動理論和相關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B.塑料吸盤能“吸”在墻壁上,說明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液體分子間沒有空隙
D.用力能夠將塵土從衣服上抖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8.下列關于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新冠病毒隨飛沫傳播,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
B.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C.手捏海綿,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D.“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
9.媽媽過生日時,小寧為媽媽做了一盤西紅柿炒雞蛋,其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切西紅柿的刀刃較薄是為了減小壓強
B.加鹽后菜會變咸是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油煙機抽走油煙的過程是利用了流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
D.雞蛋在碗沿上一磕就碎是因為碗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碗的力
10.如圖所示,一只錐形瓶中灌入氨氣,另一只錐形瓶內壁貼一條浸過酚酞溶液的試紙。打開活塞,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試紙逐漸變紅。這個現(xiàn)象主要表明( ?。?br />
A.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 B.分子間有間隙 C.分子間有作用力 D.分子是很微小的
11.下列現(xiàn)象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正確的是( ?。?br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說明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B.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C.“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D.海綿用力一捏會縮成一團,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12.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
A.海綿很容易被壓縮 B.濕衣服在陽光下逐漸曬干
C.春天,校園里花香撲鼻 D.高壓下,油罐里的油能從罐壁滲出
13.下列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有排斥力 B.花香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水往低處流,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物體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14.下面一些有關分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 /> A.熱膨脹表明分子間的距離在增大 B.分子個數(shù)越多的物體,質量越大
C.物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D.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二、填空題
15.固體的分子間作用力________,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使得固體________一定的形狀,________一定的體積;液體的分子間作用力________,分子在某位置振動一段時間后,可能移到另一個位置附近振動,使得液體________一定的形狀,但________一定的體積;氣體的分子間作用力____________,分子可以在空間到處移動,使得氣體________一定的形狀,________一定的體積.
16.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tài)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該物質的____________態(tài),該物質由圖甲狀態(tài)變?yōu)閳D乙狀態(tài)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為____________?

17.常見的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由______組成;夏日荷花盛開飄來陣陣花香,這是______現(xiàn)象;通常液體分子之間的距離比氣體的要______(選填“大”或“小”)。
18.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分子、______構成的,在房間里噴灑空氣清新劑,室內很快能聞到香味,這是一種______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運動。
19.“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承載著中國古代物質無限可分的思想.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xiàn)物質分到一定程度后,其化學性質會發(fā)生變化,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稱為分子,物質是由______構成的.
(1)將一定量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和水的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______,初春時節(jié),百花齊放,花園里充滿花的芳香,是分子______的體現(xiàn).
(2)食用油與水很難融合,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水滴能附著在玻璃的表面,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
20.用圖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xiàn)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fā)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選填“A”或“B”)瓶.根據(jù)A瓶中出現(xiàn)紅棕色的現(xiàn)象可知氣體發(fā)生了___________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氣體分子________.?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②4℃,③20℃,④30℃.則在_________溫度下(填序號)氣體擴散最快.

21.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 ________.在比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總體積大小的實驗中,在直玻璃管中應先注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為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應選用內徑較________的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與酒精總體積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此現(xiàn)象直接說明了:________;間接說明了:________.
22.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與酒精的總體積為95mL,上述現(xiàn)象說明分子間有_____。此時混合液的密度_____(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勻后,分子_____(選填“繼續(xù)”或“停止”)運動。
23.為了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多地利用灑水車噴灑消毒液。若用一定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勾兌消毒液??傮w積將會減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消毒車作業(yè)過程中,能聞到刺鼻的味道,其原因是分子___________;為了減弱刺鼻的氣味,應該使環(huán)境溫度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
24.根據(jù)分子動理論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1)圖甲:將紅墨水滴入水中,過一會兒水變紅了,這是___________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___________;
(2)圖乙: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很難被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
(3)圖丙:氣球膨脹時任意兩顆小塑料粒之間的距離都在變大,模擬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它提供了宇宙___________(選填“膨脹”或“塌縮”)的證據(jù)。
25.在疫情防控中,我國啟動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關愛。小剛在接種疫苗過程中,能聞到醫(yī)護人員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_____現(xiàn)象;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選填“引力”或“斥力”)。
26.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我們在使用酒精濕巾進行手部消毒的過程中,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______現(xiàn)象, 當固體被壓縮時,分子間的距離變小,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
27.在學習分子熱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時,李老師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演示實驗;
(1)圖甲∶壓緊后的兩個鉛塊能吊起一個大砝碼,該現(xiàn)象主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紅墨水同時滴入熱水和冷水后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不同情形,該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

