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1.(2022·廣東·深圳中學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在“測量花崗石密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稱量時左盤放砝碼,右盤放花崗石
B.稱量花崗石質(zhì)量的過程中,若天平橫梁不平衡,可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C.花崗石的質(zhì)量是25g
D.花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2.(2022·廣東深圳·八年級期末)小明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如圖甲是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的情形,圖 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zhì)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使橫梁平衡
B.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使橫梁平衡
C.乙圖中測石塊質(zhì)量時,天平的讀數(shù)是71.2g
D.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3.57×103 kg/m3
3.(2022·廣東·紅嶺中學八年級期末)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了液體和量筒的總質(zhì)量m及液體的體積V,繪出了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液體密度為1g/cm3
B.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
C.量筒質(zhì)量為20g
D.量筒質(zhì)量為40g
4.(2022·廣東揭陽·八年級期末)用電子秤、一個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測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測出空杯,裝滿水、裝滿油的杯子的質(zhì)量,數(shù)據(jù)如下表。杯子兩次“裝滿”,是為了使被測量的油和水______相同。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瓶子的容積是______mL,椰子油的密度______kg/m3。
空杯的質(zhì)量/g
水和杯的質(zhì)量/g
油和杯的質(zhì)量/g
100
300
268

5.(2022·廣東廣州·八年級期末)小羽同學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的密度,小羽先測出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100g,再多次改變倒入量筒中的液體質(zhì)量,部分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次數(shù)
杯和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m1/g
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m/g
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cm3
1
88
12
10
2
76
24
20
3
64
36
30
4
40
60
50
(1)根據(jù)表1的數(shù)據(jù)畫出液體的m-V圖像,請以體積V為橫坐標,質(zhì)量m為縱坐標,在圖中確定橫坐標刻度值,并將四次實驗數(shù)據(jù)描點連線______;

(2)根據(jù)表1,可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______g/cm3=______kg/m3;
(3)某次實驗中,小羽把部分該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所示,此時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為______g。
6.(2022·廣東廣州·八年級期末)測量鵝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兩側的墊圈,指針就開始擺動。指針靜止后偏向分度盤左邊,如圖1,測量質(zhì)量前,還應該完成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2)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鵝卵石的質(zhì)量如圖2,鵝卵石的質(zhì)量為 ___________g;
(3)往燒杯中加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41.4g;
(4)用細線將鵝卵石系住,緩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沒,且水沒有溢出,在燒杯上標記水面位置;
(5)取出鵝卵石,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達標記處,測得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92.4g;
(6)已知ρ水=1.0×103kg/m3,算出鵝卵石的密度為 ___________kg/m3
7.(2022·廣東·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礦石的密度。


(1)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 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將礦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盤,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由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得到礦石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g;
(3)用量筒測得礦石體積是___________cm3,礦石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
(4)先測礦石的體積,再測礦石的質(zhì)量,結果測得的礦石密度會偏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
8.(2022·廣東惠州·八年級期末)為了預防病毒,小紅的媽媽采購了消毒液進行日常殺菌,為了測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小紅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圖1甲是小紅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的情景,請你指出她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_______;改正錯誤后,天平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1乙所示,要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直到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適量消毒液的總質(zhì)量為126.2g,將燒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液面位置如圖2所示,則量筒的中消毒液的體積為_______cm3。
(3)用天平測出剩余消毒液和燒杯的質(zhì)量時,小紅依次將兩個20g、1個10g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后,繼續(xù)向右盤內(nèi)加入最小的5g砝碼時,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他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3所示,則量筒中的消毒液的質(zhì)量為_______g;消毒液的密度為_______kg/m3。
(4)如圖4是她在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規(guī)范的是_______。
9.(2022·廣東佛山·八年級期末)小藍同學在海邊撿到了一塊漂亮的鵝卵石,他想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鵝卵石的密度,如圖是測量質(zhì)量和體積時的某個情景,請完成以下問題:

(1)圖甲為實驗中的一個情境,他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______;
(2)改正錯誤后,他進行正確測量,最后橫梁平衡時,砝碼和游碼如圖乙所示,則鵝卵石的質(zhì)量是______g;將鵝卵石放入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如圖丙所示,則鵝卵石的體積是______cm3,則鵝卵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3)如果小藍同學采用先測量鵝卵石體積,再測量質(zhì)量,最后所得密度值會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或“仍然準確”);
(4)可以進一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zhì),其質(zhì)量m與體積V的比值一定。請你畫出鵝卵石的m-V圖像(如圖?。_____。
10.(2022·廣東韶關·八年級期末)小明想知道甲液體的密度,于是他和小紅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圖1所示,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的調(diào)節(jié)是:首先將______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接著調(diào)節(jié)______使橫梁平衡;
(2)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裝了甲液體的瓶子質(zhì)量如圖2所示,則瓶子和甲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g,將甲液體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圖3所示)。倒入量筒中甲液體體積為______cm3,剩余液體和瓶子的質(zhì)量為130g,則甲液體密度為______g/cm3;
(3)小紅再將甲瓶連同剩余的液體放在天平左盤,用規(guī)格相同的瓶子裝了乙液體放在天平右盤,天平靜止時如圖所示,通過分析,比較甲、乙液體的密度大?。害鸭譥_____ρ乙。
11.(2022·廣東佛山·八年級期末)用天平和量筒測牛奶的密度。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的 _____處,指針所處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端移動。測量過程:①先用天平稱出量筒質(zhì)量,讀數(shù)為60.0g;②將所測牛奶倒入量筒中,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 _____mL;③用天平稱出盛有牛奶的量筒總質(zhì)量,平衡后右盤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所測牛奶的密度為 _____g/cm3。(保留兩位小數(shù))

12.(2022·廣東湛江·八年級期末)小明同學在練習使用天平測物體質(zhì)量時,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將天平放在_____臺面上,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標牌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他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節(jié);
(2)天平調(diào)平后,小明按圖乙所示的方法來稱量物體的質(zhì)量,小華立即對小明說:“你操作時至少犯了兩個錯誤?!毙∪A所說的兩個錯誤是:
①_____;
②_____。
(3)小明虛心地聽取了小華的建議,改正錯誤后重新進行操作。在稱量過程中,加上最小的砝碼后又出現(xiàn)了如圖甲所示的情況,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

