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小天鵝舞曲
教材選編意圖:
欣賞課《四小天鵝舞曲》選自人音版第三冊第6單元《跳起舞》。本單元的教材編寫意圖為:
一、本課以“跳起舞”為主題,選編了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四小天鵝舞曲》和《糖果仙子舞曲》為聆聽內(nèi)容。這兩首樂曲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用舞蹈和律動等方式參與音樂聆聽的過程。為樂曲聆聽而設計的活動練習,側(cè)重對學生專注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二、圍繞“跳起舞”這一主題,演唱內(nèi)容選編了兩首經(jīng)久不衰并深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一首是《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另一首是《小紅帽》。使學生在歌唱與表演中,充分體驗舞曲額節(jié)奏特點與風格,享受合作表演和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帶來的美感和愉悅感。
三、本課“編創(chuàng)活動”種唱名模唱的練習,是根據(jù)《小紅帽》歌曲懂得旋律特點,延續(xù)音程模唱練習而安排的一次歌曲旋律的完整模唱。進一步從感性上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d re mi fa sl la d,”的音高概念。
教材分析:
《四小天鵝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作品寫得精巧、別致,配上舞蹈,更有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們的喜愛,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音樂會上,有時還以重奏和獨奏的形式演出。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具有童話色彩的《小天鵝舞曲》,感受、體驗樂曲輕快活潑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通過親身參與聆聽、演唱、演奏、編創(chuàng)等藝術實踐活動,積累感性經(jīng)驗,并在實踐過程中能與他人合作,增強合作與協(xié)調(diào)能力。
3.(1)了解《小天鵝舞曲》的背景,感受芭蕾舞的特點。
(2)認識大管、雙簧管、長笛和小提琴,掌握其演奏姿勢,并能基本唱準樂曲的主題旋律。
教學重點:能認真聆聽樂曲,積極思考老師的提問并回答。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聽辨四種樂器的音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
《2012年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習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jīng)驗。
圍繞這些內(nèi)容與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新課標中針對不同年段學生提出的不同要求,低段的欣賞課應具有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應達到預定的效果:
一、明確音樂體裁與形式,感受作品情緒。
在引導一、二年級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必須用簡潔、童趣的方式向?qū)W生介紹音樂作品的體裁,引導學生感受鮮明的音樂形象及音樂情緒與情感。
我在教學二年級上學期欣賞課《四小天鵝舞曲》時,就用簡短的一段話介紹了作品的背景及舞曲體裁,并概括講述了有關《天鵝湖》的故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聽賞興趣,我還將長達88分鐘的《芭比動畫系列:天鵝湖》剪接成1分半鐘的小動畫讓孩子們觀看。讓他們在觀看動畫片中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音樂形象、音樂體裁等。這樣的效果非常好,同學們通過聽老師介紹、看動畫片了解到:《四小天鵝舞曲》是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天鵝湖》講述了一個美麗的、關于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四小天鵝舞曲》是在大家打敗惡魔后,四只小天鵝高興地跳起舞來時的背景音樂,所以它是舞曲。通過多次的音畫結(jié)合的欣賞,學生也能正確地感受出作品歡快的情緒。