28.在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與水的總體積會______(不變/變?。f明了分子間存在______,注滿酒精封閉管口后,不翻轉,靜置一星期后,酒精與水的總體積______(不變/變小)。

三、實驗題
29.如圖所示的實驗,是我們在學習分子動理論時做過的一些實驗;

圖a:濃硫酸銅溶液與清水開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
圖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觸水面,發(fā)現(xiàn)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圖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
圖d:將紅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擴散開來;
圖e:將兩個底面干凈、平整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兩個鉛塊就會結合在一起,下面吊一個較重的物體也不會將它們拉開。
(1)圖 a和圖 d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相同,實驗表明:___________,圖a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實驗過程中_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攪動量筒里的液體;
(2)圖b和圖___________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相同,實驗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_;
(3)圖c實驗表明,___________。
30.小明用如圖1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xiàn)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
(1)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fā)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_瓶;(填“A”或“B”)
(2)根據(jù)_______瓶(填“上”或“下”)內的氣體顏色會變紅現(xiàn)象可知氣體發(fā)生了擴散;
(3)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②4℃,③20℃,④30℃,則在_______(選填序號)溫度下氣體擴散最快,理由是溫度越_______,分子運動越_______;
(4)如圖2所示,小明用細線把很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下測力計的讀數(shù):再把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離開水面之前,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現(xiàn)象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

31.小明學習物質結構的過程中完成了下面幾組小實驗
(1)如圖甲所示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xiàn)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讓實驗更可靠,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___(選填“A”或“B”)瓶.為了觀察到明顯的現(xiàn)象,抽掉玻璃板后需要等待約___________(選填“1min”或“10min”);


(2)如圖(1)實驗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實驗現(xiàn)象,主要說明了____________;
(3)圖(2)實驗中,圖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地系著一根棉線,圖b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圈,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_;
(4)如圖B所示,分別在熱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紅墨水,可以看到________水瓶中墨水擴散的快,這說明________跟溫度有關。
32.如圖所示,根據(jù)分子運動理論回答:

(1)墨水滴在水中散開,說明______;
(2)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內裝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帶顏色的水,這時可以清楚地看見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顛倒幾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見混合液體體積減小了,這說明______。
(3)如圖所示,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的系著一根棉線,圖中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網,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





