13.(2022·廣東·汕頭市金平區(qū)金園實驗中學八年級期末)為了測量一元硬幣的密度,小軍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1;
②把10枚硬幣浸沒在量筒內(nèi)的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2;
③用天平測出的10枚硬幣的質(zhì)量m;
④計算出硬幣的密度ρ。
(1)你認為以上操作的合理順序應是_____(填數(shù)字序號)。
硬幣密度的表達式:ρ=_____。

(2)小軍在稱量硬幣質(zhì)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橫梁穩(wěn)定時,指針向左偏(如圖a),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直至橫梁平衡。(選填字母序號)
A.向左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B.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C.增減砝碼,移動游碼
(3)天平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b)所示;圖(c)是10枚硬幣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況。由測量可得10枚硬幣質(zhì)量為_____g,10枚硬幣的體積為_____cm3。所測硬幣材料的密度為_____kg/m3。
14.(2022·廣東·東莞市光明中學八年級期末)在“測量金屬塊的密度”實驗中:實驗器材有托盤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細線、待測小金屬塊(質(zhì)地均勻)等。

(1)小鑫同學首先將托盤天平放置于______工作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的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2)將金屬塊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內(nèi),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當橫梁重新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______g。
(3)把金屬塊緩慢放入裝有20 mL水的量筒內(nèi),使其浸沒在水中,此時量筒內(nèi)的水面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是______cm3。
(4)經(jīng)過計算可知,金屬塊的密度是______g/cm3。
(5)將金屬塊截去一半,剩余金屬塊與原金屬塊相比,密度______(選填“不變”或“改變”)。
15.(2022·廣東東莞·八年級期末)小明想知道醬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華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_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diào);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17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空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如圖乙所示;該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g,燒杯中醬油的質(zhì)量為_______g,醬油的密度為_______kg/m3;
(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醬油密度會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6.(2022·廣東云浮·八年級期末)學校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欲測量某礦石的密度,而該礦石形狀不規(guī)則,無法放入量筒,故選用水、燒杯、天平(帶砝碼和鑷子)、細線、鐵架臺等器材進行實驗,主要過程如下:
(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的零刻度處,并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將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入天平的左盤,先估計燒杯和水的質(zhì)量,然后用_____往天平的右盤_____(選填“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試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所在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_____g;


(3)如圖乙所示,把礦石放入燒杯,礦石下沉到燒杯底部。水面上升了20cm3,則礦石的體積為_____m3。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及游碼指示的質(zhì)量值總和為174g,則礦石的密度為_____kg/m3。(ρ水=1.0×103kg/m3)
17.(2022·廣東潮州·八年級期末)小明在實驗室用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在 ______方向上平衡。
(2)在測量液體的質(zhì)量時,他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操作,其中錯誤的操作是 ______。
(3)在糾正錯誤后,小明繼續(xù)進行實驗操作:
a.用天平測出燒杯和該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160g。
b.將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記下液體的體積。
c.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zhì)量,橫梁平衡時,托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如圖丙所示,該讀數(shù)為 ______g。
(4)經(jīng)計算求得該液體的密度為 ______g/cm3。
18.(2022·廣東韶關·八年級期末)在“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實驗中,小華準備測量一塊金屬的密度。
(1)小華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針的偏向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右側的平衡螺母向 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直到天平平衡;
(2)以下是完成該實驗需要做的步驟,請幫小華整理出正確的操作順序 _____;
A.用細線將金屬塊拴好,輕輕放入量筒內(nèi)的水中,測出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V總;
B.計算金屬塊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V水;
D.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zhì)量m。
(3)當天平平衡時,盤中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質(zhì)量為 _____g;金屬塊放入量筒前、后的情況如圖丙、丁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為 _____cm3,則被測金屬塊的密度是 _____kg/m3。


19.(2022·廣東深圳·八年級期末)小亮同學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的月球巖石的密度。


(1)小亮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至 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_____(為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小亮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質(zhì)量時,操作情況如圖乙所示,其中操作錯誤的兩處是 _____; _____。
(3)改正錯誤后,小亮正確使用天平測量月巖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其值為 _____。
(4)再用細線拴好月巖,把它浸沒到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不考慮細線對月巖質(zhì)量和體積測量的影響),如圖丁所示,由此可算出月巖的密度是 _____kg/m3。
(5)在步驟(4)中,把干燥的月巖放入量筒時如有輕微吸水,則密度測量值 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不變”)。
20.(2022·廣東江門·八年級期末)某小組同學想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
(1)在討論實驗方案時,小蔚同學認為本實驗需要進行下面測量步驟,你認為其中不需要進行的測量步驟是______(請?zhí)钕旅娴男蛱栕帜福?br /> A.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zhì)量
B.將牛奶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
C.將燒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
D.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
(2)統(tǒng)一實驗方案后,同學們開始進行實驗:
①測量前要對天平進行調(diào)節(jié)。小杰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圖示,這時他應該進行的操作具體是:先______然后______,直到使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

②天平調(diào)平衡后,將適量的牛奶倒入燒杯中,并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通過加減砝碼的一番操作,當小蔚將砝碼盒中最小的5g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指向位置如下圖甲所示,則接下來他應該______(請?zhí)钕旅娴男蛱栕帜福?br /> A.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向左移動
B.取下這個最小的砝碼后移動游碼到適當位置
C.移動游碼

