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古詩寫作背景。
2、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詩歌大意,體會其中包含的感情。
3、了解作者鄭燮。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演唱詩歌。
2、通過反復學習演唱詩歌,欣賞圖畫,理解詩歌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來源:學+科+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同學們,今天有一位神秘的老人要帶領我們回到過去,你們想回到哪個年代?。?br>生自由討論。
2、同學們的意見各不相同,所以這位老人說了,帶我們一起回到清代,認識一位著名的人物——鄭燮。
二、新課新授:
1、介紹作者。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性格落拓不羈,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乾隆元年進士。先后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十二年,有政聲,因辦理賑濟等事得罪富豪而罷官,歸里后往返于揚州、興化間,以賣字畫為生,他善詩,工書畫,且能熔于一爐,自成一格。散文亦有獨特風貌。有《板橋集》。
2、簡介“道情”。
道情是中國漢族曲藝品種的一個類別。淵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漢族民間音樂結(jié)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太康道情、陜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3、同學們,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現(xiàn)在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歌曲吧!
4、初聽歌曲,感受歌曲音樂情緒。
5、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
6、教師逐句教唱,學生學唱。
7、全班一起合唱,結(jié)束本課。
三、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學完這首歌曲,你感覺和其他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這是一份接力版六年級上冊(演唱)靜夜思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聽賞)讀唐詩(童聲合唱)獲獎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歌曲《讀唐詩》,拓展音樂活動,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接力版六年級上冊六、 古詩新韻(演唱)江雪精品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導入,新授,拓展,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