由于《四小天鵝舞曲》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芭蕾舞,我在讓學生欣賞了動畫版的畫面后,又引導他們欣賞了芭蕾舞片段。讓學生在感受經(jīng)典的同時,初步了解芭蕾舞的特點。并用左手手掌模擬小舞臺,右手手指模擬小腳尖,邊哼唱樂曲旋律邊模仿舞蹈。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特點,也讓他們又進一步感受了作品。同時也符合《新課標》中提到的1——2年級學生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器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二、能聽辨樂曲的主奏樂器并模唱主題旋律。
1——2年級的學生應該能感受樂器的聲音。我在教學中就利用分段欣賞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聽辨各段的主奏樂器,并認識它們,模仿它們的演奏姿勢,模唱它們所演奏的主題旋律。
在《四小天鵝舞曲》這一課中,我逐步引導學生認識了大管、雙簧管、長笛和小提琴等四種西洋管弦樂器。并利用分組模擬演奏姿勢,模唱樂曲旋律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并體驗了什么是“管弦樂合奏”,從而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樂曲的表現(xiàn)形式,熟悉了樂曲的主題旋律。
三、在拓展中能了解音樂作品更為廣泛的用途,并能大膽地表演。
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一個明確的出處,但在拓展的部分,我們可以賦予它更加廣泛的作用與新的生命。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激發(fā)主動思維,促進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等綜合能力。
在《四小天鵝舞曲》一課中,我給學生觀看了《四只小天鵝》的動畫片。片中伴隨著《四小天鵝舞曲》的音樂,四只丑小鴨從出殼、走步到落水,每一個動作與音樂的節(jié)奏配合得恰到好處。這樣的動畫,又賦予了音樂作品活潑可愛、詼諧幽默的情感與音樂形象。
最后,綜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分組進行模唱、模擬演奏、手指芭蕾表演等多種形式,合作表現(xiàn)《四小天鵝舞曲》,在將全課推向高潮的同時,總結(jié)本課并結(jié)束本課。讓學生意猶未盡,激發(fā)他們繼續(xù)學習音樂的興趣。
完成了以上這三點,學生在欣賞課上一定會有收獲,一定對該樂曲有一個清晰的記憶。長期積累下去,就能達到《新課標》中指出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豐富學生情感,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評析:
張老師的這節(jié)欣賞課信息量很大,但是教學流程清晰、設計巧妙,多媒體運用得當,所以能順利地使學生在充滿活力和趣味的課堂中完成學習任務、獲得成功的體驗。
節(jié)奏練習中,結(jié)合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利用學生的肢體動作語言隨機組合節(jié)奏,鍛煉了學生的節(jié)奏感,并具有趣味性。
一分半鐘的視頻欣賞,將《天鵝湖》的整個童話故事完美地概括了進來,使學生迅速地了解了樂曲的背景及內(nèi)容。
配有小兔子道具的指尖芭蕾使學生充分感受了芭蕾舞的特點,并滲透了凡事都需努力付出的思想教育。
分段欣賞及模唱使學生逐一認識了四種西洋樂器的樣式、音色及特點,并更深入地感受了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學生模擬演奏姿勢和鋼琴獨奏環(huán)節(jié),即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激發(fā)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又使他們對管弦樂合奏、鋼琴獨奏這兩種表演形式映像深刻。
通過無聲的動畫片和配樂的動畫片的對比,使學生更清晰地感受到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音樂的道理。
本節(jié)課對《四小天鵝舞曲》完整地或分段地聆聽、模唱了多遍。但每一遍的要求和目的都不一樣,且是層層深入的。視頻、音頻、多媒體等資源的運用符合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是一節(jié)值得點贊的好課。
教學
流程
教 學 內(nèi) 容
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部
分
一、組織教學
二、節(jié)奏游戲
1、師生問好
2、表演:律動《嗩吶配喇叭》
1、音樂是有趣的,我們不僅可以盡情地唱歌、跳舞,還可以玩節(jié)奏。
2、師講解如何用手勢表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讀作:走 跑跑 EN
3、請生上臺,隨意組合節(jié)奏,其他生讀。
激發(fā)學習音樂、熱愛音樂的興趣。
利用奧爾夫教學法進行節(jié)奏練習
形
成
部
分
三、欣賞《四小天鵝舞曲》
1、導入
初聽樂曲
3、師簡介背景
1、音樂還可以用來講童話故事呢。
1、生感受樂曲,并引出曲名。