③測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為104.8g后,將燒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這時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______cm3;
④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天平橫梁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g;
⑤該小組同學測量的牛奶密度為______kg/m3;
⑥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時,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則測出的牛奶密度會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1.(2022·廣東揭陽·八年級期末)用天平(含砝碼)、量筒、水和細線,測量礦石的密度,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礦石的質(zhì)量為______ g;礦石的體積為______ cm3;
(2)實驗測得該礦石的密度為______kg/m3。
22.(2022·廣東·平遠縣平遠中學八年級期末)放假期間,小明在家學做菜,他想知道所食用油的密度,于是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將托盤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甲圖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天平調(diào)節(jié)平衡后,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34.4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快速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燒杯中食用油的質(zhì)量為______g,食用油的密度為______kg/m3;
(3)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食用油密度與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4)實驗結束后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
A.直接用手將砝碼裝入盒子??????????????????????B.將燒杯及量筒清洗干凈后放回原處
C.所有器材放到一起方便下次使用????????????D.實驗結束后直接離開
23.(2022·廣東揭陽·八年級期末)為了預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為0.8g/cm3的純酒精配制了濃度為75%的酒精。他查閱資料得知濃度為75%的醫(yī)用酒精的密度為0.87g/cm3。為檢驗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和分析: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上,橫梁靜止時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將適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燒杯中,并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酒精的總質(zhì)量,通過一番加減砝碼的操作,當小明將砝碼中最小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仍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他應該______;
A.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B.向右移動游碼
C.取最小的砝碼后移動游碼
(3)測出燒杯和酒精的總質(zhì)量為89g后,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酒精的體積為______cm3;
(4)測量燒杯和剩余酒精的總質(zhì)量,天平橫梁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酒精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為______g/cm3。為符合要求,他應該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適量的______(填“純酒精”或“水”)。
24.(2022·廣東深圳·八年級期末)家長從市場買了桶色拉油,小明想知道色拉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移動游碼至標尺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水平平衡;
②然后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操作情況如圖丁所示,其中的錯誤是:______(只寫一個)
正確操作后測得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10g;
③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色拉油,將裝色拉油的燒杯放在左盤,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g;
④將燒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人量筒中,靜置后色拉油的體積如圖丙所示;
(2)該色拉油的密度為______g/cm;
(3)分析上述實驗過程,你認為測量結果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4)為了減小上述實驗的誤差,只要將上面的實驗步驟順序稍加調(diào)整即可,調(diào)整后的實驗步驟是:______(只填寫實驗步驟前的序號)。
25.(2022·廣東廣州·八年級期末)小洋家的茶幾上有一只金屬牛擺件,爸爸說它是純銅制作的。小洋想通過粗略測量該擺件的密度來鑒定它是否由純銅制作。小洋現(xiàn)在有一支量簡,但金屬牛擺件無法放入量筒中;他還有一個可裝入該擺件的溢水杯,以及小燒杯和足量的自來水,如圖,請你幫他補充完整的實驗報告。


(1)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公式);
(2)小洋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寫出測量的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作m;
②將溢水杯裝滿水,使水恰好不溢出,在溢水杯口下方放燒杯;
③將金屬牛擺件放進溢水杯;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出示數(shù)記作V。
(4)金屬牛擺件密度表達式:______________(用記錄的符號來表達)。
26.(2022·廣東深圳·八年級期末)小紅的媽媽從市場買回了一桶色拉油,擔心買的油是地溝油,小紅為解除媽媽的顧慮,在網(wǎng)絡上查得優(yōu)質(zhì)色拉油的密度在之間,地溝油的密度在之間,她決定用測密度的方法鑒別油的品質(zhì)。
(1)實驗步驟如下:
A.將托盤天平放于___________上,移動游碼至標尺_____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
C.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色拉油,將裝色拉油的燒杯放在左盤,在右盤加減砝碼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_g;
D.將燒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量筒內(nèi)色拉油的體積是___________。
(2)該色拉油的密度為___________,由此,小紅判斷色拉油的品質(zhì)是___________的(選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紅同學的實驗過程,你認為測量結果_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小紅通過反思后想到:其實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步驟,只要將上面的實驗步驟順序稍加調(diào)整就會大大減少上述實驗的誤差,她調(diào)整后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只填寫實驗步驟前的代號即可);
(4)小紅同學還不太放心測量的結果,她又用了不同體積的這種色拉油進行多次測量,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
A.得到普遍規(guī)律??????????B.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27.(2022·廣東·紅嶺中學八年級期末)為了預防病毒,小紅的媽媽采購了消毒液進行日常殺菌,為了測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小紅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圖1甲是小紅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的情景,請你指出她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______;改正錯誤后,天平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1乙所示,要使天平平衡,應將_______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直到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適量消毒液的總質(zhì)量為126.2g,將燒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液面位置如圖2所示,則量筒的中消毒液的體積為_______cm3;
(3)用天平測出剩余消毒液和燒杯的質(zhì)量時,小紅依次將兩個20g、1個10g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后,繼續(xù)向右盤內(nèi)加入最小的5g砝碼時,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他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3所示,則消毒液的密度為_______kg/m3;
(4)分析以上步驟,你認為小紅所測消毒液的密度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28.(2022·廣東茂名·八年級期末)小萍周末在家陪妹妹測量橡皮泥的密度,聰明的小萍設計了下面的測量方案。

(1)選擇托盤天平、量筒、水和細線進行實驗,把托盤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碼歸零后調(diào)節(jié)天平兩端的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向中央刻度線左側時,應當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
(2)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如圖A所示),再將系有細線的橡皮泥放入量筒中(如圖B所示,細線的體積忽略不計),則由圖A、B可知橡皮泥體積為______cm3;
(3)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橡皮泥的質(zhì)量,在使用托盤天平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碼
B.被稱量物應放在天平的右盤
C.加砝碼的順序應是先加質(zhì)量大的再加質(zhì)量小的
(4)測量結果如圖C所示,可知橡皮泥質(zhì)量為______g,通過計算可知ρ橡=______kg/m3;
(5)此方案測得橡皮泥的密度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29.(2022·廣東汕頭·八年級期末)小明想測量石榴汁的密度

【實驗步驟】
①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調(diào),使天平橫梁平衡。將空燒杯放在調(diào)好的天平上,測出其質(zhì)量為40g;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石榴汁,將其放在天平左盤上,在右盤內(nèi)添加砝碼,當放入最小的5g砝碼時,天平右端下沉,接下來應該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石榴汁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_g;
③將燒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石榴汁的體積為___________cm3;
④用上述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石榴汁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
【分析與交流】
(1)小華認為,小明在步驟③中,由于燒杯中的石榴汁有殘留,會使密度的測量結果_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2)小華在實驗中先測出了空燒杯的質(zhì)量m1,倒入石榴汁后測出其總質(zhì)量m2,將石榴汁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石榴汁較多,無法全部倒完,他及時停止了操作,讀出此時量筒中石榴汁的體積V,再測出剩余石榴汁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3,請寫出石榴汁密度的表達式 ρ=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0.(2022·廣東河源·八年級期末)同學們測量一個金屬塊的密度,具體實驗操作如下:

(1)將天平放在 ______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______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應向 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2)把金屬塊放在天平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 ______g;
(3)在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底部 ______,將金屬塊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是 ______cm3;
(4)金屬塊的密度是 ______kg/m3;
(5)實驗時,若將(2)、(3)兩個步驟順序對調(diào),這種方法測出的金屬塊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31.(2022·廣東湛江·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 小華在測量小物塊密度的實驗中。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然后將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選填“內(nèi)”或“外”)調(diào),使天平橫梁平衡。 天平平衡后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物體應放在________(選填“左” 或“右”)盤,當加入一定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 再加入最小的砝碼,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 這時應該 ___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2)如圖乙所示,用天平測得小物塊的質(zhì)量是______g;如圖丙所示,用量筒測量小物塊的體積是________cm3,則小物塊的密度是 __________kg /m3。
(3)此實驗中,若是先用量筒測出物體的體積后,緊接著把物體放到天平上測質(zhì)量,則測出物體的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_(選填“偏大”、 “偏小” 或“不變”)。

32.(2022·廣東揭陽·八年級期末)科學選種是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華想測量稻谷種子的密度,具體做法如下:

(1)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適量稻谷種子的總質(zhì)量m1,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m1=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測得其體積V1為300 mL,將上述種子放入量筒中,種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和種子的總體積V2=______mL;
(3)種子的密度ρ=______g/cm3,與真實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華經(jīng)過反思后改進了實驗方案:將量筒中種子倒出,用紙巾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測得種子總質(zhì)量為m2,則種子密度ρ=______。(用ρ水和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33.(2022·廣東湛江·八年級期末)小明同學利用下列器材測量醬油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的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選填“右”或“左”)調(diào);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18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則醬油的密度為_____kg/m3;
(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醬油密度會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4)實驗中另一個同學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他很快想到另外一種實驗方法。他添加了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你補充完整。
①調(diào)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m0
②將一個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1
③用另一個燒杯裝滿醬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m2
④則醬油的密度表達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
(5)該同學在測量醬油體積時使用了下列哪種物理方法_____。
A.控制變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類比法
34.(2022·廣東肇慶·八年級期末)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成“右”)調(diào)節(jié),直到橫梁平衡;
(2)將裝有適量鹽水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若小燒杯的質(zhì)量為20g,則小燒杯中鹽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g。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_cm3,由此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
(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值比真實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35.(2022·廣東云浮·八年級期末)小明想利用所學的知識測量醬油的密度實驗過程中經(jīng)歷過如下步驟:

A、將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中,記下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如圖甲所示.
B、取出醬油樣品倒入玻璃杯,稱出醬油與玻璃杯總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
C、稱出剩余醬油與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如圖丙所示.
D、利用測得的數(shù)據(jù),求出醬油樣品的密度.
(1)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是:_____
(2)根據(jù)上述實驗可知:乙圖中醬油和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為__g,倒入量筒中的醬油質(zhì)量為__g.
(3)量筒中醬油的體積為____cm3,醬油的密度為____kg/m3.

參考答案:
1.D
【解析】
A、稱量時,應該是“左物右碼”,且加減砝碼用鑷子,則左盤應放花崗石,右盤應放砝碼,故A錯誤;
B、在稱量過程中,要靠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不能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故B錯誤;
C、由圖知,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25g,游碼在3g處,所以花崗石的質(zhì)量為25g+3g=28g,故C錯誤;
D、由圖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花崗石的體積為30ml﹣20ml=10ml=10cm3;
則花崗石的密度為:ρ2.8g/cm3=2.8×103kg/m3,故D正確.
2.BD
【解析】
AB.由圖甲可知,指針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使橫梁平衡,使橫梁平衡,故A錯誤,B正確;
C.由圖乙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石塊的質(zhì)量
m=50g+20g+1.4g=71.4g
故C錯誤;
D.由圖丙可知,水的體積為60mL,水和石塊的總體積為80mL,則石塊的體積
V=80mL-60mL=20mL=20cm3
石塊的密度是

故D正確。
故選BD。
3.AC
【解析】
AB.設量筒的質(zhì)量為,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量筒的總質(zhì)量

根據(jù)可得,則有

當液體體積為V2=80cm3時,液體和量筒的總質(zhì)量

根據(jù)可得

解得液體的密度,A正確,B錯誤;
CD.將代入得,C正確,D錯誤。
故選AC。
4.???? 體積???? 200???? 0.84×103
【解析】
[1]同一個玻璃杯容積相同,所以杯子兩次裝滿油和水,是為了使被測量的油和水體積相同。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杯子中水的質(zhì)量為
m水=300g-100g=200g
則瓶子的容積是
V=V水=200cm3=200mL
[3]杯子中椰子油的質(zhì)量為
m油=268g-100g=168g
杯子中椰子油的體積為
V油=V水= 200cm3
則椰子油的密度為
ρ油=0.84g/cm3=0.84×103kg/m3
5.???? 見詳解???? 1.2???? 1200???? 72
【解析】
(1)[1]橫坐標每兩格為10 cm3;以表格中第3、4列的數(shù)據(jù)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四個點并連線,如圖:

(2)[2][3]由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倒入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為12g,液體的體積為12 cm3;液體的密度為

(3)[4]如圖,倒入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60 cm3,液體的質(zhì)量為

6.???? 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 132.6???? 2.6×103
【解析】
(1)[1]指針靜止后偏向分度盤左邊,說明天平向左偏,此時應當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2]鵝卵石的質(zhì)量應等于砝碼的質(zhì)量和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2.6g,則鵝卵石的質(zhì)量

鵝卵石的質(zhì)量為132.6g。
(3)[3]鵝卵石的體積等于取出鵝卵石,往燒杯中加水的體積,加水的質(zhì)量

鵝卵石的體積

鵝卵石的密度

則鵝卵石的密度為2.6×103kg/m3。
7.???? 左???? 左???? 46.8???? 18???? 2.6×103???? 大
【解析】
(1)[1]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由圖可知,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使天平平衡。
(2)[2]使用天平時,應把物體放在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所以,應將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
[3]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則礦石的質(zhì)量是
m=20g+20g+5g+1.8g=46.8g
(3)[4]用量筒測得礦石體積是
V=38mL-20mL=18mL=18cm3
[5]礦石的密度為