參考答案:
1.D
【詳解】
A.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說明了分子間有間隙,故A不符合題意;
B.紅墨水在水中的散開,這個現(xiàn)象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鼻子可以聞到醋和醬油的氣味,是因為醋和醬油分子運動到了空氣中,故C不符合題意;
D.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會粘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而引起的,故D符合題意。
2.B
【詳解】
病毒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構成,據(jù)此可知,按空間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順序為:夸克、原子、分子、病毒,故B正確,ACD錯誤。
3.A
【詳解】
在緝毒行動中,訓練有素的緝毒犬可以準確嗅出毒品的原因是毒品中含有特殊氣味的微粒運動到了緝毒犬的鼻子中,說明了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4.B
【詳解】
①③電子帶負電,它是在不同的軌道上繞著原子核運動,電子并不是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中,故①錯誤;③正確;
②⑥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所以,原子核整體帶正電,故②正確;⑥錯誤;
④⑤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但只占有原子核內極少空間,故④錯誤;⑤正確;
綜上所述,②③⑤正確,①④⑥錯誤。
5.D
【詳解】
A.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約為100nm,而分子的直徑一般為0.1nm,所以新型冠狀病毒不是分子,故A錯誤;
B.熱成像測溫系統(tǒng)檢測人體溫度,是利用人體能輻射紅外線,故B錯誤;
C.飛沫傳播是病毒的機械運動過程,不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不屬于擴散現(xiàn)象,故C錯誤;
D.帶靜電的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所以帶靜電的熔噴布能吸引輕小的飛沫,故D正確。
6.D
【詳解】
A.大風吹起狂沙屬于固體的機械運動,不能利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故A錯誤;
B.水具有流動性屬于液體的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熱運動,故B錯誤;
C.皮碗掛鉤是大氣壓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皮碗掛鉤里面的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是大氣壓強把掛衣鉤壓在墻上的,故C錯誤;
D.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的緣故,故D正確。
7.A
【詳解】
A.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中,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A正確;
B.把塑料吸盤在墻面上用力擠壓,排除吸盤內的空氣,吸盤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吸”在墻壁上的,故B錯誤;
C.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排斥力,故C錯誤;
D.灰塵不是分子;用力將塵土從衣服上抖落,是利用了灰塵的慣性,故D錯誤。
8.D
【詳解】
A.新冠病毒的傳播是宏觀物質的機械運動,不是擴散現(xiàn)象,故A錯誤;
B.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組成,而質子和中子組成了原子核,故B錯誤;
C.手捏海綿,體積變小,是由于海綿受到力的作用,發(fā)生了形變,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隙,故C錯誤;
D.花氣襲人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而知驟暖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花香越濃郁,故D正確。
9.B
【詳解】
A.切西紅柿的刀刃較薄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A錯誤;
B.加鹽后菜會變咸是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鹽分子進入菜中,故B正確;
C.油煙機抽走油煙的過程是利用了流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故C錯誤;
D.雞蛋在碗沿上一磕就碎,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對雞蛋的力等于于雞蛋對碗的力,故D錯誤。
10.A
【詳解】
試紙逐漸變紅,說明氨氣分子進入到了另一只錐形瓶中,這是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11.B
【詳解】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固體大顆粒變成小顆粒,與分子無關,故A錯誤;
B.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故B正確;
C.由于鏡子破裂處的絕大多數(shù)分子間距離較大,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分子間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鏡不能重圓”,此現(xiàn)象不能說明分子間由斥力,故C錯誤;
D.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因為海綿之間的空氣被擠出了,與分子間隙無關,故D錯誤。
12.A
【詳解】
A.海綿很容易被壓縮,是海綿受力時形狀發(fā)生改變,是宏觀物體的運動,與分子動理論沒有關系,故A符合題意;
B.濕衣服在陽光下晾曬時,由于溫度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運動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漸變干,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B不符合題意;
C.校園里花香撲鼻,是花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的結果,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
D.分子之間存在間隙,所以在高壓下,油罐里的油從罐的分子間滲出,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13.B
【詳解】
A. 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的間距大于分子間作用力的作用范圍,故A錯誤;
B. 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所以花香分子擴散到空氣,造成香氣四溢,故B正確;
C. 水往低處流,是因為重力的緣故,故C錯誤;
