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水皆縹碧(piǎ) 急湍甚箭(tuān) 猛浪若奔(bēn)
B.互相軒邈(miǎ) 泠泠作響(líng) 直視無礙(ài)
C.嚶嚶成韻(yùn) 鳶飛戾天(lì) 窺谷忘反(kuī)
D.經綸世務(lún) 好鳥相鳴(hà) 疏條交映(shū)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B.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C.蟬則千轉不窮
D.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3.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風煙/倶凈,天山/共色
B.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C.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D.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4.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與朱元思書”中的“書”是作者寫的書。
B.從結構上看,本文為總分結構,第一段總寫富春江山水的特點,然后分別具體描繪異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現山奇時,一寫山高,二寫谷深,三寫林密。
D.“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厭惡官場、超脫塵世的清高思想,同時又反襯出大自然的誘人魅力。
5.行文時要圍繞中心話題來寫,注意話題性詞語的前后照應,不能盲目省略。對下面一段文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
①母親的心愿,就是她的兒女能家庭和睦、事業(yè)有成。②不計較自己的得失。③母親是偉大的,這個道理是永遠不變的。④讓我們去真心地體會它吧。
A.第①句刪除“事業(yè)有成”B.第②句開頭加上“母親”
C.第③句刪除“母親”一詞D.第④句刪除“讓”字
6.填入下面文段橫線上的短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贛榆地處蘇魯交界的黃海之濱,交通發(fā)達,歷史悠久,__________,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商業(yè)興盛,是絕佳的投資區(qū)域,__________。近年來,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A.文化內涵 理想的宜居城市B.文化傳統(tǒng) 宜居的理想城市
C.文化燦爛 理想的宜居城市D.文化價值 宜居的理想城市
二、綜合性學習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弊匀簧剿偨o予人們無限的情思,吳均面對富春山水發(fā)出“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面對自然山水,我們會有怎樣的情懷?
7.親近自然
四季更替,風物長新,一朵云,一陣風,一枝花……是否喚起你心中的詩意?希望下面的詩句能讓你躍躍欲試。動筆將自己觀察自然的感受用四個詩句表達出,請選用恰當的修辭手法。
楓樹扎著華麗的絲巾
四野披上艷紅的輕紗
我不愿顯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枝胸花
8.感悟自然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弊哌M自然,使你心開氣闊、見識廣增。請你思考自然與人的關系,寫出自己的感悟,30字左右。
三、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9.下列各項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窺谷忘反:“正”的反義詞B.天山共色:同樣的顏色
C.一百許里:或許D.水皆縹碧:白色
10.下列各項加點詞語沒有活用的一項是( )
A.任意東西B.猛浪若奔C.橫柯上蔽D.好鳥相鳴
11.下列各項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是從聲音的角度表現山的美。
B.“負勢競上,互相軒邈”運用擬人,賦予靜止的山峰以動態(tài)美。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是文章的主旨句。
D.“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這兩句運用直接描寫來表現江水之清澈。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酈道元《三峽》)
【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略無闕處__________________
(2)雖乘奔御風__________________
(3)負勢競上___________________
(4)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4.下面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蓖ㄟ^“游魚細石”側面寫出水的清澈。
B.“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富有韻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边\用擬聲疊詞,構成音韻和諧的畫面。
D.“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了山的高聳。
15.甲乙兩段都描寫了奇山異水,但思想感情有差異,請結合原文的語句說說兩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jié)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八日,五鼓盡,解船,過下牢關①。夾江千峰萬嶂:有競起者,有獨拔②者,有崩欲壓者,有危欲墜者,有橫裂者,有直坼③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④者,奇怪不可盡狀。初冬,草木皆青蒼不凋,西望重山如闕江出其間則所謂下牢溪也。歐陽文忠公有《下牢津》詩云:“入峽山漸曲,轉灘山更多?!奔创艘病?br>(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①下牢關,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本文寫于陸游從漢江平原行船首次入西陵峽之時。 ②獨拔,孤峰聳立。③坼,裂開。④罅,縫隙。
【丙】
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6.小麥對下面加點的字不太理解,請你幫她解釋。
(1)負勢競上( )
(2)猿則百叫無絕( )