(4)[6]由于先測礦石的體積,取出時會沾水,導致再測礦石的質(zhì)量時質(zhì)量偏大,由知道,測得的礦石密度會偏大。
8.???? 沒有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右???? 60???? 取下5g的砝碼,調(diào)節(jié)游碼使天平重新平衡???? 72???? 1.2×103???? 直接用手拿砝碼
【解析】
(1)[1]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故由圖甲可知,錯誤之處是沒有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由圖乙可知,此時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左側,即天平的左側重、右側輕,故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直至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2)[3]由圖2可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故量筒中消毒液的體積為60mL,即60cm3。
(3)[4]繼續(xù)向右盤內(nèi)加入最小的5g砝碼時,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說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偏大,故應取下5g的砝碼,再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5]天平讀數(shù)為砝碼數(shù)加游碼數(shù),由圖3可知,燒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質(zhì)量為
m剩=20g+20g+10g+4.2g=54.2g
故量筒中消毒液的質(zhì)量為
m=m總-m剩=126.2g-54.2g=72g
[6]由可得,消毒液的密度為

(4)[7]為了避免污染砝碼,在拿取砝碼時應用鑷子夾取,故由圖4可知,操作不規(guī)范的是直接用手拿砝碼。
9.???? 游碼沒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上???? 71.4???? 20???? 3.57???? 偏大????
【解析】
(1)[1]測量前,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故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游碼沒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上。
(2)[2]由圖乙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游碼的讀數(shù)為1.4g,鵝卵石質(zhì)量為

[3]量筒的分度值為2mL,鵝卵石與水的總體積為60mL,則鵝卵石的體積為

[4]鵝卵石的密度

(3)[5]在把鵝卵石從水中取出時,鵝卵石上有附著的水,所以所測鵝卵石的質(zhì)量偏大,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所得密度值偏大。
(4)[6]由于物質(zhì)的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同種物質(zhì),其質(zhì)量m與體積V的比值一定。其m-V圖像為正比例函數(shù)圖像,將測量的質(zhì)量與體積數(shù)值描點,再連接原點,得出圖像如圖所示

10.???? 游碼???? 平衡螺母???? 152???? 20???? 1.1???? >
【解析】
(1)[1][2]使用前,將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然后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3]由圖2可知,瓶子和甲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
m1=100g+50g+2g=152g
[4]如圖3所示,量筒分度值為2mL,則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20cm3。
[5]量筒中甲液體的質(zhì)量為
m=m1-m2=152g-130g=22g
甲液體的密度是

(3)[6]由圖4可知,天平平衡,說明甲乙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由圖知甲液體的體積小于乙液體的體積,由密度公式知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即

11.???? 零刻度線???? 左???? 74???? 1.03
【解析】
[1][2]調(diào)節(jié)天平前,將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指針指在分度盤右側,說明天平左盤高右盤低,應把平衡螺母向左移動;
[3]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量筒中的凹液面相平,讀出示數(shù)為74mL;
[4]左盤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zhì)量加上標尺上游碼對應的示數(shù),則牛奶與量筒的總質(zhì)量為
m總=100g+20g+10g+5g+1.2g=136.2g
則被測牛奶的質(zhì)量為
m=136.2g-60.0g=76.2g


12.???? 水平???? 右???? 用手拿砝碼???? 物體和砝碼放反了???? 向右移動游碼
【解析】
(1)[1]天平在使用,應放在水平臺面上。
[2]使用前調(diào)平衡,將游碼用鑷子撥動到標尺左端零刻線處,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針指向分度盤左側,說明左側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
(2)[3][4]小華所說的兩個錯誤是:稱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物體應放在左盤,砝碼應放在右盤,從圖中看出物體和砝碼放反了位置;用手拿砝碼,會腐蝕砝碼,影響以后測量的準確性。
(3)[5]如圖,指針左偏,說明物體重,所以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向右移動游碼。
13.???? ③①②④???? ???? C???? 64???? 8???? 8×103
【解析】
(1)[1]實驗時,應先測量硬幣的質(zhì)量,再測量硬幣的體積,防止硬幣沾水導致測得的質(zhì)量偏大,故合理順序為③①②④。
[2]10枚硬幣的體積為
V=V2-V1
硬幣密度的表達式為

(2)[3]AB.天平使用時,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測量前使天平平衡,測量過程中不能調(diào)節(jié),故AB不符合題意;
C.測量過程中指針左偏,說明右盤中砝碼總質(zhì)量小于硬幣的質(zhì)量,故先增減砝碼,如果加上最小的砝碼指針右偏,則取下最小砝碼,再移動游碼,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3)[4][5]硬幣的質(zhì)量為
m=50g+10g+4g=64g
量筒的分度值為2mL,由圖知,量筒中水的體積為30mL,水和硬幣的總體積為38mL,10枚硬幣的總體積為兩次讀數(shù)之差,即
V=V2-V1=38mL-30mL=8mL=8cm3
[6]硬幣的密度為

14.???? 水平???? 零刻度線???? 左???? 54???? 20???? 2.7???? 不變
【解析】
(1)[1][2][3]天平的使用,在測量物體質(zhì)量之前,首先將托盤天平放置于水平的工作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即指針向右偏,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
(2)[4]如圖乙所示,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

(3)[5]則金屬塊的體積是為

(4)[6]經(jīng)過計算可知,金屬塊的密度是

(5)[7]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密度與物質(zhì)的種類或狀態(tài)是有關系的,但是與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無關。故將金屬塊截去一半,剩余金屬塊與原金屬塊相比,密度是不變的。
15.???? 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 左???? 0.2???? 45???? 1.125×103???? 偏大
【解析】
(1)[1]根據(jù)天平的使用規(guī)則,使用天平前,游碼應該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右邊較重,根據(jù)“右重左調(diào)”,可知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2)[3]從圖甲可以看到,中間的游標尺,1g中有5個刻度,則該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
[4]已知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從圖甲可看到,醬油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為

