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第I卷(共5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 2022年2月在北京舉辦的冬季奧運會中,使用了許多功能各異的材料,下列有關材料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陶瓷、玻璃、水泥屬于傳統(tǒng)的無機非金屬材料
B. 石墨烯、富勒烯和碳納米管屬于新型有機非金屬材料
C. 硅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半導體材料
D. 通訊中使用的光導纖維,主要成分為
2. 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是因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B. 常溫下,可用鐵或鋁制容器盛裝濃硝酸或濃硫酸
C. 雷電時,空氣中的與反應生成NO,屬于氮的固定
D. 把工廠煙囪造高,可減少酸雨的產生
3. 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鐵與硫加熱條件下反應:
B. 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
C. 用稀硝酸除去試管內壁銀鏡:
D. 濃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4.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氨的噴泉實驗體現了氨極易溶于水的性質
B.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中常用作干燥劑,可干燥、、
C. 氮氣的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不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D. 硫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自然界中僅以化合態(tài)存在
5. 粗鹽中含有泥沙以及、、等雜質,其提純過程一般經過以下流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
B. 操作③中按a、b、c順序可依次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溶液、溶液
C. 操作⑤中加鹽酸調pH的目的,只是為了除去過量的
D. 進行操作⑥時,當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6.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與實驗結論都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鋅錳干電池中,鋅筒作正極
B. 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的速率都變?yōu)?
C. 合成氨反應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大,氨的產率越高
D. 鉛酸蓄電池充電時也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8. 某原電池的總反應是,該原電池的正確組成是
A. B.
C. D.
9. 有a、b、c、d四種金屬電極,有關的實驗裝置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
由此可判斷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 a>b>c>dB. c>b>a>dC. b>c>d>aD. a>b>d>c
10. 為了說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四個實驗,你認為結論不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11. 向某溫度恒定、體積固定密閉容器中加入0.3mlA.、0.1ml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沒有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物質B的起始濃度是0.02ml/L
B. 若t1=15,則0~t1s內以C物質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v(C)=0.004ml/(L·s)
C.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B+C
D. 密閉容器的容積為2L
12. 甲烷消除NO2的污染原理為:。在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4和NO2進行上述反應。下列表述能用來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v正(CH4)=2v逆(NO2)
B. 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不再變化
C. 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D. 單位時間內,消耗1mlCH4同時生成1mlCO2
13.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 分子的球棍模型:B. 的電子式:
C. 醛基的結構簡式:-COHD. 葡萄糖的分子式:
14. 有機化合物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必不可少,下列對有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凡是含碳元素化合物都屬于有機化合物
B. 乙烯、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中
C. 環(huán)己烷( )和苯( )均屬于不飽和烴
D. 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生成和,說明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15. 下列有關有機高分子材料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B. 棉花、羊毛、蠶絲、麻、天然橡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C. 橡膠硫化的過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D. “航天服”使用多種合成纖維,合成纖維和再生纖維統(tǒng)稱為化學纖維
16. 糖類、蛋白質和油脂既是人體必須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也是食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利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可檢驗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
B. 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可進行肥皂生產
C. 利用灼燒的方法,可鑒別織物的成分是蠶絲還是人造絲
D. 利用淀粉,可直接檢驗加碘食鹽中的
17. 下列實驗現象與結論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18. 某有機化合物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屬于芳香烴
B. 該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為苯環(huán)、羧基、羥基、碳碳雙鍵
C. 該有機化合物可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取代反應
D. 該有機化合物可使酸性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且二者褪色的原理相同
第II卷(共46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6分。)
19. (硫、氮是重要的非金屬元素,請根據它們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I.“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重要模型。下圖為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
(1)圖中X、Y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
(2)將Y通入如下圖裝置A中,A中盛有X的水溶液,觀察到裝置A中有淡黃色固體生成,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為_______。
(3)在加熱條件下,W濃溶液能與銅發(fā)生反應,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備的方案理論上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II.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yè)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C為紅棕色氣體):