(3)有崩欲壓者( )
(4)即此也( )
17.海濤對乙文畫線處不知該怎樣斷句,你用“/”幫他標注。(斷兩處)
西 望 重 山 如 闕 江 出 其 間 則 所 謂 下 牢 溪 也。
18.小麥不會翻譯下面的句子,你寫出你的答案。
(1)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2)奇怪不可盡狀。
19.對【丙】這首律詩,海濤指出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敘事,從詩人拉著友人的手不忍離開的場景寫起。
B.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借“飛鳥”“青山”點出友人蹤跡已遠。
C.頸聯(lián)寫景,且對仗工整,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
D.尾聯(lián)抒情,借“汀洲”“白蘋”抒發(fā)感情,結束全詩。
20.這三則材料在寫“山”時,都用了相同的手法,卻表達不同的感情。你做了分析歸納。
(四)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一)鳳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二)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節(jié)選自宋·郭熙《林泉高致》)
2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 ) ②窺谷忘反( )
22.把語段(一)中劃曲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23.文段(一)寫作者坐船游覽富春江,“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看似沒有固定的方向,實際上作者的游覽是有固定方向的,簡述你從文中找到的證據。
24.文段(二)是一段教人學畫的文字,和文段(一)可謂異曲同工,互為印證,請結合文章內容簡析。
參考答案
1.D
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題,要熟悉漢語拼音規(guī)則,同時可根據形聲字的聲旁來推斷它的讀音。D項,“好”應讀“h?!?。
2.C
本題考查學生對通假字的把握。ABD三項沒有通假字。C項:“轉”同“囀”鳥婉轉地叫。
3.C
考查對句子停頓的理解。C項錯誤,正確的朗讀停頓應為“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A
本題考查的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得出答案。A.“與朱元思書”中的“書”是一種文體名,先秦時“書”為書信的總名,臣下向國君進言陳詞,親朋之間來往的信件,都稱為“書”。故 A項說法有誤。
5.B
A.第①句不是病句,“家庭和睦、事業(yè)有成”并列無誤,無需刪去“事業(yè)有成”,修改錯誤;
B.第②句成分殘缺,開頭加上“母親”,修改正確;
C.第③句的主語是“母親”,不能刪去,修改錯誤;
D.第④句,“讓”是“指使、聽任、容許”的意思,不能刪去,修改錯誤;
故選B。
6.C
第一空。根據前后“交通發(fā)達,歷史悠久”“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商業(yè)興盛”等短語可知,全都是主謂短語,因此也要填入C項的主謂短語“文化燦爛”,其他三項都是偏正短語;
第二空。根據“絕佳的投資區(qū)域”,可知“城市”前的修飾成分先是形容詞再是動詞,即“理想的宜居”;
故選C。
7.(示例)細雨探訪大地
微風探訪林梢
溪流探訪小草
我們探訪春天
8.(示例)自然是人類的導師、朋友,人對自然應當有敬畏之心,熱愛它,與它和諧相處。
9.B
10.D
11.D
12. 同“缺”,空隙,缺口 即使 向上 飛奔的馬
13.(1)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很多趣味。(2)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見這山峰也會停息名利之心;治理國家大事的人,看見這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14.B
15.甲文“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一句通過猿猴的鳴叫渲染了悲涼的氣氛,通過對三峽山水的描寫表達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乙文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币痪淇梢钥闯鲎髡邔ψ非蠊γ摰谋蓷?,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和想退世避隱的高潔志趣。
16. 依仗,憑靠 斷,停止
要 就是
17.西 望 重 山 如 闕 /江 出 其 間/ 則 所 謂 下 牢 溪 也。
18.(1)橫斜的枝條在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一樣(昏暗)。
(2)奇形怪狀(奇特的樣子)描述不盡。
19.A
20.都用了擬人手法(甲文中的“競”“爭”, 乙文中的“競起”,丙文中的“空向人”)/都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甲文中的“軒邈”“直指”, 乙文中的“崩欲壓”“危欲墜”,丙文中的“空向人”)。甲文表現出鄙視功名利祿,想要歸隱的情懷;乙文表現出作者由平原初次見到崇山峻嶺時的驚嘆/對自然力量的崇敬;丙文含蓄地表現出作者遠望朋友漸行漸遠感到的空虛寂寞/對友人依依不舍/思念之情。
21. 飛奔的駿馬 同“返”,返回。
22.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
23.參考答案:文中句“自富陽至桐廬”交待了作者游覽的方向。
24.參考答案:兩段文字都表現了山水之美,文段一中壯美的山水自然風景正好印證了文段二所述山水之美的現實情景。如(一)文“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保ǘ┪摹肮噬降盟睿貌菽径A”等文字可謂互相印證了山水之美。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11* 與朱元思書隨堂練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重點字詞翻譯,綜合運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達標測試,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性學習,文言文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測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點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下列加點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