那么燒杯中的醬油的質(zhì)量為

燒杯中醬油的質(zhì)量為45g。
[5]由圖乙知,量筒的分度值為1mL,量筒中醬油的體積為

量筒中醬油的體積為,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醬油的密度為

醬油的密度為1.125×103kg/m3。
(3)[6]把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燒杯內(nèi)壁沾有醬油,所測體積V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16.???? 鑷子???? 從大到小???? 124???? 20????
【解析】
(1)[1]手上有汗液或其它污漬,直接用手拿容易砝碼生銹,必須用鑷子取放。
[2]加減砝碼的原則是放到最小的砝碼如果還小了,就調(diào)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如果大了就取下最小砝碼,調(diào)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故在加減砝碼時應先大后小。
[3]如圖所示,標尺每大格表示1g,平均分成5小格,即分度值為0.2g,游碼的讀數(shù)為4g,根據(jù)天平讀數(shù)的方法,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

(2)[4]物體浸沒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所以水上升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即礦石的體積為

[5]礦石的質(zhì)量為

則礦石的密度為

17.???? 水平???? 用手拿砝碼???? 136???? 0.8
【解析】
(1)[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撥到零刻度,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方向上平衡。
(2)[2]由圖甲的操作知,圖中用手直接拿砝碼,容易使砝碼生銹,使得砝碼質(zhì)量偏大。
(3)[3]由乙圖可知液體的體積為V=30mL=30m3;由丙圖可知,游碼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此時游碼最左側所在位置的示數(shù)為1g,砝碼質(zhì)量為135g,則剩余液體和燒杯的質(zhì)量為

(4)[4]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為

液體的密度為

18.???? 右???? DCAB???? 57???? 20???? 2.85×103
【解析】
(1)[1]由圖甲知,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分度盤的指針向左偏轉,應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才能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2]測量物體的密度實驗中,為了防止測量物體體積時物體上沾有水而導致測得的質(zhì)量偏大,應該先測量物質(zhì)的質(zhì)量,然后再用排水法測出體積,根據(jù)求得密度。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為:DCAB。
(3)[3]由圖乙知,金屬塊的質(zhì)量
m=50g+5g+2g=57g
[4]由圖丙及丁知,金屬塊的體積
V=V2-V1=40mL-20mL=20mL=20cm3
[5]金屬塊的密度

19.???? 零刻度線???? 左???? 天平左盤放砝碼,右盤放物體???? 用手直接拿砝碼???? 37g???? ???? 偏大
【解析】
(1)[1][2]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時要將平衡螺母向指針偏轉的相反方向調(diào)節(jié),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根據(jù)“右偏左調(diào),左偏右調(diào)”的規(guī)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2)[3][4]小亮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質(zhì)量時,操作情況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天平左盤放了砝碼,右盤放物體,這不符合“左物右碼”的測量原則;在提取砝碼時,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應該用鑷子夾取。
(3)[5]改正錯誤后,小亮正確使用天平測量月巖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丙所示,游碼示數(shù)為2g,則天平示數(shù)為

(4)[6]再用細線拴好月巖,把它浸沒到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不考慮細線對月巖質(zhì)量和體積測量的影響),如圖丁所示,量筒內(nèi)液位示數(shù)為40mL,則月巖的體積為

由此可算出月巖的密度是

(5)[7]在步驟(4)中,把干燥的月巖放入量筒時如有輕微吸水,則量筒內(nèi)液位會偏低,測量的體積值偏小,則密度測量值偏大。
20.???? A???? 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 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B???? 30???? 72.4???? 1.08×103???? 偏大
【解析】
(1)[1]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牛奶密度,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合理的步驟為:
B.將牛奶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為m1。
C.將燒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V。
D.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為m2。
牛奶的密度為

可見,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zhì)量是不需要的,故選A。
(2)①[2][3]使用天平前,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游碼沒有在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需要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這時指針會向左偏,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直到使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處。
②[4]由圖甲可知,將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略大于左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此時應該取下最小的砝碼后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水平平衡。測量過程中不允許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故B正確。
③[5]由圖乙可知,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
V=30mL=30cm3
④[6]由圖丙可知,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為
m剩=50g+20g+2.4g=72.4g
⑤[7]倒入量筒中牛奶的質(zhì)量為
m=m總-m剩=104.8g-72.4g=32.4g
牛奶密度為

⑥[8]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會導致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偏小,根據(jù)計算的密度偏大。
21.???? 142???? 20???? 7.1×103
【解析】
(1)[1]天平稱礦石質(zhì)量時,礦石質(zhì)量為砝碼質(zhì)量加上游碼示數(shù),即

[2]礦石體積為兩個量筒示數(shù)之差,即

(2)[3]實驗測得該礦石的密度為

22.???? 水平???? 零刻度線???? 右???? 36.8???? 920???? 偏大???? 油會粘在燒杯中造成體積偏小???? B
【解析】
(1)[1][2]使用托盤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3]由甲圖可知,天平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右端上翹,應該把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調(diào)節(jié),即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
(2)[4]由圖乙和題意可知燒杯和食用油的質(zhì)量
m'=50g+10g+10g+1.2g=71.2g
燒杯中食用油的質(zhì)量
m=m'-m杯=71.2g-34.4g=36.8g
由圖丙可知,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
V=40mL=40cm3
[5]則食用油的密度


(3)[6][7]由于在操作中燒杯中的食用油會粘在燒杯中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導致食用油的體積測量值偏小,根據(jù)可知密度測量值偏大。
(4)[8]實驗結束后不可直接離開,應用鑷子將砝碼放入盒子,不可用手直接拿砝碼;將燒杯及量筒清洗干凈后放回原處,而不是將所有器材放到一起方便下次使用,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3.???? 右???? B???? 60???? 37.4???? 0.86???? 水
【解析】
(1)[1]橫梁靜止時指針如圖甲所示,從圖甲可以看到,指針往左偏,說明天平左端較重,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2]當小明將砝碼中最小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仍如圖甲所示,圖甲中指針往左偏,說明燒杯和酒精的總質(zhì)量較大,此時應該調(diào)節(jié)游碼,即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故選B。
(3)[3]從圖乙可以看到,量筒的量程為100mL,分度值為4mL,量筒中液面在60刻度位置,則量筒中酒精的體積為

量筒中酒精的體積為60cm3。
(4)[4]從圖丙可以看到,左邊是燒杯和剩余酒精,右邊是20g、10g、5g砝碼各一個,游碼的讀數(shù)為2.4g,它的總質(zhì)量為