D. 物體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的間距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而不是分子的大小變化了,故D錯誤;
14.B
【詳解】
A.熱膨脹表明分子間的距離在增大,說法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
B.質量的大小和分子個數(shù)無關,說法錯誤,故B符合題意;
C.分子運動的快慢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故C不符合題意;
D.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 很大???? 有???? 有???? 較大???? 沒有???? 有???? 幾乎為零???? 沒有???? 沒有
【詳解】
固體的分子排列緊密,間距小,所以分子間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使得固體有一定的形狀,有一定的體積.
液體的分子排列依然是規(guī)律的排列,分子間作用力較大,分子在某位置振動一段時間后,可能移到另一個位置附近振動,使得液體沒有一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
氣體的分子活動自由,間距很大,所以分子間作用力幾乎為零,分子可以在空間到處移動,使得氣體沒有一定的形狀,沒有一定的體積.
16.???? 液???? 熔化
【詳解】
[1]如圖,其中甲圖所示分子排列規(guī)則,間距小,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屬于固體分子的結構,乙圖分子排列不規(guī)則,間距略大,沒有一定的形狀,屬于液體分子的結構;丙圖中分子排列不規(guī)則,間距離較大,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屬于氣體分子的結構,故其中圖乙表示該物質的液態(tài)。
[2]該物質由圖甲狀態(tài)變?yōu)閳D乙狀態(tài)時,是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過程。
17.???? 原子???? 擴散???? 小
【詳解】
[1]常見的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由原子組成。
[2]荷花盛開飄來陣陣花香,花香分子進入空氣分子中間,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3]通常來說,固體分子間距離最小,液體分子間距離較大,氣體分子間距離最大,因此液體分子之間的距離比氣體的要小。
18.???? 原子???? 擴散???? 無規(guī)則
【詳解】
[1]由分子動理論可知,物質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構成。故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構成;
[2]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物質的分子互相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就叫擴散現(xiàn)象。在房間里噴灑空氣清新劑,室內很快能聞到香味,這是一種彼此接觸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因此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
[3]由分子動理論可知,擴散現(xiàn)象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19.???? 分子或原子???? 存在間隙???? 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斥力???? 引力
【詳解】
[1]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稱為分子,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1)[2]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所以一定量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和水的體積變??;
[3]初春時節(jié),百花齊放,花園里充滿花的芳香,是擴散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分子的運動;
(2)[4]食用油與水很難融合,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故油和水分子難混合在一起;
[5]水滴能附著在玻璃的表面,說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的距離能夠達到分子間引力的作用范圍內,此現(xiàn)象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20.???? B???????????? 擴散???? 在永不停息運動???? ④
【詳解】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運動速度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速度越快.
解答:二氧化氮氣體的顏色是紅棕色的,而且比空氣的密度大.如果將兩個瓶口對在一起,則二氧化氮氣體分子會向空氣中運動,所以B瓶內的氣體顏色會變淡,A瓶內的氣體顏色會變紅.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氣體分子在永不停息運動;而且溫度越高,運動速度越快.
故答案為(1). B????????(2). 擴散???????(3). 在永不停息運動???????(4). ④
【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分子運動特點和其相關因素的掌握情況,需要對分子動理論加強記憶方面的訓練.
21.???? 引力???? 水???? 便于記錄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 小???? 變小???? 分子間有空隙???? 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詳解】
荷葉上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會合成一滴是因為當分子相互靠近時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將兩滴水珠合成了一滴;在比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大小的實驗中,在直玻璃管中應先注入水,目的是便于記錄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因為分子間存在著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為了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應該選取內徑較小的玻璃管;此現(xiàn)象直接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間隙;間接說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22.???? 間隙???? 小于???? 繼續(xù)
【詳解】
[1]混合后水與酒精的總體積小于水、酒精沒混合前的體積之和,這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2]由題意可知水的質量是

