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書第1~2頁例1、例2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提高判斷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能力。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從生活現(xiàn)象中探究數(shù)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特點,加深對成正、反比例的量的理解。
難點:能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在什么情況下成正比例?在什么情況下成反比例?
二、基礎練習
1.在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這三種量中,
(1)當?shù)酌嬷荛L一定時,()與()成正比例;
(2)當高一定時,()與()成比例;
(3)當側(cè)面積一定時,()與()成()比例。
2.在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這三種量中,
(1)當()一定時,()與()成正比例;
(2)當()一定時,()與()成反比例;
(3)當()一定時,與()成()成比例。
3.a×b=c(a、b、c為三種量,且均不為0),
(1)當a一定時,()與()成()比例;
(2)當()一定時,()與()成()比例;
(3)當()一定時,()與()成()比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63頁“練習十一”第4題。
讓學生讀題,進行正確判斷,并說說理由。
2.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十一”第5題。
(1)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填表。
(2)讓學生根據(jù)一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
師: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引導學生根據(jù)圖像特點直接作出判斷,或根據(jù)相關的計算結(jié)果作出判斷。
總結(jié):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一定的,所以這幅地圖的圖上距離與相應的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3)讓學生根據(jù)比例尺的意義,獨立求解實際距離。
集體匯報評講。
3.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十一”第6題。
(1)獨立填寫表格,并回答問題。
(2)師:照這樣的速度,是指什么速度?已看的頁數(shù)怎么求?剩下的頁數(shù)怎么求?
師:已看的頁數(shù)和剩下的頁數(shù)成比例嗎?為什么?
4.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一”第7題。
師: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5.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一”第8題。
(1)讓學生小組合作,在計算器上按教材中的程序操作,并在表格中做好記錄。完成教材中的兩個問題。
(2)讓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十一
=k(一定) x×y=k(一定)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4課時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課時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蘇教版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課時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