燒杯和剩余酒精的總質(zhì)量為37.4g。
(5)[5]測出燒杯和酒精的總質(zhì)量為89g,而由[4]解析可知,燒杯和剩余酒精的總質(zhì)量為37.4g,則倒入量筒的酒精質(zhì)量為

倒入量筒的酒精質(zhì)量為51.6g;從[3]解析可知,量筒中酒精的體積為60cm3,則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為

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為0.86g/cm3。
[6]由[5]解析可知,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為0.86g/cm3,而濃度為75%的醫(yī)用酒精的密度為0.87g/cm3,純酒精的密度為0.8g/cm3,水的密度為1g/cm3,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小于0.87g/cm3,他應該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適量的水,增大配制的酒精的密度,達到標準。
24.???? 右???? “砝碼和物體放反了”或“用手拿砝碼”???? 56???? 0.92???? 偏大???? ①③④②
【解析】
(1)[1]由甲圖知,指針向左偏轉,說明左邊重,故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
[2]使用天平測量質(zhì)量時,應該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將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圖中砝碼和物體放反了;測量時要用鑷子鑷取砝碼,直接用手拿砝碼會因手上有汗液而腐蝕砝碼,所以圖中用直接砝碼是錯誤的。
[3]由圖乙知,色拉油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為

(2)[4]色拉油質(zhì)量

色拉油的體積

色拉油的密度

(3)[5]在測量體積時,由于有部分色拉油粘在燒杯內(nèi)壁,使得測量的色拉油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可知,測得的色拉油的密度偏大。
(4)[6]測量時,可先將適量色拉油倒入燒杯中,測出它們的總質(zhì)量,再將燒杯中的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并讀出量筒中色拉油的體積,然后再測出燒杯和杯中剩余色拉油的質(zhì)量,然后利用量筒中色拉油的質(zhì)量和體積來求出色拉油的密度,從而避免色拉油粘在燒杯或者量筒內(nèi)壁而導致的誤差,所以調(diào)整后的實驗步驟是①③④②。
25.???? ???? 天平???? 用天平測量出金屬牛的質(zhì)量???? 將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
【解析】
(1)[1]實驗室測量密度采用的是間接測量法,即測量出質(zhì)量和體積,然后根據(jù)公式計算密度。
(2)[2]圖中提供了量筒可用于測量體積,根據(jù)實驗原理,還需要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即天平。
(3)[3][4]根據(jù)實驗原理,首先利用天平測量出金屬牛的質(zhì)量,記作m,然后利用排水法將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示數(shù)記作V,即金屬牛的體積。
(4)[5]由測量的數(shù)據(jù)可知,金屬牛擺件密度表達式為

26.???? 水平桌面???? 零刻度線???? 右???? 56???? 50???? 0.92???? 合格???? 偏大???? ACDB???? B
【解析】
(1)[1]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時,應放在水平工作臺上。
[2]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前,要先將游碼移到零刻度上,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零刻度上。
[3]由圖甲得,指針指在刻度盤左邊,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水平平衡。
[4]由圖乙得,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

[5]由圖丙得,量筒的分度值為2mL,色拉油的體積為50mL。
(2)[6][7]色拉油的質(zhì)量為

色拉油的密度為

優(yōu)質(zhì)色拉油的密度在之間,所以色拉油的品質(zhì)合格。
(3)[8]小紅同學將燒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時,有部分色拉油殘留在燒杯內(nèi)部,會導致測得的體積偏小,由得,算出的密度偏大。
[9]要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應該減少殘留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中的步驟應對調(diào)為ACDB,即可減小測量時的誤差。
(4)[10]不同體積的這種色拉油進行多次測量,計算出每個實驗對應的色拉油的密度,進而求色拉油密度的平均值,減小誤差。
27.???? 沒有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平衡螺母???? 右???? 60???? 取下5g砝碼,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1.2×103???? 準確
【解析】
(1)[1]天平使用前要調(diào)節(jié)平衡,先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圖1甲是小紅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的情景,她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沒有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3]如圖乙,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右端上翹,應將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直到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2)[4]由圖2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 mL,液體的體積是
V=60mL=60cm3
(3)[5]]小紅依次將兩個20g、1個10g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后,繼續(xù)向右盤內(nèi)加入最小的5g砝碼時,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說明砝碼的質(zhì)量大,則他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取下5g砝碼,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6]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3所示,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4.2g,剩余消毒液和燒杯的質(zhì)量
m'=20g+20g+10g+4.2g=54.2g
則倒入量筒中消毒液的質(zhì)量
m=m總﹣m'=126.2g﹣54.2g=72g
則消毒液的密度為

(4)[7]量筒中消毒液的體積測量是準確的,質(zhì)量是準確的,故消毒液的密度測量值是準確的。
28.???? 水平???? 右???? 10???? C???? 13.4???? 1.34×103???? 偏大
【解析】
(1)[1][2]使用前要調(diào)零,左偏向右調(diào),右偏向左調(diào);選擇托盤天平、量筒、水和細線進行實驗,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調(diào)節(jié)天平兩端的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向中央刻度線左側時,應當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
(2)[3]由A圖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放入橡皮泥前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1=20mL,由B圖可知,放入橡皮泥后,量筒中的示數(shù)V2=30mL,則橡皮泥的體積為

(3)[4]A.要用鑷子夾取砝碼,而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故A錯誤;
B.物體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故B錯誤;
C.加砝碼的順序應是先加質(zhì)量大的再加質(zhì)量小的,故C正確。
故選C。
(4)[5][6]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后,左盤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zhì)量加上標尺上游碼對應的示數(shù),故橡皮泥的質(zhì)量
m=10g+3.4g=13.4g
橡皮泥的密度

(5)[7]由于先測量橡皮泥的體積,把橡皮泥從量筒中拿出來測量質(zhì)量的時候,橡皮泥由于沾水會導致所測的質(zhì)量偏大,則計算出來的的密度會比實際值偏大。
29.???? 右???? 將5g的砝碼取下,再向右移動游碼???? 62.4???? 20???? 1.12×103???? 偏大????
【解析】
①[1]在調(diào)節(jié)過程中,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邊調(diào)節(jié)。
②[2]最小5g砝碼放入右盤之后指針向右偏,說明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大于物體的質(zhì)量,但超出的質(zhì)量小于5g,所以此時應將5g的砝碼取下,再向右移動游碼,直至橫梁重新水平平衡。
[3]燒杯和石榴汁的總質(zhì)量
m總=50g+10g+2.4g=62.4g
③[4]由圖乙可知,量筒中石榴汁的體積
V=20mL=20cm3
④[5]石榴汁的密度