(5)寫出上述過程中A到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
(6)寫出上述過程中C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
(7)濃硝酸在常溫下可與銅反應并生成C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稀硝酸在常溫下也可與銅反應并生成B氣體。一定濃度的硝酸與銅反應,得到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B和C的混合氣體2.24L(標況下),則溶解的Cu的質量是_______g。
20. 現代社會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用為了更好的利用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需要關注化學反應的快慢和程度。
I.化學變化過程中,均在在物用變化與能量變化,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以驗證此結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實驗時,溫度計水銀柱液面的變化:①升高;②降低。則反應①中,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_______生成物成鍵釋放的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反應②中,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_生成物的總能量(填“高于”或“低于”)。
(2)下列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關系與下圖相符合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鹽酸與碳酸氫鈉的反應B. 生石灰溶于水
C. 灼熱的炭與二氧化碳的反應D. 甲烷在氧氣中燃燒
(3)將上述反應①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可設計成如下圖所示的原電池,請回答下列問題。
則溶液中移向_______極(填“正”或“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電極材料X不能是_______(填字母)。
A.Zn B.Cu C.石墨 D.Ag
II.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研究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如下:
(4)實驗1和2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2中,V=_______;表格中、、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
III.某同學用等質量的鋅粉先后與1鹽酸及相同體積、未知濃度的鹽酸反應,記錄相關數據,并作出這兩個反應過程中放出氣體的體積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圖(如下圖所示)。
(5)根據圖示可判斷,該同學所用的鹽酸的濃度比1_______(填“大”或“小”)。
(6)若用1硫酸代替上述實驗中的1鹽酸,請問二者的反應速率是否相同_______;理由是_______。
(7)為控制反應速率,防止因反應過快而難以測量體積,且不改變生成的量,事先在鹽酸中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以減慢反應速率。下列試劑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
A. 蒸餾水B. KCl溶液C. 溶液D. 溶液
21. 已知A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性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為28.A、B、C、D、E、F、G均為有機化合物,他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化合物H比F分子組成上多2個碳原子,且二者互為同系物,寫出H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
(2)寫出下列編號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 BDDAC CDABC 11-18 CCDBA DAC
19. (1) ①. H2S ②. SO2
(2) ①. SO2+2H2S=3S↓+2H2O ②. 2:1
(3)2H2SO4(濃)+Cu CuSO4+SO2↑+2H2O (4)B
(5)4NH3+5O24NO+6H2O
(6)3NO2+H2O=2HNO3+NO
(7) ①. Cu+4HNO3(濃)=2NO2↑+Cu(NO3)2+2H2O ②. 6.4
20. (1) ①. 小于 ②. 低于 (2)AC
(3) ①. 負 ②. Fe-2e-=Fe2+ ③. A
(4) ①. 濃度 ②. 5 ③. t2>t1>t3
(5)大 (6) ①. 不相同 ②. 鋅粉與酸反應本質是與H+反應,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比鹽酸的H+濃度大,反應更快 (7)CD
21. (1)CH3CH2CH2CH3、
(2) ①. CH2=CH2+H2OCH3CH2OH ②. 加成反應
③.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④. 氧化反應
⑤. ⑥. 酯化(取代)反應 ⑦. CH3CH3+Cl2CH3CH2Cl+HCl ⑧. 取代反應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
向某一無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酸性溶液中通入
溶液褪色
具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該溶液中存在
D
向pH試紙上滴加一滴濃硫酸
試紙先變紅后變黑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實驗裝置
部分實驗
現象
b極質量減小,a極質量增大
c極有氣體產生,
b極無變化
c極溶解,d極有氣體產生
電子從a極流向d極
選項
實驗
結論
A
在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大理石塊和大理石粉分別與相同濃度的鹽酸反應
大理石粉反應快
B
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濃硝酸分別放在暗處和強光處
光照可以加快濃硝酸的分解
C
相同大小、相同形狀的鎂條和鋁條分別與相同濃度的鹽酸反應
二者的化學反應速率相等
D
室溫下,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雙氧水,再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粉末
二者產生氧氣的快慢不同
選項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
甲烷和氯氣光照下反應后的試管內壁出現油狀液體
與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的4種有機物均為不溶于水的液體
B
將乙酸加入到碳酸鈉粉末中,產生的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酸性:乙酸>碳酸
C
從煤油中取相同大小的鈉塊分別投入等體積的水和乙醇中,鈉與水反應更劇烈
乙醇分子中羥基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
D
將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生成的1,2-二溴乙烷無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實驗編號
溫度/℃
加入的體積/mL
出現渾濁的時間/s
體積mL
濃度ml/L
體積mL
濃度ml/L
1
20
10
0.1
10
0.1
0
2
20
5
0.1
10
0.1
V
3
60
10
0.1
10
0.1
0
這是一份河南省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前將答題卡上的項目填涂清楚,答題時,請用0,大氣中的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關于工業(yè)合成氨反應,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設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化學在國防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豆類植物對氮元素的吸收過程如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濮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學業(yè)質量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