酒精的質量是

那么混合后液體的密度是

這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均勻后,分子繼續(xù)運動。
23.???? 間隙???? 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降低
【詳解】
[1]一定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體積之和,這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
[2][3]消毒車作業(yè)過程中,能聞到刺鼻的味道,其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為了減弱剌鼻的氣味,應該使環(huán)境溫度降低。
24.???? 擴散???? 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 引力???? 膨脹
【詳解】
(1)[1][2]紅墨水在水中的散開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
(2)[3]分子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圖乙兩個鉛塊磨光后,壓在一起就會粘在一起,這個現(xiàn)象證實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4]為了形象地說明宇宙大爆炸,將一個粘有小塑料粒的氣球看著宇宙,小塑料??闯墒怯钪嬷械奶祗w,氣球膨脹時,任意兩顆小塑料粒之間的距離都在變大,表示宇宙中的天體在相互遠離,它提供了宇宙處于不斷膨脹狀態(tài)的證據(jù)。
25.???? 擴散???? 斥力
【詳解】
[1]用酒精消毒時,小剛能聞到醫(yī)護人員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氣味,說明酒精分子進入到空氣之中,這屬于擴散現(xiàn)象。
[2]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個現(xiàn)象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
26.???? 擴散???? 斥力
【詳解】
[1] 我們在使用酒精濕巾進行手部消毒的過程中,能聞到酒精味,說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是擴散現(xiàn)象。
[2] 固體被壓縮時,分子間的距離變小,分子間的距離減小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比引力增大快,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
27.???? 分子間存在引力????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詳解】
(1)[1]壓緊后的鉛塊能夠吊起一塊砝碼而不掉下來,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通過熱水和冷水的對比發(fā)現(xiàn),熱水中擴散的更快,說明了分子的熱運動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28.???? 變小???? 空隙???? 變小
【詳解】
[1][2]由分子動理論可知,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間存在空隙。將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會進入對方的空隙,酒精與水的總體積會變小,說明了分子間存在空隙。
[3]因為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注滿酒精封閉管口后,不翻轉,靜置一星期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會繼續(xù)進入對方的空隙,酒精與水的總體積變小。
29.???? 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不可以???? e???? 引力???? 分子之間有間隙
【詳解】
(1)[1]圖a和圖d兩個實驗形成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產生的現(xiàn)象。
[2]圖a中,為盡快達到實驗目的,實驗過程中不可以攪動量筒里的液體,因為有了外力的作用,不能證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2)[3][4]圖b的實驗現(xiàn)象:玻璃很難從水面拉起來,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同時圖e中削平的兩個鉛塊很難被拉開同樣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3)[5]圖c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
30.???? B???? 上???? ④???? 高???? 劇烈???? 變大???? 引力
【詳解】
(1)[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氣體放到上方的話,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緣故,二氧化氮分子也會下沉到下方的空氣瓶子中去,就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氣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2)[2]將兩個瓶口對在一起,二氧化氮氣體分子會向空氣中運動,所以下面瓶內的氣體顏色會變淡,上瓶內的氣體顏色會變紅,表明氣體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3)[3][4][5]由分子熱運動知,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而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所以實驗溫度在30℃時氣體擴散最快。
(4)[6][7]因為玻璃和水接觸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間的距離在引力作用的范圍內,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變大。
31.???? B???? 10min???? 分子間存在間隙???? 分子間存在引力???? 熱???? 擴散的快慢
【詳解】
(1)[1]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裝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放在下面,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B瓶。
[2]由于分子的擴散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為了觀察到明顯的現(xiàn)象,抽掉玻璃板后需要等待約10min時間。
(2)[3]酒精和水混合前的總體積大于混合后的總體積,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
(3)[4]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可以觀察到棉線被繃緊拉向右面了,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4)[5][6]分別在熱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紅墨水,可以看到熱水瓶中墨水擴散得快,說明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32.????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分子間存在間隙???? 分子間存在引力
【詳解】
[1]墨水滴在水中后散開,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各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這是擴散現(xiàn)象。
[2]因為分子間存在著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
[3]用手輕輕地碰一下附著肥皂泡棉線的任意一側,這一側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線被沒有破一側的水分子拉向了另一側,這說明水分子間存在引力。












相關試卷

物理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精品復習練習題:

這是一份物理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精品復習練習題,文件包含134第十三章內能復習總結學生版-九年級物理全冊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docx、134第十三章內能復習總結教師版-九年級物理全冊同步精品講義人教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優(yōu)秀課堂檢測: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優(yōu)秀課堂檢測,文件包含同步講義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課時132內能原卷版docx、同步講義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課時132內能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精品課時作業(y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精品課時作業(yè),文件包含同步講義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三章內能復習總結原卷版docx、同步講義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三章內能復習總結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內能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練習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練習題

2020-2021學年第十三章 內能綜合與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

2020-2021學年第十三章 內能綜合與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課堂檢測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三章 內能第2節(jié) 內能課堂檢測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電子課本

第2節(jié) 內能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九年級全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