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抄有關(guān)“狼”的成語、諺語或俗語并熟記下來。 引狼入室 豺狼當?shù)馈±亲右靶摹±切墓贩巍? 狼吞虎咽 狼狽不堪 狼狽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聲名狼藉 狼煙四起 鬼哭狼嚎 前怕狼,后怕虎等 同學們,通過這些成語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狼的形象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聊齋志異》中的《狼》(七二),去欣賞這兩只狼是否也具有這樣的一些特點?
分析狼與屠戶的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nèi)容。
學習屠戶勇敢機智、敢于同惡勢力斗爭的精神。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今屬山東省淄博市)人。清代杰出文學家,優(yōu)
秀短篇小說家。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本文選自《聊齋志異》卷六。此題下共有三則故事,這里選的是第二則。蒲松齡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據(jù)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擺茶,來的人只要講一個故事就可免費喝茶。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jié)成書,名為《聊齋志異》。此后屢有增補,歷時四十余年,此書可謂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具有現(xiàn)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評價《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志怪小說: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記錄怪異。志怪小說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nèi)容,產(chǎn)生和流行于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志怪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 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 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zhuì)行甚遠。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 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戶處境困迫,為難,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們的攻擊??匆娨暗乩镉幸粋€打麥場,場主人在打麥場里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一樣。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嵌疾桓蚁蚯?,瞪眼朝著屠戶?br/>少(shǎ)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似乎閉上眼睛,神情很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暇,從容、悠閑。
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屠戶正要上路,轉(zhuǎn)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積薪中打洞,想要從通道進入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jīng)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狼亦黠(xiá)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br/>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恐皇窃黾有α狭T了。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齊讀課文,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
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一個動詞,概括故事情節(jié)。
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內(nèi)容?
敘事。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曲折。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議論。點明故事的主旨,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究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
2.課文主要寫了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的經(jīng)過。朗讀課文,說說其間經(jīng)歷了哪幾次交鋒。屠戶的心理有著怎樣的變化?
三次交鋒。 第一次:屠戶懼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隨。 第二次:屠戶背倚麥秸垛(柴草堆),“弛擔持刀”,與兩狼對峙。 第三次:屠戶奮起,殺死二狼。
3.形象分析(方法提示): 找出描寫兩狼/屠戶的詞句,用橫線勾畫,讀一讀。 品析詞句,理解狼/屠戶的特點。請用“我從第 段中的“……”句子中,作者通過 描寫,讓我感受到了 的狼/屠戶?!?br/>怯懦;勇敢智慧、警惕性高,考慮事情周全等。
兩只狼“綴行甚遠—并驅(qū)如故—眈眈相向—默契配合”,它們懂得謀劃,不斷變換伎倆。(動作、神態(tài)描寫)
屠戶在經(jīng)歷了從“害怕退讓—認清形勢—放下幻想,決心斗爭”的一番心理掙扎后,及時地舉刀反抗,使兩狼斃命。(心理、動作、神態(tài)描寫)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①其一犬坐于前②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①屠懼,投以骨②復投之③恐前后受其敵
①顧野有麥場,奔倚其下②以刀劈狼首③轉(zhuǎn)視積薪后④屠自后斷其股
4.我們在贊嘆屠戶的勇氣與智慧時,不免深思:屠戶是如何得勝利的呢?
(1)丟掉幻想,樹立了與狼搏斗的思想。 (2)觀察環(huán)境,占據(jù)有利地勢。 (3)抓住有利時機,果斷出擊。 (4)保持清醒頭腦和高度警惕,除惡務盡。
5.從表達方式上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與前文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采用議論,與前文記敘不同。 作用: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諷了玩弄陰謀詭計,自取滅亡的惡狼,贊揚了機智勇敢的屠戶,畫龍點睛,點明主旨。
6.“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fā)?
不是,狼在此實際上是惡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種貪婪、兇狠、狡詐、愚蠢的惡人。 告訴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屈服妥協(xié),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本文的題目是《狼》,但是對屠戶有細致入微的描寫;故事最終是屠戶取勝,課文卻是以評論“禽獸”結(jié)尾。對此,你覺得本文的主角是狼還是屠戶呢?說說你的看法。
1.情節(jié)曲折,內(nèi)容豐富。 本文雖然篇幅短小,但是結(jié)構(gòu)緊湊,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局交代得很清楚。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與屠戶的心理、對狼的態(tài)度及行為的變化過程都描繪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2.語言簡潔,形象生動。 如“綴行甚遠”“并驅(qū)如故”等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眈眈相向”“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現(xiàn)了狼的狡詐,“懼”“投以骨”“復投之”等表現(xiàn)了屠戶一開始的害怕心理和對狼的本性缺乏正確的認識?!氨家小薄俺趽值丁薄氨┢稹薄稗D(zhuǎn)視”等表現(xiàn)屠戶在認識到狼的本性后的機智、果敢的行動。
議論:變詐幾何 止增笑耳
蒲松齡所作的對聯(lián):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償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個對聯(lián)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幾次科舉落第之后,寫下的自我勉勵對聯(lián)。對聯(lián)運用了兩個典故,上聯(lián)用了秦漢之間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的典故;下聯(lián)用了吳越時期越國國君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
探究狼的新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狼被賦予了新的形象。請看下面的材料,說說新時代的狼性是怎樣的。 材料一:狼,生性殘忍而機警,極善奔跑,耐力很好,能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奔跑20千米。最大本領(lǐng)是利用群體的力量捕殺比它們大得多的食草動物。狼的智商高度發(fā)達,可以通過氣味、叫聲、肢體動作進行溝通。每個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級制,每個成員都很明確自己的身份,因此很少有仇恨和打架的行為。相反,在圍捕獵物和共同撫幼方面,還表現(xiàn)出一種友愛與合作的精神。 材料二:很多企業(yè)以狼作為形象代言,著名品牌有“七匹狼”“與狼共舞”。影視劇中特種兵多以狼命名,如戰(zhàn)狼、西北狼、獨狼……
狼性——勇敢、堅忍、聰明、機敏、野性,具有團隊精神,懂得協(xié)作,敢于挑戰(zhàn),積極進取,勇于開拓。
綴行甚遠( )一狼仍從( )弛擔( )眈眈相向( )目似瞑( )假寐( )意暇甚( )屠暴起(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而頃刻兩斃( )
場主積薪其中( )一狼徑去( )弛擔持刀( )
古義:柴草 今義:工資、薪水
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古義:解除、卸下 今義:放松
蓋以誘敵(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止增笑耳( )
古義: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今義: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蓋子
古義:罷了 今義:耳朵
古義: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義:幾何學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
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恐前后受其敵( )蓋以誘敵( )
其一犬坐于前( )狼不敢前( )
其一犬坐于前( )恐前后受其敵( )一狼洞其中(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場主積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久之,目似瞑(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投以骨(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蓋以誘敵( )
一屠晚歸( )一狼洞其中(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 )
狼不敢前( )止增笑耳( )恐前后受其敵( )
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省略句: 顧野有麥場( )一狼洞其中( )投以骨( )乃悟前狼假寐( )
“洞”后面省略介詞“于”
“投”后面省略賓語“之”
這是一份語文七年級上冊18 狼課前預習課件ppt,共4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發(fā)現(xiàn)狼的影子了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18 狼說課課件ppt,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板書設(shè)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18 狼課前預習ppt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奇異的故事,字詞檢測,在半路上,覆蓋遮蔽,一詞多義,副詞只僅,代詞指屠戶,代詞指兩只狼,代詞指麥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