1、《四小天鵝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一段舞曲。《天鵝湖》講述了美麗的奧杰塔公主被惡魔變成了天鵝,但憑著自己的勇敢和王子的幫助打敗了惡魔,變回人形與家人團聚的故事?,F(xiàn)在就請大家來欣賞一下這個童話故事的縮小版,仔細聽一聽,《四小天鵝舞曲》出現(xiàn)在哪里?聽到時請舉手表示。
從學生比較熟悉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了解作品背景。
4、欣賞視頻(動畫片芭比公主系列之《天鵝湖》的剪接版)
5、欣賞芭蕾舞《四小天鵝》片段
1、欣賞關于《天鵝湖》故事的小視頻,聽到《四小天鵝舞曲》旋律時舉手。
2、提問:樂曲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大家打敗了惡魔,團聚后,四只小天鵝跳的一段歡樂舞蹈的伴奏音樂。)
1、這段經(jīng)典的芭蕾舞到底是怎樣的呢?芭蕾舞和我們經(jīng)常接觸的舞蹈有什么不同呢?(用腳尖舞蹈)
2、用手指代替指尖,手掌表示舞臺,與小天鵝們一起舞蹈。
進一步了解作品在故事中的作用及歡快活潑的情緒
體會芭蕾舞的特點。
6、認識大管、雙簧管、長笛、小提琴等樂器
1、回想聽到了幾種不同的音色,用手指表示,告訴老師。
2、師總結(jié):本首樂曲其實是由四種樂器主奏。
3、引導學生分段欣賞,認識主奏樂器、模擬演奏姿勢、哼唱主題旋律。
引導學生分別認識四種西洋樂器,并熟悉其音色。通過模唱熟悉旋律。
形
成
部
分
(1)認識大管
認識雙簧管
(3)認識長笛
(4)認識小提琴
(5)熟悉樂曲尾聲
(1)首先是由大管吹奏出活潑跳躍的八分音符伴奏音型
大管是管樂器中的低音樂器,斷奏時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
(師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請同學們模仿演奏姿勢及模唱旋律)
一小節(jié)以后,雙簧管奏出輕快的樂句。音色柔和的雙簧管栩栩如生地刻畫小天鵝天真可愛的形象。
(師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請同學們模仿演奏姿勢及模唱旋律)
(3)然后長笛在高八度上進行重復。長笛是現(xiàn)代管弦樂中的主要高音旋律樂器,音色比較明亮寬廣。
(師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請同學們模仿演奏姿勢及模唱旋律)
(4)然后,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表現(xiàn)了小天鵝步子還不穩(wěn)、活潑可愛。
(師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請同學們模仿演奏姿勢及模唱旋律)
介紹:小提琴,樂器中的“皇后”,它音色優(yōu)美,音域?qū)拸V,表現(xiàn)力強。
最后是個短小的、十分有趣的尾聲。三種樂器在一個樂句中輪流主奏。(師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請同學們模仿演奏姿勢及模唱旋律)
通過分段欣賞、模唱,認識大管、雙簧管、長笛、小提琴,并逐句熟悉樂曲的主題旋律。
發(fā)
展
部
分
了解演奏形式:管弦樂合奏、鋼琴獨奏
8、欣賞動畫片《四只小天鵝》
1、大管、雙簧管和長笛都屬于西洋樂器中的木管樂器,而小提琴屬于西洋樂器中的弦樂器。運用這些樂器合作演奏的這種表演形式,稱為“管弦樂合奏”。
2、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合作表演這首《小天鵝舞曲》吧。每個大組當聽到自己模仿的樂器出現(xiàn)時,一邊模仿演奏姿勢,一邊哼唱樂曲旋律??纯凑l的小耳朵最靈敏。
3、由于這首樂曲曲目短小活潑,受人喜愛,常以其他形式演出。咱們班學鋼琴的同學有會彈這首曲子的嗎?(點一名同學鋼琴獨奏此曲。如果沒有學生會,就老師彈。)大家想一想:這是什么表演形式?
1、獎勵給大家看一個動畫片。無聲的,簡單談感受。
2、配上音樂,再看一遍。對比,談感受。(配上音樂突出了丑小鴨們出殼時的可愛和頑皮。)
通過兩種形式的欣賞,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演奏形式及樂器特點。同時通過學生或老師的現(xiàn)場表演,激發(fā)大家繼續(xù)學習音樂的興趣。
結(jié)束
部分
五、總結(jié)
1、談收獲
1、伴隨著這美妙的音樂,我們的音樂課也接近了尾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呢?能告我嗎?(我們生活離不開音樂,是它使我們的每一天更加多姿多彩。)
結(jié)收獲,積累知識,激發(fā)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
板書設計
四小天鵝舞曲
(俄)柴科夫斯基
芭蕾舞劇《天鵝湖》 活潑、歡快
課件視頻
這是一份人音版二年級上冊青蛙音樂會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媽媽寶貝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媽媽寶貝》,學習歌曲《媽媽》,學習歌曲《母親教我的歌》, 小結(jié), 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3課 好伙伴我和你優(yōu)秀教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