(1)[6]如果液體有殘余,會使得測得的體積偏小,由可知密度偏大。
(2)[7]倒入石榴汁后燒杯和石榴汁的總質(zhì)量與剩余石榴汁和燒杯總質(zhì)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石榴汁質(zhì)量,即倒入量筒中石榴汁質(zhì)量
m=m2-m3
所以石榴汁密度的表達式
ρ=
30.???? 水平???? 零刻度線???? 右???? 32???? 相平???? 10???? 3.2×103???? 偏大
【解析】
(1)[1][2][3]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然后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橫梁水平平衡;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由圖甲可知指針靜止時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
(2)[4]由圖乙可知,天平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
m=20g+10g+2g=32g
(3)[5][6]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底部相平;由圖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水面對應的刻度為V總=40mL;金屬塊的體積為
V=V總﹣V水=40mL﹣30mL=10mL=10cm3
(4)[7]金屬塊的密度為
ρ==3.2g/cm3=3.2×103kg/m3
(5)[8]若將(2)、(3)兩個步驟順序對調(diào),由于金屬塊從水中取出時會沾水,導致所測量的質(zhì)量偏大,根據(jù)ρ=可知得出的金屬塊密度會偏大。
31.???? 外???? 左???? 不加最小的砝碼,移動游碼???? 97.4???? 40???? 2.435×103???? 偏大
【解析】
(1)[1]指針偏左,右邊重,平衡螺母向外調(diào)。
[2]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
[3]當加入一定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再加入最小的砝碼,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右端下沉,這時應該取下最小砝碼,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2)[4][5][6]小物塊的質(zhì)量是
m=50g+20g+20g+5g+2.4g=97.4g
小物塊的體積是
V=80cm3-40cm3=40cm3
小物塊的密度是

(3)[7]若是先用量筒測出物體的體積后,緊接著把物體放到天平上,測出物體的質(zhì)量,由于物體上會沾有水,造成質(zhì)量偏大,密度值偏大。
32.???? 153???? 400???? 1.53???? 大???? 種子浸沒水中,由于吸水,測得其體積偏小????
【解析】
(1)[1]稻谷種子的總質(zhì)量
m1=100g+50g+3g=153g
(2)[2]由圖可知,此時水和種子的總體積為400mL。
(3)[3][4][5]種子的密度

因為稻谷會吸水,所以測得其體積偏小,質(zhì)量準確,根據(jù),密度偏大。
(4)[6]種子吸水質(zhì)量為

吸水體積

種子密度

33.???? 零刻度線???? 左???? 1.1×103???? 偏大???? ρ水???? B
【解析】
(1)[1][2]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移動。
(2)[3]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
m1=50g+10g+2g=62g
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m2=18g,量筒中醬油的質(zhì)量
m=m1﹣m2=62g﹣18g=44g
量筒中醬油的體積
V=40mL=40cm3
醬油的密度
ρ==1.1g/cm3=1.1×103kg/m3
(3)[4]燒杯中的醬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醬油的體積測量值偏小,根據(jù)ρ=得,密度測量值偏大。
(4)[5]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
m水=m1﹣m0
水的體積
V==
燒杯中裝滿水和裝滿醬油,水和醬油的體積相等,所以醬油的體積為
V=
燒杯中醬油的質(zhì)量
m醬油=m2﹣m0
醬油的密度
ρ醬油= ==ρ水
(5)[6]燒杯中裝滿水和裝滿醬油,水和醬油的體積相等,用水的體積代替醬油的體積,這種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4.???? 水平???? 左???? 66???? 60???? 1.1×103???? 大
【解析】
(1)[1][2]天平使用時,為保證測量的精確和安全,必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測量前先要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相對指針的調(diào)節(jié)原則:右偏左調(diào),左偏右調(diào);由圖知道指針靜止時指在標尺中央紅線上的右側,所以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
(2)[3][4][5]根據(jù)題意知道,燒杯的重力是:m1 =20g,由圖乙知道,鹽水和燒杯的質(zhì)量是
m2 =50g+20g+10g+5g+1g=86g
所以,量筒中鹽水的質(zhì)量是
m=m2 -m1 =86g-20g=66g
由圖丙知道,量筒中鹽水的體積是V=60cm3,所以鹽水的密度是

(3)[6]把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時,由于燒杯內(nèi)壁會粘有一些液體,所以鹽水的體積V偏小,由知道,密度會比真實值偏大。
35.???? BACD???? 73.4???? 45???? 40???? 1.125×103
【解析】
(1)[1]為避免液體在燒杯壁上有殘留造成實驗誤差,合理的實驗步驟是:
B、取出醬油樣品倒入玻璃杯,稱出醬油與玻璃杯總質(zhì)量;
A、將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中,記下量筒中醬油的體積;
C、稱出剩余醬油與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
D、利用測得的數(shù)據(jù),求出醬油樣品的密度.
(2)[2][3]乙圖中醬油和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為
50g+20g+3.4g=73.4g
丙圖中剩余醬油與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
20g+5g+3.4g=28.4g
則倒入量筒中的醬油質(zhì)量為
m=73.4g-28.4g=45g
(3)[4][5]量筒中醬油的體積為V=40cm3,醬油的密度



相關試卷

初中物理第六章 質(zhì)量和密度第2節(jié) 密度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質(zhì)量和密度第2節(jié) 密度同步練習題,共47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質(zhì)量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質(zhì)量練習題,共16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課后測評,共3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如圖所示,請將光路圖補充完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八年級上冊第5節(jié) 光的色散當堂達標檢測題

八年級上冊第5節(jié) 光的色散當堂達標檢測題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光的折射課后測評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光的折射課后測評

2021學年第1節(jié) 溫度課堂檢測

2021學年第1節(jié) 溫度課堂檢測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聲的利用一課一練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聲的利用一課一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3節(jié)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