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章第1自然段寫山,第2自然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從不同季節(jié)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3.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用兩個詞語寫出三峽景色的特點。
4.作者先寫夏水的目的是
。
5.為什么后寫秋天?
6.文章結(jié)尾用了歌詞,有何作用?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不見曦月( )
②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
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其間千二百里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B.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朝而往,暮而歸
C.屬引凄異 屬予作文以記之
D.哀轉(zhuǎn)久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課時訓(xùn)練答案
1.寫山的特點,是為了設(shè)置條件或為下文作鋪墊,山高水低的落差就大,水速自然就快。
2.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奔騰的急流,突出河道的兇險和迅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三峽景色的清麗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的蕭瑟的氣氛。
3.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4.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首寫
5.為了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特點。
6.進(jìn)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季肅殺、凄涼的氣氛。
7.①日光,這里指陽光 ②飛奔的馬
8.B
9.至于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斷,不能通航。 (句中的“襄”“沿”“溯”等詞語必須正確翻譯)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9 三峽練習(xí),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翻譯下列句子28分,按要求默寫課文中的句子12分,美景品析,問答,文章結(jié)尾引用民歌有何作用?5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上冊9 三峽課時練習(xí),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沿溯阻絕 ③,我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9 三峽練習(xí)題,共5頁。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